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美文同人 > 再续封神

再续封神

佚名 著

美文同人连载

封神已毕,然遗憾太多,吾乃以原着封神演义为本,敷衍这一段再续封神,没有洪荒构架,只是单纯的古典中国神话为基。天道紊乱,封神台崩,封神榜裂,天界三百六十五各部正神得以自由,重演二次封神。申公豹为主角,重振截教乃与阐教,佛门,人教争未来气运。一切尽在书中!追溯古典中国,弘扬华夏仙神文化!...

主角:   更新:2023-08-08 03:0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再续封神》,由网络作家“佚名”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封神已毕,然遗憾太多,吾乃以原着封神演义为本,敷衍这一段再续封神,没有洪荒构架,只是单纯的古典中国神话为基。天道紊乱,封神台崩,封神榜裂,天界三百六十五各部正神得以自由,重演二次封神。申公豹为主角,重振截教乃与阐教,佛门,人教争未来气运。一切尽在书中!追溯古典中国,弘扬华夏仙神文化!...

《再续封神》精彩片段


新书开启,大家捧场!!
…………………………
话说盘古开天辟地,演化洪荒,自此而有扶黎世界,万事万物。及至历百亿万年,天地间多有通灵智慧之大成者得道为仙,为神,为灵,为鬼,为妖。其中尤以道号鸿钧者为尊。
鸿钧本开灵智于混沌,是与盘古古神同时期的大圣之仙。因见天地诸神、灵、妖、鬼、……多混杂千乱,好勇斗狠,奸恶嗜杀者众,无有规矩。是以发大宏愿以身合道,自此称鸿钧老祖,定制天地初规,天地之间乃初平定。
三清者,本盘古古神精气所化也!当于盘古身殒之时,其精气一化为三,是为玉清、太清、上清!虽为三体,实则兄弟也。其虽本质清灵冲玉,是天地间第一等的尊贵之身。但叵耐初生时无有教养规矩者,是以游荡天地间不知几千万亿年,方始被鸿钧老祖纳收为徒。
得鸿钧老祖授业万亿年,三清始得大成。道成之日,鸿钧老祖乃于分宝崖大分天地至灵神宝法器,并各赐其法号,各为天地至尊。而鸿钧老祖则就此隐遁,僻居混沌外紫霄宫,不履人世。
太清为长兄,道号太上老君,又名老子。尊号为道德天尊,忝居九天外八景宫玄都洞。日后女娲至人娘娘捏土造人,其乃教化天下人族,是为人教教主。
其次为玉清,尊号元始天尊,居于昆仑山玉虚宫。日后建阐教,取阐明世间至理之意,为掌教教主。
其末是为上清,尊号灵宝天尊,居于海外金鳌岛碧游宫,日后建截教,取截取一线生机之意,为掌教教主,又称为通天教主!
三清天尊至此得道,乃广受门徒,播扬道门法理。不知其几数劫后,益发兴盛,天地间隐然以其三圣为至尊。
三清门徒神通广大者比比皆是,除老子崇尚清静无为,只有玄都大法师一人为徒外。因有教无类故,是以通天教主门下人才最鼎盛,以多宝道人,无当圣母,龟灵圣母,赵公明,三霄……等一代弟子为首,号称万仙。
而阐教元始天尊虽门人不如通天教主为多,但因秉赋出众脱俗,尽都为至真之仙,尤以为首之十二真人为最,号称仙首十二。
又过了不知几许年月,天地间乃尊鸿钧老祖之初规,建立天庭,推举天帝管束无极四方天地大有之全境。各处僻居洞府修真之有道神仙,乃按其修养德望,为天帝册封管束诸天各部。至此天地稍入了正规!
天帝全称是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大帝】,乃是苦修千亿劫得道之大神通者。出掌尊位亿万年,虽躬勉勤政,叵耐御下之神官尽皆是清静无为之有道仙人。其众神只专注于修持自身,于那理政之事着实不是精通。
及待女娲娘娘捏土造人,人间初辟世界,教化礼仪,且人皇次第更迭,天宫更是忙碌,是以时日久了,稍显壅塞,诸事不畅。
这一日,昊天上帝开天庭于金銮明礼殿,传檄众神议事。山呼礼毕,帝乃言道:“诸爱卿专于修己身,于九天十界之事务多有荒疏。使得天宫政务不畅,诸位可有补救之法?”
