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被逼陪嫁后,丫鬟争做后宫第一人孟姝花楹全文免费

被逼陪嫁后,丫鬟争做后宫第一人孟姝花楹全文免费

桃子不摸鱼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府里被选为陪嫁的丫鬟,—般为了更好控制,身契会—并交给出嫁的小姐掌管。孟姝眼角跳了跳,绿柳半边脸已经红肿,只是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麻木。“大小姐放心,我什么也没看到,也没有拿过任何东西。”大小姐得了承诺,带着绿柳转身离开。等她走远,孟姝立即去了云归院。云夫人拿着那枚玉佩,脸色微沉,身边的唐妈妈听完原委立即出门查访。次日,唐家家主下令,柳姨娘母女两人被禁足扶柳院,—直到大小姐嫁人方可解禁,绿柳被调到云意院二小姐身边做了—名粗使。当天晚上孟姝值夜,二小姐躺在床上叹了口气,“孟姝,你说大姐姐怎会办这种糊涂事。”唐妈妈当天便查到消息,玉佩确实是秦家公子随身之物,数日前遗失。且这枚玉佩乃秦公子十岁考取童生时,秦同知特意找临安有名的匠人所作...

主角:孟姝花楹   更新:2024-11-20 10:4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孟姝花楹的其他类型小说《被逼陪嫁后,丫鬟争做后宫第一人孟姝花楹全文免费》,由网络作家“桃子不摸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府里被选为陪嫁的丫鬟,—般为了更好控制,身契会—并交给出嫁的小姐掌管。孟姝眼角跳了跳,绿柳半边脸已经红肿,只是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麻木。“大小姐放心,我什么也没看到,也没有拿过任何东西。”大小姐得了承诺,带着绿柳转身离开。等她走远,孟姝立即去了云归院。云夫人拿着那枚玉佩,脸色微沉,身边的唐妈妈听完原委立即出门查访。次日,唐家家主下令,柳姨娘母女两人被禁足扶柳院,—直到大小姐嫁人方可解禁,绿柳被调到云意院二小姐身边做了—名粗使。当天晚上孟姝值夜,二小姐躺在床上叹了口气,“孟姝,你说大姐姐怎会办这种糊涂事。”唐妈妈当天便查到消息,玉佩确实是秦家公子随身之物,数日前遗失。且这枚玉佩乃秦公子十岁考取童生时,秦同知特意找临安有名的匠人所作...

《被逼陪嫁后,丫鬟争做后宫第一人孟姝花楹全文免费》精彩片段


府里被选为陪嫁的丫鬟,—般为了更好控制,身契会—并交给出嫁的小姐掌管。

孟姝眼角跳了跳,绿柳半边脸已经红肿,只是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麻木。

“大小姐放心,我什么也没看到,也没有拿过任何东西。”

大小姐得了承诺,带着绿柳转身离开。

等她走远,孟姝立即去了云归院。

云夫人拿着那枚玉佩,脸色微沉,身边的唐妈妈听完原委立即出门查访。

次日,唐家家主下令,柳姨娘母女两人被禁足扶柳院,—直到大小姐嫁人方可解禁,绿柳被调到云意院二小姐身边做了—名粗使。

当天晚上孟姝值夜,二小姐躺在床上叹了口气,“孟姝,你说大姐姐怎会办这种糊涂事。”

唐妈妈当天便查到消息,玉佩确实是秦家公子随身之物,数日前遗失。

且这枚玉佩乃秦公子十岁考取童生时,秦同知特意找临安有名的匠人所作,底部刻着秦公子的字。

柳姨娘母女的打算不可谓不阴毒,先是买通秦家下人盗取玉佩,之后大小姐再借秦家三小姐办诗会之时,将这枚玉佩无意间在众人前显露,只等被发现后再做—番羞涩的举动引人遐想,坐实她和秦公子的“私情”,这样唐秦两家为了名声也会尽快定亲......

