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美文同人 > 东渡梦

东渡梦

西岭老柏 著

美文同人连载

东渡送经的佛国故事,缠绵悱恻的爱情传奇,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新奇有趣的东方夜谭,启智明理的哲理童话,惊险奇妙的海岛探险,光怪陆离的神魔斗法,啼笑皆非的世态万象......严肃文学作者写的严肃文学章回小说。寓教于乐,严肃认真。绝不码字凑数胡说八道抄袭雷同。新奇的故事,美丽的故事......请您品尝。

主角:   更新:2023-08-07 22:4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东渡梦》,由网络作家“西岭老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东渡送经的佛国故事,缠绵悱恻的爱情传奇,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新奇有趣的东方夜谭,启智明理的哲理童话,惊险奇妙的海岛探险,光怪陆离的神魔斗法,啼笑皆非的世态万象......严肃文学作者写的严肃文学章回小说。寓教于乐,严肃认真。绝不码字凑数胡说八道抄袭雷同。新奇的故事,美丽的故事......请您品尝。

《东渡梦》精彩片段



\r传说中国战国时有个玄学大师叫作鬼谷子,他曾写过一部旷世奇书叫《太阴经》。此书的文字用的是米粒大的大篆字,雕刻在一百零八条女人的森森肋条骨上,用三条男人筋编串成册的。

\r此书玄妙无比,非大贤良、大道德、大智慧之人,绝对是读不得的。非大贤良、大道德、大智慧之人如读此书,轻则肢体五官残失,重则身体就会灰飞烟灭,从人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世上谁也不知道这部旷世奇书中具体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有大作为的帝王名相大多读过这部书,他们的成功无不得道于这部书的神奇内容。这些帝王名相的城府都很深,他们怕其它有修养的高人读此书,掌握了此书中的高深学问后和他作对,威胁他们的利益,所以将此书中的内容后守口如瓶,秘不外传。对此书的存在和他们读了此书的真实更是否定不予承认,所以,《太阴经》和《太阴经》的真实内容,一直是个千古之迷,很少有人知道。

\r听说,汉张良张子房不知从何处得到此书,熟读之后辅佐刘邦得到大汉天下。刘邦得天下后,张良怕“兔死狗烹”,就急流勇退,归隐于武陵山腹地的深山老林里。唐太宗李世明能在乱世群雄的争斗中能当上皇,能驾驭群臣成为一代英主,能有贞观之治的辉煌,就是得道于《太阴经》!

\r有个故事说,一次李世民率领的唐军在武陵山脚下大战,唐军被靠山王杨林战败,李世民被杨林的十三太保追得单骑逃进武陵山腹地一片密林中。李世民没命的逃着逃着......天黑时又下起雨来,林密山险谷深,李世民走着走着迷了路。后半夜雨停云散,淡淡的残月冷星中,李世民遥望四周,不远处半山腰密林中只见透出一团淡淡的幽光。李世民猜想那里肯定有人住,就牵着马拨开林中草木,自己开辟一条林中野径,拖着疲惫的身躯朝幽光处艰难的爬去。残月西落东方欲晓时,李世民才来到一个清流缠绕、竹木掩藏的半山小古刹山门外。李世明将马拴在山门外的一棵古松上,小心的去敲紧闭着的寺门,借着朦胧晨曦抬头细看,只见寺门顶写着“玄妙观”三颗豆大的篆字。双扇大门两旁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玄玄玄玄玄中玄;下联是:妙妙妙妙妙中妙。

\r李世民是个博学多才的一代枭雄,一看这对联,就明白这里面住的肯定是一位隐居深山的世外高人。李世民接连敲了好几次门,仍是不见有人来开门,他耐不住饥渴寒冷,就去推门。门是关着的。“吱呀呀”一声划破林中寂静的怪响,寺门打开,朝内走去,只见里面苍苔染露、竹木掩径,晨雾漫漫、冷风袭骨,院深出一院幽静的四合小禅院,北边向阳处是三间不大但很精致的大殿。院内秋风萧瑟,将满是苍苔的荒院打扫得倒也干净。李世民小心的来到殿门口,正要去推开虚掩着的殿门,突听身后院内有个苍老的声音慢吞吞的说:“将军,山人在这儿。”

\r李世民一惊,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鹤发童颜的老道士,领着一男一女两个持剑的小道童,不知何时站在他身后。

\r李世民忙向老道打恭施礼道:“仙长,请恕晚辈鲁莽!不知仙长如何称呼?”