众神告罪齐呼万死,帝乃又叹道:“不怪诸卿,朕亦且不欲理会杂务,奈何身处其位当谋其政,虽不愿亦不可推脱。是以还望诸位多多勤勉为上,不愧天地诸灵所托。”
众臣称诺,然有一神闪出,出列而奏曰:“启奏陛下,臣有一法可解陛下之忧,但唯恐不能成功,是故不敢妄言。”说话者名为太微天君,得道于鸿蒙初辟之时,最是凝神安气,聪慧久望之大神通者。
昊天上帝大喜,乃问道:“卿家但言无妨。”
太微天君乃奏曰:“久闻三清圣人门下,多德智之徒,尤以阐教十二首徒最富盛名。陛下何不宣召其入天宫受职,亦可理顺天宫诸端事务,陛下也可稍解烦碌,闲适修身诵黄庭?”
帝欣悦其言,乃命仙官携谕旨去往昆仑山玉虚宫,命仙首十二称臣。
看官,元始天尊虽为圣人,却着实袒护子弟。出宫接得圣旨后,心中暗怒不已。自忖这昊天上帝好不晓事,恁地欺人也?兄长老子只有徒儿玄都大法师一人,倒还罢了。三弟通天徒儿号称万仙,最是鼎盛,奈何不去颁旨于他,却打起我十二徒儿主意了?
心里沉思良久,忽而大笑,乃邀老子与通天同至玉虚宫。三清合会共商,元始使了诸般手段,暗中又与了老子好处,独独欺瞒了三弟通天。
是以三圣人心血来潮共签一封神榜,不具名姓,但各凭天意处之。有脱不得红尘孽缘者,自然身死入榜。其魂魄乃上应天庭所召,忝居神位,已完成昊天上帝之谕旨。
这封神榜本是当年鸿钧老祖分宝崖所分给三人的宝物,当时并未言及作何用,最是玄妙不可测。及至今日共签了此榜,那三尺三寸九分长,一尺六寸二分宽之卷轴神榜自然散出光华,直冲九霄。三清这才恍然而悟——————此物本就是为封神而生!!
此时人界乃殷商天子治世,那纣王不知何故恶了女娲娘娘,被至人娘娘所怒,欲坏其江山。
元始天尊借此良机,乃遣鄙末之徒姜子牙下山辅佐西周伐纣,伺机立封神台广收入得神榜之人。截教门人多有就职于殷商朝内者,势不两立之下,自免不了与阐教放对。
就此,封神拉开帷幕…………。
楔子二封神之后
西周伐纣,商汤气运合终,姬武王发得天下,遂有国八百年。
然伐纣之主帅姜子牙者,得其师元始天尊之命,借此凡界刀兵之机,立封神台,大收红尘未断之人入榜。
然殷商朝中诸多截教子弟尽皆不得身免,尽数死难而魂灵入榜。由此惹动截教群仙怨怼,又有阐教正直之士名申公豹者,不忿同门作为,乃暗中往说十洲三岛有道之士,辅佐殷商逆据西周之兵。
憾甚申公豹身单力薄,所寻找之援兵,竟然错非被同门师兄化解,便是为来东方搅动风雨之西方教准提接引二尊者所害,皆落得身死入榜之下场。申公豹本人亦被元始天尊所怒,身骸拿去塞了北海眼,残魂入了封神榜。
门徒死伤众多,终至令通天教主恍然大悟自己被人所骗。大怒之下,不惜以己身之力,抗击同门老子、元始二位兄长与西方教两位教主。
奈何身单力薄,大摆诛仙阵,万仙阵,却尽皆被其四圣所破。万千门徒落得死伤无数,且被西方教掳掠众多,终至截教衰败。
自家兄弟伙同外人内讧,通天教主怒极而爆生无名之火,欲不惜损元神而重立地水火风,颠覆世界。
当于此时,鸿钧老祖终于出紫霄宫,乃阻通天教主之鲁莽。召见三徒历数其三人之过错,并为三徒开解,使其和睦。并完结昊天上帝之谕旨,册封各部正神,为天庭所用。随即通天教主伴鸿钧老祖回转紫霄宫,闭门思过。
其后虽截教衰败,阐教所助西周得了天下。然而却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暗中搅动风雨的西方教,借势大兴。且诱之以利许之以上尊之位,终于令阐教十二金仙之普贤,文殊,慈航,惧留孙等真人叛门出而出,改投西方教。便是号称阐教副教主之燃灯道人,亦去往西方,阐教由此元气大伤。虽然九天十地诸仙人无有闲言碎语,但其心中尽皆笑阐教落得笑柄。
元始天尊圣人最是看重面皮,但西方教处事圆滑,令他抓不住把柄。气怒之下,将火气撒在了昊天上帝头上。
按,元始天尊所想:错非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又怎会闹出这许多事?
