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美文同人 > 小巷弯弯

小巷弯弯

佚名 著

美文同人连载

作品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讲述了发生在江南某县城的几个家庭和个中人物的变迁,以人性的观点为小说的主题和切入点,力求表达每个人真实的内心世界和尽可能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

主角:   更新:2023-08-07 19:0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小巷弯弯》,由网络作家“佚名”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作品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讲述了发生在江南某县城的几个家庭和个中人物的变迁,以人性的观点为小说的主题和切入点,力求表达每个人真实的内心世界和尽可能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

《小巷弯弯》精彩片段

:

第一章大户人家的梦



“世间三样苦,打铁、榨油、磨豆腐”,这辈子却偏偏选择了磨豆腐这一行,钱满仓民国30年(1942年)和父亲,从河南逃荒到南江县这个不知名的小村庄,一晃就是40年过去了。满仓的心里始终放不下的是“大女儿”巧灵,并不是自己亲生的大女儿巧灵,这个苦命的女孩从出生的那一天,就似乎注定了要重蹈她亲生母亲的覆辙。

安前村比较偏僻,甚至连外界的战火都烧不到这个地方。这也是当初钱家父子俩,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安家的主要原因。这个名为安前的村子,记得刚刚逃荒来的时候,正是江南的初春时节,田里零星的开着几朵油菜花,拂面的风还带着些冷意。村口立有一个木制的简易牌坊,上面刻了“安前古村”四个字。走的尽头没有了路,只有一湾河水挡在前面,河面很窄,上面架了一座不知是哪一年的小木桥,木桥的几个桥墩上长满了苔癣,看着像是要随时垮塌的样子,桥宽大约一米的样子,透过桥面的木板缝隙,可以看见桥下静静的流水。桥不算长,几大步就能跨过去。可别小看了这条河,它可是安前村以及附近的几个村子的生命河,河水最终流过县城,穿城而过汇入长江。
这条小河虽然不宽但是却很长,小满仓用茫然的眼神向河水的上游、下游看了几眼,没有看到尽头,忽然发现河里竟然有一条鱼在游动,
“爹,这河里有鱼哩!”满仓激动的叫了起来。
这条河一年四季安静的流淌,没有什么枯水季节。看到这一湾河水,满仓的父亲老钱默默地看着河里渐渐游远的鱼儿,再看了看一脸兴奋的满仓的脸。
“满仓啊,你说我们就在这河边住下来,哪儿也不去了好不好?”
“爹这里什么都没有啊,我们住哪啊?”
“咱们父子两个人,四只手,怎么能说什么都没有呢?”
老钱父子于是决定在河边安家了。当时河边只有一条泥土路通向小木桥,过了桥就是大片的水田,在泥土路的旁边有一片废弃的荒地,老钱拿出一把捡来的满是锈迹的旧菜刀,很快除去了荒地上的杂草,利用荒地边的两棵树支撑起一块破旧的帏布,算是在这条小河边有了一个“家”。
河对岸的大部分田产,都是南江县最大的地主安得广家的。安前村的村民现在都是租种他们家的地,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好几代人。

在安前村的这条街上前后住了十几户人家,有一户赵家开了一个铁匠铺,打制一些村民常用的农具,家里有一儿一女。儿子赵虎从小就和赵铁匠一起打铁,小小年纪有一把子傻力气。赵家媳妇还帮人缝补浆洗,村里人过年时,哪一家扯了块布料都是赵家媳妇给做成新衣,所以赵家渐渐的在村里有了一些人缘和威信。赵铁匠的隔壁是老实的种田人老庄家,老庄家里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出嫁了,小女儿和满仓一般大。对面住着的也是一家佃户,只有父子两人,儿子大头有点先天“弱智”,其实只是不善于言辞,有些口吃,给人一种傻乎乎的感觉。村口住着安老先生父女俩,这个安先生据说是大地主安得广的远房亲戚,大名叫安得名。在县城读过几年私塾,清末还考过秀才。为躲避抓夫当兵,举家迁到这个无名的小村庄。后来安夫人得病,不治而亡。只留下父女俩人相依为命,女儿安雯很小的时候,就被安得名送到赵家媳妇那里学做女红。他一心只是想着,女儿长大了能够找个好人家嫁了。安安稳稳了此一生,安先生的大名在安前村很少有人知道,这里的住户都称呼他安先生。早些年,在妻子过世不久以后,读过几本中医治病方面的书籍,为的是让女儿雯雯不再重蹈妻子的覆辙。这也就让安先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中医治病的方法。于是父女俩就以给附近村民看看病、把把脉来贴补家用。开始只是帮人家做一些简单的外伤处理,后来就连蛇咬、骨折一类的安先生也能应付自如。满仓和父亲到安前村的时候,安先生“行医”已满十三年了,雯雯也出落成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家。安先生除了每月带女儿去县城药铺买药,雯雯从小就没有离开过安前村,也根本不知道外面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钱家父子自打来到安前村,始终抱定与人为善的处事原则,开始是在河湾里捕鱼为生,当天捕到的鱼,要等到第二天一大早挑到离村子十几里以外的南江县城去卖,父子俩人辛苦一天也就能打三、四十斤鱼,一般还都是不到半斤重的小鱼。有时一天根本就打不到什么鱼,老钱干脆就让满仓东家两条、西家三条的送给“街上”的邻居。周围几户人家都吃过老钱家送的鱼,但送给安先生父女俩的次数明显要多,不为别的,只是这条“街”上只有安、钱两家,还有赵铁匠家,不是靠种田打粮的收入维持生计,相对来讲这三家似乎走得就更近一些。平时村里的几户人家偶尔也接济接济钱氏父子,都是穷苦人出身,谁也不敢说不会遇到难处。来到安前村的第一年,赵铁匠、安先生还有老钱父子,三家就是在一起过了个年。在小满仓的眼里,安先生是一位有学问的人,而他唤作雯雯姐的安雯,则是他有生以来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而在雯雯的心里,早已经把聪明、善良的满仓当做亲弟弟了。满仓和赵虎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哥们,相比较赵铁匠的儿子,安先生更喜欢长相斯文一些的满仓。安先生曾经有意无意的和老钱说起过,“你们家满仓要是再早生十年,我们安、钱两家一定结成亲家。这也是命中注定的,安、钱两家先后在安前村落脚,这就是缘分啊。”

当安先生问起老钱在河南老家做什么营生时,老钱只是憨厚地笑道:“除了种粮食,还帮俺老丈人家做过豆腐,卖过豆浆、豆腐脑。提起这个做豆腐,哎呀,比种粮食还要辛苦。起早摸黑啊。安先生你是不知道啊,我老丈人就是做豆腐积劳成疾给累死的。”
安先生静静地听着老钱的抱怨,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你想让满仓跟赵铁匠学打铁,不如自己在家做豆腐卖,这附近十里、八里地还没有做豆腐的人家。而且南方人也经常喜欢买豆腐回家来吃。就是不知道你们做的豆腐,合不合南方人的胃口。外村有个卖豆腐的瘸子,一个月顺路一、二次,挑担子进哪个村就吆喝两声,每次来我都让雯雯买一块,那今天就是麻婆豆腐肯定无疑了。老钱你记好了,麻婆豆腐一定要又麻又辣,这样可以去除人体的湿气,种田人就不会得关节病了。”
“那俺们下河摸鱼的,不得更要多吃麻婆豆腐,要不然肯定得关节病了,连路都走不了了。”老钱也附和着。雯雯和满仓都哈哈哈地乐起来。
满仓也一个劲的说:“爹,我要做豆腐,不想学打铁,我让雯雯姐做麻婆豆腐给我吃。”
“好、好、好,只要不怕吃苦,就能学会做豆腐,就能吃到你雯雯姐做的麻婆豆腐。”
老钱轻轻的拍着满仓的脑袋。



“拨浪???拨浪??????”远处传来了熟悉的货郎的叫卖声,安前村每个月都有一、二个货郎挑担进村,雯雯家是最早能听到拨浪鼓声的。她也是第一个帮这个货郎招揽顾客的,从村头到满仓家。一家不落,很快赵家媳妇、李家闺女男男女女一行人就聚到了村口的木牌坊下,满仓要是在家,这时当然也少不了他。但是渐渐地满仓开始讨厌起这个年轻的货郎了,货郎年纪不大,看上去二十来岁的样子,总是用异样的眼神看着雯雯,满仓隐隐约约感觉到,雯雯姐似乎渐渐接受了这个货郎的目光,从开始的躲闪,到欣然接受,最后竟然有了期盼的神情。而那个外村的货郎渐渐的来的次数更加频繁,有时三、五天就到安前村来,其实不为别的,只是想来看雯雯,能和雯雯说上几句话。
这一切安先生都看在眼里,他也在暗中悄悄打量着这个年轻的货郎,眉眼还算清秀,说话的语速不紧不慢,看上去性格应该还是谦和的。最终安先生还是通过赵铁匠的老婆,打听到这个货郎就是距此五里以外的一个叫东湖的村子。小伙子也姓安,单名一个“凯”子。据说其父亲早年还当过北伐军的连长。孩子出生以后,安连长喜出望外寄出家书,取“凯旋之日即回家团圆之时”中第一个字。自此以后再无音讯。妻子罗氏单独把安凯抚养长大。小的时候安凯还读过二、三年私塾。最后还是因为家境的原因辍学了。单身女人门前的是非是可想而知的。村里一些不老实的男人总是想在他们家找些是非。直到民国32年(1944年)的端午前后,方才终止。原因很简单,安连长一个过命的兄弟刘排长,给罗氏带来了安凯父亲的阵亡口信。同样命运而且左手致残的刘排长,就此在东湖村安了家。
自打这个刘排长来到东湖村以后,安凯经常十天半月的不回家了,他不想看到这个残疾人,也不想看到他妈经常给孤零零的老刘送些吃的、用的东西。老刘的左手只剩下残缺的半个大拇指,生活上只能勉强自理。老刘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不想给母子俩添任何麻烦。老刘当兵之前在家可是一把种菜好手,在东湖村收的菜也是最多的,安家母子吃的菜,都是老刘在菜地选出的最大、最好、最新鲜的。老刘经常还和罗氏提到安凯的婚事,
“凯子也是二十好几的人了,不能挑一辈子货郎担吧,嫂子还是赶紧给他张罗个媳妇吧。”
“这孩子整天也不着家,不知道有没有相中哪一家的姑娘。”罗氏也皱着眉头道。
“还是托本村的老媒婆给出出主意,明天我去买些见面礼,我们去拜访一下张媒婆,看看有没有哪家的姑娘,合适给凯子当媳妇。”


民国34年(1946年)的秋天,旧历八月二十八,是满仓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一天是安雯出嫁的日子,满仓在鼓乐手的喜庆锣鼓声中、在雯雯穿着鲜红嫁衣的背影里,这个半大的男子汉终于独自在房里,把头埋在臂弯里抽泣起来。这一切大家都不知道,只有安先生从满仓发红的眼眶里看出了些许端倪。安先生也哽咽了,满仓要是再年长十岁娶了雯雯该有多好啊。
安凯做了多年的货郎,在家里实在呆不住。新婚不到一个礼拜。就又挑着他的货郎担走村窜户了。临别时也没有和他的新媳妇多亲热亲热。这也成了安凯终身的遗憾。凯子新婚后第一天卖货,货郎担里没有多少货了,新婚的家什、用品已经把货郎担掏空了,凯子决定先到县城进些货再去卖。家里已经是坐吃山空了。
县城国民党部队正在到处抓壮丁,准备打内战。凯子刚刚进城,就被守城的士兵没收了货郎担,和其它一起被抓到的成年男人,站在城墙下一字排开,接受一位长官模样的络腮胡子训话。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之不保,何以家为。生逢乱世,男儿当投笔从戎,报效国家。我们刚刚打跑了小日本,现在共匪又要抢蒋委员长的天下。共产共妻,如今党国赤祸横行,所有男人都应该拿起武器,和赤匪血战到底。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断绝和家人的一切联系,到新兵营参加训练,在我的指挥下脱胎换骨,成为党国的忠诚卫士。在我这里只有战士,没有逃兵。谁要是想当逃兵,不要怪我手里的枪不认人。”
安凯木木的站在那里,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觉,他厌倦了货郎的生活,但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是以这种方式结束了货郎的生涯。他的内心里似乎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在涌动,他想出人头地,他甚至想到他衣锦还乡的时候,雯雯抱着他的儿子,站在家门口等着他回家时的情形。
乡里的保长一大早就到村里发布告,说是所有青壮年男子都要参加国军,没有回家的马上通知回家之后,到乡里报名。逾期不报,按通匪论处。雯雯在家里,听到这个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她连夜和婆婆一起跑到县城,找到安凯所在的兵营。守卫的士兵根本不让见面,大胡子军官对母女俩正色道:“你们的丈夫和儿子正在为国尽忠,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不要在我的军营里哭哭啼啼,成何体统。要是再不走,就当你们扰乱军心,让官府抓你们进大牢。”
“军爷啊,你就发发善心,让我们见一面吧,我儿子刚刚娶媳妇才几天,就被你们抓来当兵。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啊!”安凯妈罗氏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络腮胡子态度坚决,以会扰乱军心为由不让见面。“你们家的男人现在很好,不要记挂了。还是先回家吧,来人,送她们娘俩出城。”说完还和派出的士兵耳语了几句。
雯雯她们婆媳俩硬是被“送”出了城。派来的士兵临走时硬是塞给安凯妈罗氏两块银元。
娘俩终于失魂落魄回了家,雯雯先是绝望,后来竟然到河里寻短见,幸亏被老刘叔发现给找了回来。满仓听说安凯出事以后,最先和他爸、安先生赶到雯雯家。、就是在来到路上,老钱和满仓父子都险些被抓了去。安先生连连摇头,“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啊!”
“老钱啊,我看你们父子俩还是别去了,别人还没到东湖,就先被抓了壮丁。我一大把年纪是没人要的,你们还是先回家吧,过段时间再打听一下我女婿的下落。”
“那我们就先回了,安先生你一定要好好劝劝雯雯,让她一定要想开一点,年纪轻轻的不能再寻短见了。”老钱也皱着眉头,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爹,我要跟安先生一道去看雯雯姐,要是有人抓我,我就跑。”
“你跑的了吗,当兵的手里都有枪,老老实实跟我回家,要不然你雯雯姐没见到,还丢了小命。”老钱硬是把满仓拖了回来。



老钱这两天都没有出门,每天都和赵铁匠一起喝酒,赵铁匠有些老不正经,抑或是喝了酒的缘故,“现在雯雯就等于守了活寡,你还不如把雯雯娶进门,你们安、钱两家并一家,亲上加亲不是很好吗。”
“我说老赵,喝多了吧,雯雯才多大,嫁给我这个小老头,亏你想得出来!”
“我看雯雯干脆给你们家满仓当媳妇算了。”老赵媳妇在一边插话。
“不行、不行,满仓才十五,雯雯比满仓大七、八岁。再说咱们家这个外来户,穷的叮当响,委屈了人家雯雯不说,安老先生也不会答应的。这事今天就随便一说,以后不要再提了啊。”
“老钱,这个事情包在我们两口子身上,找机会我和安先生说说。”赵铁匠喝了一口酒,有点兴奋起来。“你看雯雯是多好的姑娘,漂亮贤惠,嫁给你们家满仓,简直就是你们家祖坟冒青烟啊。”
“哎!要说雯雯这孩子还真够可怜的,结婚没几天,丈夫就给抓了壮丁,以后也不知道是死是活,咱们还是不要再给安先生家添乱了。”老钱呡了口酒,沉闷地摇摇头。
“我看这就是雯雯的命,能到你们家安身,我看也是这丫头的命。”赵铁匠非常坚决的保持自己的观点,“你说被抓去当兵、当炮灰有几个能够活着回来的!就算是在战场上捡了条命回来,那十有八九也是缺胳膊少腿的了。”
“这个事情还是不靠谱,总觉得不地道,以后还是不要再提了。”老钱嘴上这么说,但心里还是隐隐约约有着些许的渴望,不说别的,就是老钱自从老婆和自己出来逃荒饿死在半道以后,光棍一人带着个孩子已经好几年了,早就盼着什么时候能够再找个媳妇过日子,说一点都不想那是假的。可是自己的这种情况,想要找个老婆又是太难了,更何况满仓也渐渐大了,也由不得为自己的事做太多的考虑,还是先把日子过好了再说吧。来年到县城开一间豆腐作坊,让满仓学着做生意,自己专心做豆腐、做豆脑。他没有想到南方人,特别是南江人很爱吃豆脑,经常有邻村的跑到他家来买豆脑,每次挑出去的满满一桶都能卖完,有时豆腐能剩下好些挑回来,但是满满一桶豆脑总能卖个精光。老钱似乎从这里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他的心里渐渐有了盼头。

经过丈夫被“抓”和两次的寻短见,雯雯已经是心如死水。看着自己渐渐隆起的小腹,雯雯决定好好的生下这个孩子,她要和她的孩子一起,等待丈夫有朝一日能够回村,和她们娘俩团圆。雯雯和自己的婆婆仔细商量过了,雯雯还是回到父亲身边,安凯妈就好和老刘住在一起,相互也有个照应。这样雯雯也可以放心地回到安钱村,平静地把孩子生下来。
自打雯雯回家以后,老钱和满仓父子时常去安家问寒问暖、唠唠家常。每次都不是空着手,每天老钱都要让满仓热一大碗豆腐脑端到安先生家里,说是让父女俩当早饭,满仓还悄悄对雯雯说,
“我和我爹都舍得不吃,我爹说你需要营养,多吃豆腐脑,到时可以生个大胖儿子。”雯雯听到这里,只是摇着头苦笑两声:
“满仓,帮我谢谢你爹,我们安家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的,下辈子我给你们钱家当丫头、当老妈子,报答你们钱家。”
满仓连忙摇着手,
“别、千万别这样,,我和我爹的衣服都是雯雯姐给做的,吃我们家一点豆腐脑还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雯雯姐赶紧趁热和安先生把豆腐脑吃了吧,我已经帮你们放过香油和辣椒了。”
“满仓,以后不用再放辣椒了,我吃不了辣的。”雯雯打心眼里感激着钱家父子。



