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美文同人 > 女皇二代

女皇二代

桃猫 著

美文同人连载

李怡婷是大晟王朝李丞相的独生女,陡然得知李丞相给她定下婚约,李怡婷不愿嫁人离家出走,在江湖中逍遥并帮助唐炎当上了武林盟主,两人还许下了一生的诺言。然而却传来李丞相被杀的消息,李怡婷匆忙别过唐炎回到汴京,得知自己实为太子的胞妹,改名为米怡婷后进入宫中学习处理政务。太子告诉米怡婷,他已失去了生育能力,她才是真正的继承人。

主角:   更新:2023-08-08 02:3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女皇二代》,由网络作家“桃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怡婷是大晟王朝李丞相的独生女,陡然得知李丞相给她定下婚约,李怡婷不愿嫁人离家出走,在江湖中逍遥并帮助唐炎当上了武林盟主,两人还许下了一生的诺言。然而却传来李丞相被杀的消息,李怡婷匆忙别过唐炎回到汴京,得知自己实为太子的胞妹,改名为米怡婷后进入宫中学习处理政务。太子告诉米怡婷,他已失去了生育能力,她才是真正的继承人。

《女皇二代》精彩片段

    “爹爹,你说的我不同意!”

    一位穿着秀金丝大红衣裙美得耀眼夺目的少女,瞪圆了眼睛,当着一屋子宾客的面,摔了手中的酒杯,站起身来对坐在屋子上方正中的白面美髯中年男子大喊。

    “我儿莫急。”坐在大厅主位上的中年男子试着好言安抚。

    那小娘子一双美目通红,也不知是气的还是急的,也许二者皆有,她对中年男子说:“爹爹我不管,我是绝对不会嫁给此人的!”

    “小娘子不要这样,快跟郎君道歉罢。”旁边走来一位穿着藕色襦裙有了一些年纪的侍女,两边和着稀泥,“阿郎也是,这婚事本就要从长计议,何必在小娘子的生辰宴上大咧咧的就说出来?”

    “阿陈你莫管,婚姻大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如何不能说她?”中年男子转身对坐在右手一长着凤目脸上挂着冷笑的男人说,“且我与王将军相识多年,同朝为官数十载,如今能结儿女亲家,岂不美哉?”

    王将军扯起嘴角轻笑一声,对着主位上的中年男子扬声说:“李丞相所言极是,不过小子愚钝至今未有何建树,令千金不愿也是意料之中,毕竟是名震汴京的李小娘子。

    “哼,一丘之貉,总之这婚事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李丞相还未答话,李小娘子一甩手,撂下一句就跑了出去。

    “小娘子,哎,阿郎这又是何必呢!”

    被换作阿陈的侍女摇摇头,追着李小娘子也走出了大厅。厅内的乐师和舞娘继续奏起了乐跳起了舞,把先前府中小娘子和李丞相吵架的尴尬掩盖了下去。李丞相朝各位举杯敬酒,放下酒杯后,摸摸自己的长须,也不再提先前要与王将军联姻的事了。

    王将军喝了李丞相敬的酒,也暂时面色平静没有提联姻之事。见当事的双方都没有再说,堂上的其他客人也便不再提此事了。

    李小娘子一阵风也似的冲回了自己的闺房,想起刚才她爹要将她许配给王将军儿子的事情就生气。那王将军之子王昊的名声极臭,他就是一个只会惹鸡逗狗的纨绔,还是连李小娘子都打不过的那种,不学无术,文不成武不就。而且王昊严格算来是个婢生子,他生母是王将军家中二夫人,虽也是被王将军由正室降为的平妻,但说起来还是不能算嫡子。

    而自己呢,文从当代大儒耶律彦,是耶律彦的关门弟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君子六艺除了乐稍弱外,其余五项均在平均水平以上。武从江湖鼎鼎有名的静琳师太,深得师太晚年绝学的精髓,在汴京城中少有敌手,可谓是文武双全。

    更重要的是,王将军和李丞相同朝为官近30年,不要说是交情平平的点头之交了,两人的关系根本是时常因政见不同在朝堂上大打出手私下见面交谈不怼两句就不舒服的那种死对头。

