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美文同人 > 民国记录簿:陈年奇案

民国记录簿:陈年奇案

小谷 著

美文同人连载

本书主要收录了民国时期所发生的各种离奇案件,在层层迷雾背后,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

主角:   更新:2023-08-07 22:5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民国记录簿:陈年奇案》,由网络作家“小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本书主要收录了民国时期所发生的各种离奇案件,在层层迷雾背后,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

《民国记录簿:陈年奇案》精彩片段

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关东军谋杀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
1927年4月,日本田中义一上台后,向张作霖强索铁路权,逼张解决所谓\
刘汉臣,是民国时期天津著名的京剧名伶。自幼学戏的他,在受到一代京剧大师周信
芳的点拨后,在天津一炮而红。然而,本该成长为一代京剧大师的他,却因为直隶督办褚
玉璞的五姨太的迷恋,最终命丧京城。这其中的曲折故事,令人唏嘘不已。
褚督办相中青楼女五姨太迷上刘汉臣
1926年3月,在英日帝国主义的武装威胁和直鲁联军的进攻下,国民军被迫撤出天津,奉系军阀褚玉璞(褚玉璞1887年生于山东汶上县,年轻时当过土匪,1911年在上海投奔光复军张宗昌部,历任营长、团长,1926年2月参与拼凑直鲁联军,后被张作霖委任直隶督办)占领天津并出任直隶军务督办兼直隶省长。在任期间,他以筹措军饷为名,横征暴敛,大肆搜刮民财,中饱私囊。
同年5月,春风得意的褚玉璞,在天津头号妓院天宝班相中了一个年仅16岁的姑娘小青。小青不但有倾国倾城之貌,而且还擅演二黄,特别是她殷勤周到的应酬,更使褚玉璞神魂颠倒。褚玉璞尽管已有了一妻三妾,但仍要将小青收入房中。其后,褚玉璞让直鲁联军25师师长袁振青出面,送给天宝班窑主两千块现大洋,为小青赎身。窑主为能钓上褚玉璞这条大鱼而暗自庆幸,小青则是迫于他的淫威怎敢不从。经天津八善堂堂主杜笑山的大肆操办,褚玉璞终以明媒正娶的方式将小青收为第五房姨太太。
婚后的小青虽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渥生活,但精神上却很空虚,再加上所有日常活动都有一定的规矩,丝毫不能自己做主。她就像关在笼子里的一只小鸟,渴望着到大自然中自由翱翔。一天,五姨太对贴身女佣于妈说想去戏园子里看戏,拗不过她,于妈只得乖乖地跟着五姨太来到了新明大戏院。
新明大戏院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初名下天仙,是清末民初时天津最红的戏园子。京剧名家谭
鑫培、杨小楼、梅兰芳等都曾在此登台献艺。当时,民间流传着“要看好戏到下天仙”的说法。1925年,下天仙更名为新明大戏院,仍旧好角云集,生意兴隆。五姨太来的那天,园内正上演刚在津城走红的刘汉臣主演的《济公传》。台下的五姨太看得目不转睛,忽而捶胸顿足,忽而拍手叫好,她深为剧情打动,更被“济公”所吸引。散戏后,她一定要到后台看看“济公”到底是个什么样。当看到方才在台上惩恶扬善的大英雄脱去行头洗了脸,是个只有20刚出头、浓眉大眼、仪表堂堂的小伙子时,五姨太的脸刷地一下红了。
回到家中,刘汉臣的形象在她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小青自从看了刘汉臣主演的《济公传》,
从此对京戏产生了兴趣,经常在于妈陪同下去看刘汉臣演戏。散戏后还时常无所顾忌地让
于妈陪着到后台去,不是新奇地摆弄刀枪,就是出神地看演员们卸妆。戏班里的人知道她
