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谦张泽翰的玄幻奇幻小说《书法成圣后续》,由网络作家“林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走入府学,林谦顿时感觉到了一丝异样,他感觉自己的文宫似乎被什么东西屏蔽,无论他心念如何转动,都无法再进入文宫,仿佛自己与文宫之间隔了一层朦胧的雾气,将两方彻底隔绝。“信号屏蔽器?”林谦念头一转,目光四处打量起来,最后落在广场上那尊圣人雕像上。那是万世师表孔圣人的雕塑,雕塑穿着一身传统儒衫,左手握着一卷书册,放在胸前,右手背负在身后,神色慈和,双眼却看向远方,正对着府学大门的方向,仿佛在打量走入府学的学子。虽然这看起来只是一尊普通的雕塑,但林谦总感觉自己文宫被屏蔽与这雕塑有关。没有过多打量,林谦就在维持秩序士兵的带领下来到了自己的考房,一个不足三平的小格子间。格子间中只有一张床,府试有三科,需要一天一夜,中途可以在床上休息,除此之外还...
《书法成圣后续》精彩片段
走入府学,林谦顿时感觉到了一丝异样,他感觉自己的文宫似乎被什么东西屏蔽,无论他心念如何转动,都无法再进入文宫,仿佛自己与文宫之间隔了一层朦胧的雾气,将两方彻底隔绝。
“信号屏蔽器?”
林谦念头一转,目光四处打量起来,最后落在广场上那尊圣人雕像上。
那是万世师表孔圣人的雕塑,雕塑穿着一身传统儒衫,左手握着一卷书册,放在胸前,右手背负在身后,神色慈和,双眼却看向远方,正对着府学大门的方向,仿佛在打量走入府学的学子。
虽然这看起来只是一尊普通的雕塑,但林谦总感觉自己文宫被屏蔽与这雕塑有关。
没有过多打量,林谦就在维持秩序士兵的带领下来到了自己的考房,一个不足三平的小格子间。
格子间中只有一张床,府试有三科,需要一天一夜,中途可以在床上休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凳子,前方是一块一尺半宽的木板,就是考桌了。
向上抬起木板,走入格子间,放下木板,在凳子上坐好,安心等待下发试卷。
第一科是经义,这是目前林谦最不需要担心的科目了。
很快,林谦就听到了辘辘的车轮声。
又过了约莫半刻钟功夫后,便有一辆拉着试卷的马车停在了考房前,士兵将一叠试卷放在林谦考桌上,行了一礼后就拉着马车往下一个考房走去。
试卷是由活字印刷打印出来的,上面还带着淡淡的墨香,字迹工整,看得人赏心悦目,想必这活字的母版是某位书法大家的作品了。
试卷并没有漏墨等情况,比林谦前世的激光打印效果也不差。
先通读一遍试卷,这是王篆特意嘱咐他需要注意的地方,因为有一届的经义考卷分成了阴卷和阳卷,在试卷的最后写着可以选做一套即可,而最前方的阳卷难度远大于后面的第二套阴卷。
那一届不少考生可是吃了大亏的。
发现并没有什么偏题,怪题后,林谦这才开始动笔答卷。
……
目送学子进入府学后,李长策就回到了王府,只有林歆筠和张泽翰还等在府学外,虽然他们知道林谦要明天才会出来,但这种心情却是无法排解。
就像前世那些在考场外等待考生出来的家长一样。
刚走进王府,李长策就看到了站在院中的王篆。
“老师。”
李长策上前行礼,王篆站在这儿,显然是在等他。
“谦儿才华品行都深得我心,可交游上却有些不慎了。”
王篆神色严肃,甚至都有些愤怒,“解元非林谦莫属这种话也是能说的吗?”
原本新旧两党争斗就已经非常激烈了,就算你没什么毛病都要挑你毛病,现在留下话柄,对方怎么可能放过?