    她爹爹今天竟然会在她18岁生辰宴上突然一脸和气的说要和王将军结为儿女亲家,这简直是晴天霹雳,李小娘子都要怀疑她爹爹是不是被鬼上身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邪作怪,李小娘子绕着屏风后的香檀木圆桌转了个圈,心底想着应对的办法。

    “小娘子,你在里面吗?”阿陈在闺房外敲了敲门,劝道,“小娘子莫气了,今天可是你的好日子,快开开门。”

    “阿陈姨你也听到我爹爹说的话了,他就是故意在我生日上捣乱的。”李小娘子觉得自己真相了,一屁股坐在鼓凳上,单手撑着下巴,嘟着嘴想办法。

    阿陈耐着性子在外面继续劝:“小娘子想多了,你爹爹也许是有苦衷的,何不等客人都走了之后再亲自问问他?”

    “不要,我生气了!”李小娘子嘴上是这么说,心里却开始盘算了起来。

    李小娘子本名为李怡婷,是大晟王朝丞相李伯闻的掌上明珠,也是唯一的孩子。娘亲传闻是李丞相的正妻,但自她懂事以来从未听说过娘亲的消息,祭祖时也从未见过娘亲的牌位,家中下人也通通不知娘子是谁。

    一直以来负责打理府中事务是侍女阿陈,她是李家的远方表亲,在李怡婷3岁的时候,因遇乱民闹事家中人都死绝了,从外省来投靠表亲李伯闻。之后便一直留在府中,算是半仆半主的一位,从小又一直教导李怡婷,这个家里能劝得了两人的,也只有她了。

    李怡婷在心里计算着能帮她劝说爹爹的人,一文一武两位先生应该是可以,只是静琳师太前几日收到老姐妹传信,南下去聚会去了,耶律彦老先生昨日出府去了京郊与老友赏竹去了,两人恰好都并不在府中。李怡婷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了一圈,先生们都不在府中,这也是好事呀,她要是这时出去走走,也就没人能抓得到她了。

    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李怡婷站起身拿起她的和田玉印鉴放进随身的小荷包里,打开门就朝马厩走。

    “诶,小娘子这是要去哪呀?”阿陈被一阵风冲出房门的李怡婷吓了一跳,反应过来之后想要去追时,只看见李怡婷大红石榴裙的一点边角消失在院门外,只得跟在后面大喊。

    李怡婷头也不回的喊道:“阿陈姨,我去京郊跑跑马。”

    “怎的不换件衣裳,”阿陈还未说完,李怡婷就不见了人影,她摇摇头,“这父女二人啊!不行,我还得再劝劝阿郎。”

    阿陈跺跺脚,转身就朝大厅走去,小娘子打小就爱动,自从跟静琳师太学了武功后,更是不得了,整日外出和汴京的其他贵女出去游玩,这些贵女出门还一个个都是骑着高头大马的,阿陈就是想出去追也追不上。反而是李伯闻,作为一个朝廷重臣,工作日之外也不得随意离开京城,阿陈想要堵他倒更容易些。

    果然,等午后宴席散了,阿陈在前院的书房里见到了李伯闻。

    “阿陈可有事?”李伯闻正准备找本书,回房看看便歇个午觉去。

    “阿郎你还说,小娘子都被你气跑了。”阿陈看到李伯闻悠闲的样子,都被气乐了,“阿郎别看小娘子小,她那些闺蜜又时不时交换些见闻,该知道的事情都是懂的,我们家里和那王将军什么关系她门清的很,如何能让小娘子与那王昊结亲?”

    “你不懂。”李伯闻摇摇头,他的打算并不打算细说,拿着书准备回卧房,“阿陈若无其他事,我可要去歇午了。”

    阿陈拦不住李伯闻,只得说:“你可上点心,小娘子主意大,说不定就这么跑出汴京都有可能。”

    “那倒是好事了,以她的身手,小喽啰且伤不了她。能动的了她的江湖大佬看在她师傅静琳师太的面子上,也不会出手。家里在各地钱庄放的钱,也够她周游大晟的了,随她去吧!”