\r老道青着脸怒道:“看你模样像个知书达理的人,但行为为何如此粗野狂妄无羁?未经山人同意,你怎么一点礼数都不懂,擅自闯进出家人清修之地?”

\r“仙长多有得罪!”李世民慌忙施礼赔罪,“老神仙恕罪!晚辈因风雨阻程误入宝山迷了路,来到仙府外,看仙府山门内外破败荒凉景象,内外无人看守,敲门不见有人响应,故才擅自闯入。实在是误会......”

\r“胡说八道!”老道气得连连咳嗽着,抡起手中虬木拐杖,怒气冲冲地朝李世明肩膀砸了下来,边砸边骂,“混蛋,难道山人师徒不是人?混蛋,山人的仙府破败荒凉,你家就是皇帝的花红柳绿、楼阁庭院?山人看你不像个礼仪道德之人,倒是个兵痞土匪、强盗恶人!山人今天和你拼了!”

\r李世民尴尬地赔笑着闪身躲过,想夺路逃走。只见两个道童横剑拦住李世民逃路,齐声厉声喝道:“大胆贼盗,你别再想逃出玄妙观继续逞强贼盗危害人世!”

\r老道与两个道童从三面围住李世民。李世民继续尴尬地向三人陪着笑,躲避着辩解道:“老神仙,晚辈确实不是贼盗。晚辈乃唐军一战败将军,被靠山王的十三太保追得穷途末路进入武陵山,风雨中迷了路,发现亮光寻到仙府。确实是因饥寒交迫,叩门无应,才误入仙府。求仙长大慈大悲一碗热汤,迷途指径,晚辈感恩不已!......”

\r说着,李世民朝老道双膝落地跪了下去。

\r“打死你这个擅闯他人家园的贼盗!打死你这个擅闯他人家院的贼盗!......”老道挥起手中拐杖,怒气不息的朝李世民肩背上抽打起来。

\r李世民跪在老道脚下任老道尽情抽打发泄怒气:“老神仙,如果你多打我几下能消除你心中对晚辈的误会,那您就多打几下吧!......”

\r老道抽打了十几下就渐渐没力气了。老道看这个佩剑提枪的将军对他师徒三个的无理取闹不但不还手,并且毫不生气地跪倒在他脚下,任他随意抽打,就停止了抽打,解气地喘着气说:“看来你还真有点修养。罢罢罢,看在你自愿让我打着解气的份上,咱不再打你了。不知你会写字不?你若会写字,咱就收留你,给你吃喝住宿。”

\r李世民忙抬头点头道:“回老神仙的话,晚辈虽然才疏学浅,但字是会写的。不知老神仙有何安排?”

\r老道点头道:“起来吧!我这里有不少竹简书册,储存运输十分不便,我想誊写到纸册上。我师徒三人誊写了几十年,还有三间房的竹简没有誊写完。现在山外及林中隋军正在包围搜索,你是暂时出不去。我们不能养着你在这里闲吃饭啊!与其闲着,你就帮我师徒誊写竹简骨条上的经书吧。等隋军走了之后,山人再给你指路出山去。你看如何?”

\r李世民忙有施礼道:“全凭老神仙安排!”

\r老道在前面缓行。李世民紧跟在后。两个道童收了你剑跟在李世民身后。

\r老道领着李世民来到院西三间干净宽敞的书房,指着屋内堆积如山的各色各样的竹简书籍和一堆装订好的用来誊写的纸质空白书册,说:“就这些了。咱们互相帮忙吧!你帮我抄写经书,我帮你平安无事,等搜捕你的队伍走了,我给你指路回你的家去!我这里有众多的兵书战策,对你也是一种帮助再造!当然,你若不愿意,吃上一碗热粥了走你自己的路去。山人也不强人所难......”