本来于伐纣之时,暗中害了昊天上帝与瑶池金母之女龙吉公主,以为惩戒。且借了金母素色云界旗不还,诸般事端已然令元始天尊消洱怒气。这时门徒叛节又引动怒火按捺不住,终于生出了转换天**帝之念。
及待姜子牙封神,诸部正神遂入了天庭,行神明之职责。着实令环宇晴朗,诸般事务井井有条。昊天上帝不疑有他,欢欣不禁,乃渐渐放权,疏于政事。
因着封神榜为阐教所掌控,诸部正神皆都受制于元始天尊,不得不听从其令。于是乎暗中诸神逐渐取代原来天庭众神仙,五方五帝,三十三天天帝,上古五老,上三天三皇,西王母,东王公,九霄帝君,诸部真君,元君,真人,洞真诸仙……等等,千万古仙被架空。
众仙本就性情淡泊,不喜政事俗务,借此良机自然各自辞官归隐,笑傲九天十地,海外诸岛,逍遥去也。及待昊天上帝醒悟之时,大势已去,天宫已无他话语之权利。
女儿龙吉公主之死加之此时被架空权利,终于使得昊天上帝勃然大怒。某一日挂【天尊上皇印】于金銮明礼殿,携瑶池金母不辞而别。乃重新回转自己生身之地光严妙乐国,潜隐不出,再不理会天地间诸般事务。
元始天尊计谋得逞,乃遣使召集天宫诸神,议立新皇。众神尽都知道此新皇唯傀儡耳,便顺从圣人之意,欲推举阐教封神者姜子牙为帝。
此时西方教早已在东方大兴,且改名为佛教,接引,准提二圣乃隐世不出。被老子化胡而往投西方的截教多宝道人,转世之体于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号称大日如来,统管西方灵山亿万佛灵、比丘、菩萨。
当天庭重选天帝之时,佛教横亘而出,乃参与天庭政务。众神推举的姜子牙自然无望成为天帝,无奈之下,只能于凡俗之世遴选一平庸之人,姓张名‘自然’者为皇。
此即第二代上帝是也,张自然为使自己与前任昊天上帝不同,乃自命为【玄穹高上帝,玉皇大天尊】,简称玉皇大帝的便是。其妻冒名上古大仙西王母之号,自己也称西王母,简称【王母娘娘】。余凡间的女儿,子嗣,侍婢奴仆等尽皆有封赏,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当天庭重立新皇之时,下界人间尽皆观测天象混乱,星斗扭转,不可名状。人皇天子命司天监勘察缘由,那司天监正推演数刻,不料擅查天机触犯了天条,忽然大叫一声,呕血数升而死。死之前遗下一句话,曰:“天象变,九霄易主。”…………。人界慌乱无已,过了数载见天象逐渐恢复,是此才趋于平定。
自此天庭再立,玉皇大帝为傀儡,周转于阐教和佛门之间。
唯截教诸神受制于封神榜,不得不听命于阐教诸仙,使得阐教在天庭势大。佛门为扭转弱势,接引,准提二圣乃会晤三清商谈,最终于九天外重新开辟一神台名【封神台】,将封神榜张挂其上,任何人不得擅自触动。
