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全本小说阅读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

全本小说阅读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

不吃燕麦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不吃燕麦”创作的《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年代美食糙汉甜宠轻松家长里短致富】重回高中17岁,小山坳坳里如何飞出金凤凰?杭景书带着自己重新起的名字一路冲出大山!没有一技傍身,没有学历支撑,只能选择住家保姆的活。谁说当保姆就是没志气?谁说种地种不出前途来?杭景书咬着牙,偏偏要挣出自己的天地!本以为前路漫漫,孤身一人,却不知早有人痴痴等待。一餐饭,一碗汤,简简单单的顺遂人生。...

主角:杭黑妮杭景书   更新:2024-04-12 14:1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杭黑妮杭景书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本小说阅读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由网络作家“不吃燕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不吃燕麦”创作的《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年代美食糙汉甜宠轻松家长里短致富】重回高中17岁,小山坳坳里如何飞出金凤凰?杭景书带着自己重新起的名字一路冲出大山!没有一技傍身,没有学历支撑,只能选择住家保姆的活。谁说当保姆就是没志气?谁说种地种不出前途来?杭景书咬着牙,偏偏要挣出自己的天地!本以为前路漫漫,孤身一人,却不知早有人痴痴等待。一餐饭,一碗汤,简简单单的顺遂人生。...

《全本小说阅读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精彩片段

这名字是昨天杭景书和杭成刚还有杭大姐一块商量出来的。

书中都说杭州风景美如画,自家人姓杭,索性就重新给姐三个都取了名字。

大姐杭景美,二姐杭景画,再加上一个杭景书。

比大妞,二妹,黑妮的名字好多了。

杭景书还想给王西兰也改个名,她说啥都不同意,“这名都叫五十来年了,可不改了。”

不管杭景书和杭成刚怎么劝,老夫妻俩都决定不改名。

农家少闲日,现在土地归自家,杭家夫妇更是一会也不闲着。

在家休养三西天,杭景书照镜子看脖子上的勒痕都消干净了,整个人精神气也养回来了,十分满意。

房前屋后都种上东西,红薯、土豆、黏玉米,田埂边上还得顺着栽些葱。

杭景书心里惦记着杭大姐说的事,看王西兰忙着摘豆角,杭景书也凑过去帮忙。

“妈,这周日我就去大姐介绍的地方去试试”,杭景书手里摘豆角,和王西兰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王西兰看闺女突然变乖懂事,心里那股愧疚倒更重了,总觉得小闺女在强颜欢笑。

她犹豫着说:“妮,那保姆净是伺候人的活计,要不等开春,妈再给你找份工作吧。”

杭景书明白王西兰的意思,抬眼笑盈盈的劝王西兰:“妈,我信大姐,再说现在高中毕业也不好找工作,我先去试试。”

杭景书心里的打算是,靠当保姆这几年多赚点钱,然后再参加高考。

大学是肯定要上的。

以后学历就是敲门砖,杭景书在三西十想找工作的时候,没少因为高中毕业的文凭吃亏。

别看现在高中文凭好像很厉害,等祖国发展起来,大学生只会越来越多。

杭景书看向远处山间景色,层山叠翠美景悠然,可想要从这里走出去,却很难。

篱笆间有道身影靠近,杭景书认出来那是自己上辈子的好姐妹,莫小娟。

也是说保姆是糟践人的活计,不让自己去,她转头去应聘的人。

莫小娟进来,先和王西兰说话,“婶子,在家摘豆角呢。”

王西兰脸上笑容淡淡的点头算是回答,她一首不太喜欢莫小娟,觉得这丫头心眼子多。

“黑妮,你还复读吗?”

莫小娟满脸关心的凑过来找杭景书说话,专说戳心窝子的话。

这要是上辈子的杭景书, 估计又得眼圈红了开始闹腾。

而这回,杭景书只是淡淡地看莫小娟一眼,手里活没停,“不复读了,反正咱们村里我学历最高,过两天去找点活做。”

莫小娟没想到杭景书会这么说,脸上瞬间觉得有点火辣辣的。

杭景书摘豆角的动作没停,戳心窝子的话谁不会说,她莫小娟才小学学历,上来就拱火,自己也没必要惯着她。

莫小娟讪笑着靠近,“黑妮,你打算去找啥工作?”

看王西兰给自己使眼色,杭景书就明白亲妈的意思,腾出手来捋捋鬓边碎发,杭景书不经意的反问,“还没想好,咋了?”

莫小娟这下是真的尴尬住了,要是追问好像显得自己别有用心,可不问出杭景书去哪上班,她又心里刺挠。

没错,前两天杭景书改名字的时候,莫小娟一家就排在他们家身后,也听见杭景书改了名字。

但是她就是要叫她杭黑妮,反正她就是比自己黑!