赵铁匠的儿子赵虎,最近屁股上长了个鸡蛋大的火疖子,每三天到安先生那里换一次药,换药时赵虎趴在长凳上,撅着屁股,安先生和铁匠一人按着赵虎的屁股,一人用力得挤着脓包里的脓血,每到此时,安家就传出只有杀猪时才有的嚎叫声。这天赵铁匠终于向安先生开了口,“雯雯的事情你就一点都没考虑过吗?等孩子生下来,再找人家就不好找了。”赵铁匠也觉得一时开不了这个口。
安先生静静地给赵虎换完药,叹了口气,“生不逢时啊,又能怎样。你的心思我也知道,虽然老了但是还不糊涂。钱家父子对我们家有恩,我也不能随便让女儿挺个大肚子,就嫁给他们钱家,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啊。”
“安先生,你别是还指望女婿过两年能全须全尾的回来吧?”看着安先生不紧不慢的样子,赵铁匠有些坐不住了。
“抓夫当兵有几个能全须全尾的回来的?能够知道他还活着我就烧高香了。雯雯现在身子弱,你可别在她面前提及此事,要是动了胎气那可是大小两条人命啊。”
“你就放心吧,我不也是就和你商量商量吗,雯雯有什么打算吗?”
“她能有什么打算,外面到处兵荒马乱的,听说安得广的大儿子是国民政府的官员,回家给他老子报信,说老蒋都选好退路了,国民党已经不得人心了,和共产党这一仗迟早是要败的,让家里人早作打算。给国民党当炮灰的,不知道还有几个人能够活着回来。”安先生似乎已经不指望女婿还能再回来了。
“我已经想好了,要是雯雯愿意,就让她认老钱作干爹,和满仓以姐弟相称,但是还要看人家老钱父子愿不愿意啊。”
“要是那样,老钱父子能睡觉都给笑醒喽。一个是天上掉下个女儿,一个是天上掉下个姐姐,没什么不愿意的,就是觉得差那么点意思。”
“这已经是给雯雯‘包办’了,我这么提出来,雯雯应该还能接受。”安先生目前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化解他们父女俩面临的困境。他也知道街坊邻居都是在为他们父女着想,自己倒是没什么要紧,但是很多事情必须要替女儿雯雯着想、着想。刚刚“失去”丈夫,不能再让她失去孩子了。
老钱每次到县城买豆腐,都四处打听,县城里那支国军部队现在开拔到什么地方了。但是每次都得到不一样的消息,头一回说是开拔到山东,后来又听人说部队在山东全军覆没,也有人说部队就驻扎在苏北、鲁南一带。每次老钱把打听来的消息告诉安先生时,安先生都默默听着。听完总是告诫老钱不要让雯雯知道,安先生只是告诉雯雯,部队在各地到处打仗,没办法知道准确驻扎地点。唯一的只有等安凯来封家信,才能知道准确消息,即便这样还是无法去部队驻地找到人,即使能够找到,安先生也绝对不会让雯雯孤身一人出门的。
安前村口的那条路,是连通附近几个村子的唯一的一条大路。平时还是常常有行人经过的。这条路和那条河是大致平行的,也说不清到底是哪一天,大头家在村口支了一个茶水摊,稍带卖些香烟、瓜子花生什么的。不知道是不是茶水摊的缘故,安前村口从此似乎热闹了许多。凡是经过村口的人,总是要到茶摊前坐下来喝一杯茶,和大头说上几句话。长此以往,大头成了安前村里消息最灵通的人,安前村的这个茶水摊,也成了方圆十几里的信息交流中心,什么安得广的大儿子安少国是国民党,在南京国民政府里当官,小儿子安少文是共产党,在共产党的中央根据地刚刚当了大官;大小姐安少锦的丈夫是上海的大户人家的公子,在南洋还有个大园子,大小姐很快就要和夫家举家迁往南洋;二小姐在上海上学,明年还要到欧洲留学去;安家已经卖掉自家的所有土地,换成了满满一箱子“黄鱼”,而且都是大黄鱼。埋在自家的庭院里,只有安得广一人知道准确的埋藏位置??????诸如此类的消息大头天天都能说出一箩筐来,而且话题的中心,都是围绕着当地的首户——安得广。



雯雯终于在民国35年(1947年)夏天,平安地生下了一个女孩。孩子出生那一天,安前村所有的人都聚集在安先生家里。安先生忙前忙后的,嘴一直没合拢过,好像这是他今生最幸福、最快乐的一天,刚刚给接生婆泡上姜茶,有忙着给左邻右舍倒水、沏茶。老钱父子当然也帮着忙里忙外的。
赵虎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一支老鼠夹子,拎在手里和他妈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家里老鼠多,可不能让老鼠伤了小囡囡,我爸让我特地去县城买了一个这玩意儿。”
“这父子俩尽搞些不着调的东西,哪家生孩子,给人家送老鼠夹子的。”赵虎他妈一边数落着,一边把手里重重的篮子放在桌上。
“让大家破费了,大头送来的花生、香烟已经够多了。”安先生赶紧上前接过篮子。
“女人生完孩子,接下来就要坐月子。可千万不能大意啊,要多吃有营养的东西,多喝鱼汤,不能下床、受风寒。我看安先生一个人肯定是做不来的,雯雯坐月子我来照顾好了。”铁匠媳妇主动接下了照顾雯雯的任务。。
“我和我爹至少每天抓一条大鱼,给雯雯炖鱼汤。”满仓一边看着赵虎妈篮子里各种各样的吃食,一边忙不迭的说道。
直到天黑以后邻居们逐渐散去了。雯雯看着怀里的婴儿,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神情。
“爸,我想给孩子起名叫巧灵,希望小姑娘以后能够心灵手巧。对不对啊,小巧灵??????”。
“巧灵就巧灵吧,只有你愿意就好了。明天我再托人给亲家捎话,说雯雯给他们家生了个姑娘,他们高兴也是个姑娘,不高兴也是个姑娘,反正我们家不管是姑娘还是小子都高兴。”

捎话一捎就是二年,不是找不到捎话的人,而是安凯妈和刘排长根本就不在东湖村,自从雯雯回了娘家,安凯妈和老刘卖掉所有值钱的东西,互相扶持着踏上了漫长的寻子之路。看到有驻扎国民党军的地方就去打听,直到现在一直是杳无音信。这是捎话的人给安先生回的话,安先生默默地拿出两个红鸡蛋,硬是塞给捎信的人,叮嘱了几句“走好、走好”就沉沉地关上门??????
他在想怎么把这个事告诉雯雯,雯雯能不能平静的接受这个现实。

今天的南江县城也是热闹得很。安得广的二儿子安少民同样喜得贵子,安得广给这个孩子取名福海,其义不言而喻。安家在县城最热闹的两个地方设了施粥棚。一处在二桥广场,另一处就在安府门前。民国35年(1947年)的夏天,到处都可以看到逃荒、避难的乞丐和难民,在相对富庶的南方,更是聚集了大量的灾民和难民。所以安家的粥棚也就人声鼎沸了。今天安得广大发善心,给要粥喝的每个小孩额外的发一枚红鸡蛋,因为要鸡蛋的孩子太多了,安家最后只有在鸡蛋上点上一点红墨水,而且安家的管家、佣人见到孩子就发,有县城里居住的孩子听说安家发红鸡蛋,也来凑热闹,争先恐后地,往往是嘴里的鸡蛋还没咽下去,就又跑过来向分发鸡蛋的周嫂伸出了小手。周嫂也是觉得,安家今天是难得慷慨一次,就让孩子们多吃几个鸡蛋,一边还叮嘱这些孩子,“不要多吃,吃多了把肠子撑破了,每人多发两个留着明天再吃,明天安家就不施舍鸡蛋了,听见没有啊??????”

安得广自诩是大唐名将安禄山之后,在别人讥笑安禄山是胡人,唐朝有名的叛将时,安得广连忙驳斥,“叛将也是一代名将,安家总归是名门之后。到我这一代已经是辱没了祖宗啊,家里已经没有了名臣、良将。充其量也就算是个一方商贾罢了。”
安得广说的没有错,在南江县城里,安家的确是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其实安姓人家在南江县城还有很多,有的还和安得广沾亲带故的。雯雯的爸爸论辈分还比安得广长一辈,安得广还有一个大哥在省府里做参议员,安得广能有今天,还有大儿子安少国在仕途上的升迁,都离不开这位省府大员的“关照”。安得广在他大哥的荫庇下,成为南江县的首户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
安得广一共娶了三房老婆,大老婆在刚过门没几年就得病死了,因此也在安家人的记忆里没有了什么印象。安少国、安少民和大小姐安少锦,其实是应该算是二太太王氏所生,小儿子安少文和二小姐安少程都是三太太程氏所生。这两房太太平时就很少往来,只是到了逢年过节全家人在一起吃饭时,两位太太才能坐到一张桌子前,彼此也就打个招呼而已,没有更多的交流。平时安得广和二位太太很少交流、谈心,家里的日常事务都是由安得广吩咐管家安德才办理,两房太太基本上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管家安德才其实是在大太太还没过世时,到南江县来投奔安家的一个远房亲戚。当时的安家远没有现在发达,安得广的父亲只是在街上开了一家小饭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看着这个忙前忙后不计较报酬的年轻人,就把安德才收留在饭馆里打杂。当时安家的饭馆也的确缺少人手,而且安家准备在上行桥桥口处,再开一家饭馆,反正家里缺人手,还要新招一些学徒,安得广当时也就二十岁刚出头,帮他父亲打理这家新开的,名为“桥头饭庄”的饭馆。
南江县城在前清就是商家云集之地。一条水系自西向东横穿县城,前清时期留下了两座石拱桥,分别是上行桥和下行桥。后来民国成立了,为了交通方便,当地的商会牵头集资,又在已有的两个石桥中间,修建了一座稍大一些的石桥,当地的文人给这座桥起了一个文绉绉的名字“鸳鸯桥”。可是老百姓不买账,干脆叫“二桥”,因为这桥在中间,从上数、从下数都排“老二”。二桥从此得名,“鸳鸯桥”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是附近的一条烟雨巷却是显得格外招摇,烟雨巷有着和两座石桥一样的历史,小城的人没有谁能够回答,到底是先有的烟雨巷,还是先有的小石桥。本来较为闭塞的巷口,一下子暴露在宽敞的桥口。鸳鸯桥边就多了一些风尘女子妩媚的身影,特别是夜晚的桥边,更是“繁花似锦”。安得广曾经也是烟雨巷的常客,有时也就是找一些风尘女弹弹曲、唱唱弹词,很少在外过夜,多半只是排遣一下内心的苦闷。他大哥安得常有一年从北洋政府告假回乡省亲,安得广就在烟雨巷里最大一家名为“花海楼”的妓馆,招待过大哥一次,由此还成就了大哥安得常和“花满楼”当家姑娘“雪蝉”的一段姻缘,那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这个叫“雪蝉”只卖艺不卖身的姑娘,被后来官场得志的安得常赎了身,带到省城去了。这已经是南江县城众所周知的事了。从此以后,安得常便很少再回家,逢年过节来一封家信,问候一下家人报个平安。

安少国、安少文很早就被安得广送到外省求学,大小姐、二小姐也被送到上海的女校读书去了。只留下二少爷安少民,帮着自己打理家事。少民读过七、八年的私塾,虽然没有进过正规学堂,但也算是一个文化人。一副书生模样,架着付眼镜,眼窝略微有些凹陷,白皙的面庞和精干的身形,显示他大户人家的出身。但是骨子里却透着生意人特有的精明。这也是最让安得广满意的地方,而且少民对他父亲的话是言听计从,从不怠慢。唯唯诺诺中还不乏自己个人的主见,对少民的有些想法,安得广还是颇为欣赏的。就拿安家在二桥广场附近的购置店铺这件事来讲,就显示了这位二少爷的商人天赋。“桥头饭庄”是安家得以起家的店铺,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安家又相继买下了左右、周边的七、八家店面,除了扩大“桥头饭庄”的经营面积,还相继开起了“安盛米行”、“安记百货”、“安记茶楼”等买卖。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开米行和百货铺就是二少爷少民的主意,理由很简单,饭庄每天需要采购大量米面、油盐酱醋等等必需品,与其在别家买,不如在自家的店铺里直接购进,肥水不流外人田。在加上二桥附近的人气渐旺,安家的生意也是旺上加旺、兴隆的很。现在安得广只是重点关注着饭庄的生意,剩下的都交给二少爷安少民在打理。



二少奶奶谢月娥是南江县警察局长谢云峰的独生女。安、谢两家联姻还真是门当户对、强强联姻。谢云峰是一个落魄军阀出身,在江南一带常年打来打去,掠夺了一笔不小的财富。娶了好几房姨太太,只生了一个闺女。后来随着年纪见长,干脆花重金,给自己捐了一个警队大队长的差事,军人出身的谢队长,做起警察来倒是轻车熟路的。最后使手腕告倒他的前任局长,顺利坐上了南江警察局第一把交椅。谢局长直到娶了第五房太太,还是没有能够生个儿子。南江人都说是因为谢云峰杀人太多,遭了老天爷的报应。月娥是三太太所生,下面还有两个小妈。这样的家庭让月娥从小就工于心计,知道对女人什么最重要,知道为了生存要有所取舍。作为独女的月娥没少娇惯,嫁到安家以后,更是知道怎样拿起女人特有的“武器”来武装自己。月娥自从嫁到安家以后,经常穿着锦缎绣花旗袍,精心打理的卷发和高高挽起的发髻,苗条的身材配上黑色高跟鞋,显得雍容华贵、光彩照人。当然安家也不会慢待这位局长的千金,除了每月少民给她的十五块大洋零用,少民他妈每月还给这位漂亮的儿媳妇额外的五块大洋,月娥把这五块大洋入了自己的小金库。给安家生了儿子以后,少民他妈给儿媳妇又增加了两块大洋,并且没有再和第二个人提起这件事,就连少民都不知道月娥还存了私房钱。
月娥的脸上有一种江南水乡女人特有的韵味,细细的眉毛像是画在她那张白皙的、略施粉黛的面庞上,乌黑的刘海微微卷着,恰到好处地点缀在额前。耳坠、项链更是为月娥锦上添花,手里悠闲得摇着一把檀香木的绸布绣花扇,再加上她矜持的微笑,每每和少民走在街上,都吸引了路人的不少羡慕的目光。
因为常常和少民出入自家的店铺,渐渐的,月娥对做生意似乎也悟出些其中的门道,同时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月娥发现饭庄的米面、油、干货等食材的用量很大,有的时候饭庄那边还没有用完,管事的就叫人来进货,特别是饭庄里有哪户人家预定了红白酒席,进货量特别大,百货铺的伙计来不及清点,就被催促着把货拉走了,货物的清单就全部以百货铺的出货单据为准。少民是不会在自家的生意是做手脚的,但是月娥的一番话终于还是让少民有些动心。
“你大哥、还有两个妹妹在外省上学,家里花大把大把的银元供着。花的可都是我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听说还要送二小姐出国留学。这么多年老爷把钱都买了铺面和地。你在这个家里都捞到什么好处了,现在趁我们两口子还年轻,要多预备些钱留着急用。江北国民党和共产党打的不可开交,万一仗打到江南,房子、家产都保不住了,手上又没钱,我们一家三口不要饿死了。”
“这个父亲早有打算,我也劝过他,让他把所有的田地全部卖了,换成现大洋,生逢乱世只有现大洋最靠得住。爸也听进去了,家里的地已经卖了一大半了,最后只要留下县城的几家铺面维持家里的生计就行了。”少民和自己的媳妇交了安家的底。
“你知道父亲把钱都放哪里了?”月娥最想知道的就是这个。
“都存在上海的大银行里,爸准备把所有的地和店铺全部卖掉,只留下饭庄,把钱都换成金条存起来,等打完仗以后太平了,再拿出来用。”
安少民还真没有对月娥隐瞒家里的事。少民的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现在的他必须和月娥站在一起,月娥给安家续了香火,母以子贵的道理,让家里人对月娥都敬让三分。少民打算借用这位二少奶奶的手,为自己多捞一些家产。不然这几年的生意不是白做了。


:八

二桥广场位于河的南侧,也是安家商铺比较集中的地方,饭庄往北五十米处就是南江最著名的烟雨巷。水乡的建筑都是建在水上,或者说建筑的周围都环绕着水系。烟雨巷不是一条笔直的巷子,而是在周围众多的建筑中绕了一个大圆弧,最后的出口竟然和紧邻安家的状元巷相连。走在烟雨巷,仿佛走进了江南特有的淫淫菲雨中。褐色的砖墙被岁月剥离的斑斑碌碌,偶尔能看见,或是互相依偎着、或是相互打情骂俏着走过去的男男女女,是烟雨巷里特有的标志符。少国和少民小的时候,常常躲在巷子的转角处吓唬过往的对对“鸳鸯”。一次外面下着小雨,二太太打着一把花洋伞,领着少文来找少国和少民,被躲在暗处的兄弟俩吓了个正着。此后安得广再也不允许,自家的孩子跑到烟雨巷里去玩了。
江南是盛产美食的天堂,南江县的春香糕是远近闻名的地方特产,前清时做过向紫禁城进贡的贡品。所以南江的春香糕,就成了江南特产的标志。二桥广场对岸的胡记糕点铺,又是南江县城做春香糕的头一块招牌。老板胡广元继承了祖上传下的做糕点的手艺,胡家的两个儿子,大儿子胡文山在家里子承父业,小儿子胡文海和安家的两位小姐,是同一年被家里送到上海求学,先是被送到中学,后来又被父亲胡广元花钱送进大学,胡文海在上海上学期间,热情地追求着二小姐少程。胡家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有一半被这对热恋中的少爷、小姐扔在了十里洋场。
春香糕是秋冬季节开始制作,此糕点夏季不能制作,炎热的天气里无法使糕点的糖份凝固,糕体无法成形,加之夏季食品不宜储藏,气温超过20度,糕体内部就开始松散了,影响口感。所以胡记糕点铺只有在过了霜降节气以后,正式开始制作春香糕。其实在南江县有好几家作坊制作春香糕,工艺水平基本没有太大差异。只有胡记的春香糕在最后一道加热工序之前,胡广元在糕点馅心里,撒上一种不知名的浅棕色粉末。这种粉末的配方只有胡广元一人知道,而且只记在脑子里。据传这种粉末状的东西是三种成分构成的,别家的糕点铺一直在揣摩这种“胡记粉末”的配方,但是一直没有做出来。不是味道更糟,就是口感怪怪的,反倒是弄巧成拙。胡记糕点凭借独一份的口感、香味。在春香糕的旺季里,胡记店铺门前总能看到排着队来买糕点的老老少少,还有专程从外县赶来购买胡记春香糕的。胡广元的生意虽然比不上安家,但是也让很多同行心生嫉妒,也为自己和家人种下了祸根。
胡广元为了不让别的作坊猜到粉末的配方,着实费了不少心思。他在自家的后院里,经常晾晒着一些,看似和做糕点相关或不相关的配料,如红绿丝、姜丝、大料等等,满满一大院子,这是在掩人耳目。他就是要让别人对配方的猜想都误入歧途,其实只要有一种配料不在其中,都无法完成全部配方,而且做出糕点的味道也是差之千里。为此,胡广元被同行在背地里骂过无数回,上行桥附近的一家糕点铺,被自己小儿子悄悄偷回来的“配方”给坑惨了,做出来的一批春香糕全部走味,不仅卖不出去,而且味道还让人难以下咽??????
就是胡广元这么一个精明的商人,最后也没有在残酷的商战中幸存。
安少民和谢月娥早就打过胡记春香糕的主意,每当他们在街上看到胡记门前排队的人群,少文就静静的注视一会儿,然后和月娥若有所思的慢慢离去。少文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是考虑对胡家不能操之过急,要一步一步引君入瓮。首先还是要先和他父亲安得广协商一下此事。
民国37年(1949年)农历新春,少民和月娥在家里和父亲、母亲、大娘用完晚饭后,安得广把少民单独叫到偏房,商量进一步吞并胡记的计划。
“少民啊,年前我们一共从胡家进来多少货,还剩多少了?”安得广一边品着茶,不急不慢地问着话。
“我们已经吃进了胡家将近一半的产货量,除去自家饭庄、茶楼的用量,其余的已经全部销往外县的糕点铺和茶楼,价格涨了两成,胡家在南江县的货源经常吃紧,而且原料的进货也是个问题,外县的糯米、面粉根本运不进来,而我们家里有的就是米和面。好几次我叫伙计到胡家去零买个几斤,都说要等到明天才有货。照这样的进度,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能把胡记的糕点全部包圆,让胡记变成安家的糕点作坊。”少民对此事胸有成竹。
“整垮胡记容易,想得到胡家配方就没那么简单了。最近胡家有没有察觉到什么?”安得广平静的问道。
“这个绝对没有,凭我们家饭庄、百货、茶楼的生意,那么一大摊子,在他家进再多的货也是很正常的,到时就怕胡记不能及时拿出我们要的货,就是有十个配方也不顶用。”少民急忙回答。
“我也是担心这个,如果胡记不能及时给我们货,我们挣不到钱倒不重要,就怕会引起胡广元这个老家伙的警觉,胡记一旦有所察觉,我们恐怕就前功尽弃了。元宵节你带份礼品去拜会一下胡记,商量一下来年是不是我们两家签上一纸文书,只要他胡广元在合同上签字、画押,我们安家才能松一口气。合同的起草一定要慎重,你先和胡记提一下这个事,看看胡广元有什么反应。”安得广毕竟是老谋深算,但是他也知道胡广元不会轻易跟着他的指挥棒转。
“和胡记的合同上有两条必须明确,一是当年的供货量,二是价格,其它的都在其次。能把价格压下来三成就不要是二成,只要价格能定死,胡记也就死定了,另外在原料的供应上可以灵活一些,违约条款里可以做些让步,给胡记一些甜头,原料保证充足供应,但是一定要加上因战事不利等原因,原料价格须随行就市。不然胡广元是不会轻易上钩的,另外对刘记瓜子和李记京果的事也要抓紧一些办。”
少民频频地点着头,一边思索着,一边心里默默承认,他的父亲安得广不愧是商场的老将,抓住问题的关键,就是抓到了商战主动权。如果一切都能够按父亲想象的那样进行,那么明年的胡记糕点铺,就是不死至少也要蜕层皮。胡记要是在这次商战中败北,那将是毁灭性的,光是原料这一关,就够胡广元喝一壶的。