于是乎佛门与阐教势力平衡,天庭为其掌控。虽然多有明争暗斗,甚至九幽地府,四野八荒之地也尽都为阐教与佛门争权夺利,然逐渐看似趋于平稳……。却不知截教众神被人所乘暗害,怨怼之气直冲霄斗,久而久之不知几万年,竟然动了天道,使得未来平添许多变数
我们的再演封神,便由此而开始……。



话说姜子牙于西岐岐山封神之后,各部正神自然各归其位,履其职责。所持之封神榜放五色毫光,冉冉升起飘往九天外封神台,悬空而挂。这神台周围顿时涌现混沌之光,将神台遮盖,此地便安稳如泰山,除非圣人亲至,否则任何神佛仙人都靠近不得此神台。
再说众神其中有申公豹,为姜子牙册封为分水将军之职。走出岐山便欲先回昆仑山玉虚宫,收拾自己诸般行囊后,方才去履职。
却不料刚下来岐山,异变陡生。前一脚在岐山界内,申公豹神清气明并未有任何不妥。但当身体走出岐山范围,立刻神思浑浑噩噩,不知所衷,仿佛痴傻了一般。身体不由自己,昏昏欲倒。
身侧有刚册封为【金虎如意正一龙虎玄坛元帅真君】的赵公明,携部属四位正神正要往天庭履职。突然察觉申公豹之不妥,忙搀扶住其身,择一路边石台而坐。抚其胸,顺其气,然过了许久并不见好转。
赵公明徒弟,利市仙官姚少司乃问道:“师傅,申公豹师叔这是何故?”按:申公豹乃元始天尊末徒,辈分与赵公明平等,是以虽然其道行不高,姚少司依然要称之为师叔。
赵公明摇首不解,言道:“为师亦且不知,方才未出岐山之时一切完好,却为何走出岐山便痴傻了一般?怪哉!”
招宝天尊萧升忽然道:“何不扶分水将军回去岐山地界找姜子牙,或许可以为我等解惑,并救治于他?”赵公明以为然,乃与两个徒儿姚少司,陈九公搀扶申公豹走回岐山地界。
刚刚踏入岐山,申公豹身体一颤,居然神完气足苏醒过来。看到赵公明搀扶自己,诧异不已,疑惑问道:“赵道友不去天庭履职,怎的与我这鄙末之人站在一处?”因为申公豹周游四海神山仙岛,游说各处真人散仙扶助殷商抗拒西周,使得众截教子弟死伤惨重。虽然不关他的事,他却依然愧疚不已,看到任何一个截教道友都感觉无颜。是以与赵公明说话间,透着一股自嘲之气。
赵公明乃将刚刚发生之事告知申公豹。申公豹顿时肃然,沉吟不语。
这申公豹虽然修行时日过短,法力不强,但着实是天地间有数之聪敏大智慧之人。稍一分析便即探寻出究竟,辄乃仰天长叹,唏嘘不已,竟然神色晦暗,面如死灰。
赵公明惑然问道:“申道友缘何慨叹?难不成汝已知道己身所发生之变故起自何原因?”
申公豹颔首叹息,略带悲戚说道:“吾已知之,此皆因我魂魄不全之故耳。”赵公明大奇,追问:“何故?”
申公豹乃解释道:“道兄自然知道,我等封神之人三魂七魄并不完全,尽皆有一魂一魄被留在封神榜内拘管,以使我等安心听命于天庭。若是但有违逆天庭之行为,辄会被天宫上司惩罚,自此得不到自由逍遥,就是一看门狗耳!”