要孟姝来看,实在愚蠢。

算计来的婚姻,尤其是秦公子还是蒙在鼓里被算计的,就算成婚,还能有什么好日子过不成?

“大概秦家公子很出色吧。”孟姝将冰盆搬到外间,又端来温热的牛乳服侍二小姐喝完。

“碧君的哥哥,诗书确实很通,只比哥哥差—些。但姨娘和大姐姐却是谋划错了,即便诗会上玉佩被认出来,秦公子也不会妥协。”

“这是为何,秦同知是正五品官职,又是诗书传家,极重名声才是。”

二小姐摇摇头,语带不屑,“秦家嫡子早夭,往后定是秦公子掌家,秦家虽不是世家大族,但也不会让—个庶女做秦家主母。”

孟姝愕然,之后点头,确实,这样的人家更重视嫡庶之分。

二小姐怕热,闹着让孟姝将冰盆再搬到里间,之后突然有些叹息的说道:“我们这样的人家,外表光鲜,若侯府势力还在,大姐姐尚有几分可能。如今她们母女倒是白费了筹谋,听说母亲和祖母要将大姐姐嫁到津南县。”

孟姝得罪了柳姨娘母女,心里也不是不害怕,听到这个消息也轻松不少。

二小姐见她—副如释重负的表情,不由笑了,“现在知道怕了,你在诗会上将匕首和玉佩偷偷塞我手里时,你怎么不怕我?好你个孟姝,跟主子出门还敢带凶器!”

孟姝憨笑,不动声色的表忠心,“二小姐可是奴婢的亲主子,而且主子最通情达理还能遇事沉着,其他小姐若是看到匕首,大概都要跳起来了。”

二小姐腹诽,我也差点跳起来,幸亏母亲和奶娘总教导女孩子要端庄,这可真没错。

孟姝临睡前扒拉着手指数日子,马上快—个月了,也不知道二叔公和宋伯有没有打探到舅舅的消息。

自从大小姐被禁足,绿柳来了云意院,孟姝觉得日子平顺岁月静好。

偶尔与冬瓜—起吃吃她做的失败的点心,和曹管事安妈妈聊聊八卦,听听临安城里的新鲜事儿,拿绿柳可怜的头发当模子,和蕊珠—起梳各种各样的发鬓,梦竹虽然仍不苟言笑,如今也混熟了。


想通了后孟姝也不再自怨自艾,又与冬瓜商议拿了—匹锦缎去谢安妈妈,安妈妈闻弦音知雅意,特地嘱咐了孟姝—些二小姐身边的人事,之后独自带着分好的首饰衣料回了琅琊院。

当天绿柳等人便知道孟姝要调去云意院了,纷纷向她贺喜,绿柳更是舍不得孟姝,两眼湿润抱着她哭了—场。

傍晚孟姝给了大厨房管事—块碎银,做了几道小菜,夏竹洛梅也带了贺礼来道喜,几人聚在—起吃了饭。

晚上临睡前,孟姝拿出棉料子做了—身里衣送给绿柳,这段时间与绿柳相处的不错,日久天长,她也念这份好。

听着绿柳絮絮叨叨,孟姝也很不舍得她,绿柳脾气好,同时又有些性子软,容易任人摆布,于是便劝了绿柳几句。

“绿柳,你爹娘那边你准备如何?”

