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全文小说大明:开局造反,大臣都想我继位

全文小说大明:开局造反,大臣都想我继位

少司寇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火爆新书《大明:开局造反,大臣都想我继位》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少司寇”,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他穿越了,穿到了大明即将亡国的前几天,眼看着皇帝要自尽,自己身为太子要被交出去,他不淡定了。“国可亡,我不可交啊!”他还想多活几年呢!于是,朝堂之上,他掀了崇祯的桌子,决意不再软弱,反手开始宣扬治国之法。皇帝不想当皇帝?那他就逼宫,这皇帝,他来当!雄韬伟略绘制世界版图:“这个世界上只能有一个霸主,那就是大明!”...

主角:崇祯帝朱慈烺   更新:2024-03-20 21: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帝朱慈烺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小说大明:开局造反,大臣都想我继位》,由网络作家“少司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火爆新书《大明:开局造反,大臣都想我继位》逻辑发展顺畅,作者是“少司寇”,主角性格讨喜,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他穿越了,穿到了大明即将亡国的前几天,眼看着皇帝要自尽,自己身为太子要被交出去,他不淡定了。“国可亡,我不可交啊!”他还想多活几年呢!于是,朝堂之上,他掀了崇祯的桌子,决意不再软弱,反手开始宣扬治国之法。皇帝不想当皇帝?那他就逼宫,这皇帝,他来当!雄韬伟略绘制世界版图:“这个世界上只能有一个霸主,那就是大明!”...

《全文小说大明:开局造反,大臣都想我继位》精彩片段


崇祯十七年正月十七日。

朱慈烺正式开始了出京的行程。

这一天,雪停冰融,晴光万里。

朱慈烺披着圆领绣金朱红大氅,头戴翼善冠,佩着玉丝绦,先来了乾清宫。

崇祯帝与周皇后正在乾清宫等着他。

“父皇!”

“母后!”

“皇儿不孝,日后就不能朝夕问安于尊前了。”

朱慈烺神色凝重地向崇祯帝与周皇后行了大礼。

周后见此已忍不住落下泪来。

崇祯帝倒是没有落泪,只有些愧疚地道:“内廷存银不多,搜罗了所有古玩玉器,也只值二十多万两银。朕已令李凤翔给你带上价值五万两白银的古玩玉器,便你路上使用,虽然不多,但已经是朕能给你的最大之数了。且都是以便于携带的黄金珠宝为主。你自己还是要节俭着用。”

大明走到如今这危局,最大的原因就是财政困难。

国库空虚,内帑也没有多少钱。

据史记载,历史上李自成入北京城前夕,因崇祯下诏勤王,且点名让当时的宁远总兵吴三桂勤王。

而吴三桂也不知道是其部真的缺饷还是为找个借口,说要一百万两军饷,才能让底下的兵马愿意跟随自己勤王。

因为大明财政困难,到明朝末年,经常发生士兵因缺饷而闹饷乃至哗变的事件,所以,吴三桂的这个要饷理由是站得住脚的。

崇祯要让吴三桂勤王,击退李自成,也就只能先拿出一百万两来。

一百万两对于以前的大明而言,问题不大。

但在财政越发困难的崇祯朝已经是拿不出来的一笔巨款。

崇祯把自己的内帑算是皇宫内的古玩玉器,合计也才只有二十多万两,国库更是空虚,因为常年征战,虽然加饷早已把老百姓的税加到逼反了无数人,但国库依旧是寅吃卯粮,倒欠內廷不少银子。

以致于崇祯后来不得不让百官们捐赠。

结果百官们也没捐多少银子。

以致于,最终吴三桂勤王未成,李自成迅速地攻进了北京城。

崇祯不得不自缢,且遗言群臣各个该杀!

所以总的来说,崇祯现在是真的穷,他搜遍内廷,除去维持自己内廷日常必需外,也只能给朱慈烺五万两银子。

朱慈烺对此也理解。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也有史料说崇祯内帑有三千五百万锭银子一直未肯拿出来,直到李自成入京后才从内廷搜刮了出来。