赵公明与部下四正神尽皆慨叹不已,默认了申公豹之言。入得神职,终究不得自由,可悲可叹。
申公豹乃继续道:“诸位却还好说,虽然有一魂一魄被拘管,却并不影响神智,就是日后修炼也无大妨碍。叵耐我与诸位不同!你们神魂入了封神台后,遗骸尽都化为灰灰或腐朽消散,无有牵挂,是以三魂七魄完备。然而我之肉身被师尊元始天尊老爷摄去,令黄巾力士拿去塞了北海眼。那处最是极阴寒冷之地,却令吾之遗骸得以保全完好,以至于三魂中之【胎光魂】,七魄中之【伏矢魂】被生生堵在遗骸中出不来。是以我除了被封神榜拘管一魂一魄之外,还就只剩一魂五魄残留。在这岐山封神台中,靠近封神之气,自然无有大碍。一旦出了岐山范围,仅凭一魂五魄根本无法维持神智清醒,是故方才昏厥痴傻也。”
诸位恍然,赵公明忧虑问道:“照这般却如何是好?难不成要申道友滞留此地不得离去不成?”赵公明乃通天教主一代徒弟,自然知晓师伯元始天尊之脾性。那圣人委实心胸不广,便是申公豹去哀哭求情,也必不得宽恕,自然不会释放其遗骸中之魂魄。
申公豹其性颇为耿介,怎会滞留此地看别人眼色?且若是不去东海分水将军府履职,乃是大违天条之举,势必会受到阐教掌权诸神严惩。是故摇头毅然决然道:“吾绝不留此地,便是痴傻又如何?只是要赵玄坛元帅助我一臂之力了。”
赵公明乃道:“何出此言?申道友但说无妨,吾必尽心竭力。”对于申公豹,截教诸人还是大有好感,并不以其行为厌恶,反而处处引为同道。
申公豹谢过后,便说道:“我这便就走出岐山,待我昏厥痴傻之时,还求道友将我送往东海分水将军府。想必那里的仙官、仙吏、丁甲、仆役自然会照看于我,然后还请道友遣一人去往昆仑山后山紫芝崖,通知那里的守药圃老仆名【药奴】者,让他携吾两名童儿去分水将军府。吾在昆仑山修道千载,只有这三人是心腹,可以照看吾日后痴傻之体。吾老师元始老爷当不会阻拦,则一切拜托道友了。”
赵公明默然半晌,随即叹息点头,应下此事。申公豹长身而起,神色从容,大笑而先行。待步出岐山范围,辄瘫倒在地,变得痴傻如泥,与榆木蠢猪无异。
赵公明悲戚不已,掩泪与姚少司搀扶申公豹,几人驾云先往东海分水将军府而去。且另遣徒儿陈九公去往昆仑山紫芝崖,通告申公豹徒儿与药奴。
待数日后,紫芝崖药奴携一童子一童女来至东海分水将军府,见主人申公豹这般凄惨光景,顿生悲苦,大哭不止。日后便即三人好生服侍于他,无有丝毫倦怠,可见其仆随其主,俱是正直阚智之人。
而分水将军之职责便是朝观日出,暮转天河,夏散冬凝,周而复始。申公豹虽然陷于浑噩,每日间只得午时半刻时间得以清醒。然其隶属之拨云仙官,见日功曹,分水女官,濯洗金女等诸部仙吏各司其职,帅部属仙丁兵甲处理事务井井有条,乃从未出过差池。虽然每岁年终官政考核,申公豹都是得了一个差评,且仙人俸禄一减再减。然九天星斗各部正神大多与申公豹广有交情,且截教众神对其自有好感,是以暗中多多周济,庶几尚可悠闲度日。
如此光景,悠忽间不觉已是万载匆匆而过,忽这一日……。



话说封神之后,封神榜乃飘去九天外封神台,悬空而挂,周遭为混沌之光所护持,虽历万年,亦且无丝毫变故。
然天道尚且有缺,万事万物又怎能近乎完美?此次封神积累诸多截教众神怨怼不直之气,其气息直冲斗牛,纵贯九霄,直上九天混沌外之封神台。于那封神台侧徘徊冲撞,久久不得离去,万载之后,终于变故陡生。一丝气息居然深入混沌之光,破开护持之所,直冲悬空而挂的封神榜而去。
那如发丝般细微之气,撞得封神榜飘忽扭转,唿扇之下,竟然漏出了一丝精光,瞬即纵跃不见,鸿飞冥冥。其后混沌之光修补护持之所,神榜从新趋于平淡,封神台乃安稳如初,似乎无有丝毫变动。
然各处洞府静修的诸位圣人,同一时间睁开双目,具各神色变幻,仿佛诧异不已。随不约而同出得洞府仙宫,直奔封神台而来。
先是八景宫玄都洞老子,与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同至。后西方教二圣,接引教主与准提副教主姗姗而来。随后才是跨骑奎牛,悠悠然而至的灵宝天尊亦即通天教主。
按:通天教主本就在九天混沌外紫霄宫,鸿钧老祖处闭门静修思过。察得封神台有异,乃禀告过老师,得老师首肯,这才来至封神台。只是老师鸿钧面对通天教主询问,一副莫测高深之貌,对封神台之变故讳莫如深,令通天教主甚是疑惑。
五圣齐至,虽各怀心思,然却具各笑面如风,互相致礼。准提道人乃首先开口笑道:“诸位道友请了,此次封神台异常,实乃万年来之首次。吾与接引师兄才疏鄙陋,万般不得其解,不知三位道兄可为解惑?”