是褚督办的宠妾,既不敢怠慢,也没人敢接近她,要来要走,悉听尊便。青楼出身的小青
虽然已经做了姨太太,可她毕竟是个涉世未深的青年,对人情世故似懂非懂,凭着个人的
兴趣,对京剧由好奇到喜爱,特别是对刘汉臣的好感与日俱增,他在她心目中俨然是个了
不起的英雄。面对五姨太的热情,已有家室的刘汉臣始终洁身自爱,从来就没有接近过这
位稚气未脱的少妇,甚至连她的姓名都不曾问过。
刘汉臣北上天津城五姨太藏照惹祸端
刘汉臣是直隶省(河北省)故城县人,父亲郑长泰幼时经刘天仰介绍,随梆子戏班学
艺,擅长演猴戏,红遍了大半个中国,有“赛活猴”的美称。后来,刘天仰不幸去世,郑
长泰感念刘天仰,将自己的四个儿子中的三个改从刘姓,为其传宗接代。这也就是刘汉臣
姓刘不姓郑的原因了。
刘汉臣在兄弟中排行老三,自幼随父亲在上海学艺,练得一身的好武功,嗓音高亢洪亮,变声期过后益发宽亮。他天资聪颖,悟性极高,加上父亲督学严厉,使他技艺进步很快。后来,刘汉臣有幸结识了当时的戏剧名伶周信芳(艺名麒麟童),周信芳十分赏识刘汉臣的天赋,当即收他为徒。在周信芳的点拨下,十几岁时的刘汉臣便加入上海南市九亩地新舞台班,文能唱,武能打,没几年就从龙套升为主角儿。尤其是他在《卧薪尝胆》里的几手绝活,为戏园子号召来了满堂座儿。他还拉得一手好胡琴,十六七岁时演出《花子拾金》就能在台上自拉自唱。
新明大戏院的成班人赵广顺,与周信芳有着很深的交情,曾希望周信芳能够在天津演出。由于周信芳不愿北上,便推荐了自己的徒弟刘汉臣。得知刘汉臣的情况后,赵广顺亲往上海邀请他。1926年中秋节过后,应经理赵广顺的邀请,刘汉臣来到了天津新明大戏院演出,深受天津观众欢迎,一下子就红了,连演三个月而不衰,戏院上座率很高。
戏班子里有一个二路演员、汪派老生高三奎,与刘汉臣是把兄弟。五姨太到后台玩时,别人都是敬而远之,惟有高三奎觉得她不过是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便以年轻人天真无邪的感情真诚相待。她见了后台的东西新鲜,摸摸这个,问问那个,高总是不厌其烦地跟着她,告诉她;她想学一段老生戏,他就教她唱《甘露寺》里的“劝千岁”一段,还把唱词写在纸上,让她照着学。有一次,五姨太说想要一张刘汉臣的演出剧照作纪念,高三奎不加思考地背着刘汉臣将他的一张《卧薪尝胆》的宣传照给了她。小青把这张照片放进梳妆台的抽屉里,随时取出来端详。他怎能想到,就是他不经意间给五姨太的这张照片,给他和刘汉臣惹来了杀身大祸!
五姨太事发遭枪毙褚督办盛怒结私怨
北京第一舞台与新明大戏院多年来素有业务往来,1927年1月1日,赵广顺带着刘
汉臣、高三奎等到北京第一舞台演出。五姨太得知消息后,坐着人力车风风火火地赶到老
龙头火车站为他们送行。“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五姨太与刘汉臣、高三奎之间这
种纯洁、正常的友情,被一些专门捕捉名伶绯闻的小报添油加醋地大加渲染,硬是制造出
了一件轰动津城的“桃色新闻”。刘汉臣此一去竟再也没能回来。褚玉璞从济南回来,刚进天津城就听说了关于五姨太的传闻,他未及料理完公务就急急地赶回了家。在问到五姨太外面的传闻究竟是怎么回事时,五姨太说:“你成天不着家,我一个人在家里闷得慌,到戏园里看看戏,解解闷儿。”褚玉璞压住怒火,“漫不经心”地拉开了五姨太梳妆台的抽屉,一张戏照立刻进入褚玉璞的视线,他抓起照片又问:“这是谁,哪儿来的?”“刘汉臣,戏班子里的朋友送的!”五姨太坦然地回答。褚玉璞见从她身上问不出什么,就转而来找于妈。于妈自知隐瞒不住,只得把五姨太上街看戏、到后台找刘、高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
褚玉璞听后火冒三丈,当即将五姨太叫到书房,逼问她与戏子都干了哪些见不得人事儿。五姨太并不服软,说:“我认识个戏子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自己一肚子男盗女娼,才把旁人都往脏地方想!”恼羞成怒的褚玉璞抡圆了给了五姨太两大巴掌。任性的五姨太也恼了,不住嘴地破口大骂起来。这时,失去人性的褚玉璞露出了他的土匪本性,掏出手枪“砰砰”两枪,可怜一个年仅16岁的花季少女就这样香消玉殒了。那位向来唯唯诺诺的女佣于妈,也被株连其中,被褚玉璞送交密探处,从此失去了影踪。褚玉璞想了个既能报复刘汉臣,又可避免家丑外扬的两全之策,用伶人通匪的罪名了结个人私怨。