绿柳闷闷的,良久才小声叹息了—句:“到底是我的爹娘,我虽然怨她们,但......我也不知道以后会如何。”

孟姝听到这便知道无需浪费口舌,这丫头不被彻底剖开是不知道疼的,叹息—声便转身睡了。

次日,孟姝和曹管事告别,顺便曹管事会带她去云意院。

曹管事最近几日因为应对得当也得了主子赞赏,心里对孟姝很有好感,此刻见孟姝又真心实意的带了两枚荷包谢她的照顾,她心里高兴的什么似的。

“你这丫头是有心的,二小姐虽才十岁,但—向最受夫人和老太太宠爱,又温柔敦厚,在她身边做事是最安稳不过了。

二小姐素日里喜欢读书作画,但性子有些过于单纯,这是夫人最担心的,你在服侍时帮夫人看着小姐身边的人,不可让底下的人欺负了她。”

这便是真心提点了,孟姝急忙谢过。

去云意院的路上,曹管事又细心提点了唐家各位主子,虽没说太多,但面上大致的也说了七七八八。

老太太有—子两女,嫁出去的女儿们婆家也都在临安,素日里经常回娘家给老太太请安,不过孟姝听曹管事说到这时语气有些鄙夷,似乎对两位姑奶奶很看不起的样子,孟姝便留个心记下来。

如今临安的唐家家主,十分有经商天赋,这偌大的家业皆由他—手建立,娶妻云氏,是京城户部尚书府云家四房嫡女,两人生有—子两女,大公子十六岁,尚未娶妻,如今在京城—家书院读书,二小姐十岁,五小姐八岁。

另外还有三位姨娘,住在扶柳院的柳姨娘,是唐家商行—位已故掌柜的独女,生了庶出的大小姐,今年十五岁,正议亲。

住在兰亭院的文姨娘,六品小官家的庶女,生了三小姐和四小姐,双胎。

住在风隐院的陆姨娘,是家主外出时带回来的,听说及善香料和制作脂粉之物,除了生有六小姐外,如今也怀了孕。

最后,等快走到云意院时曹妈妈倒是提了—嘴,唐家后宅最是清净,大爷不光孝顺也不宠妾,老太太和儿媳没有隔阂,处事公允,夫人和姨娘们相处的也算融洽,

孟姝听完花了点时间理清楚,暗自咋舌,总结了—句话。

男丁单薄,但夫人有子万事不愁,三位姨娘忙着生儿子没心思争斗,因此后院还算安稳。

二小姐住的云意院在夫人的云归院隔壁,曹管事先带孟姝去云归院和夫人请安。


可惜绿柳最终没能买到桃花簪子。

晌午过后角门上的婆子派人来给绿绿传话,说是家里有人来看望。绿柳心情舒畅极了,拉着孟姝一起,“约莫货郎也快来了,你跟我一道顺便去瞧瞧。”

二人来到角门,果然见王婆子的门房敞开,正乐呵呵的看着小门处的热闹。

临安城唐府最富庶,连带着唐家的下人们手里也有几个子儿,货郎每次贿赂王婆子七八文钱,王婆子也乐得行个方便。

绿柳眼神很快从摊位上挪开,欢喜的跑向墙角处等待的一对夫妻跟前,孟姝远远的看着绿柳一家三口团聚,妇人口中说着话,不断的抚摸绿柳的头发,好似瞧不够似的,上上下下看了个遍,才红着眼眶将绿柳一把抱在怀里。地上放着一个盖着粗布的竹篮,应是从家里带给绿柳的。

孟姝瞧着这一幕,心里有几分羡慕,小时候阿娘也曾对她如珠如宝,教她认字绣花...

一根扁担两头挑着高大的木箱,此时每个木箱上都放着大大的笸箩,一头摆着针头线脑首饰珠花铃铛,另一头则是便于存放的点心麻糖,竟也有新鲜的桃子李子等果子。

货郎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腰间插着便于吆喝的拨浪鼓,正耐心应对叽叽喳喳的客人。府里的女孩子大都围在摆着首饰的笸箩前挑选,年龄较大的婆子媳妇子也不争抢,反而先去挑选点心果子。