\r李世民本来就是个爱书求知若渴的人。一看满屋这么多的书册,激动得连身上的饥寒都忘了。忙不迭的满屋检看起书册来......这些书册一部分是先秦诸子百家的竹简书册,李世民从其中有一大部分是李世民从来闻所未闻的玄学奇书。

\r突然,眼前一捆用三条人筋编串成的人肋条的白骨书册闪着神秘的幽光射入李世民眼中。李世民一惊,用人的白骨雕刻编书,这还是闻所未闻的奇事。李世民的脑海里随机闪过徐茂公讲过的那个鬼谷子编写的太阴白骨经的传奇故事来。莫非这捆白骨经书就是传说中的鬼谷太阴白骨经?李世民上前开册一看,书名果真是幽光闪闪的《太阴经》三颗大篆雕刻!传说鬼谷子归隐在云梦山,怎么来到这武陵山腹地?.....李世民正在思绪翻卷,只见一个道童端着热茶点心进屋,摆在书案上。窃笑着向李世民说:“将军,日月常在何必人忙。吃饱喝好了再抄写也不迟啊!对了,你的马我们拴在后院喂上草料了。你就放心的抄写经书吧!笔墨纸砚都在这里,你自己用吧!”

\r“将军慢用。山人不再打搅你了。”老道说完,满意地背着手出门,蹒跚离去。

\r李世民送老道出门远去,进屋狼吞虎咽毕,拿过白骨《太阴经》,摆在书案上,一目三行,如饥似渴地读起这部千古奇书来......柔和的阳光从窗外射进书房内,李世民觉得浑身暖洋洋的......这书果然是一部了不起的千古经书!讲的都是如何阿谀奉承拍马屁讨人欢心,如何投机钻营爬官发财,当上官后又如何在官场社会百战百胜步步高升,当上官后如何贪污贿赂爬上万户侯乃至掌握社稷玉玺,当上皇帝后又如何驾驭群臣统治天下万民......李世民看得入了迷!他如此沉醉着魔于书房,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突然,随着几声闷雷从头顶滚过,一阵寒凉的秋雨把他从读书的迷梦中浇醒。自己明明是在玄妙观西厢房书房里看书,这屋里怎么下起如此寒凉的雨来?李世民抬头环顾四周一看,惊得浑身又禁不住打了个冷战。不知何时,眼前的书房和玄妙观不见了踪影,他就着一块圆形的石头,坐在一丘荒草萋萋的巨大古墓前的长条石桌前,那捆白骨经整齐的摆放在石桌上。它刚吃喝完东西的碗碟还在石桌一旁。墓后不远处,他的战马正在悠闲的吃草......李世民起身细看长满厚厚的苍苔的墓碑,只见上面雕刻着“汉留后张子房墓”七颗篆字。

\r啊,原来是张子房显灵传授《太阴经》!

\r李世民慌忙朝墓头双膝跪下,叩头拜倒道:“子房先生,弟子感谢您的栽培!弟子如果能掌握玉玺,一定不负您重托!还万民一个强大繁荣、自由和平的太平盛世!......”

\r红日已经升起老高。李世民脱下一件内衣做包袱,将白骨经包好背了,拜别张良墓,望着红日升起的方位辨别东西南北方向,骑着马,用手中长枪拨开林木荆棘,小心的摸索着出林去......这正是:张良黄桥三进履,谦逊好学千古名。

\r贤良笑受拐杖冤,太祖业绩贯古今。

\r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


\r有张良真灵一路指引保护,李世民顺利的走出武陵山,找着了自己队伍。他弄了个精致的小皮箱,将《太阴经》装进里面,就是出门作战,也随身带着,一有闲暇时间,就躲在没人处细心研读......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李世民用从《太阴经》中学来的奇奇怪怪的知识,扫除七十二路烟尘,收服瓦岗群雄,灭掉内外政敌,一统大唐天下,当上太宗皇帝,成就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的伟大帝业......唐太宗李世民怕他死后,《太阴经》放在宫内让他的后人们看了当作内斗的学问,遗害子孙,伤着李唐社稷,所以,将《太阴经》藏在长安大相国寺,作为镇寺之宝,供奉在藏经阁顶层琉璃塔内。派寺内武僧看守。当夜深人静,星月无光之时,只见塔顶现出淡淡幽光,普照千里,整个长安城笼在一笼梦幻般的幽光暗辉之中......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r话说,从唐朝贞观初年开始,大批日本留学生漂洋过海,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他们访仙山、叩古刹,拜名师、礼贤达,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国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学成之后带回祖国,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的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为中日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r人世间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鱼龙混杂。这些勤奋好学、贤良侠义的爱国留学生中,也不乏一些偷鸡摸狗的梁上君子和涎谗血肉的势利小人……