大年初六,从上海返家的胡家老二文海和安家二小姐少程,一起在街上闲逛。过年的县城毕竟比平时要热闹很多,文海和少程坐在安家茶楼的临窗的雅座间,吃着茶点喝着茶,桌上摆放着春香糕、一碟五香瓜子、一碟花生米、还有刚刚出锅的松花糕和冒着热气的桂花糕,还有一壶刚沏好的西湖龙井,楼下隐约地传来委婉优雅的评弹的唱曲。
“你们安家茶楼怎么也卖我们家的糕点,这东西我看着就没胃口,”文海吃了一口糕点,呡了口茶,不紧不慢地看着少程说道。
“我觉得你们家的糕点挺好吃的,要是带到学校去,准保被同学一扫而光。”少程斜了一眼文海说道。
“你要是觉得好吃,回学校的时候,我给你送一大包来。”文海总是想讨好二小姐,但经常马屁拍到马腿上。
“别看你们家是做糕点的,春香糕还不一定有我们家多呢,你还送我一大包,明天我送你一大包春香糕,你信不信?”
“程程,你家从我们家进那么多糕点卖的完吗?这糕点三个月卖不出去,就不好吃了。”
“你管的着吗,还不是因为你家的什么祖传配方,都知道胡记的春香糕口味独特,来喝茶的客人都要点胡记糕点,我听说你们家的配方就三样东西,你知道是哪三样东西吗?”
“程程,我要是知道不告诉你,就让老天爷打雷把我劈了。这是我们家的命根子,我哥是长子,到现在也不知道配方到底是什么东西。不过程程我告诉你,听我爸讲配方里的三样东西就是家家都有的,很平常的东西,哪天我要是知道了,我就第一个告诉你。”
“这话等于没说,我要是想知道早就知道了,别的不说,只要带点样品给我们学校化工系的同学,一化验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少程不屑一顾地说道。
“程程,不是我吹牛,你就是带到学校也化验不出来,这个办法我早就想过了,没用的。小的时候我就看我爸做过这个配方,好像先是密封三个月拿出来晒干,磨成粉末以后还密封一段时间再拿出来用。这样的程序你们学校能化验出来吗?”
“你家的配方有这么复杂吗,怕是你们家在故弄玄虚吧。”程程依旧是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没有骗你,这是我们家传了好几辈的工艺,一点都不能偷工减料,不然是做不成的。这里面存在化学变化,放到糕点里有再次发生化学变化,要不然怎么都说我们家的糕点口味特别呢。”文宝还是想把知道的,都能告诉面前的这位二小姐。自家的祖传配方和安家二小姐比起来简直就是草纸一张,不值一提。
“哎,胡文海,以后你要是知道了配方一定要告诉我啊。”
“这还用说吗,不告诉你,我还能告诉谁啊。”看着程程迷人的眼睛,文海已经忘记了一切。
“程程,明天到我们家去吃饭好吗,你要是不好意思,就叫你姐陪你一块过来。我爸妈想见见你。听说你家这一年订了不少胡记糕点,我爸一直想对你们家表示一下。”
“我姐过完年要和他的那位白马王子结婚了,好像还要举家迁到香港。她现在正准备嫁人根本没有时间。我考虑一下,也许过两天再到你家去,想好送我什么新年礼物啦。”程程边卖关子,一边戏耍着热情追求自己的这位二少爷。
“在学校我就想好了,来我们家的时候我一定给你一个惊喜。”
“好吧,一言为定!”
午后的阳光照进茶馆里,暖洋洋的。外面水乡的模样还是很多年前的样子,但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显示了水乡古城的热闹和繁华。但是繁华的背后似乎总有一股股暗流在涌动。老城的人们习惯了安逸的生活,不管是穷人还是有钱人,都活在自得其乐的安逸里不能自拔??????



安少程没有食言,正月十五这天,她和二哥安少民、管家安德才如约来到胡记,当然不是来给未来的公公、婆婆拜年。安家二少爷的到来,让胡广元多少感到有些意外,最高兴的当然还是胡文海。胡记的店面虽然不大,但是后面却有着很大的制作间和库房。里面的几个伙计进进出出的忙碌着,老大胡文山在店铺里忙着,见到有客人来,就礼节性的拱手起身,寒暄几句之后,把客人让到楼上,胡家几口人都居住在楼上。虽然是砖木结构的房子,但是客厅宽敞明亮,家人的卧室也收拾的窗明几净。让这个江南特有的民居建筑充满了家的温馨。
“二少爷今日光临我胡记,真是胡某人三生有幸、我胡记蓬荜生辉啊,你今天就是不过来,我也正准备登门去拜会安老爷的,对安家这一年在胡记生意上的照应表示答谢。”二少爷刚一落座,胡广元就开了口。
“胡老板不用太客气了,我们晚辈应该过来拜见长辈的。再说我们两家这一年的合作不是非常成功吗,来年父亲说还要和像您胡老板这样的商号加强合作,我先代表我们安家祝来年的合作更加愉快。”少民始终面带微笑地说。
“少民啊,我也算是看着你长大的了,你比我家的两个败家子可是强多了啊。难怪你父亲放心得把生意都交给你来打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生可畏啊。哈哈哈???”胡广元还是继续边喝茶边寒暄。但是少民似乎从胡广元的话音里隐隐感觉到了什么,他没有办法知道胡广元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但是他今天来的目的,主要是想知道胡广元害怕什么,或者说对什么会反感和抵触,他想知道胡记的底线在哪里。
“胡叔啊,听说你家文海和我们家少程正在热恋,您是不是知道这回事。作为程程的二哥,我是不会反对的,他们都是在外地求学的大学生,又是新一代的年轻人,他们俩人要是结为百年之好,那可真是我们两家的缘分啊。”少民换了一个话题,在进一步试探着胡老板,而且他想打消胡广元的疑虑,拉近两家彼此的距离。
胡广元没有料到少民会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在文海和安家二小姐恋爱这件事情上,胡广元也是非常矛盾的,自己的小儿子一根筋地追求少程,也不管人家安家愿不愿意,要是文海真能做了安家的姑爷,到是一件好事,胡记在安家这棵大树下也好乘乘凉。但是胡广元遇事总是做坏的打算,他觉得安家财大气粗,应该不会同意把少程嫁给胡家。即便愿意把女儿嫁过来,也一定是另有所图,也许就是冲胡记的百年配方来的。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不怕二少爷笑话,少程年轻貌美,又是大家闺秀,我们胡家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文海现在学业无成,将来还不知道作何打算,要是娶了少程,我担心会误了二小姐的前程啊。”胡广元继续不露声色说道。
“胡叔多虑了,现在是新时代了,不能再翻老黄历了。年轻人讲究婚姻自主,再说他们都是文化人,到哪不能谋个一官半职的。退一万步说,就凭我们两家的实力,给他们小两口谋划个好的前程,应该也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情。”少民宽慰着胡老板,继续说道:“我和父亲已经商量过少程的婚事了,过完年两家先把婚事定下了,等明年文海毕了业,我们再挑个日子把婚事办了,不知道胡叔意下如何?”
“如果真像二少爷说的那样,当然再好不过了,不过婚姻大事还是要慎重一些为好。”
“这是自然的,该有的礼数我们是一样不能少的,要不等过完年就麻烦胡叔下一份聘礼,再附上聘书,先把文海和少程的婚给定了。要不然两家人心里都不踏实。”少民仍旧微笑着。
“还是你们安家会办事、懂礼数,那就按二少爷的意思办。过完年我一定挑个吉日,登门拜访。到时还希望二少爷多多美言啊,呵呵???”
“一定一定,我就在家里静候胡老板佳音。噢对了胡叔,临出门时父亲交代说,我们两家是不是应该立一个来年的合作契约,这样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毕竟空口无凭吗,您不会反对吧,胡叔。”
“既然是做生意,立个契约是很正常的事啊,不知道契约有没有拟好啊,今天带来没有啊?”胡广元也是生意场上的老手,知道契约对做生意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安家就是不提这件事,他也是准备按照自己的意愿,草拟一份契约送到安得广手上,想通过一纸文书来保证胡记的利益。当然这个想法多少有一些一厢情愿的意思。
“哎呀胡叔,契约的事情不着急。我们两家在南江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说好的事情是不会轻易变卦的,而且这么多年我们两家合作得一直都不错啊,我父亲信得过胡记,回去我就拟一份契约书,往后我们两家都按照契约上写的办,过两天我让管家送一份给胡叔过目,写的不好再改就是了。你看这样行吗?”
“好的、好的,我也要准备准备聘礼的事情,回家帮我代问安老爷新年好。”
“胡叔太客气了,那好我就先告辞了。”少民起身向里屋看了一眼。
“文海、文海,别耽误二小姐时间,少程要回家了。”胡广元一边走向里屋,一边大声地叫着二儿子的名字。
少程跟在二哥的后面,乐呵呵的下了楼,和管家三人一起出了胡记店铺,在街上不急不慢地走着。时不时抬起手腕,看看文海送给她的“惊喜”,一块在上海买的女式金丝手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二少爷,老爷真的准备把二小姐嫁给胡家?”管家德才小心翼翼地问道。
“不出意外的话,胡家明年就会倒闭,你说老爷会不会把程程嫁给胡文海?”少民的脸上露出了轻蔑的表情。“这只是老爷的缓兵之计,给胡记尝点甜头而已。不然的话,胡广元这个老狐狸是不会轻易上钩的。
“如果胡记一心想和我们攀亲,那我们拟的契约他是不会反对的,二少爷是不是对立契约的事早有安排。”
“这是当然,我们不光是要和胡记立契约,还要和卖京果的李记,还有卖瓜子的刘记、做米酒的老糟酒坊都要立契约,让他们家的货全部送到我们的安记百货销售,这样既消灭了竞争对手,有保证了安记的利润,一举两得。管家,你说对不对?”
“二少爷说得对极了。”管家安德才紧紧跟在少民、少程兄妹俩身后回到安家。

十一

距南江县城的西面一百多里是著名的太湖水域,靠水域的西南方盘踞着一股水匪,专劫来往的货船。大当家的安琥,和南江县警察局长谢云峰有很深的交情,在军阀割据的时候,谢云峰几次救过这个大当家的命,所以这股水匪可以说是谢云峰的私人武装也不过分。安琥唯谢局长马首是瞻,谢云峰多次送给安琥有关来往商船的消息,并告诫他的这位兄弟要适可而止,不要把任何事情做绝,免得断了这条生财之路。南江的货船要想从安琥的地盘通过,都要事先备下厚礼去拜会一下谢云峰,谢局长都是一一笑纳,照单全收。第二天会派上一名随从,悄悄带上自己的名帖或书信,护送过安琥的地盘之后,再返回南江县向谢局长复命。这名随从当然是谢局长的心腹,是谢云峰当年收养的一个孤儿,当年十来岁的小叫花子,现已长成二十来岁的精壮小伙,被谢云峰取名为大胆。从十来岁就敢独自往返二百多里路,而且从来没有什么闪失。让谢云峰对这个小叫花子另眼相看,后来干脆收大胆做了干儿子。
大胆自从做了谢云峰的干儿子,就有了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凭他的身份,就连南江的警察都惧怕三分。烟雨巷的好几家妓馆,还有“福寿堂”烟馆是谢大胆经常出没的地方。这天刚刚从烟雨巷出来,走到桥下与回家的少民、少程撞个正着,
“哎呀二小姐、二少爷过年好,二小姐哪天回来的,什么时候回学校,我来专程护送二小姐啊??????”大胆连忙向二少爷拱手说道,眼睛却看着少程。别看大胆是孤儿,但是却很有女人缘,高大结实的身材,眉清目秀的脸庞,再加上在风月场所的熏陶,让大胆还真成了“情场老手”。
少民当然对这样的人不会有什么好感,“不劳大胆兄弟大驾了,你可是大忙人啊。”
“二少爷才是大忙人啊,听说安家打算吃掉几个小铺面,二少爷还是悠着点吧,我可听说江北已经快成了共产党的天下了,我们南江明年能不能保得住还不好说呢。”大胆的口无遮拦和直奔主题,让少民多少有些下不来台。少民阴沉着脸,冷笑了两声:“共产党来了对你有什么好处?不要忘了我们可是‘一家人’”。
“这是当然,我只是在提醒二少爷,挣了那么多钱,不要到最后都留给共产党了”,
“这个用不着大胆兄弟提醒,我们安家自有主张。”少民丢下话,和少程、管家径直走了。大胆靠在石拱桥的栏杆上,看着三人渐渐走远的背影,再抬头看了看水乡的天空,蓝蓝的,几朵淡淡的炊烟似的白云,在空中缓慢而轻轻的飘过,和天空下的水乡古镇形成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山水??????

十二

时隔三年之后的今日,安少国只身一人于正月十八从省府回到南江县。这次回家让全家人都颇感意外。少国已经娶妻生子多年,并且有了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前些年在给他父亲的家信中,提到过自己在省府的秘书处就职,媳妇家里是书香门第,仅此而已。几年不见,安得广仔细端详着自己的大儿子,人瘦了,但是明显成熟了许多,眼睛不大但非常有神,穿的是一件非常普通的灰色长衫。白皙的肤色很好得证明了少国非富即贵的身份,嘴唇上方的两撇浅浅的胡须,更加让安少国具备了长子的风范。这次回家少国就是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浑身上下值钱的东西,似乎只有手腕上的手表和脚上的皮鞋。
安少国是在晚饭后回家的,天已经黑了,从码头上岸后就径直携带一只手提箱步行到了家。县城还是老样子,这是少国童年生活的地方,但是水乡的一切对此时的少国来说,即陌生又熟悉,水乡的夜色在少国的脑海里已经变得依稀模糊了。水乡的石板路和石板桥在月色中泛着亮光,伴着河边店铺和人家的灯光,加上烟雨巷口挂着的红灯笼,在月色中显得更加妖娆、妩媚。
当他从二桥上经过时,依然有烟花女子在向他打着招呼,发出极具诱惑力的声音。少国静静地走下桥,没有理会女子和乞丐的纠缠。
简单地吃过晚饭后,安得广和少国在书房里坐下,这几年虽然家书往来不断,但是猛然面对面得坐着,安得广似乎和大儿子又无话可说了,但是少国已经不再是一个腼腆的书生了。
“父亲的身体一直还好吧?父亲是知道的,我在省府任职近十年了,看样子可能要到头了。”少国首先打破了沉闷,但是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他的父亲打了个冷战。
“少国啊,难道民国政府真的要完蛋了,老蒋的几百万军队就这样靠不住吗?你来年有什么打算没有啊。”安得广急切的问道。
“剿共毫无进展,共产党反而越剿越多,国军内部派系林立,都想着自己保存实力,根本不听老蒋的指挥。不过父亲请放心,现在的国府要员都在给自己留后手,我打算把家眷都送到上海少锦那去,我已经和少锦通过电话了,少锦的夫家已经做好了迁往香港的准备,到时可以先让您的大儿媳妇枝兰带着福涛到香港安顿下来。这次回来主要想看看父亲如何打算的,我想让父母还有小妈和福涛一起先去香港安顿下来,我再帮家里把钱全部转到香港,这里暂时有二弟少民来打理好了,等父亲在香港安顿好了以后,再安排二弟他们过去,不知道父亲意下如何。”少国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安得广喝了口茶,思索着少国刚才讲的话,许久才把茶杯放在了茶几上。
“事态如果真的像你说的那么糟糕的话,倒是真应该好好的打算一下,你三弟少文听说在给共产党做事,你有没有少文的消息啊。”
“嘘???嘘???”,少国一听父亲提到少文,立马把食指放到嘴上,示意父亲赶紧打住。
“我已经悄悄打听过了,三弟少文现在正在东北共军里担任文职军官,共军称之为‘指导员’,具体什么官衔还不清楚,就是知道少文在哪里,也没办法和他联系上,就是和少文联系上也无济于事。国共两军大战一触即发,一旦打起来,天王老子谁都是六亲不认。”少国压低嗓门贴近父亲耳语道。
“少锦在上海还好吧,过完年我想让少锦先带一部分家当去香港,置办些房产,最好能够买个铺面,不然一大家子过去以后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想来香港的房产又要看张了。”安得广不无忧虑的说道。
“这个父亲尽可以放心,听少锦说她的婆婆就是香港人,后来随丈夫到南洋做生意,后又在上海定居下来,她婆婆的娘家还有一个舅舅一直在香港定居。置办房产的事情早已经托娘家舅舅打听得差不多了,就等着过去以后看完房子,如果满意的话,那就一手交钱,一手交房。而且付了很少的定金,价格已经说好一年内不涨价??????”
安得广默默的听着,一边点着头一边想着少国刚刚讲的那些话。
“大哥回来了!”外面传来少民的声音和一些零乱的脚步声。
“你二弟刚刚和月娥去了一趟娘家,也许刚吃完晚饭就回来了。”安得广不紧不慢的向少国解释着。
“大哥回家也不打个招呼,我和少民好去接一下啊。大哥用过晚饭了吗?”月娥边进屋边带来一阵醉人的香粉味。
“少民、弟妹不用太客气,都是一家人,我已经吃过晚饭了,正在和父亲谈谈心,聊聊天。”安少国礼节性的起身打着招呼,同时观察起这位多年未曾谋面的兄弟媳妇,年轻、漂亮,合体的镶边粉色旗袍,衬托出迷人性感的酮体,乌黑的卷发愈发显出精致嫩白的面容,玉脂凝成般的手里捏着一把小巧的檀香折扇,扇柄部的红色丝线吊着的挂坠和双耳下的玉坠,都在明亮的灯光下相映成趣、熠熠生辉。
“离大哥上次到苏南公干,顺便回家到现在已经三年过去了,想想这三年好像也就一眨眼的功夫,大哥这次打算在家里住几天,我想和大哥好好聊聊。”少民忽然想起和大哥小时候,一起在烟雨巷玩耍的情景,他真的想和这位官员哥哥畅谈一番,因为对现在的这位大哥,少民已经知之甚少了,兄弟之间的感情也在渐渐的淡漠,少民这么多年只是在南江做生意,对外面世界发生的变化,以及自己内心的变化他都知之甚少。他好想通过大哥的眼睛给自己“照照镜子”。让自己不至于迷失得太深、太久。
“大概三、五天吧,之后还要赶到上海,少锦新婚,你嫂子和大侄子都已经在上海了。这次看看能不能把父亲、母亲接到上海去,毕竟是少锦大喜的日子,娘家没人也说不过去啊。”
“还是大哥考虑的周全,我和月娥给少锦备了一份礼物,到时请大哥转达我对少锦的祝福,父、母亲都去上海了,我只有呆在家里了。哎!真想到上海去看看少锦的婚礼。”少民的心里多少有了些许的遗憾。