但这明显是不符合逻辑的,且不说崇祯没必要在快要亡国时,死守着数千万两银子不肯动,连一百万两的零头都不肯拿出来。

且说李自成入北京城后,真要是从内帑中拿到这么多银子,也没必要再拷掠百官,而跟天下官绅士大夫彻底决裂,断自己坐江山的根基了。

而如今,朱慈烺也更愿意相信崇祯说的是事实,他这个父皇是真的穷,五万两的确是崇祯已经算是宫内各类古玩玉器后能给朱慈烺的最大数字了。

何况,朱慈烺也知道大明最大的问题本身就是财政问题。

赋税虽然一直在加,但从没有在真正富贵的官绅收上来半点税,只是在一个劲的在百姓嘴里夺食,收百姓身上最后的几个铜板,以致于逼得走上梁山的百姓越来越多。

同时再加上官员腐败严重,导致国库没有因为加税而改善反而越发空虚,以致于不得不缺饷裁员现象更加严重,许多边军小官小吏都跟着造反,甚至有远支宗室都因为朝廷发不起俸禄而又有制度禁止他们自力更生,使得他们也不得不跟着造反。

要知道,李自成在造反前,都是驿站的驿卒,算是朝廷官衙的人,到最后成为最大的反贼,这里面的根源也是跟大明的财政崩溃有关。

话转回来。

朱慈烺这里听崇祯这么说后,也没有失望,还躬身再次作揖说:“谢父皇!其实五万两已经很多了!”

说着,朱慈烺就又道:“据皇儿所知,李自成起事初身上无一文钱不说,还欠着一位艾姓举人的债,如今他却也能啸聚起数十万流贼,甚至不少我大明朝臣也都已投附他。皇儿如今能有父皇给我的五万两,起点比他李自成不知要好到哪里去!所以,皇儿就不信,到最后会不如他李自成!”

崇祯听了朱慈烺这话,拧起眉来:“逆子!朕可警告你,你是大明太子,不是流贼,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造反,而真的坏了你自个儿的根基!朕不可能为你担一辈子的过错!”

“皇儿省得。皇儿只是一时玩笑话,斑衣戏彩,想在走前再逗父皇与母后开心些,笑一笑。”

朱慈烺言道。

崇祯冷声道:“这样的玩笑话是你一个太子能说的?他李自成是贼,你也要做贼?”

周后见此倒是收泪劝起崇祯来:“陛下!皇儿也是一片孝心,还是和和气气的好,不要再说了,趁着今天天色不错,也让皇儿早些出京,早些寻个歇处。”

崇祯也就没再继续教育朱慈烺,且还有些忍俊不禁,说:“走吧!走吧!去了南都监国,好生与朝臣们相处,能容则容,能忍则忍。”

“皇儿谨记父皇嘱咐。”

“皇儿告辞!”

朱慈烺因此回道。

崇祯点首,又道:“朕再有一句话告诉你,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朕不是唐玄宗,也不会让你变成唐肃宗!当然,朕也不会做宋徽宗,但是,你如果想学宋高宗,也会背上一不孝之名!”

朱慈烺知道崇祯这是抱定了若京师城陷就以身殉国的意思,而践行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的大明气概!

而朱慈烺也没有要劝崇祯的意思,他知道这是自己父皇如今唯一能维护自己尊严的方式。

毕竟有句话叫,不成功便成仁。

崇祯知道自己治国一塌糊涂,对不起社稷苍生,也对不起大明列祖列宗,也就只能在人格上来维持最后的一点体面了。

所以一想到这里,朱慈烺也忍不住哽咽起来:“皇儿明白!请父皇放心,皇儿立志重振乾坤,若不成功也绝不偷生!”

朱慈烺说毕就转身而走。

范景文、李邦华等随即跟了过来。

在崇祯、周后等瞩目下,朱慈烺一行人开始出午门,而向着朝阳前进着。

只是在崇祯等人周围的朝臣中,成国公朱纯臣和内阁大学士魏藻德这些人却在暗自偷笑,汪惟效甚至忍不住低声冷笑说:“想去南方?无疑自寻死路!”

而朱慈烺这里在与范景文、李邦华等出京后,突然将对范景文、李邦华吩咐说:“传孤谕令,待到乘船到通州后,上岸北上,去顺义!姑父巩驸马已经先运粮秣去了三河等我们。”

范景文和李邦华听后吃了一惊。

李邦华接着就喜不自胜起来。

而范景文更是故意问道:“殿下为何突然要改道北上?”

“孤得把自己宝座下面被孤自己砍断的椅腿重新拿砖垫上!不然会坐不踏实!”

朱慈烺说毕就策马扬鞭而去。

小说《大明:开局造反,大臣都想我继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