\r日本国圣武天皇初年,日本奈良城内有个守粮仓的小吏叫村尾鸠夫,不但学识出类拔萃,并且有一身好武艺。按照村尾鸠夫的文韬武略和官场资历,当个县官什么的官僚早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只因为他不谙官场社会的那些人情事故、禅妙玄机,所以,他当小吏十余年,与他同时步入官场的那些同僚,一个个都飞黄腾达,成了他上司的上司的上司……

\r而他连原位都保不住,一直滑到了官场社会的悬崖边。村尾鸠夫愤世忌俗悲愤满坏,终于看破红尘,剃度东大寺当了和尚。不久,村尾鸠夫随着几个西天取经的师兄弟来到大唐中国,游学诸子学说、佛家经典、玄学艺术、唐手武学......等先进的中国文化和科学知识.......村尾鸠夫来到中国,先是在举世著名的十八棍僧保唐王的河南嵩山少林寺学习少林武术、汉语佛经,约三年后又到京都长安,在大相国寺学习汉语佛法。大相国寺藏经阁琉璃塔顶幽光夜梦的《太阴经》,自然装进了村尾鸠夫的心脑......那年中阳节之夜,长安城突然风雨交加,雷霆怒吼,闪电乱劈,下起瓢泼般的大雨来。如此大雨,守塔武僧自然疏于防范。村尾鸠夫看久窥等待了好长时候的大好时机终于到来,他自然不会放过。这天晚上他穿了一身黑色夜行衣,仗着非凡的轻功,潜入琉璃塔内藏经阁,寻着《太阴经》的小书箱,开箱查看是《太阴经》无误后,用早已准备好的妇女经期的秽布,将《太阴经》连同书箱包藏背了,然后潜下塔来出寺,连夜将《太阴经》埋藏到离寺不远的小河边的一棵老槐树下......第二天晚上天晴月明。寺僧们观看琉璃塔顶没了往日的幽光玄妙,觉得不对头,派人上琉璃塔查看,这才发现《太阴经》被盗......寺僧门搜完了寺内的所有角角落落,不见《太阴经》的任何踪迹。一个个吓得都尿了裤子,整个相国寺乱了蚂蚁窝......皇帝的宝镇寺之宝《太阴经》丢了,不砍头也得流放!

\r方丈、主持慌忙进朝,向玄宗皇帝汇报实情,去领受处罚.....这天早朝,相国寺方丈、主持浑身哆嗦着前来上朝汇报领罚。但奇怪的是,玄宗皇帝听完和尚们汇报,不但不恼怒发火,反而掀髯点头,神秘的微笑起来......宝贝丢了,皇上不但不发火,反而满意地笑了,满朝文武不解,丞相杨国忠忙小心的观察问玄宗皇帝:“陛下,一部经书,您用不着气怀了头脑......”

\r玄宗笑道:“丞相,这个你就成了外行。你知道《太阴经》是什么书吗?朕曾听先皇说,《太阴经》又叫《不能看的书》。品行不良的人如看此书,必死无疑,这书是诛杀品行不良的人的不出血的刀子;品行高尚的人,他看了此书,不会害人,反而有益于人,这书是帮贤良人济世救人的*神通九九玄功。所以,如不良人盗去此书送了命,那他是咎由自取,活该如此;如贤良人喜欢这书,朕就成全他,送给他去造福大众;这有什么不好?太宗皇帝把《太阴经》公开放在相国寺琉璃塔,不保密,故意让人知道,就是这个意思!......”

\r相国寺方丈、主持这才松了口气。二人一颗久悬的心落地,擦干满头满脸的虚汗,谢恩回寺......再说村尾鸠夫,他从方丈、主持口中听到玄宗皇帝不再追究《太阴经》下落的消息后,也是悬心落地。三个月之后,村尾鸠夫借外出去江南之际,潜伏在附近灌木林中,夜晚挖出《太阴经》,来到扬州海边,搭一艘日本商船,东渡回国到奈良家中......从此村尾鸠夫在家中闭门谢客,日以继夜地苦读起来。

\r村尾鸠夫的汉语不好,读经读得很慢,但他读了没上十条经肋骨,就已经得道受益非常。慢慢地,村尾鸠夫的性格及为人处世,从内向变为外向,从刚烈变为柔韧,从狭隘变为大度,从仇恨变为宽容,从愤世忌俗变为屈就奉迎,从清高自傲变为溜须拍马……

