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长篇小说

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长篇小说

薛定谔的虎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崇祯云逍是军事历史《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中出场的关键人物,“薛定谔的虎”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于是,大臣们的奏折,一律不回应,也没有做出任何处置。甚至连自登基一来,每天雷打不动的朝会都取消了。而就在崇祯和大臣们,僵持的时候,消息不断从遵化、三屯营传来。十一月初一。山海关总兵赵率教领四千精锐,奔袭三百里,抵达三屯营。两个时辰前,接管三屯营的满桂,将赵率教,迎入城中。当天晚上,孙承......

主角:崇祯云逍   更新:2024-05-13 10:3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云逍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长篇小说》,由网络作家“薛定谔的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崇祯云逍是军事历史《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中出场的关键人物,“薛定谔的虎”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于是,大臣们的奏折,一律不回应,也没有做出任何处置。甚至连自登基一来,每天雷打不动的朝会都取消了。而就在崇祯和大臣们,僵持的时候,消息不断从遵化、三屯营传来。十一月初一。山海关总兵赵率教领四千精锐,奔袭三百里,抵达三屯营。两个时辰前,接管三屯营的满桂,将赵率教,迎入城中。当天晚上,孙承......

《大明:我继承破道观后被奉为神仙长篇小说》精彩片段


崇祯这话,可就说的有点诛心了。

太监不管有多大的权势,永远都是皇帝的家奴。

刘瑾、魏忠贤当年,可谓是权势熏天,一个立皇帝,一个九千岁。

皇帝一道圣旨,就可以拿走他们的权势,甚至是脑袋。

王德化是崇祯在信王府时的老人了,忠心理应没有问题。

他喜欢结交东林党文官,这也没什么毛病。

可是在这种危急关头,他竟然敢站在文官的立场说话。

这可就有大问题了。

要是连个家奴都镇不住,那还得了?

岂不是真的如同“叔父”说的那样,皇帝的耳根子软?

“奴婢对万岁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王德化被吓的,慌忙下跪磕头,颤声说道。

“传旨去吧,要是误了朕的大事,绝不轻饶!”

崇祯冷哼一声,朝王德化摆摆手。

“奴婢遵旨!”

王德化慌忙起身。

走出宫殿,这才暗自松了一口气。

也真是奇怪了!

万岁爷早上微服出宫了一趟。

回来就有了主意,并且态度如此坚决。

是谁给了万岁爷,如此之大的信心?

看来,得找那天随万岁爷一起出宫的人问问,询问下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

这时,方正化匆匆应诏而来。

王德化瞥了方正化一眼。

这个小崽子,也不知道怎么就入了万岁爷的法眼。

年纪轻轻,竟然被委以重任,以后肯定是前途无量。

……!

“奴婢方正化,叩见陛下!”

方正化走入宫殿,向崇祯大礼参拜。

“不必多礼,平身吧!”

崇祯和颜悦色地摆摆手。

“朕已经颁旨,以孙承宗为钦差,委你为监军,前往遵化坐镇。”

方正化吓了一跳,连忙跪下。

“奴婢也就是有一把力气,担不起这样的大任,怕是会坏了万岁爷的大事,还请万岁爷选派得力的人手。”

他倒不是推辞。

此时的方正化,才是刚从内书堂出来的小太监而已。

哪里敢担的起,监军的大任?

“你曾亲耳听到云仙长的谋划,由你出任监军,再也合适不过。”

“不过你要切记,一定要一丝不苟地,按照云仙长说的去做,要是有什么错漏,导致遵化失守,你罪莫大焉!”

光是孙承宗一个人,崇祯自然不放心。

万一他自作主张,不按“叔父”的计谋去行事,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崇祯特意派方正化,去监督。

只要按照叔父说的去执行,哪有不胜的道理?

方正化虽说只是一个小太监。

能见到“叔父”,并且受耳提面命,说明他有这个机缘。

不派他监军,派谁?

“奴婢必定牢记云仙长的吩咐,绝不辜负陛下重托!”

方正化十分惶恐,同时对云逍,充满了感激。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跟着万岁爷,一起见到云仙长。

他恐怕是熬上一辈子,也不一定能熬出头。

等大胜之后,他一定要好好重谢云仙长才行。

……!

正如王德化所料的那样。

崇祯的中旨,发出去之后,立即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问题不仅仅只是因为重新起用孙承宗,重用满桂和赵率教。

也不仅在于罢免三屯营二朱。

而是崇祯这次,越线了!

廷议、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

这套程序,就是为了限制皇帝的权力。

如今,皇帝直接下发中旨,以后,还有大臣们什么事?

还怎么为自己,争夺利益?

长此以往,朝政到底,由谁说了算?

于是乎。

当天,就有六科给事中集体上书,请求崇祯收回中旨。

崇祯早有预料,直接选择留中不发。

这下子,可就捅到马蜂窝了,直接引起了众怒。

不仅是六科,督察院、六部的官员们,也都纷纷上书劝谏。

送来的奏章,足足装了三大箩筐。

崇祯依然不予理会,看都不看,直接留中。

于是,大臣们就不客气了。

再次上的奏章中,言辞开始变得犀利、尖锐起来。

每一份奏章,都说的冠冕堂皇,言辞凿凿。

甚至声称,皇帝这样肆意妄为,从此,大明就要国将不国了。

见此,崇祯终于怒了!

