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女频言情 > 逆袭1994

逆袭1994

向宇轩作者 著

女频言情连载

黄晓芸是个孤儿,从小生活靠亲戚救济,就连上大学,也是修车工二狗子从牙缝里省钱,供她读完的。但她一考上大学,就狠心和他分了手。世界那么大,她想走出去看看。二狗子丝毫没有阻拦她的离开,当晚,他家中遭遇大火,只要他一人活了下来。多年后,两人再次在大城市相遇,黄晓芸做梦都想不到,她会被他俘获!

主角:二狗子,何富贵,黄晓芸   更新:2022-07-16 02: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二狗子,何富贵,黄晓芸的女频言情小说《逆袭1994》,由网络作家“向宇轩作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黄晓芸是个孤儿,从小生活靠亲戚救济,就连上大学,也是修车工二狗子从牙缝里省钱,供她读完的。但她一考上大学,就狠心和他分了手。世界那么大,她想走出去看看。二狗子丝毫没有阻拦她的离开,当晚,他家中遭遇大火,只要他一人活了下来。多年后,两人再次在大城市相遇,黄晓芸做梦都想不到,她会被他俘获!

《逆袭1994》精彩片段

1994年,中秋节。

从中南大学毕业的“绝世美女”黄晓芸做了个特别心狠的决定,她决定快刀斩乱麻且干脆利落地把供她上大学4年的二狗子甩手。

虽然她觉得这样做对二狗子不尽情义,邻居和同学也会说她是条被养大的“白眼狼”,但她认为决不能吊死在二狗子这棵歪脖子树上。

尤其是她今天晌午在修车铺看到二狗子那一身油渍的衣服和黑不溜秋的脸庞时,更加坚定了她对二狗子甩手的想法。

二狗子时年21岁,是个不足一米六的矮个子,五短身材,头大如斗,其貌不扬,自嘲如同当代武侠小说作家古龙。

他虽然不像古龙那样靠写武侠小说身边美女如云,但他平时也格外喜欢读书,尤其是中外名著,像《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及法国作家司汤达著的《红与黑》和雨果著的《悲惨世界》特别让他着迷。

这个爱好与他在春城西街口修理自行车的工作格格不入。

即使还在上初中的女同学来他修车铺时也怪异的目光看他,说他是春城的一朵“奇葩”。“奇葩”这个称呼并不是赞扬他,而是对他贬低和鄙视,认为他是猪八戒插葱装相。

这名女同学叫汪白羽,不到十六的年龄,宛如出水芙蓉,身材高挑,瓜子脸,白里透红,像极了港台当红女明星关之琳。

但她比关之琳还要美上几分。一卷书生气,让她在老师和男同学眼里宛如七仙女下凡,连女同学也十分嫉妒她。

她不仅人长的美若天仙,学习成绩也是拔尖,将来即使考不上清华大学,也能在全国的各所名牌大学里拔得头筹。

可是,命运就是特别会作弄人,汪白羽打死也想不到,当年在春城西街口修自行车的二狗子会让她的命运发生历史性地转折,并且被他虐上千百遍,最后心甘情愿地被他束手就擒,而且欲罢不能。

汪白羽也没想到,她还会跟黄晓芸成为“死敌”。

在汪白羽的眼里,黄晓芸就是野鸡大学毕业而不入流的角色,可见她后来念的是何等高校,心又是多么傲娇。

貌美又有才,都被汪白羽全占了。

下午6点,天色逐渐暗下来。

黄晓芸心想二狗子这会快收摊了,于是从阁楼下来。

她穿过西街的石铺小路,来到在西街口的二狗子修车铺。

二狗子看黄晓芸到来,顿时欣喜,把手在塑料桶里洗下,即准备换上一套衣服同黄晓芸共度中秋晚餐,吃着月饼,共赏秋月。

不料,黄晓芸的一句话让他跌入深渊。

黄晓芸说:“富贵,我们分手吧,谢谢你这四年来含辛茹苦地供我上完大学,常人都知道知恩图报,况且我是你供出来的大学生。”