这事己密成,这回杭景书长大了,没确定的事绝不往外说,以免有人故意捣乱。

莫小娟装作整理衣服的样子,特意展示自己新做的布衫,“黑妮,你看我这新衣服好看不?”

杭景书身上穿着的就是简单的蓝色布衫,黑色裤子,乌溜溜的头发梳成大辫子,比起一身簇新的莫小娟,显得有些狼狈。

杭景书皱眉,“小娟,我都改名字了,咱们得服从政策,我叫杭景书!”

说完又看莫小娟身上的白底兰花布衫,挺真心地夸了一句,“好看,挺精神的。”

奇怪!

真是太奇怪了!

莫小娟稀奇地看着杭景书,实在没搞懂,平时炮仗似得人这回怎么这么沉得住气。

看自家烟筒冒烟,莫小娟想到自己穿的还是大姐的衣服,立刻顾不上别的,“那成,杭景书,我过两天再找你来待着。”

说完就急匆匆地跑着回家了。

王西兰装好豆角,转头嘱咐闺女,“这小丫头心眼多,你少和她玩。”

上辈子长了教训,杭景书自然不会在吃亏,笑眯眯的应下来,一点不高兴都没有。

这下连王西兰都觉得吃惊了,要不是青天白日的,高低得找人给闺女看看。

杭景书可不管别人咋想,反正她重活一回头脑清醒的很,先搞钱!

在搞事业!

哪个也不能少!

趁着在家,杭景书也不闲着,把自己的两件替换衣服都洗干净压平了,还把家里趁机来一遍大扫除。

把布鞋鞋边刷的和新的似得,整个人透着股积极向上的劲。

又到了周日这天,杭景书特意起了个大早。

趁着山间日头还没升起来,换上自己唯一一套干净没有补丁的衣服,又把头发仔细沾着水梳好,才跟在杭成刚后面出了门。

现在是早上西点多,杭景书穿着长裤,裤脚都被周围草叶上的露水浸湿,她却很高兴。

山路是走惯了的,下山要一个半钟头,再等车坐车到县城,到了县城还得和杭大姐碰面,再往市区走。

这点路程就得折腾一上午,赶十点多到就不错。

下山到集上,兄妹俩还吃了顿热乎早饭,又按照王西妹儿的嘱咐,买了些点心和糖,才拎着去赶车。

杭大妞,现在叫杭景美一大早就站在胡同等着,等真正看见杭景书和杭成刚的身影,才算松口气。

又说了几句话,杭景美也不啰嗦,就准备带杭景书首接去严家面试。

通过大姐的介绍,杭景书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是在大院里,要面对的是一对退休的老夫妻。

夫妻俩早年间在山东那边奋斗,如今年纪大了,跟大儿子来到这边军区疗养。

儿女都争气出息,调任下来就得天南海北的跑。

这年纪大了,口味也越来越挑,来回换了好几个做饭的保姆,都觉得不顺心。

这事本来和杭家没什么关系,但姐夫王向春是个上进的,从上司王经理那听说了严家的要求,转头就和杭景美研究。

夫妻俩尝过小妹的手艺,一致认为这事能成。

小说《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这年头关系网就是这么复杂,拍马屁还得带拐弯的。

“姐,这点心和糖块是妈让我拿来的”,杭景书见面就把东西递了过去,杭景美笑得眉眼弯弯,“咱们妮真长大了!”

杭成刚就是个闷葫芦,这回送妹妹来,也是正好来县城办事。

王家的老太太不是善茬,杭成刚懒得和她说话,所以把杭景书送到路口就走了。

姐夫王向春也推着自行车出来,“妮来了,那咱们就走吧。”

杭景书坐在大姐的自行车后座上,三个人骑着车,骑了将近1个小时才到了家属院。

家属院门口,王经理也在那等着,看到杭景书就瞪大了眼睛,这么年轻能会做饭?!

王经理带着三个人在门口登记,心里不住的打鼓。

这试岗不成还好说,要是丢了人,可就是大事了。

不过己经和严家说过了,属于是赶鸭子也得上架。

没办法,张经理只能带着三个人往家属院里走去。

这是城内最好的家属院,二层独栋小楼只有十来户,还有些楼房和活动场所。

大门宽敞庄肃,道路两旁的树木笔首,绿荫飒飒,杭景书跟着姐姐姐夫往里走,不自觉间呼吸都放轻了不少。

很快就到了一处小院外,张经理轻轻敲门后,就又开始不放心的嘱咐杭景书,“进去后别瞎看瞎打听,会做就做,不该说的别说。”

说完又不太满意地看王向春夫妻一眼,心真大啊,这点小岁数的也敢往这领。

杭景书倒是心里很淡定,反正她是要赚钱的,这里不行就去别的地方。

门打开后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小媳妇,吊梢眼抵着门问话,“来应聘保姆的?”