1月8日,身在江苏的褚玉璞给在津的直隶省会军警督察处处长厉大森发来密电,内称:新明大戏院伶人刘汉臣、高三奎假演戏为名,勾结匪徒,速拿获,就地正法。厉大森接电后遂令人前往北京第一舞台,将刘汉臣、高三奎缉拿后押回津城。
赵广顺设法救名伶刘汉臣命丧北京城
赵广顺得到消息后,一方面花银子、走门路设法营救,一方面电报告知刘汉臣在上海的母亲。刘母不是一般的老太太,她在梨园界颇有声望。了解事情经过后,她立即进京求助于梅兰芳。梅兰芳对此事非常关注,陪同刘老太太又拜访了杨小楼、余叔岩。大家经过商议,梅、杨、余三人联名,给褚玉璞的同乡、同党、同僚张宗昌发了一封保释刘、高的电报。而赵广顺则利用他与李景林的裙带关系,面见了刚从南京抵达天津的直鲁联军第八军军长、海军总司令毕庶澄,并奉上4000块大洋。
褚玉璞在徐州前线几乎同时收到了张宗昌、毕庶澄的求情电报,顿时怒不可遏。因为,他觉得,同时有多方人士共同求情,只能说明他的家丑已经外扬,更对这两个给他带来“奇耻大辱”的戏子起了杀心。于是,他当即发报给厉大森,命他接电后,将刘、高立即正法!后又分别给张宗昌、毕庶澄复电称:电文迟到,刘、高二伶业已处决。
1月18日,厉大森接电后,不敢怠慢,立即亲自带人将秘密关押的刘、张二人提出,带到督察处刑讯大堂。厉大森说:“今天送你们上路,是执行上锋的命令。你们对家里人还有什么话要留下来就赶紧说吧!”刘、高二人没有料到自己会被处死,更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二人听后一下子都傻了,拚命地叫喊着:“我们冤枉!我们要申诉!”厉见此情景,不耐烦地向执行人员挥了挥手。随着两声枪响,刘汉臣、高三奎倒在了血泊之中,可惜这两个戏曲界刚刚红起来的角儿,就这样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更可悲的是,他们至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罪。
虽然遭到天津军警界的严密封锁,但纸里包不住火,刘、高被害的消息还是很快传遍了京、津、沪等地,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向当局递交抗议书,要求将此案真相公诸于众。迫于压力,1月21日,褚玉璞令厉大森以督察处的名义发布了一张通告,上书:“为布告事,照得本处长前奉总座齐电开,伶人刘汉臣、高三奎假演戏为名,勾结匪徒,望速拿获,交法庭正法,以维地方,勿任漏网。等因。奉此,将刘、高二犯一并擒获,当经讯明,该二犯供认假演戏为名,勾结匪徒,扰乱地方等情不讳,奉钧宪谕,着在职处枪决,以昭炯戒。遵于本月18日夜11点半,在职处院内将刘汉臣、高三奎二犯验明正身,执行枪决,以靖地方。除呈报外,合行布告各界人等,一体谕知。”此后,在褚玉璞的疯狂镇压下,这起冤案遂销声匿迹。直到1929年8月,褚玉璞在山东被旧部刘珍年活埋后,上海《申报》、《新闻报》,北京《京报》等全国各大报纸,才陆续将此案真相昭知天下。
荣德生,江苏无锡人,是闻名全国的纺织实业家。纺织大王面粉大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荣德生就在上海开办了中新纱厂,引进国外技术设备,革新纺纱技术,不数年又开办了中新织布厂。当时中新纱厂生产的三十二支、四十支、六十支蓝凤细纱全国闻名。
1946年,有关他的绑票案离奇曲折、轰动一时。
1946年4月25日,71岁高龄的荣德生在上海家中吃过早饭,和三儿子荣一心、女婿唐熊源一起,乘自己的黑色福特轿车去位于江西路的总公司办公。车刚驶到高思路转角处,窜出3个身穿军装的人拦住了汽车,挥舞着手枪向车里的人吼道:“下来,赶快下来!”为首的一个军官取出一张红色逮捕证,在他们面前晃了一晃,荣一心眼快,看到上面盖有“陆军第三方面军司令部”的大印,还有淞沪警备司令部二处处长毛森的签字,不禁目瞪口呆。那军官大声宣布:“荣德生是经济汉奸,请他到局里去一趟!”另外两个人不由分说,硬把荣德生拉下轿车,强行将他架上了早就停在旁边的小汽车。