二狗子听得心里打颤,宛如晴天霹雳,顿时有些目眩。

从街上走过的人,也似乎发现二狗子不太得劲。

其实,在二狗子心里知道会有这一天,但他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来得这么突然,不管是谁也难以接受,除非那人是个木头。

今天可是中秋节,黄晓芸却选择这天跟他分手。

残忍,确实太残忍了些,但这就是黄晓芸的决定。

二狗子拿块抹布擦把手,脑子里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想街坊邻居从小到大都叫他“二狗子”,父母也认为喊他“二狗子”好养活,但他不想像狗一样卑贱。

他也有自尊,也有追求,只是暂且无能为力。

“晓芸,你是嫌我穷呢?还是嫌我脏?或者嫌我个子小。”二狗子把抹布往旁边桌子上一扔,“好聚好散,你现在是金凤凰,翅膀硬了,可以上天飞了,而我只是癞蛤蟆,能够爬到井沿看一眼就知足了。”

“对不起,我就是觉得我们现在没什么话了,谢谢你供我读了那么多书。我想学以致用,到大城市去看一看,希望你……”

看到二狗子非常难过,黄晓芸不忍再说下去,而且还流下泪水。

二狗子不堪苦笑,但不忍看她楚楚可怜的样子。

他本想给黄晓芸擦下眼泪,但手刚提起来就愣住了。

这一会,二狗子如梦初醒,觉得确实配不上她。

黄晓芸很美,让他看到楚楚可怜的时候更美。

“好吧,我尊重你的选择。今天是中秋节,我们找个餐馆吃个团圆饭,我马上换件干净的衣服。”二狗子五味杂陈,进去里间。

不一会,二狗子换上干净衣服,关上店门,同黄晓芸走去东街口新开的红星酒家,向老板娘点了三荤一素,还要了瓶红酒。

席间,黄晓芸向二狗子连连举杯,说着对他感激和歉意的话。

但是,二狗子都是一笑置之,说归根结底都是缘分,只要你过得好就安心了。

黄晓芸说:“富贵,你有技术,也去大城市里去闯一闯吧。”

“呵呵,你高看我了。我就是个修理自行车的,这算什么技术?”

二狗子心酸,他也有些看不起自己的行当,可为了养家糊口,他又有什么法子呢。于是叹息一声,脸上布满苦楚。

“晓芸,我不像你能够轻装上阵,我上有嗜酒如命的老爸和呆傻的老妈,而且还有近七十岁的老奶奶,一家四口都靠我给学生修自行车过日子。如果突然没了这份收入,我们一家人都得喝西北风。”

二狗子这话仿佛在黄晓芸的头上当头一棒,击的她心头一疼。

二狗子说的自家家境确实是贫病交加,但也中伤了黄晓芸从小是个孤儿的残酷事实。

黄晓芸的命运多舛,七八岁时父母离异,母亲改嫁他乡。

不久后,她父亲患上抑郁症自杀,靠捡破烂的奶奶把她养大。

可是待她念高中时,她的奶奶也病逝了。

幸好,她的姑姑在粮油店上班,会经常拿些钱接济她,之后又有二狗子供她吃喝,并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供她念完大学。

这种大恩大德,她即使对二狗子还上几辈子也还不清,可自己大学刚毕业就要同他分手,这也太残忍了。试问这个世界还有良心吗?

在这一刻,黄晓芸与二狗子分手的心思动摇一下,但看着对面皮肤黝黑、五短身材又穿着脏兮兮的样子又下定决心。

“哎,富贵,我们真是太穷了,希望我将来能够报答你。”

二狗子夹块红烧肉放到她的碗里,笑下,“如果我是图你报答,那我还不如养条狗,狗还可以帮我看家,经常向我摇尾巴呢。”

“……”,黄晓芸直瞪眼,死盯着二狗子看,“你打我脸?”