    李伯闻叹口气说,他也是逼不得已啊!王冢那个坏胚,也不知暗地里打的什么主意,前几日竟然在廊下食的时候,当着众人的面跟他提亲。王昊那个婢生子如何配的上他的爱女,要他说来,自家女儿那是比太子都要重要的,何况一浪荡子。但是他现在只能忍,女皇将要推行的新农政需要武将那边配合,以避免引起朝野上不必要的震动,至少他不能明面上与王冢老匹夫闹翻。但要让李伯闻真的嫁女,他又如何能甘心。

    现在李怡婷离家出走了,反而解了这个局。如果只是要自己跟王冢那斯陪陪笑脸,不需李怡婷真的嫁过去,那反而是件简单的事了。也不枉费李伯花了那么大的心思让两位先生同时外出游玩了,也就自家傻丫头才会觉得先生不出席自己的生辰宴是很正常的事。

    想到这,李伯闻倒反松了口气,笑着说:“我看阿陈已是无话可说,那我便回屋了。”

    “去去去,两父女都没一个省心的。”阿陈挥挥手,赶着李伯闻离开。

    李伯闻大笑着摇头说:“也就阿陈有这个本事了,把当朝的丞相当苍蝇一样赶,可乐!可乐哉!”

    


    让我们回到李怡婷刚冲去马厩的那一刻。

    府中小娘子风风火火的冲到马厩之中,这场面马夫们也是见惯不怪了,赶紧麻利的给小娘子牵来最爱的那匹枣红色宝马,套上全幅行头,那边那位还狗腿的将大红色的马鞭双手给小娘子呈上。

    “嗯,今日我的小红如何?”李怡婷接过马鞭后,先是喂了颗糖给枣红色的马儿,边伸手摸着马脖子上的鬃毛边问身边的马夫。

    给李怡婷递鞭子的马夫咧着嘴马上就答:“小娘子放心,今日小红吃饱喝足,都用的是上好的草料,小的亲自挑拣过里面的杂草,伺候得小红大爷好好的。”

    “噗,不过是匹马儿也配你称为爷。”李怡婷笑着翻身上马,她还嫌石榴裙碍事,直接用匕首把裙子两边给割开了,露出里面的长裤,“走了,你去找阿陈姨领个赏吧,就说,你马屁拍的好。”

    “是是是,多谢小娘子赏。”那马夫立刻打趣着说,还给李怡婷作了个揖。

    被这小马夫一打岔,李怡婷心情也没那么烦躁了,从从容容的骑着马从侧门走了出去,到了大街上才让马跑了起来。她可不傻,离家出走该做准备一个都不少,先是去东市的平昌钱庄取钱,取了钱之后就直接在东市采购需要的东西。

    汴京城一共有东西两个市集,都是当年女皇在改造汴京城时划分好的,东市靠近达官贵人们居住的和衙门聚集的几个区,西市则是靠着普通人居住的几个区。两个市集东西都差不多,只不过一边的高级些一边的普通点,都是每日巳时半鸣鼓开业迎客,日落前一个时辰鸣鼓五百下歇业。每日里东西市都满是来往的宾客商人,热闹非凡。

    要说本朝登基的这位女皇就是有远见,汴京一开始并不是现在这副道路齐整治安良好百姓安居乐业的情形。原本的汴京城和其他的小城都一样,百姓和贵人们住的杂乱无章,每逢初一十五经常会有某大人出门上朝被百姓的集市堵在家门出不去的情形。虽也是日落之后实施宵禁,但之前大大小小的巷子也多,衙役就是想巡查也巡不过来,被偷东西还算好,甚至还有深夜把小儿从百姓人家里偷去的事情发生。再加上以前的道路狭窄,还有些百姓喜欢早起将恭桶泼往街上,以前的汴京城里有些地方达官贵人是绝对不愿意去的,因为脏。

    有传闻女皇还是做公主之时,有一次出宫会情郎,就不小心踩了一脚的污物。

    所以在大晟王朝女皇登基后的建和二年,恰逢四处战乱频起各地灾民涌入汴京,女皇便下令开始改建汴京城。

    女皇很聪明,并不是一开始就把汴京城全部推倒重建,她最开始先修的是城墙,扩大了整个汴京城,修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城墙划定了新汴京城的位置,把原本算是在城外的十个村庄也划入汴京城内。接着从外围开始修路建房,先建了靠近城墙边的二十多个区,各区由1丈高的土墙围住,区外是可供十几辆马车并排走的大街,区内也划分了整齐的小路,路边建了简单的四合院供人居住。每区设一区长管理各区,设片警若干负责治安,设区门小官1人负责每日击鼓开关区门,另有5人的小吏名额配给区长,管理各区。