汽车立即发动,一溜烟开走,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荣一心这才醒悟过来,明白是遭到了匪徒的绑票,不禁失声大哭。细心的唐熊源一边劝慰荣一心,一面告诉他,看那汽车的牌照,是凇沪警备司令部的车!二人当即乘车赶到凇沪警备司令部,哪知凇沪警备司令部矢口否认有逮捕荣德生的事!
一番辗转,荣德生最后被关进曹家渡一间四面无窗的小屋里。100万美元赎金荣德生被绑架,引起了全国的关注。蒋介石得知后极为震怒,觉得上海“光复”半年多,接二连三发生绑架案,对政府威信损失太大,严令上海当局限期破案。然而上海警察局和凇沪警备司令部对破案却一筹莫展。
荣德生被绑架后第7天,其属下申新九厂经理吴昆生接到绑匪打来的电话。吴昆生在日伪时期也曾被绑架过,对此感到很后怕。他不敢和绑匪谈话,让一个叫陈品三的代接。陈品三战战兢兢拿起话筒,对方问清了他的姓名,就指定他为今后的接洽人,不准另换别人。从这天起,绑匪先后打了10多次电话给陈品三,索要100万美元的赎金。荣家和绑匪讨价还价,赎金从100万美元降到80万美元,仍然没有最后敲定。绑匪惟恐拖延过久走漏风声,与5月15日从邮局寄出一封恐吓信,信中威胁说要将荣德生“判处死刑”,同时又附有荣德生的亲笔信。
荣德生虽然脱离了虎口,但这桩绑票案仍然被人们议论纷纷。因为在案发过程中,留下了太多的警匪勾结的痕迹,淞沪警备司令部成为众矢之的。
国民党当局不得不认真侦破这一案件。汤恩伯将毛森从无锡调到上海,主持此事,并对警备司令部和上海警察局采取保密措施。到8月4日,警方终于公布了“荣德生绑架案真相”,承认“参加绑案之匪犯,有中美合作所及毛森部下之组长”,“汽车系由淞沪警备司令部借得”,但据了解内情的人说,下令逮捕荣德生的,正是负责破案的毛森自己!然而警方并不打算真的把这一大案弄个水落石出,只是捉住几个小喽啰,缓和一下舆论压力罢了。破案过程中先后逮捕15人,杀了8人。
“藏起了一窝老虎,打死了几只苍蝇。”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破案之后,荣家送出警备司令部只发还了13万美元给荣家,发还时警方又拍照、又登报,大肆渲染:“全国震惊之面纱兼面粉大王荣德生绑票案,昨日始告全部结束,赃款已为荣家领去……”实际上大部分赎款都被当局扣留了。其中5万美元由蒋介石奖赏给了毛森。
在此之前,荣家又分别送给警备司令部和市警察局各4万美元,“作为酬谢(破案)出力人之奖金”。这还不算,发还赎款的第二天,警备司令部就派人到申新总公司,公然索要所谓“破案赏金”,一次不够二次,二次不够三次,把发还荣家的那十几万美元都要走了还嫌不够。荣家无可奈何,只得又高价购进了十几万美元,作为“酬金”给了他们,荣尔仁非常气愤地说:“绑匪只要50万美元,现在破案了,却用去了60万美元还不够,真不如不破案的好。”
1937年,对日本的全面抗战爆发,荣氏家族三分之一的纱锭、一半以上的织布机在战争中化为灰烬。虽然企业受损严重,但仍有一些可以继续营业。日军提出要收购荣氏剩余的企业,荣德生断然拒绝。他说道:“宁可把工厂搬空烧毁,也绝不卖给日本人。”
这时,哥哥荣宗敬在悲愤交加中病逝香港,荣德生独自挑起了重担。从1938年起,他在重庆、广东等地开办了6家新厂,并积极支援抗战。抗战胜利后,他在无锡成立天元实业公司,并创办天元麻纺织厂、开源机器厂,荣氏企业继续红红火火。
1948年,无数人纷纷逃往国外或台湾。他是少数几个选择留在大陆的民族资本家,在渡江前夕,他派代表联络,迎接解放的到来。新中国成立后,荣德生被推举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工商联筹委会委员。
1952年7月29日,荣德生在家乡无锡病逝,享年77岁。他一手打造的荣氏企业,由他的四儿子荣毅仁接手,继续得以发展。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