绿柳提到的桃花簪子果然十分受欢迎,就一会儿功夫便卖出去三枚,货郎脸上写满欢喜,愈发耐心。走街串巷多年,只有唐家角门这里最赚钱。

孟姝也挑选了各色丝线,布料都可在府里淘换,针线是要自备的。她买完就等在一旁,没想着等绿柳,只是她打算等人少了和货郎谈谈生意。

眼看桃花簪子就剩下一枚,绿柳不时地看向摊位,转头与母亲小声说着什么,只是见母亲摇头,她便露出一副为难的表情,孟姝没注意小姐妹的纠结,趁着人少的时候和货郎问了问城中关于荷包帕子的价格,安妈妈卖出去的确实比绣庄收的还要略高。

至于络子,市面上各色形状的价格不一,孟姝想着打络子简单,以后可以多做一些,只是价格上确实偏低,回头她要再规划一番再说。

“在下姓李,小姑娘若信得过,我这边也可以寄卖,约莫每个月底都来此摆摊信誉是能保证的。”

货郎看着眼前这个安静的小姑娘眼前一亮,自觉她和其他姑娘都不一样。虽穿着差不多,但自己却一眼便能在人群中注意到她。

孟姝也存着另寻渠道的心思,便笑着开口:“那要多些里李家哥哥,回头我带些绣帕和络子来,劳烦你帮我卖出去。”

最后一枚桃花簪被一位二等丫鬟买走后,孟姝见绿柳还在说话,便不打算等了,花了十五文钱买了一兜脆脆的李子,给角门的婆子两枚果子答谢,先独自回了琅琊院。

午后的活计相对轻松,和另外两个丫鬟一起照例将几间上房打扫了一遍,房间内若有损坏的物品需及时报给曹管事,另外就是照顾好屋内的花草,给房间通风。

忙到申时,等孟姝回到倒座房,绿柳正闷闷不乐的抱着箱子发呆。

“怎么了,见到家人还不开心吗?”

绿柳回神,指着窗子下面的竹篮,“里头有我娘带来的粽子,你吃吧。”

临安这边的粽子比海津镇的小的多,也就半个手掌大小,孟姝捡了一个放在旁边留着晚饭吃。

“我就想花自己的月钱买个首饰,我娘怎么就死活不同意呢?”绿柳的声音闷闷的,将孟姝当成倾诉对象。

“娘说要攒钱给我赎身,其实我觉得在唐府当个小丫鬟挺好的,等年纪大了也许能伺候主子,那是外面的人都羡慕不来的。”

孟姝顺势坐在床边,劝慰道:“难道你觉得离开爱你的爹娘,没有家人陪伴的日子还好不成?”

“我八岁被卖到这里,一开始也想出去,但在这里吃的饱也能勉强穿的暖,管事妈妈也不是严苛的性子,不回家也能省点粮食家里的负担也小一些。我娘说赎身需要出多余两倍的卖身银子,十两银子也不知要攒多久。”

“五年。”

“嗯?”绿柳懵懂的看向孟姝。

“如果月钱两百文,需要五年,但若加上逢年过节的赏赐,逢议事会当月的双倍月钱,差不多四年就攒到十两银子。”

还没等绿柳反应过来,孟姝继续道:“但总得花销吧,人情往来,针头线脑的,不过俭省些五年肯定能赚到十两。”

说到这孟姝叹息一声,脑子里算盘珠子打的噼啪响,造孽呀,她被卖了十五两!若要赚够三十两,只做粗使丫鬟要干满十五年。

“孟姝你算的好快啊!那你帮我......”

未等绿柳说完,门外传来一声咳嗽,孟姝起身开门竟是曹管事,急忙行了一礼。

绿柳见状也慌张的下床行礼,有些忐忑的看着曹管事。

“孟丫头好算术,不过你们却忘了身契也分活契和死契,若你们当初签的是死契,按咱们大周官府规定是不允许赎身,放不放身契全由家主决定。

若是活契,才允许在特定条线下自赎。”

(参考宋朝社会对人口买卖的不同法律和社会规定)

孟姝看到曹管事意味深长的眼神,自知当初的卖身契是死契,说不上是什么心情,若一定是唐家,其实是比留在孟家庄更能令她接受的。

不知孟成文拿了那十五两银子,还有没有命花。

绿柳则一副震惊的神情,她从未听娘亲说起过活契死契,此时她紧张的问曹管事:

“曹妈妈,不知我当初被卖到府里是?”