李长策深以为然的点头,“那张泽翰不学无术,就是个十足的商贾,但在谦儿贫困时,是他资助谦儿上学,如今谦儿学有所成不忘本,重情重义,却也无可厚非。”
他显然把县衙那次拷问时林谦的借口当真了,认为张泽翰不仅借林谦钱了,还时常接济。
“我会去跟张泽翰打招呼,让他谨言慎行的。”
王篆默然,林谦重情重义对他们来说当然是好事,可对林谦自己来说,就不一定了,最后他也只能轻叹一声,无可奈何的摆摆手,“去吧!”
若是林谦成绩平平还好,可要是林谦真的高中解元,恐怕还会生出一些风波来。
并且以林谦表现出的才华来看,这个可能还很大!
此时林谦正在考房中看着刚刚下发的诗词考题,若是知道师爷此时的想法,恐怕只会哭笑不得,世人皆以为他诗词无双,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只希望这次的题目是自己会的。
“考的都会,蒙的都对!”
默念一声,林谦打开考卷。
比起经义考卷厚厚一叠,诗词的题目显得简单明了许多,只有一张纸。
明志
爱国
二选一,但需赋诗,而不能谱词。
林谦心中咯噔一下,教员诗词佳作都不少,但比起词来,他的诗就稍逊半筹,或者说,没那么出名,他自然看得也少。
书到用时方恨少,莫过于此。
“明志,爱国……”
念叨着这两个题目,林谦开始在脑海中穷搜起来。
片刻后,林谦想到一首迅哥儿的无题七绝,“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但很快他就摇了摇头,这首诗感叹的是英雄战死沙场,与爱国的主题并不是那么契合,明志也谈不上。
不过想到迅哥儿,林谦也是文思泉涌,脑海中很快又冒出来一首七绝,“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完美契合爱国的主题!
心神激荡,林谦研磨提笔,就要开始答卷。
但很快他又停了下来,这的确是一首爱国诗不假,先写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继写由热爱而引起对处在“风雨如磬”之中的祖国的忧虑,再写由忧虑而感到“寄意寒星荃不察”,心情不免有点沉重,最后跃上一个新的高峰,激昂慷慨,热血沸腾,迸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最强音,充满着激励的力量。
可神矢是指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丘比特,用被爱神射中了灵台,也就是心,也表明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问题在于,大乾并没有爱神的传说,这一句就无法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
风雨如磐暗故园,更是明说了大乾如今风雨飘摇,这种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就好,这么直白的说出来,恐怕大为不妥。
林谦当然可以略作修改,可惜,他没这个实力啊!
就算他研究清楚了平仄,也很难写出原诗的水平,让人嘲笑倒是小事,若是府试落榜,可就因小失大了。
再次颓然放下毛笔。
忽然,他眼前一亮,一首诗浮现在脑海。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一首明志诗,比起爱国容易被人上纲上线,明志就要轻松多了,大不了被人说成狂妄,也无伤大雅,哪个文人不狂傲呢?
果然,近现代古诗词,还得看教员!
很快林谦就作出了决定——写,为什么不写!
没有人会嫌才气多,不仅要写,他还要扩大规模!
即便通过传记小说获得的才气轻浮,如同无根浮萍,但他还有诗词作为定海神针,两相结合,通过小说来获得天下文人的拍案叫绝而获得大量才气,通过诗词来统御这些才气,或许,他真的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
此时他也终于明白大儒曹梦阮是如何晋升儒道九品的了。
经过橘子洲一事后,林谦也有了更多的灵感。
这个世界虽然已有了林谦脑海中的古代诗词歌赋,但因为才气的缘故,终究还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很多近现代的作品,这个世界并不曾拥有。
这也不怪他直到现在才发现,人的思维都是有局限的,在他发现他熟知的诗词歌赋在这个世界已经拥有后,便陷入了绝望,并不曾仔细挖掘,直到不久前才有了这个重大发现。
虽然近现代除教员一人古诗词可与古人比肩,但其他文学作品,譬如,小说,倒也是能找出那么两三人的,他也不必拘泥于自己写的传记了。
不再多想,林谦还是决定先抬笔填坑——《诗佛王维:官居二品,他选择躺平》
他上一篇没有做出下集预告,心中就已经决定要补上这一篇的心思了,也算是给自己的铁粉头子一个交代,自己的三篇文章,王维可都是第一时间拍案叫绝的,要是再不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他一向是个讲信用的人,说好下次一定,那就下次一定!