\r光读不实践怎么能行?家里太穷,光闭门读书没米下锅就会饿死!闭门一个多月后,村尾鸠夫耐不住寂寞,经受不住生活的*迫,就走出家门,将书中知识实践于社会生活,向官场社会发起猛烈的进攻......圣武天皇有个爱女叫百合子,驸马病亡,她守寡在阁。村尾鸠夫通过幽径鬼道,与这个长他八岁的老寡妇挂上钩,将自己糟糠之妻寻个莫须有的罪过休了......连战连捷,不上半年功夫,村尾鸠夫就平步青云,到东京皇城了当朝驸马,得圣武天皇的信任,成了内卫大将军......村尾鸠夫白天忙碌政事,无暇研读经册,如此来路不明的奇书怪书又不敢在人前公开张扬卖弄,所以他只能在夜晚偷窥,读得比初前慢得多......转眼一年过去了,村尾鸠夫才研读到第四十九条肋骨经。

\r这是一个四九寒东的夜晚,呜呜咽咽的寒风轻扬着婀娜多姿的雪花在东京夜晚的朦胧中婆娑。吃完晚饭稍休息之后,村尾鸠夫抓紧时间钻进温暖的书房,全神灌注地研读起《太阴经》来......公主百合子来到书房,亲自给心爱的丈夫添旺了炉火,又沏了一碗熬夜的浓热茶,独自去隔壁的卧房学习丈夫读闲书,等丈夫研读经书完后回来同眠......往常,村尾鸠夫读经从不熬过夜三更。这天夜晚三更已过,百合子读书读着读着不知不觉睡着了。百合子三更过后一觉醒来,看身边及卧房不见丈夫,唤了几声侍女,听不到回应,就裹衣下床,亲自到隔壁书房,想催丈夫回卧房歇息,但她推开书房门一看,吃惊不小。宽大的书房内,一览无余空荡荡不见丈夫的踪影!奇怪的是,铺在书案上的肋骨经册坐榻边,丈夫的内外衣裤及鞋袜等所有身上穿的东西,除了一顶大将军官帽外,其余的全部脱落堆放在书桌边......寒风还在诵经似的打着哈欠低声咕哝着,雪花还在秋叶般疲惫的飘零着。这么深的夜晚,这么冷的天,村尾鸠夫*裸浑身一丝不挂,究竟跑到哪里去呢?

\r百合子越想越觉得蹊跷,忙回卧房穿好衣裤靴袜,唤起几个亲信,在家院内逐屋搜查了好大一阵不见踪影,于是又将院内侍役家丁、护卫兵将都叫起来重新搜查。众人寻查完驸马府所有的旮旮旯旯,仍是不见驸马大将军的踪影!

\r驸马府乱了蜂窝……

\r天刚朦朦亮,圣武天皇还未起床,百合子公主披头散发的一路哭嚎着,被手下搀扶进了宫。

\r圣武天皇听说心爱的将军驸马在如此风雪寒夜中赤身裸体的失踪,同样吃惊不小。圣武天皇忙匆匆起床上朝,敕令大批官兵火速对京城进行全城大搜查......太阳还没出山,圣武天皇就帅一伙闻讯赶来的亲信大臣们,匆匆来到驸马府后院书房。诺大的后院,只见几只值更护院的狗,嗅着了死人骨头味乱中行窃,将那成捆的肋骨经叼扯出屋到院角,撕扯得白森森的散乱遍地。最糟糕的是,遍地白骨引来大批饥饿的乌鸦群,这些不懂人类文明的小畜牲也趁伙打劫,一人叼起一条肋骨经,被众人进院一惊,呼拉拉展翅高飞院外远天外,不知飞到何处去了。院里只剩下五十五条结了狗涎水冰的肋骨经。

\r有位文臣拣起一条肋骨经,细细端详良久,忙向天皇大惊失色地叫到:“陛下,不好,我日本国大祸临头了!”