十三

谢云峰这几天也在为将来打算,他在安琥那里存放了三百根“小黄鱼”,这可是十几年和安琥巧取豪夺攒下的家底,只有包括大胆在内的三人知道这件事。
刚刚过完年,谢云峰就把大胆叫到办公室,想商量一下那批金条如何处理。
“干爹,我听说现在有钱人都把钱存到上海的外国银行里,既保险又不怕别人惦记。安家把所有家底都存在外国银行。要不干爹把金条也放到外国银行的保险柜里,我看这是最稳妥的办法了,要是打起战来,土匪安老大把金条全带跑了怎么办。”
“今天找你来就是为了这事,过两天你带上我的书信去找一下安琥,我和这位把兄弟早就有约在先,金条一人一半,他要是放心,就把他的那一半也存到外国银行去,要是不放心我这个大哥那就分了算了,把我那一半拿回来就行了。顺便给我这个兄弟带几支枪和子弹过去,就说快要打仗了,多个人多条枪总不坏事。”
“干爹对这个土匪头子可太够意思了,这几年要不是干爹给他撑腰,安老大早就被官府给灭了。”
“都是一个头磕在地上的兄弟,有什么办法,大胆过完年应该有二十五了吧?是不是考虑娶个媳妇,成个家,你小子有没有看上哪家姑娘?干爹派个媒婆去姑娘家提亲,下个月就成亲。”
“干爹啊,您就是我的亲爸爸,您还记不记得上个月我从安老大那边回来,在安前村看到的安秀才的闺女,名叫安雯,美若天仙。可惜都有女儿了!”大胆腆着脸说道。
“已经嫁人的你还惦记,你小子想老婆想昏头了吧”谢云峰没好气道。
“干爹不是这么回事,安雯的男人去年在县城被抓了壮丁,到现在都不知道是死是活。一个人守活寡。家里只有一个穷秀才父亲,在乡下给人家看病行医。”
“这还是有夫之妇啊,这个安秀才我好像有点印象,前清的时候就跑到乡下去了,他居然还有一个漂亮女儿,都嫁人了。要不你小子就不要惦记了,过些天干爹帮你再找一个好了。”
“干爹,像安雯这样又漂亮又贤惠的女人实在太少了,要不是担心她那个当国军的老公,突然有一天跑回家来,我早就请人上门提亲了。还让她生个丫头,一生下来就浸水桶里淹死算了。”大胆还是不甘心。
“别说她丈夫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就算回来又能怎样?难道我堂堂警察局长还怕他一个臭当兵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最近下行桥的琵琶巷边,有个父子俩开的钱记豆腐店,老钱父子都是从河南逃荒来的。老钱的儿子听说是安雯相好的,安秀才父女俩隔三差五的到豆腐店来,安雯背个孩子在豆腐店里忙活。”谢大胆还真下了一番功夫去调查情况。
“一户外地逃荒来的有什么好怕的,我想让他什么时候关门就什么时候关门。要不先叫媒人去安前村提亲,逃荒的父子俩要是不识像的,就让那个豆腐店关门、走人,滚回老家去。”谢云峰这些话正中下怀,大胆同意干爹的这个主意。


:第二章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南江县城最近传言,琵琶巷口新开的豆腐店里面,有一个漂亮水嫩的“豆腐西施”,这甚至引起了烟雨巷里姑娘们的兴趣,有的跑到豆腐店一睹“豆腐西施”的风采。有的烟花女子看到安雯满脸汗水的忙碌着,笑的甚至直不起腰来。
“什么豆腐西施,我看就是一个乡下的黄脸婆,豆腐吃多了吧,脸皮还蛮白的嘛,听说还带着个孩子,是不是在哪里偷了野男人生了孩子,没脸活了跑到南江县来的。”烟雨巷的姑娘你一句、我一句的嚼着舌头。
“你们这帮不要脸的臭女人,要是再来我们家糟践人,我就用开水让你们全破相。”满仓气急败坏的向外面泼了一盆滚烫的开水。
“哎呀,这位小兄弟眉清目秀的,怕是你们俩早就是相好的吧,哈哈???”
“相好又怎么样,你们这帮贱女人快滚啊???”满仓几乎嚎叫起来。
“满仓,小声一点吧,我们是做生意的,和气生财要紧啊,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好了,不要跟别人计较那么多了,我们争取攒钱买下一个铺面,到时我和爸爸就能从安前村搬到县城来了。”雯雯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安慰着满仓,此时的雯雯浑身散发着热气,湿漉漉的刘海粘在额前,虽然穿的是粗布的自己缝制的衣服,袖腕高高卷起,手臂的肤色明显比面部白了很多,雯雯的脸上白里泛着红,但是明亮清澈的眼眸在细黑的弯眉下泛着春光,细腻椭圆的面容,加上水嫩的嘴唇一张一合,一条粗黑的辫子趴起伏丰满的胸前,坚挺灵动的胸部似乎要挣脱粗布衣裳的束缚,而显得更加玲珑欲出了。
“是啊,雯雯说的对,现在豆腐店刚刚开张,不能出一点叉子,安先生把全部的家底都拿出来了,还欠房东两年租金,说好半年以后要一次付清的。你小子就不要给我惹事。”老钱连忙附和道。

自从老钱父子选好店铺以后,就回来和安先生商量到县城开店的事情。安先生当然是全力支持的,拿出来所有积蓄十块银元交到老钱手上,“老钱兄弟,开豆腐店是好事啊,我年纪也大了,帮不上什么忙,但是雯雯还年轻,让她帮你们打打下手,我在家带着巧灵等信。说不定哪一天孩子的爸爸托人捎信回来,家里不能没人啊。”
钱记豆腐店是在安前村乡亲们赵家二块、李家二块、庄家三块的支撑下,勉强在南江县城开张了。早上来买豆腐脑的顾客还真不少,雯雯和满仓忙里忙外、忙前忙后,老钱在里间看着外面俩人忙碌的身影,也会心的笑了起来。
刚刚过完小年,谢云峰还真的差人到安前村去提亲了,不过让安先生给顶回来了。安先生毕竟是读过书的人,说了一番话还真的把提亲的人给唬住了。
“实在抱歉的很,我女儿早已经嫁人,还给我生了个外孙女。况且女婿已经在国军里提拔当了连长了,前些日子还托人捎话来,说是对不住自己的媳妇和闺女。现在正在江淮一带布防,说是得空就回家一趟,看看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你们给国军连长的太太提亲,我这个老丈人还真不敢答应。答应你们我没办法向我女婿交待啊。”
“不是说你女婿早就战死了吗,我们谢局长的公子看上你家闺女,是你们家的造化,我说安秀才你不要在这装神弄鬼的,你家女婿有家信回来吗?你怎么知道你女婿还活着,国军在什么地方布防,那是军事机密,怎么会被你这个老家伙知道的?”这个县城最有名媒公的确是名不虚传。这个号称“成人美”的媒公在方圆十几里也算是一个人物,此人原是戏班的一个跟班,说起戏词来一套一套的。后来就因为能说会道,干脆专门给人保媒拉纤,活得还算是逍遥自在。但是主要的还是收了谢云峰十块大洋,临来的时候还夸了海口,但是没想到让安秀才把自己的嘴彻底堵死了,面子上有些下不来。
“好了,这位先生,多谢局长公子的抬爱,我们安家实在是无福高攀。回头我就给我那个国军女婿捎话,让他无论如何回封家信。以好证明我这个老丈人今天说的话。”安先生怕和来人再继续纠缠下去,因为权宜之计说的话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安先生当然想速战速决先把来的人打发走再从长计议。
此时的豆腐店里,雯雯和老钱父子规划着美好的未来。经过近一个月的营业,豆腐店除去成本,净赚了将近十块大洋。照这样下来,最多一年,不仅把乡亲们的欠账还了,而且还能在县城置办一间铺面,以后有了自家的店铺,就不要再那样起早摸黑的了,而且能省下一大笔租金。就是豆腐店开不下去了,还可以转行做别的买卖。



“谢局长,非常抱歉,我‘成人美’没有帮您把事情办成分文不取。安秀才要是拿不出他女婿的书信,就必须答应这门亲事。”成人美从安前村一回来,就如实向谢云峰报告了提亲的前前后后,并且大倒苦水。
“说我这张嘴能说会道,还赶不上安秀才一半。我刚刚把话说开,就让这个老东西把我嘴堵得死死的,一点点缓和的余地都没有。明明是他那个女婿杳无音信,老东西却说前几天还托人带话来了,说他女婿还在国军里当了什么连长。我们谢局长难道还怕你家的狗屁连长?临走的时候我可给安秀才撂下话了,拿不出女婿还活着的证据,就必须答应谢家的婚事,过几天我再跑一趟安前村。催一下这个老东西。”
“我看这个事情先缓缓再说吧,我这个干儿子怎么偏偏喜欢上这个女人?你见过这个女人吗?真是国色天香吗,我看未必吧,我原先也不主张给大胆提这门亲事,可是大胆把这个叫安雯的女人说得是天花乱坠,我倒是还真有几分好奇了。”谢云峰终于开口了。
“谢局长要是不亲眼见识一下这个‘豆腐西施’,那么局长大人就领略不到什么叫做‘清水出芙蓉’的美妙之处。当然了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鄙人眼里的西施,不一定是他人眼里的杨玉环。”
“此事就交由媒公全权代理吧,尽可能不要给别人落下口实。”谢云峰最后叮嘱“成人美”。
媒公从谢局长家里出来,正好迎面碰到谢大胆,大胆身穿警服,手里拿着一根警棍,腰间别着手枪,英姿飒爽的晃着膀子走了过来。“成人美”赶忙迎了上去,向大胆说明了提亲的情况。
“不管怎么样,这块‘豆腐’我是吃定了。什么狗屁国军连长,我腰里的“家伙”也不是吃素的。”
“谢公子稍安勿躁,这个安秀才想跟我们玩花样,那是做梦。我们谢家也是有头有脸的,做事还是要讲一些分寸的,先礼后兵啊,谢公子,我们当然是先礼后兵。不怕那个老家伙耍花样,不要给别人落下把柄,毕竟是谢公子的大喜事。公子放心这个事情包在我身上。”
“好了不要说那么多了,二月二我就雇花轿把‘豆腐西施’抬进谢家。还有半个月时间,麻烦媒公先生抓紧,聘礼我都给你准备好了,随时到家里来取好了。”
“谢公子,这个时间是不是来不及啊,这好歹是谢公子一辈子的大事,我看还是要从长计议为好。谢公子你看这样行不行,最多到二月二十八,我准保让你做新郎官,我已经看过黄历了,二月二十八可是个好日子,今年的二月二也是不错的日子,但是不宜婚丧嫁娶啊。”
“那就照你说的办,二月二十八我要是娶不回‘豆腐西施’,就用花轿直接去抢人,成亲之前不能让‘豆腐西施’跑了啊。”说完这话,大胆掉头就走,留下“成人美”在那愣了好半天。
“大胆兄弟,我不能天天在豆腐店外面帮你看着新娘子,你倒是叫上几个兄弟在豆腐店外面蹲着啊!”“成人美”大声的喊了起来。

就在“成人美”到安前村提亲以后的第三天,安秀才终于坐不住了,急急忙忙赶到县城钱记豆腐店。把提亲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他们家只要敢仗势欺人,我就跟他们拼命。”满仓立马从一旁站起来说道。
“你拼的过人家吗?就你会拼命,我看眼下还是先让雯雯躲一躲吧。”老钱对安先生说道。
“又能躲到哪去呢?谁让人家权大势大,哎???要是凯子回来就好了。”
“安先生,要不我现在就去找我姐夫去,死活都要找到人。”满仓也做好了即刻起身的准备。安先生不言语了,他在想着满仓刚才说的话,突然安先生眼睛里一亮,
“大家看这样行不行,反正谢家没有人见过我女婿,只要找一名国军军官往谢家人面前一站,谢家不就死了这份心了。”
“这样不行啊,爸,万一要是找来的军官赖上我们怎么办?”雯雯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不是所有的国军都是坏人,这次我和满仓一起出门,能找到安凯更好,实在找不到,就找一名国军军官,哪怕是不大的官,只要能把谢家这件事应付过去就行了,要不我们再多给人家一些大洋作为酬谢,我相信好人还是有的。”安秀才决定了的事情,别人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满仓啊,我们俩明天一早就动身,过江后一直往北。雯雯在家里照顾孩子,随便帮着你钱叔照看一下豆腐店的生意。要是你们在家里得到安凯的消息,就一直往北应该能找到我们。”安秀才郑重其事的说着,同时还不忘交待一下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就在安先生和满仓动身后的第二天中午,赵虎从安前村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到钱记豆腐店,进门就喊了起来,
“安先生???雯雯姐???、安凯来信了,上午有人刚刚从东湖村带过来的,安先生不在家,我爸让我立刻给你们送来??????”赵虎大口喘着气,一边用衣袖擦着汗。
“好兄弟,快坐下,先喝碗豆浆,把信给我。”雯雯一把夺过赵虎手里的信,随手撕开,抽出信瓤。

母亲大人
雯雯吾妻:

一别近两年,甚为挂恋。不知近来身体是否安康?自古有志之人皆忠孝难以两全。凯现在一切安好,有道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从鲁南一役的鬼门关回来,因有幸读了三年私塾,蒙长官提携,委以连长之职,实属拿命换来的。国军连连失利,闻近期我部国军将要南下江淮一线布防,如若可行,将回东湖家中探望母亲大人和吾妻雯雯,在外日思夜想,终盼有朝一日荣归故里,光宗耀祖。

儿(夫)安凯敬上
民国三十六年新春

雯雯飞速得把信看了两遍,转身一把抓住赵虎,“赵虎兄弟,你能陪我去把我爸和满仓找回来吗?他们刚走了没两天,说是一直往北走的。我们现在就走,过两天也许就能追上他们。”
“你和虎子都没出过远门,还是我去吧,你在家照看巧灵,我带些钱看能不能雇辆车,兴许早一点追上他们俩。”老钱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
“这些天就不开张了,你一个女人家带个孩子根本照应不过来。”
“钱大叔,我来帮你开店吧,卖豆腐我也会。”赵虎这么说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
“你会做豆腐吗?虎子你还是赶紧回家和你爹说一下,让雯雯明天带孩子去你家住几天,不,还是今天夜里动身。我看谢家好像派了人在桥口守着,虎子再去一趟东湖村,和雯雯的婆家邻居打声招呼,要是凯子到了东湖村,就告诉他雯雯在安前村娘家了。你今天就陪你雯雯姐回安前村,帮我把店里的豆腐和豆子全都挑回去,和雯雯一起回去,这样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凯子的信可一定要收好了,啊!要不然可要惹出大麻烦了。”老钱郑重的交代完已后,拿上行李出了豆腐店,径直向下行桥走去。
当夜,虎子挑着豆腐担子和雯雯一前一后离开豆腐店,刚刚走到二桥桥口,就被一个手拿警棍的人给拦下了,
“深更半夜的,你们俩这是去哪啊,还真被我们家少爷说中了,挑担的胖子可以走,女的回去。”身穿制服的警察不急不慢的说道。
“我们回家你管得着吗?你要敢拦着,我手里的扁担可不认人。”虎子撂下担子,没好气的说。
“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吧,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和警察局长家的少爷作对,你有几个脑袋?”
“今天你要是敢拦着,你信不信我一扁担抽死你。”赵虎说完就顺手举起了扁担。
“我看你还真的不要命了,你叫什么,哪来的混蛋,把扁担给我放下,你要是敢袭警就抓你去坐牢。”这个年纪不大的警察看看赵虎手里的扁担,往后退了两步。
“雯雯姐,你先走,我随后去追你。”
“虎子兄弟,不要和警察打架,他们会抓你的,要出了人命可不是开玩笑的,这位警察兄弟,你就放了我们吧,我是去回娘家的,今晚你就当什么也没看见,行吗?”雯雯说完拿出一块银元递给那名警察。警察接过银元吹了一下,听了听,把银元放进衣兜里。
“你们回去,从下行桥走吧,我就当什么也没看见。”小警察用警棍指着下行桥的方向说着。
当天夜里,雯雯和赵虎终于疲惫不堪的回到了安前村。巧灵趴在她妈妈的背上早已睡着了,白嫩泛红的小脸蛋似乎也充满了倦容,衣襟也被流出的口水浸湿了。但是却没有丝毫痛苦的表情。这个襁褓中的女孩,在十多年之后和安、钱两家的仇家,安家的小少爷安福海,上演了一场至真至纯至美的,但是却没有任何结果的爱情故事。但这已经是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安先生和满仓坐渡船来到江北。此时的江北对来往的行人盘查的非常严,特别是对北上的老百姓,几乎是询问了祖孙三代的情况,只要说是前往共区的,一律把人扣下,随后被带到值班室进行审讯。
“老总,我们是到苏北的国军部队找我女婿的,这是我的小儿子。”安先生指了指满仓向盘查的守卫说道。
“你女婿的部队番号是多少,长官叫什么?找你女婿做什么?”盘查的士兵二十出头的样子,穿着国民党的军服,手臂上戴着宪兵字样的袖箍。端详着这一老一少,背台词一般的问着。
“这位国军兄弟,你说的部队番号、长官的姓名我都不知道啊,但是家里面出了大事,非得找到我女婿啊。”安先生用近乎祈求的口气说道。
“那你至少知道你女婿驻扎在什么地方吧。”
“只知道好像是驻扎在苏北,具体什么地方也不清楚啊。”安先生已经急得泪水直打转。
“那你们还找什么呀,什么都不知道,找了也是白找,还是回去吧,来,下一个???”
“你就放我们爷俩过去吧,不找到我的女婿,家里要出人命的啊。”安先生已经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了。
“不是不让你们过去,你们就是过去了也找不到的,还耽误了时间,说不准家里还真的会出事的。好了,你们俩到一边去,下一位是到哪的???”卫兵不再听安秀才解释了。
安秀才坐在一旁的地上老泪纵横,满仓一边安慰安先生,一边说道,
“实在不行,我们再想其他的办法过去,看看还有什么其他的路可以过去,大路已经是过不去了。”满仓向四周偷偷地张望着。
这个检查站的旁边驻扎着大约一个连的国军部队,营房就是不远处的几个大大小小的帐篷,还不时的有国军从营房里进进出出。在安先生爷俩苦苦哀求卫兵的时候,有一个伙夫模样的老兵提着一个木桶向这边走了过来。
“兄弟们,过来过来,开饭啦,今天中午是菜包子啊,管够,轮班吃都有份???”
满仓看了一眼伙夫手里的木桶,大口的咽了一下口水,顺势看了一眼这个送饭的老兵,满仓的眼睛顿住了,他一眨不眨的盯着这个老兵。
“安先生快看快看,那个老兵是不是东湖村的刘排长。”
安秀才擦了擦眼睛,仔细盯着老兵看着,就在这时老兵也注意到,不远处有一老一少在看着自己,就边看边朝安先生这边走了过来。
“是他,是刘排长,我就见过他一次,但是我还是认出来了,是他,没错!刘排长???”安秀才喜出望外。
老兵走到跟前,此时的刘排长也终于认出了安先生和满仓。
“这不是亲家公吗?怎么到这里了,还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家里出了什么事情了?”
安先生一把抓住刘排长,把事情的经过简单的讲了一遍。
刘排长拍了拍安先生的肩膀,安慰道,
“别着急,我先给你们爷俩拿几个包子过来,吃完了再到营房里休息一下,然后再慢慢想办法,你们放心,这边守卫连的连长,是我的一个远方大侄子,也是穷人家出身,实在不行,我就和我这个大侄子说说,看他能不能帮帮忙。”
“幸好遇到刘排长,要不然我们爷俩在这里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哎,我已经对不起安凯的妈了,我就不能再让凯子的媳妇出事了。”刘排长满脸愧疚道。
“我那个亲家母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了,啊?”安先生急切得问道,
“哎,什么都别说了,我和安凯的妈一直找到山东地界,向别人打听有没有国军在这里驻扎过。当地的老百姓说,一个多月前,还有好几个师的国军在这一带驻扎,和共产党的军队打了一场大战役,国军有一个师全军覆没,其它的几个师都是逃的逃、散的散,有的说往西南方向跑了,有的说往南逃了。安凯妈又累又急,一病不起,在一个小镇的客栈里住了三个月,身上带的钱也花完了,客栈老板看看安凯妈病的不行了,又付不起店钱,把我和安凯妈赶出了客栈,安凯妈就一急之下???就???一命归西了。后来我就一路乞讨南下,准备回东湖村,正巧碰到我那个当连长的大侄子,就给国军部队当了伙夫,一直到上个月刚刚驻扎到这里布防,听说是要加强长江防线,幸好在这里有碰到了亲家爷俩。”
安秀才听完老刘的话,沉默不语了好一会,想到在这个乱世,普通老百姓实在不容易。出门在外的有家不能回,想过几天安稳的日子,不是生计艰难、就是权贵的欺压,还要忍受战乱、颠沛、离别之苦,天灾人祸一起降临而无任何招架之力。