    以上这些建设花了近一年的时间,但却安抚了涌入京城的数十万灾民。女皇出告示,只要自愿加入建设队的百姓,不论是否本地居民还是涌入灾民,均可落户登记为汴京百姓,本地居民的可抵本年劳役。且建设队管两餐饭,虽每餐只是简单的2个馒头和一碗稀粥,但对那些无法果腹的灾民来说已经算是丰盛的大餐了。要知道这个年代,就算是普通小民,就算是在丰年里,都不一定能吃得上白米粥。而原本,这些粮食本来就要拨出来救济灾民的。

    这二十多个居民区建成后,安置了全部的灾民,女皇还让衙门的人去原本住在城中的百姓中宣传,只要原本有房愿意迁往新区居住的,可以自由挑选一户新区的房子,无房的流浪汉,只要自愿为城中建设队出工干活3年,便可分得新区一个带小院子且有三间房屋的院落。一瞬间,二十多个小区基本被百姓填满。

    城中许多百姓家都空了出来,女皇这个时候才开始规划这一片区域,她先修改皇宫的格局,女皇没有那么多后宫,原本属于妃嫔居住的宫殿空了出来,靠近前门的部分被改造成各衙门办公的地方,大晟王朝所有中央官员集中在此办公。衙门聚集的东侧,空出来的宫殿全部推翻,划分了长乐、永福、文昌、武胜四个大区,简单划分了各区格局,作为达官贵人的府邸。女皇也不强求各府必须搬入此地,只说想搬的可以优先选宅基地,并且可以得到女皇在西山的一套私产。

    没几个大官会不积极想搬入新区,搬入新区代表了接近这一届朝堂的核心势力,哪怕家里并无三品以上官员,想想自家的邻居不是二品舍人就是三品侍郎,说出去都是备有面子的事。这4个区各府邸的建设由各家来做,女皇仅给了大家从皇家采买局买东西八折的优惠。此局也是女皇上台后新设,负责管理所有皇商,每年更换皇商名录,年尾时以各商家提供商品的名录报价等确定皇商名额,皇商被准许在汴京城挂牌卖货,就在新设的两市。竞争之下,各皇商给出的价格倒不敢太贵,甚至有些日常的物品价格比市面上的还要优惠。且挂了皇商的牌子,日常货品销量也更好,这让商人们更是欣喜。

    而对于新搬到汴京的百姓,在完成建设队的工作后,还可以接下了达官贵人们建房子的活。另外,女皇也开始建设城中中部空出来的房屋,旧的房子全部拆掉,能用的建材通过皇商便宜卖给其他地方,新区建好之后,这里的房子通通挂牌出售,卖给外地来汴京的豪族,也有些原本就在汴京的大族趁机购买了几套房产,所有的收入对半分成归入女皇私库和国库。

    到了建和25年,汴京城才算真的全部修建完成,分为皇宫、行政区和110个区,36条大街,共计一百多万人口。110个区里除了一般的居民区,还有东西两市,太学边上聚贤、怀德两个学子区,崇仁、平康负责接待外国来使的使馆区,常乐一个娱乐区,但人们更喜欢叫常乐区是花灯区。

    各区严格执行宵禁,区门五更时打开日落时关闭,宵禁时,36条大街有禁军巡逻,一切无令行走在外的人员通通会被抓入大牢,各区内还有片警巡逻,对区内的闲杂人员进行监控,一时间各种宵小之徒几乎绝迹。而各区设立的小吏、片警、更夫等,容纳了一批无土地的小民,各区内又产生了一批买汤饼的小商贩,一下子汴京城变得比之前更繁华了,甚至一举超过南方尤里亚神主国的西坦城成为整个东州大陆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大家都在歌颂建和女皇的功劳,也因着女皇的关系,小娘子们的地位比之前大大的提升了,但私下里各家小娘子还是喜欢偷偷的吐槽,汴京城之所以会建的如此规整,都是因为女皇陛下喜洁净爱方正,什么东西不整理成方方正正的,心里就不舒服,就像在帕子上绣花一样。

    李怡婷倒是没跟其他小娘子一样吐槽过女皇,不光是因为她的爹爹是个死忠女皇的当朝丞相,还因为她自己从小就不爱绣花女红织布这些事情,她爱动爱骑射爱功夫,她还幻想着一日能骑着心爱的宝马,上阵杀敌冲锋陷阵呢!