老子摇头不语,元始天尊皱眉苦思,唯通天教主含笑而道:“呵呵,准提道友自谦了。谁人不知你游遍九天十地,广纳与你西方教有缘之人,所接纳者尽皆五湖四海之有道真仙。汝何不去问他们,庶几可以解惑也未可知。”言下之意,分明是在嘲讽准提不要面皮,以一句话【道友与我西方有缘】为幌,以大欺小,大肆强行掳掠东方散仙修真去充实西方教。
准提也不着恼,颔首笑道:“道友谬赞,虽吾西方八德池,七宝林中有无数修行幻化得道之仙。然他们之跟脚想必通天道友最是熟稔,又怎会知晓这九天封神台之变故?”反唇相讥,言下之意是嘲笑通天教主座下号称万仙之弟子,大多是翎毛带角之辈,粗陋不文。——————只因准提掳掠最多的便是截教修炼有成之妖灵,是以才说通天教主知道他们跟脚。
通天教主大怒,方待喝斥,一侧接引道人打圆场,劝慰道:“通天道友勿恼,吾师弟多有无礼还请海涵。然今日还是商讨这封神台变故为重,不知道兄如何看?”最后那句话问的是沉默不语的老子。
老子掐指推算许久,满面诧异的摇头道:“怪哉!今日推演许久,竟然一片混沌,看不出丝毫端的,如之奈何?”其他几位也是大奇,具各推演一番。随即惊诧互望,也是都看不出丝毫端倪。
接引苦着脸叹息道:“难不成天地间又要有一浩劫不成?善哉善哉……。”
元始天尊忽然道:“且打开封神榜一观,自然知晓那遁出之魂是何人,庶几可以有几番线索。”众人深以为然,便具各挥手洒出一道光。五道光华覆盖住封神榜卷轴,缓缓将其铺展开。
五位圣人从头至尾一一观看,良久,直至最末尾处,方才赫然发现不见了某人的画影图形。便是那人拘谨之一魂一魄也是不见,想必便是刚刚漏出的那屡精光了。
元始天尊看到那消失之人的名字,脸色顿时阴沉。而通天教主却极其爽快的大笑,乃道:“恭喜二师兄了,汝之门徒着实与众不同啊!只是似乎这人并不得师兄所喜哦?倒是与我截教颇为有缘,呃……呵呵,抱歉了准提道友,贫道盗用了你的名言。”
元始天尊哼了一声不去理会,一侧老子开口道:“通天师弟不得胡搅蛮缠,此事着实怪异,我等可将这人召来,详细问询一番,或许有几分眉目。”
其他几位圣人颔首同意,元始天尊乃望空放出一纸鸢,飞出九天外化为灵鸟,直向东海而去!
……………………分割线………………
当九天外封神台异动,漏出一缕精光悠忽不见。东海分水将军府内,呆滞独坐静室内的申公豹其头顶,突然现出一身着白服之虚幻人形,其面目与申公豹相同。慨叹呼道:“今日始得魂归本体,吾【爽灵】魂与【雀阴】魄来也!”随即纵身化入申公豹体内。
申公豹把身躯一抖,已是恢复了神智。长身而起,疑惑了许久,乃大笑仰头呼道:“今日攒聚两魂六魄,吾复为人矣!”乃推门而出。
门外自有申公豹二童子名‘本初’,‘信蕊’者,见老爷自门内走出,竟然是回复神智如初。不觉大喜过望,俯首见礼:“见过老爷,老爷返本归元乎?大幸也!”