:

第一章大户人家的梦



“世间三样苦,打铁、榨油、磨豆腐”,这辈子却偏偏选择了磨豆腐这一行,钱满仓民国30年(1942年)和父亲,从河南逃荒到南江县这个不知名的小村庄,一晃就是40年过去了。满仓的心里始终放不下的是“大女儿”巧灵,并不是自己亲生的大女儿巧灵,这个苦命的女孩从出生的那一天,就似乎注定了要重蹈她亲生母亲的覆辙。

安前村比较偏僻,甚至连外界的战火都烧不到这个地方。这也是当初钱家父子俩,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安家的主要原因。这个名为安前的村子,记得刚刚逃荒来的时候,正是江南的初春时节,田里零星的开着几朵油菜花,拂面的风还带着些冷意。村口立有一个木制的简易牌坊,上面刻了“安前古村”四个字。走的尽头没有了路,只有一湾河水挡在前面,河面很窄,上面架了一座不知是哪一年的小木桥,木桥的几个桥墩上长满了苔癣,看着像是要随时垮塌的样子,桥宽大约一米的样子,透过桥面的木板缝隙,可以看见桥下静静的流水。桥不算长,几大步就能跨过去。可别小看了这条河,它可是安前村以及附近的几个村子的生命河,河水最终流过县城,穿城而过汇入长江。
这条小河虽然不宽但是却很长,小满仓用茫然的眼神向河水的上游、下游看了几眼,没有看到尽头,忽然发现河里竟然有一条鱼在游动,
“爹,这河里有鱼哩!”满仓激动的叫了起来。
这条河一年四季安静的流淌,没有什么枯水季节。看到这一湾河水,满仓的父亲老钱默默地看着河里渐渐游远的鱼儿,再看了看一脸兴奋的满仓的脸。
“满仓啊,你说我们就在这河边住下来,哪儿也不去了好不好?”
“爹这里什么都没有啊,我们住哪啊?”
“咱们父子两个人,四只手,怎么能说什么都没有呢?”
老钱父子于是决定在河边安家了。当时河边只有一条泥土路通向小木桥,过了桥就是大片的水田,在泥土路的旁边有一片废弃的荒地,老钱拿出一把捡来的满是锈迹的旧菜刀,很快除去了荒地上的杂草,利用荒地边的两棵树支撑起一块破旧的帏布,算是在这条小河边有了一个“家”。
河对岸的大部分田产,都是南江县最大的地主安得广家的。安前村的村民现在都是租种他们家的地,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好几代人。

在安前村的这条街上前后住了十几户人家,有一户赵家开了一个铁匠铺,打制一些村民常用的农具,家里有一儿一女。儿子赵虎从小就和赵铁匠一起打铁,小小年纪有一把子傻力气。赵家媳妇还帮人缝补浆洗,村里人过年时,哪一家扯了块布料都是赵家媳妇给做成新衣,所以赵家渐渐的在村里有了一些人缘和威信。赵铁匠的隔壁是老实的种田人老庄家,老庄家里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出嫁了,小女儿和满仓一般大。对面住着的也是一家佃户,只有父子两人,儿子大头有点先天“弱智”,其实只是不善于言辞,有些口吃,给人一种傻乎乎的感觉。村口住着安老先生父女俩,这个安先生据说是大地主安得广的远房亲戚,大名叫安得名。在县城读过几年私塾,清末还考过秀才。为躲避抓夫当兵,举家迁到这个无名的小村庄。后来安夫人得病,不治而亡。只留下父女俩人相依为命,女儿安雯很小的时候,就被安得名送到赵家媳妇那里学做女红。他一心只是想着,女儿长大了能够找个好人家嫁了。安安稳稳了此一生,安先生的大名在安前村很少有人知道,这里的住户都称呼他安先生。早些年,在妻子过世不久以后,读过几本中医治病方面的书籍,为的是让女儿雯雯不再重蹈妻子的覆辙。这也就让安先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中医治病的方法。于是父女俩就以给附近村民看看病、把把脉来贴补家用。开始只是帮人家做一些简单的外伤处理,后来就连蛇咬、骨折一类的安先生也能应付自如。满仓和父亲到安前村的时候,安先生“行医”已满十三年了,雯雯也出落成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家。安先生除了每月带女儿去县城药铺买药,雯雯从小就没有离开过安前村,也根本不知道外面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钱家父子自打来到安前村,始终抱定与人为善的处事原则,开始是在河湾里捕鱼为生,当天捕到的鱼,要等到第二天一大早挑到离村子十几里以外的南江县城去卖,父子俩人辛苦一天也就能打三、四十斤鱼,一般还都是不到半斤重的小鱼。有时一天根本就打不到什么鱼,老钱干脆就让满仓东家两条、西家三条的送给“街上”的邻居。周围几户人家都吃过老钱家送的鱼,但送给安先生父女俩的次数明显要多,不为别的,只是这条“街”上只有安、钱两家,还有赵铁匠家,不是靠种田打粮的收入维持生计,相对来讲这三家似乎走得就更近一些。平时村里的几户人家偶尔也接济接济钱氏父子,都是穷苦人出身,谁也不敢说不会遇到难处。来到安前村的第一年,赵铁匠、安先生还有老钱父子,三家就是在一起过了个年。在小满仓的眼里,安先生是一位有学问的人,而他唤作雯雯姐的安雯,则是他有生以来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而在雯雯的心里,早已经把聪明、善良的满仓当做亲弟弟了。满仓和赵虎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哥们,相比较赵铁匠的儿子,安先生更喜欢长相斯文一些的满仓。安先生曾经有意无意的和老钱说起过,“你们家满仓要是再早生十年,我们安、钱两家一定结成亲家。这也是命中注定的,安、钱两家先后在安前村落脚,这就是缘分啊。”

当安先生问起老钱在河南老家做什么营生时,老钱只是憨厚地笑道:“除了种粮食,还帮俺老丈人家做过豆腐,卖过豆浆、豆腐脑。提起这个做豆腐,哎呀,比种粮食还要辛苦。起早摸黑啊。安先生你是不知道啊,我老丈人就是做豆腐积劳成疾给累死的。”
安先生静静地听着老钱的抱怨,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你想让满仓跟赵铁匠学打铁,不如自己在家做豆腐卖,这附近十里、八里地还没有做豆腐的人家。而且南方人也经常喜欢买豆腐回家来吃。就是不知道你们做的豆腐,合不合南方人的胃口。外村有个卖豆腐的瘸子,一个月顺路一、二次,挑担子进哪个村就吆喝两声,每次来我都让雯雯买一块,那今天就是麻婆豆腐肯定无疑了。老钱你记好了,麻婆豆腐一定要又麻又辣,这样可以去除人体的湿气,种田人就不会得关节病了。”
“那俺们下河摸鱼的,不得更要多吃麻婆豆腐,要不然肯定得关节病了,连路都走不了了。”老钱也附和着。雯雯和满仓都哈哈哈地乐起来。
满仓也一个劲的说:“爹,我要做豆腐,不想学打铁,我让雯雯姐做麻婆豆腐给我吃。”
“好、好、好,只要不怕吃苦,就能学会做豆腐,就能吃到你雯雯姐做的麻婆豆腐。”
老钱轻轻的拍着满仓的脑袋。



“拨浪???拨浪??????”远处传来了熟悉的货郎的叫卖声,安前村每个月都有一、二个货郎挑担进村,雯雯家是最早能听到拨浪鼓声的。她也是第一个帮这个货郎招揽顾客的,从村头到满仓家。一家不落,很快赵家媳妇、李家闺女男男女女一行人就聚到了村口的木牌坊下,满仓要是在家,这时当然也少不了他。但是渐渐地满仓开始讨厌起这个年轻的货郎了,货郎年纪不大,看上去二十来岁的样子,总是用异样的眼神看着雯雯,满仓隐隐约约感觉到,雯雯姐似乎渐渐接受了这个货郎的目光,从开始的躲闪,到欣然接受,最后竟然有了期盼的神情。而那个外村的货郎渐渐的来的次数更加频繁,有时三、五天就到安前村来,其实不为别的,只是想来看雯雯,能和雯雯说上几句话。
这一切安先生都看在眼里,他也在暗中悄悄打量着这个年轻的货郎,眉眼还算清秀,说话的语速不紧不慢,看上去性格应该还是谦和的。最终安先生还是通过赵铁匠的老婆,打听到这个货郎就是距此五里以外的一个叫东湖的村子。小伙子也姓安,单名一个“凯”子。据说其父亲早年还当过北伐军的连长。孩子出生以后,安连长喜出望外寄出家书,取“凯旋之日即回家团圆之时”中第一个字。自此以后再无音讯。妻子罗氏单独把安凯抚养长大。小的时候安凯还读过二、三年私塾。最后还是因为家境的原因辍学了。单身女人门前的是非是可想而知的。村里一些不老实的男人总是想在他们家找些是非。直到民国32年(1944年)的端午前后,方才终止。原因很简单,安连长一个过命的兄弟刘排长,给罗氏带来了安凯父亲的阵亡口信。同样命运而且左手致残的刘排长,就此在东湖村安了家。
自打这个刘排长来到东湖村以后,安凯经常十天半月的不回家了,他不想看到这个残疾人,也不想看到他妈经常给孤零零的老刘送些吃的、用的东西。老刘的左手只剩下残缺的半个大拇指,生活上只能勉强自理。老刘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不想给母子俩添任何麻烦。老刘当兵之前在家可是一把种菜好手,在东湖村收的菜也是最多的,安家母子吃的菜,都是老刘在菜地选出的最大、最好、最新鲜的。老刘经常还和罗氏提到安凯的婚事,
“凯子也是二十好几的人了,不能挑一辈子货郎担吧,嫂子还是赶紧给他张罗个媳妇吧。”
“这孩子整天也不着家,不知道有没有相中哪一家的姑娘。”罗氏也皱着眉头道。
“还是托本村的老媒婆给出出主意,明天我去买些见面礼,我们去拜访一下张媒婆,看看有没有哪家的姑娘,合适给凯子当媳妇。”


民国34年(1946年)的秋天,旧历八月二十八,是满仓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一天是安雯出嫁的日子,满仓在鼓乐手的喜庆锣鼓声中、在雯雯穿着鲜红嫁衣的背影里,这个半大的男子汉终于独自在房里,把头埋在臂弯里抽泣起来。这一切大家都不知道,只有安先生从满仓发红的眼眶里看出了些许端倪。安先生也哽咽了,满仓要是再年长十岁娶了雯雯该有多好啊。
安凯做了多年的货郎,在家里实在呆不住。新婚不到一个礼拜。就又挑着他的货郎担走村窜户了。临别时也没有和他的新媳妇多亲热亲热。这也成了安凯终身的遗憾。凯子新婚后第一天卖货,货郎担里没有多少货了,新婚的家什、用品已经把货郎担掏空了,凯子决定先到县城进些货再去卖。家里已经是坐吃山空了。
县城国民党部队正在到处抓壮丁,准备打内战。凯子刚刚进城,就被守城的士兵没收了货郎担,和其它一起被抓到的成年男人,站在城墙下一字排开,接受一位长官模样的络腮胡子训话。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之不保,何以家为。生逢乱世,男儿当投笔从戎,报效国家。我们刚刚打跑了小日本,现在共匪又要抢蒋委员长的天下。共产共妻,如今党国赤祸横行,所有男人都应该拿起武器,和赤匪血战到底。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断绝和家人的一切联系,到新兵营参加训练,在我的指挥下脱胎换骨,成为党国的忠诚卫士。在我这里只有战士,没有逃兵。谁要是想当逃兵,不要怪我手里的枪不认人。”
安凯木木的站在那里,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觉,他厌倦了货郎的生活,但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是以这种方式结束了货郎的生涯。他的内心里似乎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在涌动,他想出人头地,他甚至想到他衣锦还乡的时候,雯雯抱着他的儿子,站在家门口等着他回家时的情形。
乡里的保长一大早就到村里发布告,说是所有青壮年男子都要参加国军,没有回家的马上通知回家之后,到乡里报名。逾期不报,按通匪论处。雯雯在家里,听到这个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她连夜和婆婆一起跑到县城,找到安凯所在的兵营。守卫的士兵根本不让见面,大胡子军官对母女俩正色道:“你们的丈夫和儿子正在为国尽忠,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不要在我的军营里哭哭啼啼,成何体统。要是再不走,就当你们扰乱军心,让官府抓你们进大牢。”
“军爷啊,你就发发善心,让我们见一面吧,我儿子刚刚娶媳妇才几天,就被你们抓来当兵。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啊!”安凯妈罗氏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络腮胡子态度坚决,以会扰乱军心为由不让见面。“你们家的男人现在很好,不要记挂了。还是先回家吧,来人,送她们娘俩出城。”说完还和派出的士兵耳语了几句。
雯雯她们婆媳俩硬是被“送”出了城。派来的士兵临走时硬是塞给安凯妈罗氏两块银元。
娘俩终于失魂落魄回了家,雯雯先是绝望,后来竟然到河里寻短见,幸亏被老刘叔发现给找了回来。满仓听说安凯出事以后,最先和他爸、安先生赶到雯雯家。、就是在来到路上,老钱和满仓父子都险些被抓了去。安先生连连摇头,“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啊!”
“老钱啊,我看你们父子俩还是别去了,别人还没到东湖,就先被抓了壮丁。我一大把年纪是没人要的,你们还是先回家吧,过段时间再打听一下我女婿的下落。”
“那我们就先回了,安先生你一定要好好劝劝雯雯,让她一定要想开一点,年纪轻轻的不能再寻短见了。”老钱也皱着眉头,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爹,我要跟安先生一道去看雯雯姐,要是有人抓我,我就跑。”
“你跑的了吗,当兵的手里都有枪,老老实实跟我回家,要不然你雯雯姐没见到,还丢了小命。”老钱硬是把满仓拖了回来。



老钱这两天都没有出门,每天都和赵铁匠一起喝酒,赵铁匠有些老不正经,抑或是喝了酒的缘故,“现在雯雯就等于守了活寡,你还不如把雯雯娶进门,你们安、钱两家并一家,亲上加亲不是很好吗。”
“我说老赵,喝多了吧,雯雯才多大,嫁给我这个小老头,亏你想得出来!”
“我看雯雯干脆给你们家满仓当媳妇算了。”老赵媳妇在一边插话。
“不行、不行,满仓才十五,雯雯比满仓大七、八岁。再说咱们家这个外来户,穷的叮当响,委屈了人家雯雯不说,安老先生也不会答应的。这事今天就随便一说,以后不要再提了啊。”
“老钱,这个事情包在我们两口子身上,找机会我和安先生说说。”赵铁匠喝了一口酒,有点兴奋起来。“你看雯雯是多好的姑娘,漂亮贤惠,嫁给你们家满仓,简直就是你们家祖坟冒青烟啊。”
“哎!要说雯雯这孩子还真够可怜的,结婚没几天,丈夫就给抓了壮丁,以后也不知道是死是活,咱们还是不要再给安先生家添乱了。”老钱呡了口酒,沉闷地摇摇头。
“我看这就是雯雯的命,能到你们家安身,我看也是这丫头的命。”赵铁匠非常坚决的保持自己的观点,“你说被抓去当兵、当炮灰有几个能够活着回来的!就算是在战场上捡了条命回来,那十有八九也是缺胳膊少腿的了。”
“这个事情还是不靠谱,总觉得不地道,以后还是不要再提了。”老钱嘴上这么说,但心里还是隐隐约约有着些许的渴望,不说别的,就是老钱自从老婆和自己出来逃荒饿死在半道以后,光棍一人带着个孩子已经好几年了,早就盼着什么时候能够再找个媳妇过日子,说一点都不想那是假的。可是自己的这种情况,想要找个老婆又是太难了,更何况满仓也渐渐大了,也由不得为自己的事做太多的考虑,还是先把日子过好了再说吧。来年到县城开一间豆腐作坊,让满仓学着做生意,自己专心做豆腐、做豆脑。他没有想到南方人,特别是南江人很爱吃豆脑,经常有邻村的跑到他家来买豆脑,每次挑出去的满满一桶都能卖完,有时豆腐能剩下好些挑回来,但是满满一桶豆脑总能卖个精光。老钱似乎从这里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他的心里渐渐有了盼头。

经过丈夫被“抓”和两次的寻短见,雯雯已经是心如死水。看着自己渐渐隆起的小腹,雯雯决定好好的生下这个孩子,她要和她的孩子一起,等待丈夫有朝一日能够回村,和她们娘俩团圆。雯雯和自己的婆婆仔细商量过了,雯雯还是回到父亲身边,安凯妈就好和老刘住在一起,相互也有个照应。这样雯雯也可以放心地回到安钱村,平静地把孩子生下来。
自打雯雯回家以后,老钱和满仓父子时常去安家问寒问暖、唠唠家常。每次都不是空着手,每天老钱都要让满仓热一大碗豆腐脑端到安先生家里,说是让父女俩当早饭,满仓还悄悄对雯雯说,
“我和我爹都舍得不吃,我爹说你需要营养,多吃豆腐脑,到时可以生个大胖儿子。”雯雯听到这里,只是摇着头苦笑两声:
“满仓,帮我谢谢你爹,我们安家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的,下辈子我给你们钱家当丫头、当老妈子,报答你们钱家。”
满仓连忙摇着手,
“别、千万别这样,,我和我爹的衣服都是雯雯姐给做的,吃我们家一点豆腐脑还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雯雯姐赶紧趁热和安先生把豆腐脑吃了吧,我已经帮你们放过香油和辣椒了。”
“满仓,以后不用再放辣椒了,我吃不了辣的。”雯雯打心眼里感激着钱家父子。



赵铁匠的儿子赵虎,最近屁股上长了个鸡蛋大的火疖子,每三天到安先生那里换一次药,换药时赵虎趴在长凳上,撅着屁股,安先生和铁匠一人按着赵虎的屁股,一人用力得挤着脓包里的脓血,每到此时,安家就传出只有杀猪时才有的嚎叫声。这天赵铁匠终于向安先生开了口,“雯雯的事情你就一点都没考虑过吗?等孩子生下来,再找人家就不好找了。”赵铁匠也觉得一时开不了这个口。
安先生静静地给赵虎换完药,叹了口气,“生不逢时啊,又能怎样。你的心思我也知道,虽然老了但是还不糊涂。钱家父子对我们家有恩,我也不能随便让女儿挺个大肚子,就嫁给他们钱家,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啊。”
“安先生,你别是还指望女婿过两年能全须全尾的回来吧?”看着安先生不紧不慢的样子,赵铁匠有些坐不住了。
“抓夫当兵有几个能全须全尾的回来的?能够知道他还活着我就烧高香了。雯雯现在身子弱,你可别在她面前提及此事,要是动了胎气那可是大小两条人命啊。”
“你就放心吧,我不也是就和你商量商量吗,雯雯有什么打算吗?”
“她能有什么打算,外面到处兵荒马乱的,听说安得广的大儿子是国民政府的官员,回家给他老子报信,说老蒋都选好退路了,国民党已经不得人心了,和共产党这一仗迟早是要败的,让家里人早作打算。给国民党当炮灰的,不知道还有几个人能够活着回来。”安先生似乎已经不指望女婿还能再回来了。
“我已经想好了,要是雯雯愿意,就让她认老钱作干爹,和满仓以姐弟相称,但是还要看人家老钱父子愿不愿意啊。”
“要是那样,老钱父子能睡觉都给笑醒喽。一个是天上掉下个女儿,一个是天上掉下个姐姐,没什么不愿意的,就是觉得差那么点意思。”
“这已经是给雯雯‘包办’了,我这么提出来,雯雯应该还能接受。”安先生目前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化解他们父女俩面临的困境。他也知道街坊邻居都是在为他们父女着想,自己倒是没什么要紧,但是很多事情必须要替女儿雯雯着想、着想。刚刚“失去”丈夫,不能再让她失去孩子了。
老钱每次到县城买豆腐,都四处打听,县城里那支国军部队现在开拔到什么地方了。但是每次都得到不一样的消息,头一回说是开拔到山东,后来又听人说部队在山东全军覆没,也有人说部队就驻扎在苏北、鲁南一带。每次老钱把打听来的消息告诉安先生时,安先生都默默听着。听完总是告诫老钱不要让雯雯知道,安先生只是告诉雯雯,部队在各地到处打仗,没办法知道准确驻扎地点。唯一的只有等安凯来封家信,才能知道准确消息,即便这样还是无法去部队驻地找到人,即使能够找到,安先生也绝对不会让雯雯孤身一人出门的。
安前村口的那条路,是连通附近几个村子的唯一的一条大路。平时还是常常有行人经过的。这条路和那条河是大致平行的,也说不清到底是哪一天,大头家在村口支了一个茶水摊,稍带卖些香烟、瓜子花生什么的。不知道是不是茶水摊的缘故,安前村口从此似乎热闹了许多。凡是经过村口的人,总是要到茶摊前坐下来喝一杯茶,和大头说上几句话。长此以往,大头成了安前村里消息最灵通的人,安前村的这个茶水摊,也成了方圆十几里的信息交流中心,什么安得广的大儿子安少国是国民党,在南京国民政府里当官,小儿子安少文是共产党,在共产党的中央根据地刚刚当了大官;大小姐安少锦的丈夫是上海的大户人家的公子,在南洋还有个大园子,大小姐很快就要和夫家举家迁往南洋;二小姐在上海上学,明年还要到欧洲留学去;安家已经卖掉自家的所有土地,换成了满满一箱子“黄鱼”,而且都是大黄鱼。埋在自家的庭院里,只有安得广一人知道准确的埋藏位置??????诸如此类的消息大头天天都能说出一箩筐来,而且话题的中心,都是围绕着当地的首户——安得广。