李白太飘逸,太洒脱,于凡人而言,如遥不可及的仙人;杜甫太厚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苦难中心怀天下;而王维,他没有那种大无畏的勇气,他会屈服于强权,但对于一个热爱生活、家人、朋友的诗人来说,他更贴近于身心疲倦的我们,如石上清泉,轻缓的流入我们内心,抚平我们的急躁和不安。
出生太原王氏,家世显赫的王维,是如何从一个“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吹夜笛”的潇洒少年,到“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充满热血的豪情壮志中年,变成后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佛系老年?
故事,还得从701年说起……
林谦一气呵成的写好文章,点击上传。
不过这一次他没有退出文宫,而是站在文宫案壁前沉思片刻,再次提笔写下一个题目——《孔乙己》!
林谦不知道在别人心中如何,但在他心里,周先生先生在他心中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近现代短篇小说之王,不只是国内,也不是亚洲,而是整个蓝星!
可惜周先生先生的文章并不是那么好懂,久而久之,研究他的人就少了,甚至有人还叫嚣着把他的文章从课本上删除。
林谦相信,在这个儒道昌盛的世界,周先生先生应该能够找到知己吧!
这一次,林谦落笔更快,突破到儒道九品,开窍之后,他脑海中那些原本模糊的记忆都在此刻变得清晰无比,所以现在他在做的事情是抄写多过写作。
当然,对文中的一些名词,他还是做了修改,修改成适合大乾的词语。
做完这些,已经是子时,林谦再也熬不住,退出文宫,倒头就睡下了。
……
辋川别墅中,习惯了早起的王维心念一动,感受到了文宫中的动静。
不疾不徐的洗漱完毕,泡了壶茶,享用了早点后,他才再次懒洋洋的躺在竹椅上,心神沉浸入文宫中。
《诗佛王维:官居二品,他选择躺平》!
千呼万唤始出来,看到这篇文章,王维感到很欣慰,在上一篇李义山传记后没有钩子他就猜到要轮到自己了。
不过很快他就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奇怪,明明第二期应该是自己,现在都到第四期了,出来了自己竟然还很开心,这,不对劲!
“哈哈哈……”
刚看完开头,王维就忍不住大笑了起来,“李白太飘逸……”
看到作者将自己和李杜相比,他很是开心。
他自己也知道,在诗词上的成就,他是比不过李杜二人的,但他也为人们展开了一副别样的诗词画卷,将音律、绘画、佛法融入诗词,这是李杜二人所不曾展现的。
看到作者为自己安排的一生,从出生名门,到在岐王推荐下靠玉真公主进士及第,再到因看黄狮子戏而被小题大做贬官十余年,再到被叛军抓住,强行安排职位,到最后淡出政事,钟情山水,反而因此在官场上平步青云,最后竟做到了尚书右丞的职位,倒是颇有讽刺意味。
回味片刻后,他不禁有些意犹未尽,感觉自己仿佛真的经历过这样的一生,让他生出了一种别样的感觉,甚是奇妙。
诗佛王维已拍案叫绝!
过了良久,他才发现,这位作者在更新自己“传记”的时候,竟然还写了另一篇文章。
这让他不由得有些不高兴了,好你个“潜鳞”,给别人写“传记”的时候都一心一意的,到自己这,怎么看着这么像是在敷衍,完成任务呢?
“孔乙己?”
咂磨着这个名字,王维眼前一亮,这明显是一篇不同于以往的故事。
一刻钟后,短短不过两千言,身为半圣的他也花了一刻钟才读完,这一次,他沉默了。
如果说之前的所谓“传记”还是趣味性大于实际意义,那么《孔乙己》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东西可就深刻得多了,甚至,就算站在他的高度,也觉得这位作者笔锋太过犀利,让他为这位作者的大胆感到心惊。
但他对于这篇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深以为然,同时也对作者的巧妙构思与辛辣的笔锋感到佩服!