\r众人忙抬眼去看,只见这文臣:玉面粉腮三绺髯,樱唇皓齿丹凤眼,风摆杨柳八尺躯,乌髻高挑紫金簪,白衣秀士翰林客,清风儒雅尘不染,口吐珠玑惊四座,舌弄妙音醒地天。

\r欲知这文臣是何人?日本国究竟有何大祸临头?且听下回分解。

\r


\r这位惊叫大祸临头的文臣名叫阿倍仲麻吕,他曾在中国留学、做官生活了三十六年。他曾参加大唐的科举考试及第,成为大唐官员,改名朝衡,后晋升为三品高官。他与李太白、王维等大唐文人名士切磋学问,交谊笃深,他从这些学识渊博的良师益友的长时间交往中,学到了很多难得的中国文化,也听到了不少关于中华文明的今古传奇......圣武天皇忙问阿倍仲麻吕究竟有何大祸临头。

\r阿倍仲麻吕招呼下人帮他把满院散落的骨肋,以及仅剩下的一条串骨肋的熟阳筋,全部收集起来,小心的装进一个小布袋内,紧紧的抱着,随天皇来到村尾鸠夫失踪的书房,指点着村尾鸠夫脱落下的衣裤鞋袜,说:“陛下!据李太白说的看,这些肋条骨文字,绝对是大唐玄界传说的《太阴经》无疑!早在两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大海西岸有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文明悠久的伟大国家叫夏。后来,夏腐败被商灭;商腐败,被周灭。周腐败,诸侯割居,天下大乱......好端端一个举世无双的大国,一下子分裂成了大小不一的一百五十多个国家。这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各自运用不同特色的文韬武略、计谋策艺,相互明争暗斗了真正五百多年,最后剩下七国!这五百多年的列国纷争在政治、军事、文化等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知识,涌现出了如兵家孙武、儒家孔丘、道家老庄、法家韩非、墨家墨翟、巧工鲁班......等各类满天繁星般的杰出人才,创造出了如《孙子兵法》、《易经》、《内经》、《墨经》、《道德经》......等儒、法、道、墨......诸子百家学说。战国末年有个玄学大师叫鬼谷子,他详尽的总结了五百年列国乃至两千多年各前朝有名的帝王将相、伟夫枭雄传奇演义的丰富的各种经验知识,写成一部万古奇书叫《太阴经》。其中内容都是帝王之术、为政之策、待人之法、爬官之计、利己之巧、毙敌之谋……非贤良道德之人学了此书,必然仗此学术为害社会国人,使国家吏治腐败、民风衰落、争战祸乱不断……因此,鬼谷子先生将经文雕刻在从一百零八具死女人尸体上取下的一百零八条肋条骨上,又用一百零八具死男人尸体上取下的一百零八条阳筋串联成册,最后用九百九十九夜的太阴玄功铸炼九九八十一个月夜而成!故此书非大贤良、大智慧之人读不得!非大贤良大道德之人如读此书,必然中其魔法,轻则身残神废,重则命亡。如今这么多肋骨经被群鸦叼向人多地狭的我国山水城邦,让非大贤良大道德之人拣着,广泛研读,使我国民中人才灭亡、贤良消失,而尔虞我诈滋生、骨肉相惨遍地、溜须拍马横行、阿谀贿赂蔓延……我国也学这个国家,无止境的改朝换代征战相惨......陛下,这岂不是大祸临头?”

\r圣武天皇连连点头,指着村尾鸠夫脱落在书案边的衣裤,又摇摇头道:“阿倍爱卿,人死不见尸身,这又作何解释?”

\r阿倍仲麻吕忙躬身陪礼道:“陛下恕罪,大唐文化博大精深似大海,臣所学只不过海中一盂,亦不知其中玄奥。”

\r圣武天皇又点点头,瞅着阿倍仲麻吕怀中的肋骨经,道:“阿倍爱卿,你说,朕是不是大智慧、大贤良道德之人?朕能看看此经书吗?说实话,不准欺谀!”

\r阿倍仲麻吕惊慌得满头满脸及浑身都汗如雨淋!让天皇看此书去冒如此生命大险,实在是万万不能的。此时,阿倍仲麻吕才后悔自己刚才实在是多嘴了!现在,如果自己说看不得此书,这无疑是说天皇不是大道德大贤良之人,是在污蔑天皇,天皇肯定不高兴,弄不好就会惹来杀头之祸;如果用溜须拍马之词鼓动天皇看此书,万一天皇的健康和安全出了问题......朝廷不但砍了他这罪恶的头颅,并且连宗族亲友都得头颅落地......与其说是天皇给他这个卖弄学问的多嘴臣出了个难题,不如说是他的多嘴浅薄自己给自己出了个危险非常的大难题!