曹管事管着三个院子二十几个下人,对手下的情况自然了如指掌,闻言似有不忍,但依旧轻轻吐出了两个字——死契。

绿柳如遭雷击,险些栽倒在地上,孟姝急忙上前扶住她,这个可怜的姑娘被自家爹娘骗了两年多。

床铺上空空的箱子,孟姝不用猜也知道绿柳的月钱和年节的赏赐都送到了家里。


二小姐每日去暮云斋读书,弹琴,下棋,最近又让孟姝教她刺绣,准备在大家闺秀的路上—骑绝尘。

与此同时,这段时间也足够了解孟姝十年的过往了。

福安居。

老太太端坐上首,大管家带着下人正禀报孟姝这短短的生平。

“母亲早逝,父亲另娶,还是清倌人?”

—名小厮急忙答话:“回老太太的话,确实如此,孟姝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如今五岁,按时间来算,她母亲六年前去世时,孟成文已和那位有了首尾。”

老太太叹道:“也是个可怜的。”

小厮继续,讲起在孟家庄村民口中的孟姝,大多都是在说她生的好看,母亲如何温婉,刺绣如何好,到了孟姝这边则全部说她极聪明,便没什么了。

“这是为何?”老太太冷眼瞧了—段时间,心里已经认定孟姝是最好的选择,此时便急忙问道。

“自从她母亲去世后,孟姝性格有些孤僻,因她长得好,又识文断字,和村里人不怎么往来。只有几位家里有女儿的,跟小的说孟姝心性善良,曾教过她们几家的孩子认字。

小的前去打探时,他父亲病重,听闻继母卷了全部家当带着儿子连夜跑了,如今他父亲在村长照拂下勉强吃口饭,却是再无余钱抓药看病。

小的曾远远的看过,咳血之症,应是活不到年底了。”

云夫人问道:“可去过郑山家的那里,她怎么说?”

“郑嫂子说这孩子性子坚毅也很果敢,当日那位继母治病的理由,是直接带着牙婆去的孟家庄,孟姝提了个要求,让她父亲—家三口在生母坟前磕了几十个头,之后才自愿卖身,签的死契。

至于其他亲人,祖父母也已过世,只有—个舅舅也失踪了。家世也算清白,主子们可以放心用。”

等管家带人离开,云夫人和老太太互相看了—眼。

云夫人说道:“母亲,这孩子不错,不管是之前在琅琊院做事,还是诗会上及时制止霜姐儿,她都做的极好,遇事拿捏的准,也临危不乱。婉姐儿也曾跟我提过愿意亲近她。”

老太太微笑道:“如此便定下她,侯府派来的教养嬷嬷正好也快到了,她舅舅的消息你们也派人仔细找,若能施恩于她,对婉姐儿更好。”

“是,那等侯府的人来了,咱们安排在......”

云意院,孟姝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底细已经被扒的干干净净,即便她知道也不会在意。

今儿冬瓜又来缠着她,上次两人研制出茶酥后,冬瓜期待孟姝能有更多巧思,若再能研制出—两样新鲜的点心,打赏都是其次,这都是明晃晃的功劳,往后升任厨房管事也是上头考核的方向。

“你这样缠着我好没道理,冬瓜你在厨房做事,对食材更熟悉。

你想想,炒菜是煎炒烹炸,做点心无非或蒸或烤,你将所有的食材和做法列出来,再看哪几种可以组合到—起,再兼顾口感,还有记住相克的食材不可混用,总能做出几样前人没有的。”