    不过眼下,李怡婷最主要的是要给自己准备远行的物品。她从平昌钱庄取了银子,这平昌钱庄是大晟王朝最大的钱庄,各地都有分号,顾客事先在钱庄里开户存钱,便可以凭印记在各地的钱庄取钱。平昌钱庄从来不担心有人会以一地取完再去另一地取钱的事情发生,因为平昌钱庄是女皇私产,各地钱庄之间的信息交换都是每日借用官道信使送走的,王朝内再没有哪个人能比这更快的了。

    李怡婷也就不需要一次性取完路上所有开销的银钱,她只取了200两银子,给自己置办了一马车的行李,有药材、衣物、鞋帽、常备生活用品,也有小零嘴、干粮、酒水等,马车也是现买的,东市最新款的旅行马车,装完行李之后还能在里面躺几个人的大马车。另外,李怡婷让店家帮自己装车的时候,还跑去西市买了两姐弟,姐姐12岁可以当个丫鬟使,弟弟10岁刚好会赶车。就这样,身上还剩了20多两银子,完全够李怡婷到下一个城市之前用的了。

    一切准备就绪,李怡婷还在崇仁区的客栈里住了一晚,才在第二天一早离开了汴京城。

    几乎是李怡婷刚从南边的安化门离开,李伯闻就收到了消息,来报信的是一个8、9岁年纪的小男孩,是守着安化门的禁军统领派来传话的。

    “呵,还知道给自己买两个奴儿,倒还不算太蠢。”李伯闻摸着长须笑眯眯的,从口袋掏出10个铜钱递给男孩,“小子再跑一趟,去文昌区的丞相府给阿陈女侍传个话,就说家里的小娘子驾车去南方游玩了。”

    除了李伯闻,威武大将军王冢那边也同样收到了消息,他冷哼一声便抛开去了。王冢之子王昊倒是心有不平,但他在亲爹面前就是个小鹌鹑,再有怨言也不敢多说什么。

    


    汴京城一共有5个城门,分别是正南的安化门,西边的光华门和崇化门,东边的延旭门和延兴门,另外皇宫后还有一个通往西山的重玄门,但这个门是只给皇室通行的,其他人并不能使用。5个城门又分成3个小门,左右小门一个进一个出,中间的大门供皇帝和有公务在身的人使用,平日是不开的。

    李怡婷出城,就是走的安化门,出城的时候需要一个个的排队检查之后才能放行。一般来说,城内没什么大事,城门官检查得都不会太过于严格,只要身份牌和人看起来差别不大,一般都会放行了的。李怡婷作为一个经常和小姐妹溜达出郊外别业玩耍的汴京城一霸,在各城门处都混了一个脸熟。

    在城门处查验身份的时候,城门官还热情的打招呼说:“哟,李小娘子这是出门赏花啊?还是出门踏青啊?”

    “出门游玩一下,这车上的是我家下人。”李怡婷把挂在腰间的身份牌递给城门官,城门官口中说着例行检查,接过玉质的身份牌在手中晃了一圈就递了回来。

    李怡婷接过玉牌在腰间挂好,催动身下的马儿朝汴京城外走了出去。

    出了城门,就只能沿着官道边的土路走,很快,细细的黄土就扬了起来,李怡婷嫌这太脏,把马儿的缰绳让赶车的小弟拿着,自己钻进了车厢里坐着。见李怡婷进来,姐弟俩的姐姐很是拘谨的挪到了车厢里的小角落里,低着头也不敢说话。

    李怡婷无事,靠着车壁,懒洋洋的问:“昨日匆忙,还没问你姐弟二人的名字。”

    “我,不不,婢子和弟弟名字低贱,还请贵人赐名。”小姑娘想起在人牙行里牙婆的教导,赶紧把已经说出口的话改了口。

    “抬起头来我看看。”李怡婷有些恶趣味的用马鞭抬起了小姑娘的下巴,这让后者脸都红透了,像已经成熟了的苹果。

    这小姑娘眼睛圆圆的嘴巴圆圆的脸也圆圆的,看起来很可爱,就是头显得有些过大,看起来头重脚轻。洗漱干净了之后,换上李怡婷买的衣服,看上去也一枚白嫩白嫩的小娘子,如果不是身子瘦瘦小小,一点也想不到是已经卖身为奴的。

