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直播:我在文化断层世界写诗

直播:我在文化断层世界写诗

狗都不能躺平了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直播:我在文化断层世界写诗》,已完结放心入,角色是李程陈琳,由作者“狗都不能躺平了”书写完成,文章简述:一出,弹幕一片夸赞。“还得是主播,这腔调就够别人学一辈子的。”“这一问一答,太有感觉了。”“就是不太看得懂。”“那个中文系的呢?出来阅读理解了!”“中文系的?”“?”“别催了,查字典呢!”“唉,同样是中文系,差距怎么就这么大?”这时一个手掌轻轻拍了拍正在守......

主角:李程陈琳   更新:2024-05-25 19:4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程陈琳的现代都市小说《直播:我在文化断层世界写诗》,由网络作家“狗都不能躺平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直播:我在文化断层世界写诗》,已完结放心入,角色是李程陈琳,由作者“狗都不能躺平了”书写完成,文章简述:一出,弹幕一片夸赞。“还得是主播,这腔调就够别人学一辈子的。”“这一问一答,太有感觉了。”“就是不太看得懂。”“那个中文系的呢?出来阅读理解了!”“中文系的?”“?”“别催了,查字典呢!”“唉,同样是中文系,差距怎么就这么大?”这时一个手掌轻轻拍了拍正在守......

《直播:我在文化断层世界写诗》精彩片段


一阵悠扬的编钟声响起。

“编钟,这是编钟!”

“编钟怎么了?有什么说法吗?”

“楼上的这我就不得不跟你科普一下,编钟是礼器,起源于商周,每当有什么大型的祭祀活动这个乐器都要在,而且你们听这个声音,有没有听出一种让人安静闲适的感觉出来?”

“真的有!楼上的真是高手啊!”

“厉害!”

“还是主播会选,这音乐配的就只能用秒来形容。”

紧接着李程开口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此句一出,弹幕一片夸赞。

“还得是主播,这腔调就够别人学一辈子的。”

“这一问一答,太有感觉了。”

“就是不太看得懂。”

“那个中文系的呢?出来阅读理解了!”

“中文系的?”

“?”

“别催了,查字典呢!”

“唉,同样是中文系,差距怎么就这么大?”

这时一个手掌轻轻拍了拍正在守着直播手机的陈琳。

陈琳转过头去,“唐老师?你怎么来了?”

唐教授做了个嘘的动作示意陈琳小声点,“还不是担心你们两个小鬼被人欺负?”

“唐老师,没事的,直播的收音在师兄那边。”

“老师,这句岱宗夫如何是什么意思啊?为什么我看不懂?”

唐教授作势要打陈琳,举起手又放了下来。

“岱宗指的是泰山,因为,泰山是五岳之首,所以可以称宗。”

“小程这一句就是在问,帮他自己问,帮我们问!”

“岱宗到底怎么样啊?你听他的语气带着一种兴奋的感觉。”

“这都是你师兄这几年沉淀下来的绝技,吟诵对于古诗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吟诵不只是节奏而已,还可以听出情绪!”

“所以先前我给你们放那些前辈的录音的时候,有些字他们用着方言你们也能听懂,就是这个道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啊,写的好!”

“一问一答,直接用距离来体现泰山的高大,真是高!”

“比那些只知道辞藻堆砌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只是可惜啊,一般人听不懂哦!”

唐教授瞥向另一边的黄坤。

果然黄坤根本就不屑。

“什么东西?”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不就一个问句,一个答句吗?有什么好兴奋的?”

“我也行啊,黄山夫如何?”

“华山夫如何?”

“有什么难度吗?”

“切~!”

这时李程的气质似乎变了,如果说吟诵先前那句的时候,他是带着兴奋的,那此刻的他就有了一种锋锐的感觉!

而此刻编钟的音乐也开始变得高亢起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陈琳被这突如其来的气势震慑住。

“老师,好强的气势!”

唐教授捋了捋他蓄了多年的胡须。

“妙啊,用钟来形容泰山,真有你的,还用神、秀这样的字样来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山南水北为阳啊!”

“阴阳割昏晓,巧就巧在这个割字!”

“以动喻静!”

“对,就是以动喻静,妙,妙不可言!”

而沉默了片刻的弹幕也开始热闹起来了。

“家人们,我第一次有光听人念诗就能看到景色的感觉!”

“太妙了!”

“这是什么?这就是笔力!”

“这样的笔力,真是恐怖啊,主播多大来着?”

“我记得是二十多吧,毕业也没几年?”

“是啊,这就是传神!只有传神的笔力才能到达这个效果!”

“就仿佛把画面直接在你脑海中画了出来一样!”

“中文系的?出来说说话呗?”

“别说了,我都被老师发现了!”

“现在老师正带着全班同学看直播呢!尴尬死了!”

“没想到有一天我竟然成了社死的那个!”

“我们老师说了,就这一句,他的功底就已臻化境!”

“这么强的吗?这可是来自大学中文系老师的评价啊!”

而陈琳看着这些弹幕简直就想发笑。

自己旁边的这位,可是京大文学教授!

整个华夏文学专业最顶尖的那批人。

也就是你们常说的,我的名字就不用介绍了,反正课本上的第一个名字就是我的!

而另一边的黄坤持续嘴硬。

“就这?也就一般吧,勉强想到了一个贴切的形容词。”

“这种灵感迸发一下好像谁没有过一样?”