万载以来,只有此二童子与后园药奴忠心奉主,申公豹慨叹不已。免了他们的礼节,乃问道:“药奴何在?”
那童女信蕊答道:“回禀老爷,已近年终岁末,又是一年官声考核之期。药奴老伯正在将军殿,与诸部拨云、见日等仙官一起,接待来此考核的考功仙吏!”
申公豹执掌东海分水将军之职,万载以来都是浑浑噩噩。对自己的部属仙官竟然丝毫不熟,自然更是不谙职责了。闻听信蕊的话,便吩咐:“如此,可带我去将军殿,我去见一见考功仙吏。”
信蕊,本初二童子躬身引领申公豹去往将军殿,申公豹沿途这才第一次打量自己居住了万年的洞府。
此地僻居东海一隅,加之分水将军乃是周天三百六十五正神之末位。是以这将军府也并不华丽端严,甚至可以说是简陋。好在倒是足够大,处在东海云端,周围有数千里。浮云为基,遍植琼花瑶草,偶见玉兔獐鹿仙灵之属,倒也算是一世外桃源。
不一时来到一座宫殿,本初入内通报,少顷众仙官金女匆匆而出,来见分水将军。其最后才走出一个傲然缓步之仙吏,身侧有一老者恭谨陪同,正是药奴。那仙吏自然就是来此考功的天庭吏部仙官,兼之顺道颁赐本年之俸禄。
药奴见主人回复灵智,喜不自胜,甚至掩面而泣。叵耐那考功仙吏本是阐教门人所使,专为来此难为申公豹的。看到申公豹回复了神智,虽然奇怪,但小小仙吏也没多大念想,并不理会。而且暗忖恐怕不能如往年般肆意克扣薪俸了,不觉有些恼火,哼道:“分水将军难得清醒了?见到本仙官缘何不见礼?”
这仙吏也是痴傻了,申公豹虽然只是最末尾的神职,好歹也是正经封神册封之大神,岂会为一小吏所呵斥?况且他虽然睿智多谋,本性却极是耿介刚烈,闻言不禁冷笑一声,忽然喝道:“放肆,汝一小小蝇头吏卒,也敢对本将军无礼?还不与我跪下?”
这些年虽然只有午时有半刻时间清醒,但药奴都会将诸端事务告知,是以申公豹也知道这仙吏乃是借了阐教诸神的指使,暗中来为难于他的。是以没了虚与委蛇之必要,当然不给他好脸色。至于说薪俸……哼,也不在乎那些许钱粮。
那仙吏怒极,然这时才想起申公豹身份不是自己可以忤逆的,唯有憋屈的躬身行礼。同时心里暗忖,待会一定要找出他的把柄,狠狠的克扣了薪俸才罢!
申公豹不以为意,淡淡说道:“汝既来考功,且随我入殿内说话。”言毕径自走向主殿。
那考功仙吏没奈何,随身后而去。其他诸部将军府仙官金女面面相觑,带着担忧也向殿内走去。
就在此时自天上飞来一华光五彩之大鸟,开口鸣啸曰:“奉玉虚法旨,着申公豹觐见,速速而来不得延误。”
众仙官大奇,暗道这将军分明不得元始老爷所喜,为何会被其召见?难道老爷回心转意了不成?
那个考功仙吏更是心内忐忑不安,怕自己平白得罪申公豹,万一这分水将军得了势,岂不是收拾他易如反掌?
申公豹在元始天尊座下时日不短,对老师之秉性最了解,自然知道不会是老师回心转意。想到自己突然恢复灵智,暗想或许就是为了这段缘由吧?
便沐浴更衣,换了分水将军朝服,吩咐药奴,二童子好生在家等待。这才跨上那大鸟后背,直冲九霄而去……。
按:人身有三魂七魄,各具其名。三魂分别为【胎光】,【爽灵】,【幽精】。七魄分别为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音:‘秀’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