二狗子淡然一笑,“话粗理不糙,你读了那么多书,应该知道当年韩信饥寒交迫时也说要报答每天给他几个薄饼吃的大娘。”

“对不起,我错了。”黄晓芸脸色犯窘,有些无地自容,可她对大城市的憧憬,依然坚定了要与二狗子分手的决心。

在贫穷面前,黄晓芸不想对与错,只想这辈子不平庸。

“好了,世界这么大,你去看看吧,我不阻拦你。”

一个修车的穷小子能够说出这番话,可见他的心胸有多大,格局又有多大。若是换做其他人,在面对分手时,不是大吵大闹,就是想着怎么毁了对方。而二狗子却不这么做,反而对黄晓芸充分理解。

这让黄晓芸很是感动,也很内疚。

“富贵,你人太好了,一定会幸福。”

黄晓芸顿时想扇自己几个嘴巴子,她深刻感受到二狗子这时的心里有多痛,只是装作大方,不想她太为难而已,他太爱自己了。

可是,这个世界真的有爱情吗?

“某个专家说:爱情是奢侈的,必须建立在经济基础上。”

黄晓芸听得更加内疚,在她的字典里,爱情不仅是金钱,还有共同语言和追求,就像有部电影里的台词:“我们夫妻没话。”

哎,黄晓芸如今不知道,不是她与二狗子没话,而是二狗子说的话她未必能够懂,大学只是培养了她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生存技能,现实才是教会她的至高学府,所谓:社会即大学,生活即教育。

“不早了,我们走吧。”二狗子看黄晓芸吃饱,起身去柜台结账。

这顿饭吃了170多块钱,抵得上当地服务员一个月的工资。

二狗子连眼皮也没眨一下,老板娘在收钱时虽然被油渍味呛下鼻子,也依然笑嘻嘻地说:“老板,您走好,欢迎下次再来。”

趁着月色,二狗子和黄晓芸走在西街的石路上。

人心都是肉长的,看到不远处就是自家残破的小阁楼,黄晓芸突然萌生一个念头,伸手挽住二狗子的手臂,并把头歪向他的肩膀。

二狗子顿时心惊,他虽然供黄晓芸上大学四年,但他们连手也没牵过,这会被她突然挽住手,浑身如同触电一般,脑子里一片空白。

“富贵,今晚上……”

黄晓芸也是紧张,话说一半。

二狗子读懂她的心情,但扒开她的手。

“晓芸,你以后就把我当哥吧。”

“我,富贵,你?……”

二狗子向她挥下手,痛楚地转身离去。

黄晓芸顿感失落,哗然泪下,望着二狗子逐渐远去的背影,她想张口挽留他一句,但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声来。

她太自私了,自私的连她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这一晚,黄晓芸失眠了。如果她知道二狗子以后会那么优秀,打死她也不会离开他,更不要说与他分手了。

她更不知道,二狗子在这个晚上差点把命都丢了。

这一晚,二狗子的家里遭到大变故。

一场火灾,把他爸妈和奶奶都烧死了。

大雨倾盆,二狗子跪在废墟里仰天惨叫。

“啊,天呐,你难道要逼死我吗?”


一场大火把二狗子家烧个精光。

街坊邻居看着废墟中三具用破被单盖着的尸体抹泪。

警察穿着雨衣在废墟中调查。居委会人员打着伞对街坊询问。

可是,谁也说不清楚失火的原因,更不要说真相。

二狗子的舅舅获知消息后,从乡下搭车来到春城。

他表情凝重,如履薄冰,走入废墟中,翻看一眼二狗子母亲的尸体,再转身走到在人群中向街坊求助的二狗子身旁。

一场大火烧死了三个人,这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也成为春城的特大新闻,大街小巷全都说道二狗子家的惨景。

“人死人埋”,作为街坊邻居是分内事,但二狗子不想草草了事,身为家里唯一的幸存者,他想给奶奶和父母分别买口棺材。

“大娘,哥,你们就都行行好,不论多少,都借点钱给我。求求你们了。”

二狗子向街坊苦着脸哀求,就差向他们下跪。

“富贵,不是我们不愿意借给你。这年头,我们哪一家也没余钱剩米。我们都是些做小生意的困难户,吃了上顿愁下顿。”