雯雯终于在民国35年(1947年)夏天,平安地生下了一个女孩。孩子出生那一天,安前村所有的人都聚集在安先生家里。安先生忙前忙后的,嘴一直没合拢过,好像这是他今生最幸福、最快乐的一天,刚刚给接生婆泡上姜茶,有忙着给左邻右舍倒水、沏茶。老钱父子当然也帮着忙里忙外的。
赵虎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一支老鼠夹子,拎在手里和他妈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家里老鼠多,可不能让老鼠伤了小囡囡,我爸让我特地去县城买了一个这玩意儿。”
“这父子俩尽搞些不着调的东西,哪家生孩子,给人家送老鼠夹子的。”赵虎他妈一边数落着,一边把手里重重的篮子放在桌上。
“让大家破费了,大头送来的花生、香烟已经够多了。”安先生赶紧上前接过篮子。
“女人生完孩子,接下来就要坐月子。可千万不能大意啊,要多吃有营养的东西,多喝鱼汤,不能下床、受风寒。我看安先生一个人肯定是做不来的,雯雯坐月子我来照顾好了。”铁匠媳妇主动接下了照顾雯雯的任务。。
“我和我爹至少每天抓一条大鱼,给雯雯炖鱼汤。”满仓一边看着赵虎妈篮子里各种各样的吃食,一边忙不迭的说道。
直到天黑以后邻居们逐渐散去了。雯雯看着怀里的婴儿,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神情。
“爸,我想给孩子起名叫巧灵,希望小姑娘以后能够心灵手巧。对不对啊,小巧灵??????”。
“巧灵就巧灵吧,只有你愿意就好了。明天我再托人给亲家捎话,说雯雯给他们家生了个姑娘,他们高兴也是个姑娘,不高兴也是个姑娘,反正我们家不管是姑娘还是小子都高兴。”

捎话一捎就是二年,不是找不到捎话的人,而是安凯妈和刘排长根本就不在东湖村,自从雯雯回了娘家,安凯妈和老刘卖掉所有值钱的东西,互相扶持着踏上了漫长的寻子之路。看到有驻扎国民党军的地方就去打听,直到现在一直是杳无音信。这是捎话的人给安先生回的话,安先生默默地拿出两个红鸡蛋,硬是塞给捎信的人,叮嘱了几句“走好、走好”就沉沉地关上门??????
他在想怎么把这个事告诉雯雯,雯雯能不能平静的接受这个现实。

今天的南江县城也是热闹得很。安得广的二儿子安少民同样喜得贵子,安得广给这个孩子取名福海,其义不言而喻。安家在县城最热闹的两个地方设了施粥棚。一处在二桥广场,另一处就在安府门前。民国35年(1947年)的夏天,到处都可以看到逃荒、避难的乞丐和难民,在相对富庶的南方,更是聚集了大量的灾民和难民。所以安家的粥棚也就人声鼎沸了。今天安得广大发善心,给要粥喝的每个小孩额外的发一枚红鸡蛋,因为要鸡蛋的孩子太多了,安家最后只有在鸡蛋上点上一点红墨水,而且安家的管家、佣人见到孩子就发,有县城里居住的孩子听说安家发红鸡蛋,也来凑热闹,争先恐后地,往往是嘴里的鸡蛋还没咽下去,就又跑过来向分发鸡蛋的周嫂伸出了小手。周嫂也是觉得,安家今天是难得慷慨一次,就让孩子们多吃几个鸡蛋,一边还叮嘱这些孩子,“不要多吃,吃多了把肠子撑破了,每人多发两个留着明天再吃,明天安家就不施舍鸡蛋了,听见没有啊??????”

安得广自诩是大唐名将安禄山之后,在别人讥笑安禄山是胡人,唐朝有名的叛将时,安得广连忙驳斥,“叛将也是一代名将,安家总归是名门之后。到我这一代已经是辱没了祖宗啊,家里已经没有了名臣、良将。充其量也就算是个一方商贾罢了。”
安得广说的没有错,在南江县城里,安家的确是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其实安姓人家在南江县城还有很多,有的还和安得广沾亲带故的。雯雯的爸爸论辈分还比安得广长一辈,安得广还有一个大哥在省府里做参议员,安得广能有今天,还有大儿子安少国在仕途上的升迁,都离不开这位省府大员的“关照”。安得广在他大哥的荫庇下,成为南江县的首户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
安得广一共娶了三房老婆,大老婆在刚过门没几年就得病死了,因此也在安家人的记忆里没有了什么印象。安少国、安少民和大小姐安少锦,其实是应该算是二太太王氏所生,小儿子安少文和二小姐安少程都是三太太程氏所生。这两房太太平时就很少往来,只是到了逢年过节全家人在一起吃饭时,两位太太才能坐到一张桌子前,彼此也就打个招呼而已,没有更多的交流。平时安得广和二位太太很少交流、谈心,家里的日常事务都是由安得广吩咐管家安德才办理,两房太太基本上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管家安德才其实是在大太太还没过世时,到南江县来投奔安家的一个远房亲戚。当时的安家远没有现在发达,安得广的父亲只是在街上开了一家小饭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看着这个忙前忙后不计较报酬的年轻人,就把安德才收留在饭馆里打杂。当时安家的饭馆也的确缺少人手,而且安家准备在上行桥桥口处,再开一家饭馆,反正家里缺人手,还要新招一些学徒,安得广当时也就二十岁刚出头,帮他父亲打理这家新开的,名为“桥头饭庄”的饭馆。
南江县城在前清就是商家云集之地。一条水系自西向东横穿县城,前清时期留下了两座石拱桥,分别是上行桥和下行桥。后来民国成立了,为了交通方便,当地的商会牵头集资,又在已有的两个石桥中间,修建了一座稍大一些的石桥,当地的文人给这座桥起了一个文绉绉的名字“鸳鸯桥”。可是老百姓不买账,干脆叫“二桥”,因为这桥在中间,从上数、从下数都排“老二”。二桥从此得名,“鸳鸯桥”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是附近的一条烟雨巷却是显得格外招摇,烟雨巷有着和两座石桥一样的历史,小城的人没有谁能够回答,到底是先有的烟雨巷,还是先有的小石桥。本来较为闭塞的巷口,一下子暴露在宽敞的桥口。鸳鸯桥边就多了一些风尘女子妩媚的身影,特别是夜晚的桥边,更是“繁花似锦”。安得广曾经也是烟雨巷的常客,有时也就是找一些风尘女弹弹曲、唱唱弹词,很少在外过夜,多半只是排遣一下内心的苦闷。他大哥安得常有一年从北洋政府告假回乡省亲,安得广就在烟雨巷里最大一家名为“花海楼”的妓馆,招待过大哥一次,由此还成就了大哥安得常和“花满楼”当家姑娘“雪蝉”的一段姻缘,那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这个叫“雪蝉”只卖艺不卖身的姑娘,被后来官场得志的安得常赎了身,带到省城去了。这已经是南江县城众所周知的事了。从此以后,安得常便很少再回家,逢年过节来一封家信,问候一下家人报个平安。

安少国、安少文很早就被安得广送到外省求学,大小姐、二小姐也被送到上海的女校读书去了。只留下二少爷安少民,帮着自己打理家事。少民读过七、八年的私塾,虽然没有进过正规学堂,但也算是一个文化人。一副书生模样,架着付眼镜,眼窝略微有些凹陷,白皙的面庞和精干的身形,显示他大户人家的出身。但是骨子里却透着生意人特有的精明。这也是最让安得广满意的地方,而且少民对他父亲的话是言听计从,从不怠慢。唯唯诺诺中还不乏自己个人的主见,对少民的有些想法,安得广还是颇为欣赏的。就拿安家在二桥广场附近的购置店铺这件事来讲,就显示了这位二少爷的商人天赋。“桥头饭庄”是安家得以起家的店铺,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安家又相继买下了左右、周边的七、八家店面,除了扩大“桥头饭庄”的经营面积,还相继开起了“安盛米行”、“安记百货”、“安记茶楼”等买卖。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开米行和百货铺就是二少爷少民的主意,理由很简单,饭庄每天需要采购大量米面、油盐酱醋等等必需品,与其在别家买,不如在自家的店铺里直接购进,肥水不流外人田。在加上二桥附近的人气渐旺,安家的生意也是旺上加旺、兴隆的很。现在安得广只是重点关注着饭庄的生意,剩下的都交给二少爷安少民在打理。



二少奶奶谢月娥是南江县警察局长谢云峰的独生女。安、谢两家联姻还真是门当户对、强强联姻。谢云峰是一个落魄军阀出身,在江南一带常年打来打去,掠夺了一笔不小的财富。娶了好几房姨太太,只生了一个闺女。后来随着年纪见长,干脆花重金,给自己捐了一个警队大队长的差事,军人出身的谢队长,做起警察来倒是轻车熟路的。最后使手腕告倒他的前任局长,顺利坐上了南江警察局第一把交椅。谢局长直到娶了第五房太太,还是没有能够生个儿子。南江人都说是因为谢云峰杀人太多,遭了老天爷的报应。月娥是三太太所生,下面还有两个小妈。这样的家庭让月娥从小就工于心计,知道对女人什么最重要,知道为了生存要有所取舍。作为独女的月娥没少娇惯,嫁到安家以后,更是知道怎样拿起女人特有的“武器”来武装自己。月娥自从嫁到安家以后,经常穿着锦缎绣花旗袍,精心打理的卷发和高高挽起的发髻,苗条的身材配上黑色高跟鞋,显得雍容华贵、光彩照人。当然安家也不会慢待这位局长的千金,除了每月少民给她的十五块大洋零用,少民他妈每月还给这位漂亮的儿媳妇额外的五块大洋,月娥把这五块大洋入了自己的小金库。给安家生了儿子以后,少民他妈给儿媳妇又增加了两块大洋,并且没有再和第二个人提起这件事,就连少民都不知道月娥还存了私房钱。
月娥的脸上有一种江南水乡女人特有的韵味,细细的眉毛像是画在她那张白皙的、略施粉黛的面庞上,乌黑的刘海微微卷着,恰到好处地点缀在额前。耳坠、项链更是为月娥锦上添花,手里悠闲得摇着一把檀香木的绸布绣花扇,再加上她矜持的微笑,每每和少民走在街上,都吸引了路人的不少羡慕的目光。
因为常常和少民出入自家的店铺,渐渐的,月娥对做生意似乎也悟出些其中的门道,同时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月娥发现饭庄的米面、油、干货等食材的用量很大,有的时候饭庄那边还没有用完,管事的就叫人来进货,特别是饭庄里有哪户人家预定了红白酒席,进货量特别大,百货铺的伙计来不及清点,就被催促着把货拉走了,货物的清单就全部以百货铺的出货单据为准。少民是不会在自家的生意是做手脚的,但是月娥的一番话终于还是让少民有些动心。
“你大哥、还有两个妹妹在外省上学,家里花大把大把的银元供着。花的可都是我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听说还要送二小姐出国留学。这么多年老爷把钱都买了铺面和地。你在这个家里都捞到什么好处了,现在趁我们两口子还年轻,要多预备些钱留着急用。江北国民党和共产党打的不可开交,万一仗打到江南,房子、家产都保不住了,手上又没钱,我们一家三口不要饿死了。”
“这个父亲早有打算,我也劝过他,让他把所有的田地全部卖了,换成现大洋,生逢乱世只有现大洋最靠得住。爸也听进去了,家里的地已经卖了一大半了,最后只要留下县城的几家铺面维持家里的生计就行了。”少民和自己的媳妇交了安家的底。
“你知道父亲把钱都放哪里了?”月娥最想知道的就是这个。
“都存在上海的大银行里,爸准备把所有的地和店铺全部卖掉,只留下饭庄,把钱都换成金条存起来,等打完仗以后太平了,再拿出来用。”
安少民还真没有对月娥隐瞒家里的事。少民的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现在的他必须和月娥站在一起,月娥给安家续了香火,母以子贵的道理,让家里人对月娥都敬让三分。少民打算借用这位二少奶奶的手,为自己多捞一些家产。不然这几年的生意不是白做了。


:八

二桥广场位于河的南侧,也是安家商铺比较集中的地方,饭庄往北五十米处就是南江最著名的烟雨巷。水乡的建筑都是建在水上,或者说建筑的周围都环绕着水系。烟雨巷不是一条笔直的巷子,而是在周围众多的建筑中绕了一个大圆弧,最后的出口竟然和紧邻安家的状元巷相连。走在烟雨巷,仿佛走进了江南特有的淫淫菲雨中。褐色的砖墙被岁月剥离的斑斑碌碌,偶尔能看见,或是互相依偎着、或是相互打情骂俏着走过去的男男女女,是烟雨巷里特有的标志符。少国和少民小的时候,常常躲在巷子的转角处吓唬过往的对对“鸳鸯”。一次外面下着小雨,二太太打着一把花洋伞,领着少文来找少国和少民,被躲在暗处的兄弟俩吓了个正着。此后安得广再也不允许,自家的孩子跑到烟雨巷里去玩了。
江南是盛产美食的天堂,南江县的春香糕是远近闻名的地方特产,前清时做过向紫禁城进贡的贡品。所以南江的春香糕,就成了江南特产的标志。二桥广场对岸的胡记糕点铺,又是南江县城做春香糕的头一块招牌。老板胡广元继承了祖上传下的做糕点的手艺,胡家的两个儿子,大儿子胡文山在家里子承父业,小儿子胡文海和安家的两位小姐,是同一年被家里送到上海求学,先是被送到中学,后来又被父亲胡广元花钱送进大学,胡文海在上海上学期间,热情地追求着二小姐少程。胡家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有一半被这对热恋中的少爷、小姐扔在了十里洋场。
春香糕是秋冬季节开始制作,此糕点夏季不能制作,炎热的天气里无法使糕点的糖份凝固,糕体无法成形,加之夏季食品不宜储藏,气温超过20度,糕体内部就开始松散了,影响口感。所以胡记糕点铺只有在过了霜降节气以后,正式开始制作春香糕。其实在南江县有好几家作坊制作春香糕,工艺水平基本没有太大差异。只有胡记的春香糕在最后一道加热工序之前,胡广元在糕点馅心里,撒上一种不知名的浅棕色粉末。这种粉末的配方只有胡广元一人知道,而且只记在脑子里。据传这种粉末状的东西是三种成分构成的,别家的糕点铺一直在揣摩这种“胡记粉末”的配方,但是一直没有做出来。不是味道更糟,就是口感怪怪的,反倒是弄巧成拙。胡记糕点凭借独一份的口感、香味。在春香糕的旺季里,胡记店铺门前总能看到排着队来买糕点的老老少少,还有专程从外县赶来购买胡记春香糕的。胡广元的生意虽然比不上安家,但是也让很多同行心生嫉妒,也为自己和家人种下了祸根。
胡广元为了不让别的作坊猜到粉末的配方,着实费了不少心思。他在自家的后院里,经常晾晒着一些,看似和做糕点相关或不相关的配料,如红绿丝、姜丝、大料等等,满满一大院子,这是在掩人耳目。他就是要让别人对配方的猜想都误入歧途,其实只要有一种配料不在其中,都无法完成全部配方,而且做出糕点的味道也是差之千里。为此,胡广元被同行在背地里骂过无数回,上行桥附近的一家糕点铺,被自己小儿子悄悄偷回来的“配方”给坑惨了,做出来的一批春香糕全部走味,不仅卖不出去,而且味道还让人难以下咽??????
就是胡广元这么一个精明的商人,最后也没有在残酷的商战中幸存。
安少民和谢月娥早就打过胡记春香糕的主意,每当他们在街上看到胡记门前排队的人群,少文就静静的注视一会儿,然后和月娥若有所思的慢慢离去。少文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是考虑对胡家不能操之过急,要一步一步引君入瓮。首先还是要先和他父亲安得广协商一下此事。
民国37年(1949年)农历新春,少民和月娥在家里和父亲、母亲、大娘用完晚饭后,安得广把少民单独叫到偏房,商量进一步吞并胡记的计划。
“少民啊,年前我们一共从胡家进来多少货,还剩多少了?”安得广一边品着茶,不急不慢地问着话。
“我们已经吃进了胡家将近一半的产货量,除去自家饭庄、茶楼的用量,其余的已经全部销往外县的糕点铺和茶楼,价格涨了两成,胡家在南江县的货源经常吃紧,而且原料的进货也是个问题,外县的糯米、面粉根本运不进来,而我们家里有的就是米和面。好几次我叫伙计到胡家去零买个几斤,都说要等到明天才有货。照这样的进度,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能把胡记的糕点全部包圆,让胡记变成安家的糕点作坊。”少民对此事胸有成竹。
“整垮胡记容易,想得到胡家配方就没那么简单了。最近胡家有没有察觉到什么?”安得广平静的问道。
“这个绝对没有,凭我们家饭庄、百货、茶楼的生意,那么一大摊子,在他家进再多的货也是很正常的,到时就怕胡记不能及时拿出我们要的货,就是有十个配方也不顶用。”少民急忙回答。
“我也是担心这个,如果胡记不能及时给我们货,我们挣不到钱倒不重要,就怕会引起胡广元这个老家伙的警觉,胡记一旦有所察觉,我们恐怕就前功尽弃了。元宵节你带份礼品去拜会一下胡记,商量一下来年是不是我们两家签上一纸文书,只要他胡广元在合同上签字、画押,我们安家才能松一口气。合同的起草一定要慎重,你先和胡记提一下这个事,看看胡广元有什么反应。”安得广毕竟是老谋深算,但是他也知道胡广元不会轻易跟着他的指挥棒转。
“和胡记的合同上有两条必须明确,一是当年的供货量,二是价格,其它的都在其次。能把价格压下来三成就不要是二成,只要价格能定死,胡记也就死定了,另外在原料的供应上可以灵活一些,违约条款里可以做些让步,给胡记一些甜头,原料保证充足供应,但是一定要加上因战事不利等原因,原料价格须随行就市。不然胡广元是不会轻易上钩的,另外对刘记瓜子和李记京果的事也要抓紧一些办。”
少民频频地点着头,一边思索着,一边心里默默承认,他的父亲安得广不愧是商场的老将,抓住问题的关键,就是抓到了商战主动权。如果一切都能够按父亲想象的那样进行,那么明年的胡记糕点铺,就是不死至少也要蜕层皮。胡记要是在这次商战中败北,那将是毁灭性的,光是原料这一关,就够胡广元喝一壶的。