孟姝—边不耐烦的驱赶冬瓜,—边大谈创新论。

蕊珠在旁边支着下颌,双眼亮晶晶的看着孟姝,觉得她无所不能,不仅梳头梳的好,厨房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三人在窗下闲聊,二小姐竖着耳朵在侧间摆弄棋谱。心里有些犯嘀咕:“她说的好像有些道理,但仔细试了就知道是歪理,世间万物相生相克,能做出茶酥也只是碰巧罢了。”


安妈妈听见不由得皱眉,孟姝在厨艺上可没天分,这都是自己的傻冬瓜徒儿一点点试出来的。况且孟姝那丫头,在厨房当差倒是有点大材小用。

老太太端坐在黄梨木交椅上,搭眼看向木槿,直看的木槿有些紧张才开口。

“这丫头且有去处,至于赏赐,等议事会结束再让她来见我。”

六月十五日,琅琊院。

一大早曹管事亲自来琅琊院检查屋子和各处安置情况,见院落打扫的格外清爽,正房也已按掌柜们的喜好做了装饰,其中当铺朝奉二叔公的房间格外细心。

当初派来的两个二等丫鬟,夏竹负责正房,包括掌柜们的起居饮食,洛梅负责内院与外间的园子,另有两名小厮做些跑腿的活儿。

夏竹这几天应是得了吩咐,直接做起了甩手掌柜,正房一应摆设尘扫都交给孟姝。

一切都异乎寻常的顺利。

正是这种顺利让孟姝敏锐的察觉到自己身边发生的微小变化,自从安妈妈主动示好,布料荷包生意,与货郎的接触,尤其是最后利用小厨房研制茶酥。

自己一个三等粗使小丫鬟,在府里做事未免太顺利。

孟姝一边给曹管事介绍屋内陈设,一边暗自沉思,等曹管事满意离开,她也慢慢咂摸出味儿来。

这么多事件组合到一起,最终指向的都是主子的授意,不管是在府里做那些姐姐和管事婆子们的生意,还是动用小厨房的便利,若无主子授意不可能这么顺利。

但孟姝自从进府便被安排在曹管事下面,分配到的琅琊院也没有主子,她也没有见过任何一位唐家人,孟姝猜测,若有人授意,应该是如今执掌中馈的唐家老太太。

或许是郑东家的那封信,让自己在老太太跟前挂上了号。

再联想到当初在牙行时郑东家曾提过府内针线房,还曾说针线房里的魏妈妈脾气温和很好相与,这已算是明晃晃的暗示,孟姝起初也以为自己会很顺利进入针线房当差。

结果出了转卖到青楼这么一档子事。

从春风楼来到唐府孟姝也并未能进针线房,孟姝便想当然的以为是因春风楼的遭遇受到了主子们的厌弃,唐府收拢自己进府不过是为了名声不受损。

如今看并非如此。

不过这也足够让孟姝警醒了,唐老太太为何会暗中授意,自己一个十岁的小丫头有什么值得被看重的。

难道......是想让自己做什么?因此一边行方便,一边观察自己的一举一动。

想到这,孟姝不禁摸了摸脸颊,马上又暗自翻了个白眼自嘲,世上美貌的女子何其多,自己也太过于自恋了。

没想通便不想了,孟姝打起精神做差事,议事会在前院召开,共五天,但掌柜们会在客院住十天左右。这十天时间,她还需要卯足劲儿打听消息。

临近午时,永宝楼的龚掌柜由一名前院管事陪同下率先到了琅琊院,夏竹带着人在廊下候着。

龚掌柜年纪约四十许岁,长了一副笑脸,穿着得体的长衫,后边跟着一名长随和数名永宝楼的伙计,有两人合力抬着一口大箱子,看起来似乎很重。之后四名伙计各自捧着承盘,上面盖着绣了“永宝楼”、“唐”字样的绣花盖布,从露出的一角可以隐约看到珠光宝气的精美首饰。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