“曾经谁又不是天才少年呢?”

“可是师兄,我觉得他写的好好哦!”

黄坤怒目而视,他盯着这个年轻人好久,好像要彻底记住这个小年轻一般。

因为他决定,这个人必须在作协除名!

不然,他的脸面往哪搁?

而山脚下,泰山景区管理处。

李程的四句诗刚出来,火爆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网络。

而景区负责人杨仁正开心的刷着视频,猛然一滑李程那特有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妙啊,写的真好,写的真是传神!”

“只是这背景怎么这么熟悉?”

“泰山?”

“直播?”

“哈哈,这破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我泰山了吗?”

“太棒了!

“小刘!小张!快来!”

”杨哥,什么事?”两人快速来到了杨仁的办公室。

“快,跟我走,上山!”

“上山?”

“对,坐索道上山,要快!”

“快来啊,边走边说。”

兴奋的杨仁简直一刻都不想等,因为在他看来,这就是泼天的富贵。

去晚了就一切都没了。

现在还有个五岳之尊的名号在这里撑着。

要是被其他几岳把这首诗给要走,那他们就成笑话了!人家都把饭喂到你嘴里了,结果别人一口从你嘴边把饭抢走,你能忍?

恐怕整个行业都会笑话他们泰山景区。

“我们要复制黄鹤楼的成功案例!”

“黄鹤楼?有人来我们泰山写诗了?”

“对,还是那个在黄鹤楼写诗的李程本人在上面!”

“他现在就在写!我们必须要赶过去拦住他!”

“说什么都要把这首诗给留在泰山!”

“这是死命令!”

“你们听清楚了吗?”

“收到!”

小说《直播:我在文化断层世界写诗》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话音一出,陈琳就已经被这该死的气质给迷住。

但在陈山角度,却看出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诗歌的朗诵其实是有他的韵律在的,在他还是学生的时候,那时的老教授曾经给他们演示过这项绝活。

虽然老教授有着很重的口音,但一出声就立即吸引住了他们。

只不过,当时的他们不知道珍惜,没有把这项绝活给学到手,等到他意识到的时候,这个老教授都已经作古。

而现在他居然又听到了这样的朗诵。

这让他方才对这个年轻人的鄙夷顿时减轻不少。

唯一遗憾的就是这句诗有点普通了。

黄鹤楼,黄鹤楼,黄鹤去而留楼,这谁不知道呢?

此时,弹幕疯狂的刷了起来。

“主播666!”

“我严重怀疑主播是学播音主持的专业!”

“是啊,我就是中文系毕业的,我们系没有一个人能念出他这个水准。”

“念?你们没发现吗?主播是在原创!”

“是的,手速快的我切到外面百度了,找不到,根本找不到!”

“真的是原创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感觉有点普通了,黄鹤楼的历史大家都知道。”

“是啊,不就是千年前的一个酒店,来了一只黄鹤,就取名黄鹤楼嘛,引客的噱头而已。”

“楼上的,这我就不得不跟你仔细说说了。”

“黄鹤楼是因为三国时期,孙权筑夏口故城,为了眺望江面而建的高楼,因为这个楼的地址在武昌蛇山黄鹤矶头,这才叫黄鹤楼!”

“楼上,好学识!”

“一看就是历史学的好的!”

“真好,我看个直播竟然还能学到知识,等下我就去跟我妈妈说。”

“小学生?摊牌吧,你就是不想做作业而已,给叔叔报个地址,叔叔给你寄点叫做暑假作业的土特产。”

“你们别吵了,第二句来了!”

此时,天色已暮,太阳斜照在水面,一阵风起,粼粼波光展现出浮光跃金的风采。

天上的几朵白云飘过,略显落寞。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此句出,整个屏幕安静了下来。

与方才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早就知道效果的李程也不急着诵读下面的句章,手里隐形控制器按下,一阵悠扬的古琴声在直播间响起。

大概停顿了5秒钟,弹幕稀稀疏疏的打了出来。

“大家这是都睡着了?这简单的十四个字,分开我都认识,怎么连在一起就让我有点想抽烟!”

“楼上的你别说了,我刚刚一口抽了半根,实在是有点费烟。”

“是啊,好像天空中一缕淡淡的离愁开始蔓延开。”

“毫无声息,但,直往心里钻。”

“这十四个字,太有威力了。”

“当浮一大白!”

“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楼上的,喝的什么酒,报个号,我们视频喝!”

而另一边的陈山已经入迷了,先前对李程鄙夷一扫而空。

他看了看李程,又转头往天边看去,风起,一缕春风灌入口中。

就像香烟的烟雾一样。

从口中漫过喉咙,直达胸腔,再由胸腔顺着喉管从鼻腔吐出。

这一口,让陈山舒服不已。

再加上李程那带着淡淡忧愁的诗句,把他的思绪拉的好远。

黄鹤一去不复返,自己的一生中又经历过多少的黄鹤呢?

记得大学时候的老教授,也像这个年轻人现在这样,抑扬顿挫的给他们诵读着先贤的诗句,那优雅的腔调至今仍在耳边回响,可那只‘黄鹤’却已经一去不返了,就像此刻,千年来白云依旧,高楼依旧,可楼上的景与登楼的人却都已沧海桑田。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