大年初六,从上海返家的胡家老二文海和安家二小姐少程,一起在街上闲逛。过年的县城毕竟比平时要热闹很多,文海和少程坐在安家茶楼的临窗的雅座间,吃着茶点喝着茶,桌上摆放着春香糕、一碟五香瓜子、一碟花生米、还有刚刚出锅的松花糕和冒着热气的桂花糕,还有一壶刚沏好的西湖龙井,楼下隐约地传来委婉优雅的评弹的唱曲。
“你们安家茶楼怎么也卖我们家的糕点,这东西我看着就没胃口,”文海吃了一口糕点,呡了口茶,不紧不慢地看着少程说道。
“我觉得你们家的糕点挺好吃的,要是带到学校去,准保被同学一扫而光。”少程斜了一眼文海说道。
“你要是觉得好吃,回学校的时候,我给你送一大包来。”文海总是想讨好二小姐,但经常马屁拍到马腿上。
“别看你们家是做糕点的,春香糕还不一定有我们家多呢,你还送我一大包,明天我送你一大包春香糕,你信不信?”
“程程,你家从我们家进那么多糕点卖的完吗?这糕点三个月卖不出去,就不好吃了。”
“你管的着吗,还不是因为你家的什么祖传配方,都知道胡记的春香糕口味独特,来喝茶的客人都要点胡记糕点,我听说你们家的配方就三样东西,你知道是哪三样东西吗?”
“程程,我要是知道不告诉你,就让老天爷打雷把我劈了。这是我们家的命根子,我哥是长子,到现在也不知道配方到底是什么东西。不过程程我告诉你,听我爸讲配方里的三样东西就是家家都有的,很平常的东西,哪天我要是知道了,我就第一个告诉你。”
“这话等于没说,我要是想知道早就知道了,别的不说,只要带点样品给我们学校化工系的同学,一化验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少程不屑一顾地说道。
“程程,不是我吹牛,你就是带到学校也化验不出来,这个办法我早就想过了,没用的。小的时候我就看我爸做过这个配方,好像先是密封三个月拿出来晒干,磨成粉末以后还密封一段时间再拿出来用。这样的程序你们学校能化验出来吗?”
“你家的配方有这么复杂吗,怕是你们家在故弄玄虚吧。”程程依旧是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没有骗你,这是我们家传了好几辈的工艺,一点都不能偷工减料,不然是做不成的。这里面存在化学变化,放到糕点里有再次发生化学变化,要不然怎么都说我们家的糕点口味特别呢。”文宝还是想把知道的,都能告诉面前的这位二小姐。自家的祖传配方和安家二小姐比起来简直就是草纸一张,不值一提。
“哎,胡文海,以后你要是知道了配方一定要告诉我啊。”
“这还用说吗,不告诉你,我还能告诉谁啊。”看着程程迷人的眼睛,文海已经忘记了一切。
“程程,明天到我们家去吃饭好吗,你要是不好意思,就叫你姐陪你一块过来。我爸妈想见见你。听说你家这一年订了不少胡记糕点,我爸一直想对你们家表示一下。”
“我姐过完年要和他的那位白马王子结婚了,好像还要举家迁到香港。她现在正准备嫁人根本没有时间。我考虑一下,也许过两天再到你家去,想好送我什么新年礼物啦。”程程边卖关子,一边戏耍着热情追求自己的这位二少爷。
“在学校我就想好了,来我们家的时候我一定给你一个惊喜。”
“好吧,一言为定!”
午后的阳光照进茶馆里,暖洋洋的。外面水乡的模样还是很多年前的样子,但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显示了水乡古城的热闹和繁华。但是繁华的背后似乎总有一股股暗流在涌动。老城的人们习惯了安逸的生活,不管是穷人还是有钱人,都活在自得其乐的安逸里不能自拔??????



安少程没有食言,正月十五这天,她和二哥安少民、管家安德才如约来到胡记,当然不是来给未来的公公、婆婆拜年。安家二少爷的到来,让胡广元多少感到有些意外,最高兴的当然还是胡文海。胡记的店面虽然不大,但是后面却有着很大的制作间和库房。里面的几个伙计进进出出的忙碌着,老大胡文山在店铺里忙着,见到有客人来,就礼节性的拱手起身,寒暄几句之后,把客人让到楼上,胡家几口人都居住在楼上。虽然是砖木结构的房子,但是客厅宽敞明亮,家人的卧室也收拾的窗明几净。让这个江南特有的民居建筑充满了家的温馨。
“二少爷今日光临我胡记,真是胡某人三生有幸、我胡记蓬荜生辉啊,你今天就是不过来,我也正准备登门去拜会安老爷的,对安家这一年在胡记生意上的照应表示答谢。”二少爷刚一落座,胡广元就开了口。
“胡老板不用太客气了,我们晚辈应该过来拜见长辈的。再说我们两家这一年的合作不是非常成功吗,来年父亲说还要和像您胡老板这样的商号加强合作,我先代表我们安家祝来年的合作更加愉快。”少民始终面带微笑地说。
“少民啊,我也算是看着你长大的了,你比我家的两个败家子可是强多了啊。难怪你父亲放心得把生意都交给你来打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生可畏啊。哈哈哈???”胡广元还是继续边喝茶边寒暄。但是少民似乎从胡广元的话音里隐隐感觉到了什么,他没有办法知道胡广元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但是他今天来的目的,主要是想知道胡广元害怕什么,或者说对什么会反感和抵触,他想知道胡记的底线在哪里。
“胡叔啊,听说你家文海和我们家少程正在热恋,您是不是知道这回事。作为程程的二哥,我是不会反对的,他们都是在外地求学的大学生,又是新一代的年轻人,他们俩人要是结为百年之好,那可真是我们两家的缘分啊。”少民换了一个话题,在进一步试探着胡老板,而且他想打消胡广元的疑虑,拉近两家彼此的距离。
胡广元没有料到少民会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在文海和安家二小姐恋爱这件事情上,胡广元也是非常矛盾的,自己的小儿子一根筋地追求少程,也不管人家安家愿不愿意,要是文海真能做了安家的姑爷,到是一件好事,胡记在安家这棵大树下也好乘乘凉。但是胡广元遇事总是做坏的打算,他觉得安家财大气粗,应该不会同意把少程嫁给胡家。即便愿意把女儿嫁过来,也一定是另有所图,也许就是冲胡记的百年配方来的。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不怕二少爷笑话,少程年轻貌美,又是大家闺秀,我们胡家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文海现在学业无成,将来还不知道作何打算,要是娶了少程,我担心会误了二小姐的前程啊。”胡广元继续不露声色说道。
“胡叔多虑了,现在是新时代了,不能再翻老黄历了。年轻人讲究婚姻自主,再说他们都是文化人,到哪不能谋个一官半职的。退一万步说,就凭我们两家的实力,给他们小两口谋划个好的前程,应该也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情。”少民宽慰着胡老板,继续说道:“我和父亲已经商量过少程的婚事了,过完年两家先把婚事定下了,等明年文海毕了业,我们再挑个日子把婚事办了,不知道胡叔意下如何?”
“如果真像二少爷说的那样,当然再好不过了,不过婚姻大事还是要慎重一些为好。”
“这是自然的,该有的礼数我们是一样不能少的,要不等过完年就麻烦胡叔下一份聘礼,再附上聘书,先把文海和少程的婚给定了。要不然两家人心里都不踏实。”少民仍旧微笑着。
“还是你们安家会办事、懂礼数,那就按二少爷的意思办。过完年我一定挑个吉日,登门拜访。到时还希望二少爷多多美言啊,呵呵???”
“一定一定,我就在家里静候胡老板佳音。噢对了胡叔,临出门时父亲交代说,我们两家是不是应该立一个来年的合作契约,这样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毕竟空口无凭吗,您不会反对吧,胡叔。”
“既然是做生意,立个契约是很正常的事啊,不知道契约有没有拟好啊,今天带来没有啊?”胡广元也是生意场上的老手,知道契约对做生意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安家就是不提这件事,他也是准备按照自己的意愿,草拟一份契约送到安得广手上,想通过一纸文书来保证胡记的利益。当然这个想法多少有一些一厢情愿的意思。
“哎呀胡叔,契约的事情不着急。我们两家在南江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说好的事情是不会轻易变卦的,而且这么多年我们两家合作得一直都不错啊,我父亲信得过胡记,回去我就拟一份契约书,往后我们两家都按照契约上写的办,过两天我让管家送一份给胡叔过目,写的不好再改就是了。你看这样行吗?”
“好的、好的,我也要准备准备聘礼的事情,回家帮我代问安老爷新年好。”
“胡叔太客气了,那好我就先告辞了。”少民起身向里屋看了一眼。
“文海、文海,别耽误二小姐时间,少程要回家了。”胡广元一边走向里屋,一边大声地叫着二儿子的名字。
少程跟在二哥的后面,乐呵呵的下了楼,和管家三人一起出了胡记店铺,在街上不急不慢地走着。时不时抬起手腕,看看文海送给她的“惊喜”,一块在上海买的女式金丝手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二少爷,老爷真的准备把二小姐嫁给胡家?”管家德才小心翼翼地问道。
“不出意外的话,胡家明年就会倒闭,你说老爷会不会把程程嫁给胡文海?”少民的脸上露出了轻蔑的表情。“这只是老爷的缓兵之计,给胡记尝点甜头而已。不然的话,胡广元这个老狐狸是不会轻易上钩的。
“如果胡记一心想和我们攀亲,那我们拟的契约他是不会反对的,二少爷是不是对立契约的事早有安排。”
“这是当然,我们不光是要和胡记立契约,还要和卖京果的李记,还有卖瓜子的刘记、做米酒的老糟酒坊都要立契约,让他们家的货全部送到我们的安记百货销售,这样既消灭了竞争对手,有保证了安记的利润,一举两得。管家,你说对不对?”
“二少爷说得对极了。”管家安德才紧紧跟在少民、少程兄妹俩身后回到安家。

十一

距南江县城的西面一百多里是著名的太湖水域,靠水域的西南方盘踞着一股水匪,专劫来往的货船。大当家的安琥,和南江县警察局长谢云峰有很深的交情,在军阀割据的时候,谢云峰几次救过这个大当家的命,所以这股水匪可以说是谢云峰的私人武装也不过分。安琥唯谢局长马首是瞻,谢云峰多次送给安琥有关来往商船的消息,并告诫他的这位兄弟要适可而止,不要把任何事情做绝,免得断了这条生财之路。南江的货船要想从安琥的地盘通过,都要事先备下厚礼去拜会一下谢云峰,谢局长都是一一笑纳,照单全收。第二天会派上一名随从,悄悄带上自己的名帖或书信,护送过安琥的地盘之后,再返回南江县向谢局长复命。这名随从当然是谢局长的心腹,是谢云峰当年收养的一个孤儿,当年十来岁的小叫花子,现已长成二十来岁的精壮小伙,被谢云峰取名为大胆。从十来岁就敢独自往返二百多里路,而且从来没有什么闪失。让谢云峰对这个小叫花子另眼相看,后来干脆收大胆做了干儿子。
大胆自从做了谢云峰的干儿子,就有了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凭他的身份,就连南江的警察都惧怕三分。烟雨巷的好几家妓馆,还有“福寿堂”烟馆是谢大胆经常出没的地方。这天刚刚从烟雨巷出来,走到桥下与回家的少民、少程撞个正着,
“哎呀二小姐、二少爷过年好,二小姐哪天回来的,什么时候回学校,我来专程护送二小姐啊??????”大胆连忙向二少爷拱手说道,眼睛却看着少程。别看大胆是孤儿,但是却很有女人缘,高大结实的身材,眉清目秀的脸庞,再加上在风月场所的熏陶,让大胆还真成了“情场老手”。
少民当然对这样的人不会有什么好感,“不劳大胆兄弟大驾了,你可是大忙人啊。”
“二少爷才是大忙人啊,听说安家打算吃掉几个小铺面,二少爷还是悠着点吧,我可听说江北已经快成了共产党的天下了,我们南江明年能不能保得住还不好说呢。”大胆的口无遮拦和直奔主题,让少民多少有些下不来台。少民阴沉着脸,冷笑了两声:“共产党来了对你有什么好处?不要忘了我们可是‘一家人’”。
“这是当然,我只是在提醒二少爷,挣了那么多钱,不要到最后都留给共产党了”,
“这个用不着大胆兄弟提醒,我们安家自有主张。”少民丢下话,和少程、管家径直走了。大胆靠在石拱桥的栏杆上,看着三人渐渐走远的背影,再抬头看了看水乡的天空,蓝蓝的,几朵淡淡的炊烟似的白云,在空中缓慢而轻轻的飘过,和天空下的水乡古镇形成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山水??????

十二

时隔三年之后的今日,安少国只身一人于正月十八从省府回到南江县。这次回家让全家人都颇感意外。少国已经娶妻生子多年,并且有了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前些年在给他父亲的家信中,提到过自己在省府的秘书处就职,媳妇家里是书香门第,仅此而已。几年不见,安得广仔细端详着自己的大儿子,人瘦了,但是明显成熟了许多,眼睛不大但非常有神,穿的是一件非常普通的灰色长衫。白皙的肤色很好得证明了少国非富即贵的身份,嘴唇上方的两撇浅浅的胡须,更加让安少国具备了长子的风范。这次回家少国就是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浑身上下值钱的东西,似乎只有手腕上的手表和脚上的皮鞋。
安少国是在晚饭后回家的,天已经黑了,从码头上岸后就径直携带一只手提箱步行到了家。县城还是老样子,这是少国童年生活的地方,但是水乡的一切对此时的少国来说,即陌生又熟悉,水乡的夜色在少国的脑海里已经变得依稀模糊了。水乡的石板路和石板桥在月色中泛着亮光,伴着河边店铺和人家的灯光,加上烟雨巷口挂着的红灯笼,在月色中显得更加妖娆、妩媚。
当他从二桥上经过时,依然有烟花女子在向他打着招呼,发出极具诱惑力的声音。少国静静地走下桥,没有理会女子和乞丐的纠缠。
简单地吃过晚饭后,安得广和少国在书房里坐下,这几年虽然家书往来不断,但是猛然面对面得坐着,安得广似乎和大儿子又无话可说了,但是少国已经不再是一个腼腆的书生了。
“父亲的身体一直还好吧?父亲是知道的,我在省府任职近十年了,看样子可能要到头了。”少国首先打破了沉闷,但是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他的父亲打了个冷战。
“少国啊,难道民国政府真的要完蛋了,老蒋的几百万军队就这样靠不住吗?你来年有什么打算没有啊。”安得广急切的问道。
“剿共毫无进展,共产党反而越剿越多,国军内部派系林立,都想着自己保存实力,根本不听老蒋的指挥。不过父亲请放心,现在的国府要员都在给自己留后手,我打算把家眷都送到上海少锦那去,我已经和少锦通过电话了,少锦的夫家已经做好了迁往香港的准备,到时可以先让您的大儿媳妇枝兰带着福涛到香港安顿下来。这次回来主要想看看父亲如何打算的,我想让父母还有小妈和福涛一起先去香港安顿下来,我再帮家里把钱全部转到香港,这里暂时有二弟少民来打理好了,等父亲在香港安顿好了以后,再安排二弟他们过去,不知道父亲意下如何。”少国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安得广喝了口茶,思索着少国刚才讲的话,许久才把茶杯放在了茶几上。
“事态如果真的像你说的那么糟糕的话,倒是真应该好好的打算一下,你三弟少文听说在给共产党做事,你有没有少文的消息啊。”
“嘘???嘘???”,少国一听父亲提到少文,立马把食指放到嘴上,示意父亲赶紧打住。
“我已经悄悄打听过了,三弟少文现在正在东北共军里担任文职军官,共军称之为‘指导员’,具体什么官衔还不清楚,就是知道少文在哪里,也没办法和他联系上,就是和少文联系上也无济于事。国共两军大战一触即发,一旦打起来,天王老子谁都是六亲不认。”少国压低嗓门贴近父亲耳语道。
“少锦在上海还好吧,过完年我想让少锦先带一部分家当去香港,置办些房产,最好能够买个铺面,不然一大家子过去以后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想来香港的房产又要看张了。”安得广不无忧虑的说道。
“这个父亲尽可以放心,听少锦说她的婆婆就是香港人,后来随丈夫到南洋做生意,后又在上海定居下来,她婆婆的娘家还有一个舅舅一直在香港定居。置办房产的事情早已经托娘家舅舅打听得差不多了,就等着过去以后看完房子,如果满意的话,那就一手交钱,一手交房。而且付了很少的定金,价格已经说好一年内不涨价??????”
安得广默默的听着,一边点着头一边想着少国刚刚讲的那些话。
“大哥回来了!”外面传来少民的声音和一些零乱的脚步声。
“你二弟刚刚和月娥去了一趟娘家,也许刚吃完晚饭就回来了。”安得广不紧不慢的向少国解释着。
“大哥回家也不打个招呼,我和少民好去接一下啊。大哥用过晚饭了吗?”月娥边进屋边带来一阵醉人的香粉味。
“少民、弟妹不用太客气,都是一家人,我已经吃过晚饭了,正在和父亲谈谈心,聊聊天。”安少国礼节性的起身打着招呼,同时观察起这位多年未曾谋面的兄弟媳妇,年轻、漂亮,合体的镶边粉色旗袍,衬托出迷人性感的酮体,乌黑的卷发愈发显出精致嫩白的面容,玉脂凝成般的手里捏着一把小巧的檀香折扇,扇柄部的红色丝线吊着的挂坠和双耳下的玉坠,都在明亮的灯光下相映成趣、熠熠生辉。
“离大哥上次到苏南公干,顺便回家到现在已经三年过去了,想想这三年好像也就一眨眼的功夫,大哥这次打算在家里住几天,我想和大哥好好聊聊。”少民忽然想起和大哥小时候,一起在烟雨巷玩耍的情景,他真的想和这位官员哥哥畅谈一番,因为对现在的这位大哥,少民已经知之甚少了,兄弟之间的感情也在渐渐的淡漠,少民这么多年只是在南江做生意,对外面世界发生的变化,以及自己内心的变化他都知之甚少。他好想通过大哥的眼睛给自己“照照镜子”。让自己不至于迷失得太深、太久。
“大概三、五天吧,之后还要赶到上海,少锦新婚,你嫂子和大侄子都已经在上海了。这次看看能不能把父亲、母亲接到上海去,毕竟是少锦大喜的日子,娘家没人也说不过去啊。”
“还是大哥考虑的周全,我和月娥给少锦备了一份礼物,到时请大哥转达我对少锦的祝福,父、母亲都去上海了,我只有呆在家里了。哎!真想到上海去看看少锦的婚礼。”少民的心里多少有了些许的遗憾。