诗佛王维已拍案叫绝!
洛京,韩文公府,韩愈端坐在文宫上首,急公好义,热心肠的他,即便已经成为半圣多年,也没有像其他半圣那般,因为对朝廷心灰意冷而选择游历天下又或者钟情山水。
他依旧在朝为官,广收门徒,尽心尽力的教导学子们,甚至将自己的文宫具化出来,作为学子们学习的场所。
在半圣文宫学习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比如,他们能够通过一旁的文宫案壁得知半圣韩文公正在查看什么样的文章,以便他们效仿,学习。
就算现在读不懂,也可记下了,以后再去钻研。
忽然,原本对他们开放的案壁陡然一阵模糊,他们竟然看不到上面的内容了。
“发生了什么?”
所有学子都有些茫然,然后很快生出一个疑惑,“老师这是在看什么,竟然屏蔽了他们?”
要知道,这样的事情,以前是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
翌日,顶着黑眼圈的林谦早早就来到了书院。
昨晚他一直盯着案壁上自己文章的数据,几乎每隔一刻钟就要看一眼,自然是没有睡好。
可惜这篇文章早已经淹没在了书海中,除了他,似乎并没有人关注。
课堂中,顶着黑眼圈的并不止林谦一个,不少人都在讨论昨晚自己投稿的巨作。
有人说自己写了首诗,惊天地泣鬼神,必能上这期的《文集》,有人说自己写了篇文章,针砭时弊,必能得大儒看中……
当李长策走进课堂,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副乱糟糟的场景。
不过他并没有生气,反而有些怀念,当年,他不也是同样吗!
可惜他知道,这里大多数人,或许一辈子也上不了一次《文集》,这就是现实。
……
洛京,文圣昌黎先生府。
一座足有数千平的大殿中,数百人席地而坐,正在温习今日早课。
大殿上方,一位身着儒袍的老者饶有兴致的在身前案几上点点画画。
左侧是一面数丈长的案壁,右侧书架上堆满了各色书籍。
这里,是文宫,具象化的文宫,半圣韩昌黎的文宫!
若是林谦在这儿,一定会惊得张大嘴巴,比起自己那寒酸的小茅屋,只能说,半圣之威,当真恐怖如斯!
忽然,上方的韩昌黎停下了划动,看着案几,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有机灵的学子赶紧转头向一旁的案壁看去,只见案壁上正展示着一篇文章《诗鬼李贺:人间荒诞,我且去天上看看》。
看完开头一段话,所有学子们都惊出一身冷汗。
是谁竟然如此大胆,敢诅咒半圣?
简直是大逆不道!
李贺天资卓绝,符合大诗人七岁能诗的基本定律……
看到这儿,韩愈会心一笑。
一向包容的他倒并不觉得这篇文章的作者大逆不道,反倒觉得有些意思,他也想知道,在一个没有才气的世界,他们这些半圣,又会是怎样一番风景。
大乾804年,李贺来到国子监当旁听生,靠着自己的才华和勤勉,获得了参加科举的名额,师长朋友们,整个东都洛京,都在期待一个天才的崛起。
然而,一场旱灾,朝廷取消了当年的科举考试,师长朋友们安慰李贺,晚一年也好,多备考一年,也更有把握。
一月之后,父亲李晋肃去世,大乾律,李贺要守孝三年。
“无稽之谈!”
“一场祈雨文会就能解决的事情,会让朝廷取消科举?”