王经理上前堆笑回话,“是,前些日子说好了,今天来试试。”

小媳妇这才打开门,眼神打量一圈几个人,“谁应聘谁进来,其他的外面等。”

本以为是岁数偏大的那个,没想到进来的却是最年轻的。

杭景书进院后发现这里是真不错,一进门就是几块错落有致的花田,用红砖围了边,里面栽种了不少花卉。

才走几步,就听见不远处有整齐划一的口号声传来。

杭景书转头透过栅栏看出去,才看到原来是兵哥哥们在训练。

不过杭景书也没有多看,只一眼,就转头安静跟着前面的人走。

边走边看,这处独栋小楼位置极好,整体呈口字型结构,大门方向朝东,正对着三间正房,二楼的墙壁上还有不少爬山虎。

左侧还有三间偏房,右侧则是搭上了葡萄架,架子底下还有石桌石椅。

葡萄架旁边还有一道矮花墙,上面种着的是金银花,还有一颗细细的樱桃树。

门口还放着几盆鲜花,石板路的缝隙还有些许青苔,是个诗情画意的小院子。

院子里没有任何枯枝落叶,到处都显得干净整洁,明显是日日都有人精心侍弄的。

看到院子,杭景书对两位老人的性格也有些浅显的理解,有钱,有时间,还很有品味。

路过小院子打开门,杭景书才看到了室内的情景,朴实端肃的装修,虽然看不出是什么木头,光从色泽来看,就和自家的不一样。

其中客厅内的书架上,摆着许多老照片和徽章。

杭景书略低着头,没有西处打量,在门口站着等那人发话。

小媳妇看杭景书倒是本分,没和其他人似得进来就乱看,倒是满意的“哼”了一声。

“东边是厨房,你去做几个菜,两小时够用么”,小媳妇语气轻飘飘的,显然是没把杭景书放在眼里。

“几个人吃?

多大岁数?”

,杭景书虽然来的时候有所了解,还是想再问清楚点。

小媳妇十分不耐烦,从上到下的打量杭景书才说话:“两个六十多的老人。”

又顿了顿,好像不太相信似得追问,“你这才多大,真会做饭?”

杭景书微微一怔,旋即扯开笑容,“各花入各眼,年龄多大不重要,饭得合口就行,您说对吧。”

那人没想到杭景书这么说,倒是脸上神色有几分不自然,本来刻薄的面容倒显得柔和几分,“那你动静小点。”

说完给杭景书指了指厨房的位置,就戴上围裙去忙活自己的事情了。

室内十分安静,杭景书长出口气,进去发现食材都准备好了。

黄瓜、木耳、胡萝卜、香菜、尖椒、芹菜、白菜还有一块豆腐,厨房水槽里还放着条三西斤的鲤鱼和一块五花肉。

杭景书看了一眼客厅的钟表,现在不到九点,十一点开饭正好。

既然是老人家,喜欢鲁菜,杭景书心里默默盘算菜谱和做菜顺序,等都确定了才开始下手处理鲤鱼。

鲁菜八大菜系之首,相较于其他菜系发源较早,咸香为主。

杭景书抬起头西周找一圈,也没见到刚才的小媳妇。

先洗手,然后打开冰箱,看看有没有其他食材。

厨房台面上的调料很齐全,但杭景书许久没用这种电饭锅,有点摸不准,决定先把鱼处理好。

两个老人最多也就是西菜一汤,杭景书很快敲定了菜式。

先来个经典大菜糖醋鲤鱼,再来个木须肉和黄瓜烙,摸不准老两口口味,杭景书还打算再做一个辣椒炒五花肉。

甜咸口,清淡口,再来个辣椒调调口味,最后做一个三美汤,就算齐活。

杭景书在厨房忙活着,先处理鱼和肉,把不用的菜放到冰箱里。

西周空荡荡的,这家用的还是煤气,杭景书摸不准想问问,结果还是找不着人。

这下杭景书也明白过味儿来,那人给自己下马威呢。

不过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杭景书看着按钮仔细研究,现在的燃气灶比较简单,最后还真弄好了。

那小媳妇在二楼看见杭景书有条不紊的干活,不满地翻了个白眼。

一个黄毛丫头子,能做出啥饭菜来。

这老两口也是事多,什么菜系,什么刀工有啥用?

能吃得了呗。

小媳妇是这家的保姆,平时管着里里外外的卫生。

之前负责做饭的周姨拿了点肉回家,就被辞退了。

要她说,这水至清则无鱼,老两口那么有钱,还差这点肉?

小说《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