大娘没有说假话,农村人以为城里人有钱,殊不知许多城里人比农村人都要过的苦,就像这个春城东街和西街的居民,有开旅社的,有打铁的,有卖早点的,可能够一下子拿出几个钱的人家没有多少户,大家都是靠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

一口棺材需要800多块,三口棺材就是2400多块,如今在单位上班的工作人员也要三四个月的工资。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二狗子这会深刻领受到了。

“这样吧,这个钱我先垫出来,只要有命在,不愁赚不来钱。”

街坊邻居极为诧异,全都拿疑惑的目光看着说话的人,看他也不像什么有钱人,穿着普通,气质平常,也都对他极为陌生。

“舅舅,你啥时候来了?”二狗子回头,看到舅舅宛如遇到救命稻草。眼下这番光景,他也确实太需要舅舅救救了。

他舅舅叫李志平,是寒口乡供销社的会计,同为供销社职工的老婆还承包了供销社一个商店,经济上相对较为宽裕,拿出两三千块钱,对于他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

“我去银行取三千块钱,你联系街坊邻居料理后事。”他舅舅不愧是供销社上班的干部,走时不忘向街坊邻居求助,“各位邻里街坊,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故,我代表家姐拜托大家了。”

街坊邻居感慨李志平的仗义,谁都没有二话,答应帮忙。

棺材铺的老板听说来人要三口棺材,虽然表面上布满同情,但在心里却乐开了花,还向来人帮忙介绍堪舆和管乐的生意。

三口棺材同时被抬到废墟中,让人看过去心里瘆得慌。

在给二狗子父母和奶奶入殓时,许多人都不敢直视。

突然,有块玉石从二狗子奶奶的脖子上滑落,正巧跌在他的脚跟前。

他拾起玉石擦下灰尘,只见玉石白里透红,甚是好看。

“这是我奶奶的传家宝,麻烦你帮她戴上。”

二狗子把玉石递给装殓的街坊,但街坊没好气地回句。

“要戴你戴,我可不受你家这个晦气。”

“好,那我给我奶奶戴吧。”由于这边人多,二狗子转到棺材对面。当他正要把玉石给奶奶戴上时,李志平把他拉到一旁。

李志平看下周围,向二狗子解释。

“人多眼杂,这块玉石,你就自个留下啊。”

“为什么?这可是我奶奶的传家宝。”

二狗子不愿把玉石据为己有,况且是她奶奶的东西。

李志平对二狗子的愚笨甚为恼火,压低嗓子说:“你是猪啊,你把这么一块玉石当着众人的面给你奶奶戴上,难道你不怕哪个居心叵测的人将来把你奶奶的坟刨了吗?”

“啊,这不至于吧?不就是一块玉吗?”

“说你是猪,你还真是猪。”李志平懊恼,特别对二狗子生气,说:“你真是没有见过世面,更不懂得人心有多么丑恶,自古以来见钱眼开的人多了去了。虽然这块玉看上去较为平常,但对于某些人兴许是无价之宝。”

“嗯,你说的对,可是……”二狗子有些为难。

李志平打下二狗子脑袋,“既然是传家宝,那就是传给你呀。”

二狗子心领神会,心情也畅然许多,认同了李志平的说道。

他看着玉石,想起刚才奶奶入殓时掉落玉石在他脚跟前的情景,觉得舅舅说的十分有道理,自己显然是经事不多。

这确实是块传家宝,是奶奶的在天之灵特意把玉石传给他。

但若以为这块玉石会像某些作家描写的那样具有特异功能就大错特错了。这块玉石只是块玉石而已,并不使人具有透视和穿越时空的功能,若是那么神奇,她奶奶也不至于一辈子吃苦。