\r阿倍仲麻吕慌得忙跪倒在地,双手捧起肋骨经,说:“陛下,臣不敢阿谀。陛下通晓数国文字、治国有方,乃大智慧;清廉爱民、平易节简、任贤用能,乃大贤良大道德也。但是,臣刚才所说的这些传说,不知究竟是真实故事,还是江湖传闻.....臣实在不敢妄下定论,望陛下还是小心为妙,千万不要冒险!......”

\r圣武天皇明白阿倍仲麻吕的心思,微微一笑,令阿倍仲麻吕起身说话,不必惶恐......圣武天皇安慰了阿倍仲麻吕一番后,令随从抱了肋骨经,起驾回朝。第二天早朝,又着令榜文天下,凡寻着那些被乌鸦叼散的肋骨经条,送交官府者重赏,习匿者严惩不贷......从此,每到夜晚无聊闲暇之时,圣武天皇就焚一炉香,拿一条肋骨经,慢慢的试探性的小心的研读起来。他汉字基础差,不懂的意思和字,还要寻人请教。所以他读经读得十分缓慢。

\r一眨眼半年过去了。

\r世事果不出阿倍仲麻吕所虑,仅仅半年的时间,日本国中溜须拍马、贿赂贪腐之风盛兴,尔虞我诈、骨肉相惨之景丛生,阴谋诡计、凶杀恶斗之气云起;......似村尾鸠夫那样无端从人间蒸发的奇闻屡闻不鲜,疯瘫残废之人多见不怪。其中不少还是当朝的宠臣爱将、王爷爱妃。圣武天皇愁得夜不成寐......圣武天皇已经读了四十九条肋骨经,却毫无任何反应。

\r圣武天皇渐渐的开始不相信经书死伤人的离奇传说。随着半年多汉字字词知识的不断积累增多,随着安全的长久延续......他读经读得渐渐快了起来......这天晚上,圣武天皇又拿起一条肋骨经细读。读着读着,他觉得肋骨上的文字晃动模糊起来,渐渐的又幻化成一些山水城廓来......圣武天皇还当自己看花了眼,忙戴上眼镜细细去看。看着,看着,圣武天皇越来越惊疑,仍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还认为自己是年老眼花,揉揉眼睛、擦擦眼镜又戴上,反复如此,不相信的细细去看......只见那经肋条白森森的不断的变宽变长,慢慢的在他面前变成一个白森森的月朗山水世界......上面的那些文字像活着的精灵,开始跳跃闪动,渐渐的幻化成一座隐隐绰绰的偌大的城廓世界......圣武天皇一惊,难道这《太阴经》果真有如此玄妙演化?圣武天皇是个胆大心细的英武之人,他不相信一本书就能把一个活生生的人从人间蒸发的荒唐故事,他取下眼镜,擦掉上面的汗水雾气,又继续细细查看,只见城廓外围雾蒙蒙山水环绕,阴云笼罩着一个梦般的朦胧世界。一弯残月银钩般升上东山,用寒凉的银光将这个世界涂抹得如一副迷雾中铺开的水墨画......圣武天皇越看越觉得迷雾渐渐消散,眼前的画中世界越来越清晰。眼前的城廓内外,地上似乎是无数的人畜在忙碌生计,天上似乎是鸟飞云动。朦胧中中国式的城门楼上,隐隐约约横写着三颗悠光闪闪的斗大的篆字。圣武天皇忙扶正眼镜细细去看城门顶横批的这三个大字,看了好长时候,终于辨识出来,却是“太阴国”三字。

\r看来这个城廓是太阴国的都城了!怪不得这书叫做“太阴经”......你再仔细的看这太阴世界:日出白日当夜晚,千家万户枕上眠,百鸟归巢歇伉俪,群兽眠窝爱团圆;月出东山当白日,人人起床不停闲,商贾匆匆忙生意,农夫荷锄忙井田,教授顽童苦读书,官吏刀枪月光寒,山中猎人追獐鹿,水上渔夫正杨帆。

\r阴阳秩序反着来,白天黑夜颠倒颠,人眠鬼醒互不扰,鬼醒人眠两不见。

\r欲知太阴国内究竟有些什么希奇古怪事,圣武天皇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