十三

谢云峰这几天也在为将来打算,他在安琥那里存放了三百根“小黄鱼”,这可是十几年和安琥巧取豪夺攒下的家底,只有包括大胆在内的三人知道这件事。
刚刚过完年,谢云峰就把大胆叫到办公室,想商量一下那批金条如何处理。
“干爹,我听说现在有钱人都把钱存到上海的外国银行里,既保险又不怕别人惦记。安家把所有家底都存在外国银行。要不干爹把金条也放到外国银行的保险柜里,我看这是最稳妥的办法了,要是打起战来,土匪安老大把金条全带跑了怎么办。”
“今天找你来就是为了这事,过两天你带上我的书信去找一下安琥,我和这位把兄弟早就有约在先,金条一人一半,他要是放心,就把他的那一半也存到外国银行去,要是不放心我这个大哥那就分了算了,把我那一半拿回来就行了。顺便给我这个兄弟带几支枪和子弹过去,就说快要打仗了,多个人多条枪总不坏事。”
“干爹对这个土匪头子可太够意思了,这几年要不是干爹给他撑腰,安老大早就被官府给灭了。”
“都是一个头磕在地上的兄弟,有什么办法,大胆过完年应该有二十五了吧?是不是考虑娶个媳妇,成个家,你小子有没有看上哪家姑娘?干爹派个媒婆去姑娘家提亲,下个月就成亲。”
“干爹啊,您就是我的亲爸爸,您还记不记得上个月我从安老大那边回来,在安前村看到的安秀才的闺女,名叫安雯,美若天仙。可惜都有女儿了!”大胆腆着脸说道。
“已经嫁人的你还惦记,你小子想老婆想昏头了吧”谢云峰没好气道。
“干爹不是这么回事,安雯的男人去年在县城被抓了壮丁,到现在都不知道是死是活。一个人守活寡。家里只有一个穷秀才父亲,在乡下给人家看病行医。”
“这还是有夫之妇啊,这个安秀才我好像有点印象,前清的时候就跑到乡下去了,他居然还有一个漂亮女儿,都嫁人了。要不你小子就不要惦记了,过些天干爹帮你再找一个好了。”
“干爹,像安雯这样又漂亮又贤惠的女人实在太少了,要不是担心她那个当国军的老公,突然有一天跑回家来,我早就请人上门提亲了。还让她生个丫头,一生下来就浸水桶里淹死算了。”大胆还是不甘心。
“别说她丈夫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就算回来又能怎样?难道我堂堂警察局长还怕他一个臭当兵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最近下行桥的琵琶巷边,有个父子俩开的钱记豆腐店,老钱父子都是从河南逃荒来的。老钱的儿子听说是安雯相好的,安秀才父女俩隔三差五的到豆腐店来,安雯背个孩子在豆腐店里忙活。”谢大胆还真下了一番功夫去调查情况。
“一户外地逃荒来的有什么好怕的,我想让他什么时候关门就什么时候关门。要不先叫媒人去安前村提亲,逃荒的父子俩要是不识像的,就让那个豆腐店关门、走人,滚回老家去。”谢云峰这些话正中下怀,大胆同意干爹的这个主意。


:第二章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南江县城最近传言,琵琶巷口新开的豆腐店里面,有一个漂亮水嫩的“豆腐西施”,这甚至引起了烟雨巷里姑娘们的兴趣,有的跑到豆腐店一睹“豆腐西施”的风采。有的烟花女子看到安雯满脸汗水的忙碌着,笑的甚至直不起腰来。
“什么豆腐西施,我看就是一个乡下的黄脸婆,豆腐吃多了吧,脸皮还蛮白的嘛,听说还带着个孩子,是不是在哪里偷了野男人生了孩子,没脸活了跑到南江县来的。”烟雨巷的姑娘你一句、我一句的嚼着舌头。
“你们这帮不要脸的臭女人,要是再来我们家糟践人,我就用开水让你们全破相。”满仓气急败坏的向外面泼了一盆滚烫的开水。
“哎呀,这位小兄弟眉清目秀的,怕是你们俩早就是相好的吧,哈哈???”
“相好又怎么样,你们这帮贱女人快滚啊???”满仓几乎嚎叫起来。
“满仓,小声一点吧,我们是做生意的,和气生财要紧啊,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好了,不要跟别人计较那么多了,我们争取攒钱买下一个铺面,到时我和爸爸就能从安前村搬到县城来了。”雯雯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安慰着满仓,此时的雯雯浑身散发着热气,湿漉漉的刘海粘在额前,虽然穿的是粗布的自己缝制的衣服,袖腕高高卷起,手臂的肤色明显比面部白了很多,雯雯的脸上白里泛着红,但是明亮清澈的眼眸在细黑的弯眉下泛着春光,细腻椭圆的面容,加上水嫩的嘴唇一张一合,一条粗黑的辫子趴起伏丰满的胸前,坚挺灵动的胸部似乎要挣脱粗布衣裳的束缚,而显得更加玲珑欲出了。
“是啊,雯雯说的对,现在豆腐店刚刚开张,不能出一点叉子,安先生把全部的家底都拿出来了,还欠房东两年租金,说好半年以后要一次付清的。你小子就不要给我惹事。”老钱连忙附和道。

自从老钱父子选好店铺以后,就回来和安先生商量到县城开店的事情。安先生当然是全力支持的,拿出来所有积蓄十块银元交到老钱手上,“老钱兄弟,开豆腐店是好事啊,我年纪也大了,帮不上什么忙,但是雯雯还年轻,让她帮你们打打下手,我在家带着巧灵等信。说不定哪一天孩子的爸爸托人捎信回来,家里不能没人啊。”
钱记豆腐店是在安前村乡亲们赵家二块、李家二块、庄家三块的支撑下,勉强在南江县城开张了。早上来买豆腐脑的顾客还真不少,雯雯和满仓忙里忙外、忙前忙后,老钱在里间看着外面俩人忙碌的身影,也会心的笑了起来。
刚刚过完小年,谢云峰还真的差人到安前村去提亲了,不过让安先生给顶回来了。安先生毕竟是读过书的人,说了一番话还真的把提亲的人给唬住了。
“实在抱歉的很,我女儿早已经嫁人,还给我生了个外孙女。况且女婿已经在国军里提拔当了连长了,前些日子还托人捎话来,说是对不住自己的媳妇和闺女。现在正在江淮一带布防,说是得空就回家一趟,看看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你们给国军连长的太太提亲,我这个老丈人还真不敢答应。答应你们我没办法向我女婿交待啊。”
“不是说你女婿早就战死了吗,我们谢局长的公子看上你家闺女,是你们家的造化,我说安秀才你不要在这装神弄鬼的,你家女婿有家信回来吗?你怎么知道你女婿还活着,国军在什么地方布防,那是军事机密,怎么会被你这个老家伙知道的?”这个县城最有名媒公的确是名不虚传。这个号称“成人美”的媒公在方圆十几里也算是一个人物,此人原是戏班的一个跟班,说起戏词来一套一套的。后来就因为能说会道,干脆专门给人保媒拉纤,活得还算是逍遥自在。但是主要的还是收了谢云峰十块大洋,临来的时候还夸了海口,但是没想到让安秀才把自己的嘴彻底堵死了,面子上有些下不来。
“好了,这位先生,多谢局长公子的抬爱,我们安家实在是无福高攀。回头我就给我那个国军女婿捎话,让他无论如何回封家信。以好证明我这个老丈人今天说的话。”安先生怕和来人再继续纠缠下去,因为权宜之计说的话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安先生当然想速战速决先把来的人打发走再从长计议。
此时的豆腐店里,雯雯和老钱父子规划着美好的未来。经过近一个月的营业,豆腐店除去成本,净赚了将近十块大洋。照这样下来,最多一年,不仅把乡亲们的欠账还了,而且还能在县城置办一间铺面,以后有了自家的店铺,就不要再那样起早摸黑的了,而且能省下一大笔租金。就是豆腐店开不下去了,还可以转行做别的买卖。



“谢局长,非常抱歉,我‘成人美’没有帮您把事情办成分文不取。安秀才要是拿不出他女婿的书信,就必须答应这门亲事。”成人美从安前村一回来,就如实向谢云峰报告了提亲的前前后后,并且大倒苦水。
“说我这张嘴能说会道,还赶不上安秀才一半。我刚刚把话说开,就让这个老东西把我嘴堵得死死的,一点点缓和的余地都没有。明明是他那个女婿杳无音信,老东西却说前几天还托人带话来了,说他女婿还在国军里当了什么连长。我们谢局长难道还怕你家的狗屁连长?临走的时候我可给安秀才撂下话了,拿不出女婿还活着的证据,就必须答应谢家的婚事,过几天我再跑一趟安前村。催一下这个老东西。”
“我看这个事情先缓缓再说吧,我这个干儿子怎么偏偏喜欢上这个女人?你见过这个女人吗?真是国色天香吗,我看未必吧,我原先也不主张给大胆提这门亲事,可是大胆把这个叫安雯的女人说得是天花乱坠,我倒是还真有几分好奇了。”谢云峰终于开口了。
“谢局长要是不亲眼见识一下这个‘豆腐西施’,那么局长大人就领略不到什么叫做‘清水出芙蓉’的美妙之处。当然了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鄙人眼里的西施,不一定是他人眼里的杨玉环。”
“此事就交由媒公全权代理吧,尽可能不要给别人落下口实。”谢云峰最后叮嘱“成人美”。
媒公从谢局长家里出来,正好迎面碰到谢大胆,大胆身穿警服,手里拿着一根警棍,腰间别着手枪,英姿飒爽的晃着膀子走了过来。“成人美”赶忙迎了上去,向大胆说明了提亲的情况。
“不管怎么样,这块‘豆腐’我是吃定了。什么狗屁国军连长,我腰里的“家伙”也不是吃素的。”
“谢公子稍安勿躁,这个安秀才想跟我们玩花样,那是做梦。我们谢家也是有头有脸的,做事还是要讲一些分寸的,先礼后兵啊,谢公子,我们当然是先礼后兵。不怕那个老家伙耍花样,不要给别人落下把柄,毕竟是谢公子的大喜事。公子放心这个事情包在我身上。”
“好了不要说那么多了,二月二我就雇花轿把‘豆腐西施’抬进谢家。还有半个月时间,麻烦媒公先生抓紧,聘礼我都给你准备好了,随时到家里来取好了。”
“谢公子,这个时间是不是来不及啊,这好歹是谢公子一辈子的大事,我看还是要从长计议为好。谢公子你看这样行不行,最多到二月二十八,我准保让你做新郎官,我已经看过黄历了,二月二十八可是个好日子,今年的二月二也是不错的日子,但是不宜婚丧嫁娶啊。”
“那就照你说的办,二月二十八我要是娶不回‘豆腐西施’,就用花轿直接去抢人,成亲之前不能让‘豆腐西施’跑了啊。”说完这话,大胆掉头就走,留下“成人美”在那愣了好半天。
“大胆兄弟,我不能天天在豆腐店外面帮你看着新娘子,你倒是叫上几个兄弟在豆腐店外面蹲着啊!”“成人美”大声的喊了起来。

就在“成人美”到安前村提亲以后的第三天,安秀才终于坐不住了,急急忙忙赶到县城钱记豆腐店。把提亲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他们家只要敢仗势欺人,我就跟他们拼命。”满仓立马从一旁站起来说道。
“你拼的过人家吗?就你会拼命,我看眼下还是先让雯雯躲一躲吧。”老钱对安先生说道。
“又能躲到哪去呢?谁让人家权大势大,哎???要是凯子回来就好了。”
“安先生,要不我现在就去找我姐夫去,死活都要找到人。”满仓也做好了即刻起身的准备。安先生不言语了,他在想着满仓刚才说的话,突然安先生眼睛里一亮,
“大家看这样行不行,反正谢家没有人见过我女婿,只要找一名国军军官往谢家人面前一站,谢家不就死了这份心了。”
“这样不行啊,爸,万一要是找来的军官赖上我们怎么办?”雯雯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不是所有的国军都是坏人,这次我和满仓一起出门,能找到安凯更好,实在找不到,就找一名国军军官,哪怕是不大的官,只要能把谢家这件事应付过去就行了,要不我们再多给人家一些大洋作为酬谢,我相信好人还是有的。”安秀才决定了的事情,别人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满仓啊,我们俩明天一早就动身,过江后一直往北。雯雯在家里照顾孩子,随便帮着你钱叔照看一下豆腐店的生意。要是你们在家里得到安凯的消息,就一直往北应该能找到我们。”安秀才郑重其事的说着,同时还不忘交待一下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就在安先生和满仓动身后的第二天中午,赵虎从安前村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到钱记豆腐店,进门就喊了起来,
“安先生???雯雯姐???、安凯来信了,上午有人刚刚从东湖村带过来的,安先生不在家,我爸让我立刻给你们送来??????”赵虎大口喘着气,一边用衣袖擦着汗。
“好兄弟,快坐下,先喝碗豆浆,把信给我。”雯雯一把夺过赵虎手里的信,随手撕开,抽出信瓤。

母亲大人
雯雯吾妻:

一别近两年,甚为挂恋。不知近来身体是否安康?自古有志之人皆忠孝难以两全。凯现在一切安好,有道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从鲁南一役的鬼门关回来,因有幸读了三年私塾,蒙长官提携,委以连长之职,实属拿命换来的。国军连连失利,闻近期我部国军将要南下江淮一线布防,如若可行,将回东湖家中探望母亲大人和吾妻雯雯,在外日思夜想,终盼有朝一日荣归故里,光宗耀祖。

儿(夫)安凯敬上
民国三十六年新春

雯雯飞速得把信看了两遍,转身一把抓住赵虎,“赵虎兄弟,你能陪我去把我爸和满仓找回来吗?他们刚走了没两天,说是一直往北走的。我们现在就走,过两天也许就能追上他们。”
“你和虎子都没出过远门,还是我去吧,你在家照看巧灵,我带些钱看能不能雇辆车,兴许早一点追上他们俩。”老钱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
“这些天就不开张了,你一个女人家带个孩子根本照应不过来。”
“钱大叔,我来帮你开店吧,卖豆腐我也会。”赵虎这么说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
“你会做豆腐吗?虎子你还是赶紧回家和你爹说一下,让雯雯明天带孩子去你家住几天,不,还是今天夜里动身。我看谢家好像派了人在桥口守着,虎子再去一趟东湖村,和雯雯的婆家邻居打声招呼,要是凯子到了东湖村,就告诉他雯雯在安前村娘家了。你今天就陪你雯雯姐回安前村,帮我把店里的豆腐和豆子全都挑回去,和雯雯一起回去,这样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凯子的信可一定要收好了,啊!要不然可要惹出大麻烦了。”老钱郑重的交代完已后,拿上行李出了豆腐店,径直向下行桥走去。
当夜,虎子挑着豆腐担子和雯雯一前一后离开豆腐店,刚刚走到二桥桥口,就被一个手拿警棍的人给拦下了,
“深更半夜的,你们俩这是去哪啊,还真被我们家少爷说中了,挑担的胖子可以走,女的回去。”身穿制服的警察不急不慢的说道。
“我们回家你管得着吗?你要敢拦着,我手里的扁担可不认人。”虎子撂下担子,没好气的说。
“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吧,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和警察局长家的少爷作对,你有几个脑袋?”
“今天你要是敢拦着,你信不信我一扁担抽死你。”赵虎说完就顺手举起了扁担。
“我看你还真的不要命了,你叫什么,哪来的混蛋,把扁担给我放下,你要是敢袭警就抓你去坐牢。”这个年纪不大的警察看看赵虎手里的扁担,往后退了两步。
“雯雯姐,你先走,我随后去追你。”
“虎子兄弟,不要和警察打架,他们会抓你的,要出了人命可不是开玩笑的,这位警察兄弟,你就放了我们吧,我是去回娘家的,今晚你就当什么也没看见,行吗?”雯雯说完拿出一块银元递给那名警察。警察接过银元吹了一下,听了听,把银元放进衣兜里。
“你们回去,从下行桥走吧,我就当什么也没看见。”小警察用警棍指着下行桥的方向说着。
当天夜里,雯雯和赵虎终于疲惫不堪的回到了安前村。巧灵趴在她妈妈的背上早已睡着了,白嫩泛红的小脸蛋似乎也充满了倦容,衣襟也被流出的口水浸湿了。但是却没有丝毫痛苦的表情。这个襁褓中的女孩,在十多年之后和安、钱两家的仇家,安家的小少爷安福海,上演了一场至真至纯至美的,但是却没有任何结果的爱情故事。但这已经是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安先生和满仓坐渡船来到江北。此时的江北对来往的行人盘查的非常严,特别是对北上的老百姓,几乎是询问了祖孙三代的情况,只要说是前往共区的,一律把人扣下,随后被带到值班室进行审讯。
“老总,我们是到苏北的国军部队找我女婿的,这是我的小儿子。”安先生指了指满仓向盘查的守卫说道。
“你女婿的部队番号是多少,长官叫什么?找你女婿做什么?”盘查的士兵二十出头的样子,穿着国民党的军服,手臂上戴着宪兵字样的袖箍。端详着这一老一少,背台词一般的问着。
“这位国军兄弟,你说的部队番号、长官的姓名我都不知道啊,但是家里面出了大事,非得找到我女婿啊。”安先生用近乎祈求的口气说道。
“那你至少知道你女婿驻扎在什么地方吧。”
“只知道好像是驻扎在苏北,具体什么地方也不清楚啊。”安先生已经急得泪水直打转。
“那你们还找什么呀,什么都不知道,找了也是白找,还是回去吧,来,下一个???”
“你就放我们爷俩过去吧,不找到我的女婿,家里要出人命的啊。”安先生已经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了。
“不是不让你们过去,你们就是过去了也找不到的,还耽误了时间,说不准家里还真的会出事的。好了,你们俩到一边去,下一位是到哪的???”卫兵不再听安秀才解释了。
安秀才坐在一旁的地上老泪纵横,满仓一边安慰安先生,一边说道,
“实在不行,我们再想其他的办法过去,看看还有什么其他的路可以过去,大路已经是过不去了。”满仓向四周偷偷地张望着。
这个检查站的旁边驻扎着大约一个连的国军部队,营房就是不远处的几个大大小小的帐篷,还不时的有国军从营房里进进出出。在安先生爷俩苦苦哀求卫兵的时候,有一个伙夫模样的老兵提着一个木桶向这边走了过来。
“兄弟们,过来过来,开饭啦,今天中午是菜包子啊,管够,轮班吃都有份???”
满仓看了一眼伙夫手里的木桶,大口的咽了一下口水,顺势看了一眼这个送饭的老兵,满仓的眼睛顿住了,他一眨不眨的盯着这个老兵。
“安先生快看快看,那个老兵是不是东湖村的刘排长。”
安秀才擦了擦眼睛,仔细盯着老兵看着,就在这时老兵也注意到,不远处有一老一少在看着自己,就边看边朝安先生这边走了过来。
“是他,是刘排长,我就见过他一次,但是我还是认出来了,是他,没错!刘排长???”安秀才喜出望外。
老兵走到跟前,此时的刘排长也终于认出了安先生和满仓。
“这不是亲家公吗?怎么到这里了,还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家里出了什么事情了?”
安先生一把抓住刘排长,把事情的经过简单的讲了一遍。
刘排长拍了拍安先生的肩膀,安慰道,
“别着急,我先给你们爷俩拿几个包子过来,吃完了再到营房里休息一下,然后再慢慢想办法,你们放心,这边守卫连的连长,是我的一个远方大侄子,也是穷人家出身,实在不行,我就和我这个大侄子说说,看他能不能帮帮忙。”
“幸好遇到刘排长,要不然我们爷俩在这里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哎,我已经对不起安凯的妈了,我就不能再让凯子的媳妇出事了。”刘排长满脸愧疚道。
“我那个亲家母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了,啊?”安先生急切得问道,
“哎,什么都别说了,我和安凯的妈一直找到山东地界,向别人打听有没有国军在这里驻扎过。当地的老百姓说,一个多月前,还有好几个师的国军在这一带驻扎,和共产党的军队打了一场大战役,国军有一个师全军覆没,其它的几个师都是逃的逃、散的散,有的说往西南方向跑了,有的说往南逃了。安凯妈又累又急,一病不起,在一个小镇的客栈里住了三个月,身上带的钱也花完了,客栈老板看看安凯妈病的不行了,又付不起店钱,把我和安凯妈赶出了客栈,安凯妈就一急之下???就???一命归西了。后来我就一路乞讨南下,准备回东湖村,正巧碰到我那个当连长的大侄子,就给国军部队当了伙夫,一直到上个月刚刚驻扎到这里布防,听说是要加强长江防线,幸好在这里有碰到了亲家爷俩。”
安秀才听完老刘的话,沉默不语了好一会,想到在这个乱世,普通老百姓实在不容易。出门在外的有家不能回,想过几天安稳的日子,不是生计艰难、就是权贵的欺压,还要忍受战乱、颠沛、离别之苦,天灾人祸一起降临而无任何招架之力。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