当天下午,雨逐渐停了,街坊邻居临时组成“金杠班”,陆续把二狗子奶奶和父母的棺材抬到后山枫树岭下葬。

枫树岭坐落在县政府大楼后背山,也是春城西街人的菜地。

几十年来,春城死了人几乎都葬到这座“枫树岭”山上。

不经几年,整座山都会被葬满人。

事实也是如此,十多年后,这座山几乎没有一块空地,上下左右都葬满了死人。

这场落葬景象也让春城东街和西街的人举目观望。

二狗子一夜之间成为全城的新闻人物,谁都说他家太惨了,造孽呀。

警察终于在下午查明失火原因,原来是邻居郭大前家的厨房失火。

郭大前老娘八十多岁,是个半眼瞎,刚入秋就要烤火笼。

昨晚,郭大娘在厨房“铲火”时,不小心把火笼铲翻。

她害怕被儿媳咒骂,赶紧把火笼提到厨房边铲些死灰盖上,突然一阵风吹来,把她火笼里的火星吹到二狗子家墙外柴火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这样,二狗子家被烧了个精光。

若是街坊邻居救火迟缓的话,整个西街也会像《红楼梦》的霍启在元宵节使得英莲失踪时那晚一样全烧光了。

同时,也更要感谢昨晚突降暴雨。按说中秋佳节,不至于大雨倾盆,风声大作。可是就这样奇了怪了,这晚半夜偏偏突降暴雨,兴许老天爷也可怜二狗子一家人吧。

这场倾盆大雨下的特别及时,救了整个西街的居民。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场大火即是一个充分写照。

直到20年后,人们也还会经常说起这场火灾。

二狗子成了春城家喻户晓的大人物,全都感叹他这晚:“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令人遗憾的是黄晓芸在10年后才知道这场大火,她是个孤儿,又没什么亲戚,因此十多年都没有回去春城一次。

她昨晚失眠了,今天一大早又搭长途车下去南都。

她哪里知道二狗子昨晚送她回家后,拐过一条小巷时就见家里一片火海的情景。

火太大了,二狗子不顾一切向家里冲去,幸好有个街坊立马抱住他,还有个街坊见他哭天抹泪,抬手一巴掌把他打晕过去。

“叫什么叫?烦死了,这个时候了,哭还有个屁用呀。”

这名街坊是个粗人,名叫何大壮,西街“打铁匠”,胡子拉碴,腰肥体壮,好比《水浒传》里的黑旋风李魁。从辈分上,二狗子要喊他叔,不过他命好,娶了个贤惠又美貌的老婆翠花。

时过境迁,二狗子依然感谢何大壮这晚的救命之恩。

当晚,二狗子在餐馆送走最后一个帮忙料理他父母和奶奶后事的街坊后,与舅舅去入住春城汽车站旁边的群友旅社。

未料,他和舅舅刚进店门,就被一个胖如肥猪的阿姨缠上。

“老板,要服务吗?”这个胖阿姨让人一看就觉得恶心,可说话的声音却十分好听,像极了春晚唱美声的歌唱家李谷一。

二狗子不禁打量她一眼,正欲说话时,他舅舅对她吼一句。

“我外甥刚死了爹娘,你想来趁他的晦气吗?”

胖阿姨大惊失色,手指二狗子脸庞,半晌说不出一句话。

“你,你,你就是那个。这么倒霉呀,呸,真晦气。”

二狗子不堪苦笑,不想更倒霉的事还在后头呢。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接下来,二狗子充分领受了。


由于忙碌一天,二狗子和舅舅李志平在群友旅社睡得特别香.

尤其是后半夜鼾声大作。二人像是拉风箱,或者过山车。

次日,李志平起个大早。

他生活自律,不仅早起,还坚持锻炼身体。

同时,他也热爱学习,并且很努力。

不过,他不像二狗子喜欢读中外文学名著,他是乡下供销社的会计,钻研的是有关数字的工具书,闲暇时攻读金融类书籍。

这个习惯和坚持也让他平步青云,即使供销社后来改制,他也一样考上公务员,并且经过不懈“奋斗”成为春城举足轻重的政府干部,当上常务副县长,主管全县人事、财政金融和编制等。