“能不能闭嘴?作者开头就写了这是一个没有才气的世界,你祈你……”
韩愈没有理会底下学子们的争论,继续看下去。
大乾807年,守孝期满的李贺再次回到东都洛京,正值此时,韩愈也来到了洛京。
在大乾,所有参加科举的士子都会在考试前拜谒文坛大佬,声名赫赫的韩愈,自然也收到了大量士子投卷的作品,爱惜后辈的韩文公,来者不拒,一一批复,可惜,桌案上堆满了卷轴,却没有一篇是让他满意的。
直到,他看到了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当读到“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时,他看向李贺的眼中,充满了明亮的光芒,既有惊艳,又有欣慰,还有慈爱……
终于,府试开考,李贺以《十二月月词并闰月》为题,写了一组诗,共十三首,试卷根本无法承载那横溢的才华,让每一个见到之人都被那扑面而来的才气笼罩,不出意外,他高中了举人,拥有了去长安参加秋闱的资格。
李贺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几天,就被府衙告知取消了他的举人资格。
因为他父亲李晋肃名字中的晋跟进士的进同音,按规矩,李贺要避讳,所以不能参加进士试……
看到这,所有人都沉默了。
如果说之前因为大旱而取消科举大家认为是无稽之谈,那么现在的避讳,就让他们感同身受了。
他们不止是要避父讳,还要避讳皇帝的名字,祖父的名字。
因犯讳而被贬官、打入大牢者,在大乾并不少见。
并且,他们知道,这件事也并非虚构,如今已经是半圣的李贺,当年真的遭遇过这样的事情,若不是他才华横溢,以儒道成圣,或许……
文宫上方的韩愈怒拍案几,他早就觉得这避讳之说过于荒诞,屡次上书要求取消这无稽的律令。
可惜儒者讲究天地君亲师,讲究忠孝,不少儒者认为,避讳一事,便是忠孝的体现,即便是半圣,韩愈最终也是无功而返,此事无疾而终。
半圣韩文公已拍案叫绝!
就在这时,案壁上的文章下方闪过一条提示。
在场学子一片哗然。
半圣的拍案叫绝!
这拍案叫绝有些类似林谦前世的点赞,但更加严格,一定是读者真心认同这文章,才能自发的为这文章增加一个拍案叫绝,并非读者主动的行为,由天地为裁判,没有弄虚作假的可能。
文宫中,在浩瀚的书海,一个标题如同获得了充足的燃料,火箭般的从海底一路狂飙,扶摇直上,竟然来到了排行榜末尾!
半圣的拍案叫绝,自然不类凡俗!
长安,蓝田县辋川,一片幽静的竹林中,王维轻呡了口茶,悠闲的躺在竹椅上,进入文宫。
开始在书海中淘金。
忽然,一篇文章引起了他的注意。
半圣韩文公已拍案叫绝!
昌黎先生都点赞了,他自然也要看看。
很快,他就沉浸在了故事中。
韩愈得知此事后,当场拍案而起,拉着李贺找到府学教授郑余庆,父名晋肃儿子就不能考进士,那倘若父亲名“仁”,是不是人都不能做了?
韩文公拿出当年怼鳄鱼的气势,郑余庆招架不住,最终苦笑着在李贺的举人解状上盖了印!
“哈哈哈……”
看到这儿,王维忍不住大笑起来。
他不由得想到了韩愈的《祭鳄鱼文》,他连鳄鱼都骂,连皇帝都敢骂,骂你一个府学教授,再正常不过了。
这的确是昌黎先生会做的事!
什么狗屁避讳,一群腐儒罢了。
当浮一大白!
半圣诗佛王维已拍案叫绝!
长沙府,府衙,知府李华椿端坐高堂,心神却沉浸在文宫之中。
扫视着案壁,作为文人,他对于天下文章都是有些研究的,自然也会关注最新的文章,并且身为知府,也能从这些文章中了解到很多民生甚至是政局情况,所以每日浏览一遍《文集》、《书海》几乎已经养成了习惯。
很快,他的目光落在了一篇大热的文章上。
《诗鬼李贺:人间荒诞,我且去天上看看》
“口气很大,标新立异,哗众取宠!”
李华椿看到文章题目第一眼就产生了厌恶的感觉,但看到下方这么多半圣点赞,最终他还是点击了进去,不论好坏,他都需要有所了解。
“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诽谤圣上,影射朝堂!”
但很快,他就勃然大怒起来。
在他看来,什么没有才气的设定根本就是个幌子,这篇文章的作者明显就是在用这篇文章在影射朝政。
你看,连半圣李贺都因为这条可笑律令郁郁而终,对普通读书人的危害就更大了,朝廷竟然还执行纸条律令,朝廷是不是有问题?