他本来,就是个执拗的性子。

于是,大臣们的奏折,一律不回应,也没有做出任何处置。

甚至连自登基一来,每天雷打不动的朝会都取消了。

而就在崇祯和大臣们,僵持的时候,消息不断从遵化、三屯营传来。

十一月初一。

山海关总兵赵率教领四千精锐,奔袭三百里,抵达三屯营。

两个时辰前,接管三屯营的满桂,将赵率教,迎入城中。

当天晚上,孙承宗、方正化,也赶到遵化城,接管防务。

十一月初二。

方正化不顾巡抚王元雅的强烈反对。

亲自带领兵卒,查抄遵化城内乔、常、曹三大晋商开设的商号。

三家商号上至掌柜,下至伙计、亲属,一共五百余人,无一人漏网。

经过严刑拷问,很快就揪出了暗中勾结建奴的奸细。

并且,盘问出了,策应建奴的详细计划。

崇祯收到这些消息后,总算是可以稍稍松了一口气。

“叔父”的推算,果然分毫不差!

此战,必胜!

时间来到十一月初五。

大批官员来到皇宫外请见。

声称若是崇祯不见他们,就一直静坐下去。

“遵化那边,应该快要有结果了!”

“希望孙承宗、满桂,没有让朕失望!”

崇祯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烦躁,压制下去。

这些天,他看似稳如泰山。

实际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因为这关系到大明的国运,他不得不担心。

同时,他也对朝中的大臣们,感到彻底的失望。

这时,王承恩进来禀报:“万岁爷,宫外的大臣,越来越多了,甚至有人准备死谏……”

“他们这是打算,逼宫吗?”

崇祯冷哼一声,“摆驾平台,让他们都过去!”

平台位于建极殿,是皇帝咨询大臣政务的场所。

平台召对是大明的一项惯例。

崇祯来到平台时,有资格列席的官员,全都到齐了。

朝会一开始,大臣们就开始发难。

“陛下不经内阁下发中旨,有违祖制,恳请陛下,收回中旨!”

“三屯营总兵朱国彦、副总兵朱来同,何错之有?为何陛下,直接以中旨罢黜?”

“陛下这是乱命,臣等不敢从命,请立即收回!”


崇祯仔细盘算许久。


最终还是有些不大放心。

立即让人叫来王承恩,以及刚刚返京的方正化。

仔细向二人交代了一番。

王承恩和方正化立即出宫,来到吕祖观。

“你叫什么来着?有些日子不见,你去了哪里?”

云逍对方正化印象极为深刻。

只是不记得他的名字,有点小尴尬。

“小的方刚,前些日子受主人差遣,去了一趟南方。”

方正化老老实实地答道。

“云真人今日受到惊扰,主人听说了很是担心。”

“因为小的有些力气,所以主人让小的前来道观,贴身保护真人。”

方正化道明来意。

云逍点点头。

有心了。

到底是自家侄子。

一旁的王承恩,暗自惊叹不已。

如今方正化可不是寻常太监。

已经被万岁爷任命为御马监掌印。

这可是内廷中排名前三的实权人物。

此时竟被万岁爷派来贴身保护云仙长。

大明立国以来,还从来没人有这份殊荣。

这时云逍向王承恩问道:“你今天不是来过了吗,怎么又来了?”

王承恩赶忙将崇祯的安排布置,向云逍全盘托出,然后问道:“陛下请云真人斟酌,如此是否稳妥?”

“严加保密,万万不能走漏消息。”

对于崇祯的安排,云逍倒是说不出什么意见。

毕竟是皇帝,站的高度不一样。

云逍的那点历史知识,现在根本派不上用处,当然不敢胡乱出主意。

“云仙长放心,上次仙长提醒过,皇宫那些吃里扒外的狗东西全都被清理干净了。”

王承恩笑着说道。

“今天云仙长抓了马世龙,朝野震动。”

“弹劾仙长的大臣,肯定不在少数。”

“不知如何辨别,哪些大臣是晋商的人?”

王承恩道出了这次的来意。

云逍皱眉说道:“锦衣卫的骆养性是个没用的,东厂的王承恩怎么也是个废物料子?”

方正化一脸同情地看着王承恩。

“云仙长此话何解?”

王承恩神色不改,早习惯了。

“马世龙是晋商花了大把的银子,以及人脉,才扶植起来的军中代言人。”

“如今马世龙被抓了,晋商肯定会想尽办法捞他,同时设法扳倒我。”

“牵扯到朝堂争斗,晋商这帮子商人的脑子不够用,定会与那些大臣们串联密谋。”

“从现在开始,盯紧八大晋商,看他们跟谁暗中串联,不就揪出他们的保护伞了?”

“王承恩执掌东厂,连这么简单的办法都想不出?”

云逍的一席话,让王承恩恍然大悟。

跟云仙长相比,自己还真的是一头猪啊!

“多谢云仙长提醒,我这就去跟王承恩说去。”

王承恩连声道谢,然后匆匆告辞而去。

回到东厂后。

立即安排东厂番役,将晋商八大家全都给盯死了。

……

北城,金台坊。

一座四合房中。

“一群废物!”

“这么多天,连个煤球都仿制不出来!”

“梁家养你们这些废物有什么用?”

梁嘉和愤怒地将一个个煤球,砸在梁家的管事、掌柜身上。

云记煤球厂的蜂窝煤大卖。

一个月净赚两万多两白花花的银子。

主营煤和木炭的晋商梁家,在京城的生意,却被挤兑的几乎快要关张大吉。

于是梁家就打算仿制煤球。

甚至连价钱都定好了。

一块煤球四文钱,比云记的煤球还要低。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这么多天过去,愣是没能仿制出来!

用最好的煤,造出来的煤球,根本不经烧。

云记的煤球,敞开了烧,能烧一个半时辰。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