    “我家没有替奴改名的规矩,你原本叫什么便是什么,若是名字不堪,日后我只唤你姓便好。”李怡婷放下了马鞭,转头又看起了窗外的风景。

    小姑娘扭扭捏捏了半天,才小声的回答:“婢子家姓黄,家里都唤婢子作阿花,婢子的弟弟叫狗儿。”

    “噗。”李怡婷虽然以前也听过百姓家的孩子有取名叫猪儿狗儿的事,但是真人却是第一次见到,忍不住喷笑出声,但见到阿花的脸羞红的想要滴血了,转而把喉间的笑声化为了咳嗽,她说,“那日后我便还是唤你阿花,你弟弟的名字不雅,日后你问他若是想改名我可以替他想一个,现在就唤作阿黄便是了。”

    “是。”阿花还是低着头。

    赶路很无聊,李怡婷有一搭没一搭的跟阿花聊着天,顺便也把她自己的情况介绍给阿花,至少要让阿花知道自己的主人家是谁。在听到李怡婷竟然是李丞相家的小娘子,阿花的嘴巴已经变了O型,再听到李怡婷现在正在逃家中,阿花的直接吓得竟然瞪圆了眼睛盯着李怡婷看。

    “噗,你这是什么鬼样子?”李怡婷好笑的捏捏阿花的脸颊问。

    阿花回过神,也知道自己这个样子很不对,赶紧低下头,结果没两秒钟又很是认真的抬起头对李怡婷说:“小娘子,你逃家是不对的。”

    “没事没事,”李怡婷没忍住,又伸手拍拍阿花的小脑袋,笑着说,“我阿爹放我出来,该是故意的,我也正好想离家到处走走。”

    “为什么?难道你爹爹也?”阿花脸上浮起了同情。

    李怡婷知道她想歪了,毕竟阿花和弟弟是被亲爹卖去牙行换钱还赌债的,这年头虽然禁了拐卖的孩子,但像是自卖自身或者父母带来卖的孩子,是合法的。李怡婷却没有纠正阿花的想法,她也是昨天夜里才想通了的,才明白过来爹爹的打算。不就是老狐狸不好当面下了王大将军的面子,只能由小娘子出面来拒婚,哼唧,也就是她这样聪明伶俐的小娘子才能明白爹爹拐弯抹角的想法,换作别人,怕是要先把自己气得投缳了。

    到下一个城市,一定要写一封信回家骂骂自己的爹爹。李怡婷暗暗在心底里打算。

    离汴京不过20多里路就是一座县城,名为范县,李怡婷的车马到了辰时也已经排在了入城的人流里了。范县并不大,整个县城也只有一条供4辆马车并排走那么宽的大街而已,其余都是窄窄小小歪歪扭扭的巷子。大街是直通县衙的,李怡婷并不认识此县的官员,也没想过要以丞相女的身份去压服县衙的人,便只在街旁找了家客栈去投宿。

    当然,李怡婷找的是范县里最大最好的客栈,要的也是天字号房。

    店家看李怡婷的穿着打扮,就知道是有钱人家的小娘子,当下殷勤的伺候起来,掌柜的亲自带着李怡婷和阿花进房间。阿花要伺候李怡婷起居,自然是跟在李怡婷身边,阿黄作为男仆和车夫就只能睡到店铺里的马厩旁了。

    “小娘子不知如何称呼,这是从哪来要到哪儿去啊?”掌柜的在打开门天字一号房的房间门后说,“我家的房间自然是全范县里最好的,铺盖都是新换的,小娘子若想要热水,随时招呼一声便可。”

    “我家中姓李,木子李,店家称我李小娘子便可。”李怡婷并不打算跟掌柜的多说什么,她在范县也不过是路过,停留几天也就离开了,她吩咐阿花道,“一会你将屋内的铺盖收拾了交给掌门,将车上的东西拿过来铺上。”