圣上竟然也不管,圣上是不是也有问题?
简直是胆大包天!
“来人。”
查看了一番作者信息后,李华椿更加愤怒了,读书人坦坦荡荡,当胸怀浩然正气,竟然还使用笔名,藏头露尾,不是君子行径。
很快,一位身着锦袍,腰佩长刀的中年走了进来,拱手待命。
“给我查,查这篇文章是谁写的,我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大胆子!”
“喏!”
锦衣中年应诺后便退下,回到悬镜司,一条条命令传达下去,整个悬镜司如同精密的机器一般,轰然转动起来。
……
“这猪头肉是用茯苓、当归等药材熏制而成,熏之前,取新鲜猪头肉先腌三五日,然后取出来挂在过风处,晾个十天半个月,让其收水风干,再吊在熏笼里用药材来熏,微火轻烟,熏好一只猪头都需要花费一个多月的功夫!”
醉仙居中,杯盘狼藉,酒足饭饱的张泽翰看着盘中最后一片猪头肉,滔滔不绝的给林谦讲述着猪头肉的做法,林谦时常在想,如果他把花在吃上的劲头用在学习上,说不定都能考个状元郎。
“为什么一定要猪头肉呢?猪肉不行吗?”
林谦有些好奇的问道,这醉仙居的猪头肉是当真好吃,他两世都不曾吃过这般美味,当然,是因为他两世都很穷……
“这你就不知道了,猪头上骨头多,处处有缝隙,熏烟炙进去,从里面再往外透,药材的香味便能彻底渗透进去,猪肉就不行了。”
张泽翰得意的说道,然后心安理得的夹起盘中最后一片猪头肉放入口中,慢慢的咀嚼。
一旁的掌柜听到两人讨论,也是停下了波动算盘的手指,满面笑容。
自家招牌被人这样如数家珍般的夸耀,他自然也是与有荣焉。
掌柜的算盘声停了,林谦的算盘却开始打了起来,看向张泽翰,话题一转,说道,“最近有一篇大火的文章,《诗鬼李贺:人间荒诞,我且去天上看看》,无数大儒半圣拍案叫绝,在线催更呢!你看了吗?”
张泽翰有些不明所以,这不是自己告诉他的吗?怎么还反倒问起我来了?
“当然看了!”
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
“这样的文章,恐怕全天下的文人都能看到吧!”
吹起自己来,林谦是一点也不脸红。
“那是当然!”张泽翰是一个合格的捧哏。
“如果我能让自家店铺的名字出现在这样的文章中,岂不是全天下文人都知道我家店铺的名字了?”
图穷匕见,林谦捕捉痕迹的看了一眼旁边的掌柜,发现掌柜的正满脸震撼的看向这边后,心中大喜。
“不成吧,读书人自有风骨,若没有交情,怎么可能将你家店铺名写上去。”
张泽翰翻了个白眼,认为林谦有些异想天开了。
林谦摇头,“这你就不懂了,诗仙太白的《赠汪伦》知道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是何人?与诗仙又有何交情?不过请吃了顿饭而已!”
“《饮中八仙歌》知道吗?‘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你知道焦遂是谁吗?”
“古人云,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
“可是,那篇文章的作者使用的是笔名,想要结交,有钱也没处使啊!”
经林谦这么一说,张泽翰大受震撼,竟然觉得有点道理。
“文宫有私信啊!”
“就算有私信,难道你邀请他,他就会来吗?”
张泽翰觉得林谦今天吃猪头肉上头了,思维都已经不清晰了,汪伦能够结交诗仙,那是因为诗仙去了汪伦的地盘,正好有酒有桃花,难道要邀请对方来长沙看橘子洲枫叶,然后顺便到醉仙居吃吃猪头肉,喝喝酒?
“你可以直接给钱啊!”