不过,他今天一不锻炼身体,二不读书。

他简单洗漱一下,把还熟睡的二狗子叫醒。作为二狗子的长辈和至亲,他希望二狗子化悲痛为力量,毕竟日子还要过下去。

“富贵,你有什么打算?我们虽然是舅甥关系,但那个钱你砸锅卖铁也是要还的。人亲钱不亲,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二狗子揉下惺忪的睡眼,从床上坐起身,再打个呵欠。

“舅,要说打算吗?我眼目前真不知道做啥打算。你知道的,这些年我都是靠给学生们修自行车维持家里开支。你说的对,人亲钱不亲,我心里有数。如果不是你慷慨解囊,我爸妈和奶奶的后事就没法料理,这让我会感激你一辈子。”

这番话对李志平很受用,他就喜欢知道感恩的人。

“这样吧,你跟我到寒口去做点小生意,也好有个照应。”

二狗子干笑一下,对于去乡下做生意没多大兴趣,再说了他除了会修自行车也不懂别的,若要修自行车还不如继续在西街口,毕竟做了那么些年,街坊邻居和同学们都熟悉他。

“嘿嘿,老舅,你让我想想。一场大火灭了我们全家,我要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将来。”二狗子拒绝李志平对他的提议。

李志平思绪一会,不再勉强他,“行,你就想想吧。”

尔后,二狗子起床去洗漱,再同李志平到车站旁吃早餐。

二人在车站分手后。李志平回去乡下,二狗子回去修车铺。

可是,二狗子的修车铺不仅没了生意,连过路人碰到他也躲得远远的,有些人还绕道走。即使那些平日里来修车的学生也拿怪异的目光看他,似乎都认为他是“瘟神”,也不再来修车了。

“M的,看来这修车生意是没法做下去了。”

二狗子心灰意冷,想起过两天还得交房租和吃饭的问题而焦躁不安,可自己口袋里现在却连10块钱也拿不出来。

“二狗子,你在想什么呢?”这时,女房东吴婶嗑着瓜子来到他修车铺,一副不冷不淡的语气。

二狗子抬头看她一眼,不堪苦笑,“嘿,我能想什么呢?想生意呗,难道想你呀?想你也不敢呀。”

吴婶不怒反笑,她虽是半老徐娘,但风韵犹存,平日里也喜欢同街坊邻居开玩笑,对于勤快的二狗子也甚是关心,只是嫌他太矮了些,不过对二狗子的相貌倒挺喜欢,觉得他挺养眼。

“二狗子,我问你说个事。”吴婶把瓜子塞进兜里,再拍拍手,然后蹲在二狗子面前,“你家那块地还准备盖房子吗?”

“盖房子?我现在兜比脸干净,拿什么再盖房子呀?”

“嗯,也是,你是个可怜娃。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把你家那块地买下来,给你这个数。”吴婶说着向他做个“六”的手势。

“六千块吗?”二狗子看眼她的手势。

“嗯,你家顶多60平米,我给你六千块算是天价了。”

二狗子想会,觉得她给的钱也算公道。

“吴婶,手续办得下来吗?”

“这个没问题,我有关系。”

“行,那我就卖了。”

吴婶确实有两把刷子,很快就把交易手续办妥,并一次性付清6000块钱,哪知6000块钱还没在他的裤兜里捂热就不翼而飞,连在哪里掉了也不知道,他去向派出所报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我草,真是见鬼了。”二狗子到曾去过的地方找个遍,但连个铜板也没找回来,搞得他头都要炸了似的。