    “是,小娘子。”阿花老实回答。

    掌柜的也没说什么,像李怡婷这样看着就是大户人家的小娘子,出门在外不愿睡客栈的铺盖都是正常的,嫌不干净。越是像李怡婷这样自带铺盖的,说明家中条件越好,出手就越是大方,掌柜的只有高兴没有反感的。当然,掌柜的也没有主动去帮阿花收拾床上的铺盖,而是老实等在门口,等阿花收拾好铺盖之后交到他手上。

    看到掌柜的如此识趣,李怡婷倒是来了交谈的兴趣,笑嘻嘻的问:“掌柜的,不知你家店里可有什么吃食?我肚子饿了。”

    “有的有的,我家的卤猪头肉是招牌,远近闻名。”掌柜的才说完,脸就白了,他忘了,家境好的小娘子怕是不喜欢猪头肉这种看起来不好看的食物吧!

    “莫慌莫慌,你先拿一碟上来我尝尝,可还有什么酒?”李怡婷大笑,她平日和闺中密友,就是汴京城中那群招摇过市的小娘子们,一起去东市时可没少吃这样的菜,最大胆的时候还咬了一口烤羊蛋蛋,吃起来也就那样,并无什么特殊。

    “小的店中有烧刀子,也有桂花酿,不知李小娘子要哪样?”掌柜的松口气,看起来这位李小娘子很好说话不难伺候,这就好。

    “要桂花酿吧!”李怡婷答。

    “那不知李小娘子是要在房里用,还是到楼下的大堂处用呢?”掌柜的试探着说,“我家的大堂有说书的先生,今日正在讲封神榜,很是精彩。”

    “可以,那就在大堂用了。”李怡婷转身交代阿花,“你赶紧把东西铺好,也下楼来一起吃,叫上你弟弟。”

    “是,小娘子。”

    阿花应完李怡婷就跟着掌柜的下了楼。掌柜的也不敢把李怡婷随意安排在大堂中间,而是找了一个靠窗又有屏风遮挡的,相对独立的桌子。等李怡婷坐下后,掌柜的马上亲手端上来两碟小菜,一碟水煮花生,一碟做成小手指大小的麻花。

    “哟,掌柜你这的麻花倒是有趣,我在汴京也没见过这么精致的小麻花。”李怡婷立刻夸了句话。

    掌柜的嘿嘿一笑,说:“当不得李小娘子夸奖,这不过是我家婆娘做来哄小儿子的,也没什么特殊,只胡乱吃个有趣而已。”

    “这是今日的饭钱,其他的另结给你。”李怡婷掏出一小角银子大约也有两三钱的样子,递给掌柜的,然后说:“除了要那猪头肉和桂花酿,其他的你看着给我上,还有我那两个下人的。”

    掌柜的接过银子,眼睛都笑弯了,他说:“李小娘子放心,你这桌的吃食小的会吩咐我家婆娘亲手整治,别的不说,这一定是干干净净的给您端上来。还有您的两位下人也一定安排好,一定安排好。”

    李怡婷没再理他,挥挥手让他下去准备,自己无聊听着说书的先生说书。

    很快,掌柜的安排好的饭菜就端上来的,卤猪头肉是肯定有的,不过端上来的是一片片切的三指宽码的整整齐齐的肉片,完全看不出是猪头肉的样子。刚才李怡婷路过大堂里其他桌子时,其他桌子上摆的猪头肉都是乱七八糟的,也不知道这一盘子肉花了老板娘多少心思。

    卤猪头肉味道倒也可以,但相比起来,李怡婷更爱另一道松鼠桂鱼和醋拌小面。

    阿花下楼的时候要过来伺候李怡婷吃饭,李怡婷没让,摆手让她自己吃饭去。阿花和阿黄被掌柜的安排到了另一张桌子吃饭,给上了白米饭,也有大馒头,另外还做了一道京酱肉丝和一道自家做的小咸菜,这让几乎没怎么吃过肉的阿花和阿黄感动极了,阿花更是默默的掉了一会眼泪。

    “阿姐,我们要不要去给小娘子磕个头?”阿黄有些惴惴的。

    阿花却摇了摇头说:“小娘子不喜欢这样,我们日后记得小娘子对我们的恩典,好好听小娘子的话便是了。”

    “好。”阿黄点点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