当林谦知道文宫可以转账后,这个念头就已经出现在他心头了。
大乾有官方钱庄,银票上有半圣印记,外人根本无法伪造,也正是这半圣印记,让银票可以在文宫中流转。
“你这是在侮辱读书人!”
张泽翰情绪有些激动起来,“真正的读书人,怎么可能用钱就买通得了的?”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反正试试又不亏!”
“并且这篇文章的作者又不同,这是一位小说作者,或许并不会像其他文人那般清高,或许可以一试!”
看似在对张泽翰说,实则是说给一旁偷听的醉仙居掌柜的,如果这也算侮辱的话,林谦觉得,可以多侮辱他一下,不然这钱拿着不踏实。
听到林谦两人的对话,此时掌柜心中已经开始浮想联翩,若是能够让“醉仙居”的名字出现在《书海》排行榜上,那么天下文人来了长沙,难道会不到自己的醉仙居来坐坐?
到时候,这小地方可就不够了,自己得把旁边的商铺也盘下来……不不不,我可以再去橘子洲头开一家分店,让客人能够一边饮酒作乐,一边赏景。
不对,不止是长沙城,还可以将醉仙居开到长沙府,开到东都洛京,开到长安……
“呸!”
“我不允许你侮辱我的偶像!”
张泽瀚激动的站起身来,转身向店外走去。
“???”
我什么时候成为你的偶像了,我怎么不知道?
林谦很无辜,没想到张泽瀚反应会这么大,不过他的目的也达到了,倒是没必要再多说,起身追了上去。
“诶?”
“客官,一共一两三钱银子。”
才刚起身,林谦就被掌柜的拦下,即便还沉浸在美梦中,但职业本能还是让他第一时间清醒了过来,不得不说,金钱的魔力是无穷的。
“前面那人认识吗?”
“城西张家,张泽翰,张公子!”
“记在他的名下就行了!”
说完,林谦转身赶紧溜出醉仙居,不要说一两银子,他身上一个铜板都扣不出来,不然,今天也不会来这儿吃这顿饭。
“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是用手走过来的……”
看到这儿,韩愈浑身一震,如同被锋利的兵器刺中了心脏。
韩文公已拍案叫绝!
孔乙己是个读书人,双手是用来写文章的,现在却只能用来走路!
“好快的刀!”
“好犀利的文字!”
韩愈悚然而惊,只感觉后生可畏。
先是出了一个能够做出天道诗词的林谦,现在又出了一个能写出这种文章的“潜鳞”!
距离盛乾已经过去一千三百多年了,之后虽然经历过赵乾的词曲繁荣,可那以后又已经过了快一千年,现在,文坛终于要再次兴盛起来,终于要再次迎来一个半圣遍地走的盛世了吗?
或许,这是大乾崛起的机会!
韩愈目光深邃,望向天空那颗明亮的星辰,一时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翌日,天刚蒙蒙亮,林谦起床查看数据,却发现《孔乙己》已经排在了《书海》榜的第二名!!!
“发生什么了?”
林谦有些被惊到了,他知道这篇文章很厉害,可在他所处的前世,这篇文章并没有那么有名,如果不是被网友玩梗带火,或许并不会有太多人在意这篇文章。
因为他不好懂!
也正是因为这篇文章足够委婉,林谦才选择了它,这既能展现作者的水平,又不会太过直白导致得罪太多的人。
可现在是什么情况?
这个世界的人文学素养都这么高的吗?
林谦感觉自己失策了,但忽然又有些安慰,能够得到这么多知己,鲁迅先生应该会很开心的吧!
看着文宫外才气池中氤氲的才气,林谦现在反正是很开心的。
不再理会这些数据,反正他是匿名的,大家看懂了也就看懂了吧,也奈何他不得。
现在他也是已经被逼上了绝路,反正当权者已经全得罪了,只能一条路走到黑,没得选了,心中反而轻松了。
看了看大家的留言后,林谦才发现自己有些低估这个儒道昌盛的世界了,对于他们来说《孔乙己》似乎直白得有些过分了。
随后林谦又看到了老师那篇解析自己词曲的文章,倒是让他对老师的印象发生了改观,他还以为老师是个迂腐古板的老头子呢,没想到这蹭热度的手法,那是相当的高明啊!