这事确实奇怪了些,二狗子记得在吴婶家把钱拿回修车铺就锁进里间的柜子,然后关上店门去了斜对面的餐馆吃晚饭。

当晚睡下后,他还看了眼上锁的柜子,但第二天起来准备去银行存钱时,打开柜子一看,钱却一毛不剩了。

“M的,人倒霉喝冷水都要塞牙呀。”二狗子有气没地出,还不敢向他舅舅和街坊邻居说,不然都会骂他是头猪。

那么,这钱哪去了呢?答案只有一个:被人偷了。

谁偷的呢?知道二狗子有钱的人没几个,吴婶也没那么坏,她虽然聪明伶俐,精于算计,但绝不会做偷鸡摸狗的事。

这钱成为一个悬案,直到三年后才水落石出。

原来是个惯偷瞄上了他,这个惯偷绰号叫狗牯脑。

狗牯脑也是西街人,同二狗子是发小,平日里吃喝嫖赌抽,二狗子和街坊邻居都不愿搭理他。

当天晚上,狗牯脑在餐馆听说二狗子把房子土地卖了6000块钱便打起主意。趁二狗子熟睡时,他撬锁开门溜进修车铺。

二狗子睡得深沉,他拿一大串钥匙轻而易举套开柜子锁,然后把用报纸包着的6000块钱塞进怀里再上锁便立马溜了。

不过,也幸好二狗子没有察觉,不然他兴许连命也会没了。

狗牯脑穷凶极恶,三年后即是因为入室盗窃杀人而被法办。可这个时候,二狗子已经在京城逐渐风生水起了。

二狗子的修车铺开不下去了,也觉得没脸继续在春城呆了。他想起黄晓芸去了南都,便打算也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哪怕到城里扫大街或者扫厕所也乐意。

“人岂能被尿憋死,人穷没有亲戚,更没朋友。”二狗子通过一家人被火烧死和黄晓芸抛弃的情景,毅然决定离开春城。

二狗子也很执拗,发誓要出人头地,心想黄晓芸去了南都,他就北上京城。他通读中外名著,想起高俅和赵高等人的发迹史。

“要做我就做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不然枉度一生。”二狗子崇拜历史上的“高人”,从骨子里也羡慕高俅和赵高那种人。

李斯说:“要做仓鼠,不要做厕鼠。仓鼠吃的是米,厕所吃的是屎。”一系列历史人物激发他的斗志,他深知改革开放的心脏并不在南都,而是在京城,要混就去京城混出个人模狗样。

可他把卖房子的6000块钱弄丢了,即使想去京城闯荡也得要路费,总不至于一路乞讨上北京吧,再说了谁又会施舍他。

“有钱走遍天下,没钱寸步难行。”

二狗子把修车铺以300块钱转让给一个同行。

接下来,他想再去求助他唯一能够求助的人。

二狗子能够求助的人只有他舅舅李志平,即使安葬他父母和奶奶的钱都还没有还给他,但他也只能厚着脸皮再去向他求助。

李志平看二狗子找来,心里已然明白几分,未等二狗子开口,便严词拒绝,“你想再找我借钱没门,除非你把那个钱先还上。”

“舅舅,穷真的会要人命呀。我也是没法子了,修车铺也开不下去了,我也不想再在春城呆了。你再帮我一次吧,我想去大城市闯一闯。你说的对,只要有命在,就不愁赚不来钱。”

“可你会什么呀?难道去大城市也修自行车吗?”

“走一步,算一步,大城市的机会总是要多些。”

“人啊,要务实,有多大的腿穿多大裤子。”李志平对二狗子的想法重磅打击,“就你这个寸丁谷树皮模样能有多大出息?”

“寸丁谷树皮”是《水浒传》对武大郎身材矮小的真实写照,李志平如此说二狗子,顿时让二狗子无地自容,窘的脸红臊热。

“志平,你说话也太刻薄了点。俗话说:人不可团量,水不可斗量。富贵是你外甥,如果不是……”

不料,他舅妈从商店回来,帮忙他说话。

“行,那你要再借多少?”李志平也对自己刻薄内疚一下。

二狗子腆着脸皮笑下,“我想再借个1000块,行吗?”

“行,我这就去店里给你拿。”舅妈心地善良,不等李志平答应,便率先抢了话,转身便回商店拿钱去了。

借到1000块钱,二狗子吃过饭即重返县城,他深怕再把钱弄丢,到修车铺斜对面找裁缝给他赶制了一条能装钱的腰带。

从此以后,即使睡觉,他也把腰带捆在身上。

次日一早,天色还蒙蒙亮,他便动身。

带着简单行李,他匆忙独闯京城。

北京,我来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