看到了李长策的文章,他自然而然的也看到了长沙府府学教授魏学曾的文章。
“我真是谢谢你!”
林谦翻了个白眼,他原本是真没有这个意思的,可经过魏学曾这么一解析,恐怕有不少人都会这么认为。
好了,现在连自己大号也开始往得罪权贵的道路上走了……
吃过早饭,来到桃李书院。
在教室外他就看到了满面春风,神采奕奕的李长策。
今天的李长策长衫飘飘,仿佛身周有一股风在缭绕,虽然已经年过花甲,却是越发有读书人的气度了,竟然让林谦都产生了亲切的感觉。
“今天你不用上课了,回去准备准备,收拾好东西,我们去长沙府,未时在北城门等我!”
李长策满面笑容的对林谦说道,现在,他对自己这个学生可以说是越看越满意了。
就在今日凌晨,睡梦中的他忽然感觉文宫震动,才气池中才气翻滚,引动天地间浩然气没入文宫,顺理成章的,他突破到了儒道七品,浩然境!
原本他就已经在儒道八品待了二十多年,积累早就足够了,只是一直没有足够的才气,如今在那篇文章的帮助下,积攒够才气后,自然厚积薄发,水到渠成般的突破了。
突破到浩然境后,他也不准备继续待在桃李书院了,他要去更大的世界看看!
正好带着林谦一同前去参加府试。
“今天就走?”
林谦诧异,府试是在一个月后举行的,长沙府距离长沙城不过两天路程,快马加鞭甚至一天就能赶到,通常桃李书院的学子都是提前半月到长沙府即可。
“嗯!”
李长策点头,耐心的解释到,“我顺便带你去长沙府见个人,你的诗词老师不担心,但你的文章,能不能过府试这一关,却难说,老师让那人帮你考前突击一下!”
“原来如此!”
林谦心中感动,李长策这是要护送他去府城的意思了,应该是在防备悬镜司。
以前李长策对他可不是这样的,这就是学霸的待遇吗?
爱了爱了!
再次回到家,小妹林歆筠在后院中看书,手中捧着一卷书册,因为还没有凝聚文宫的缘故,她现在看书只能靠购买书籍。
朝阳照在她侧脸上,晶莹剔透,她却全身心的沉浸在了书籍之中,连林谦回来都没有察觉到。
悄悄走到小妹身后,抬眼向她手中的书看去。
《谪仙下凡,踏遍千山,诗,酒,月光,诸君且尽兴》
“???”
林谦有些汗颜,他想让小妹读的可是圣贤书,没想到小妹竟然看这种东西,似乎有些跑偏了啊。
“啊!”
陡然,林歆筠惊呼一声,然后看到了站在自己身后的林谦,顿时满脸通红,支支吾吾的说道,“那个……我昨天去买菜时,看到大家都在讨论这个,想到二哥你最喜欢太白了,就买了一本来看,我觉得写得挺好的!”
“我……我平时也有读《春秋》的!”
“没关系,我也觉得这个作者写得挺好的,你喜欢看,看便是了!”
林谦没有像前世的某些家长一样,他也不指望小妹能通过读书成为圣人好抱大腿,只要小妹开心就好,爱看什么都无所谓。
“真的?!”
林歆筠双眼弯成了月牙,里面仿佛有星星在闪烁。
林谦莞尔,再次没忍住揉了揉林歆筠的头,将她头发揉得乱糟糟的后才开心的说道,“当然是真的!”
“好了,你收拾收拾,我们下午要去长沙府府城了!”
“府城?”
“对,我要去府城参加府试了!”
林谦没有把握能够通过府试,毕竟他的诗词文章是怎么来的,他自己心里有数,但既然去了府城,他就准备在那里扎下跟来。
如果说以前他只是想赚些钱来改善三兄妹的生活,经历了悬镜司的事情后,他才明白,无论什么年代,普通人承受风险的能力都是很弱的,只有成为肉食者,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