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穿越:我在明朝科举那些年精选小说推荐

穿越:我在明朝科举那些年精选小说推荐

淡墨点轻纱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穿越:我在明朝科举那些年》,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李牧春兰,文章原创作者为“淡墨点轻纱”,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会突然说要李牧下地,这也在李牧意料之中。唯唯诺诺的应下,等李虎李豹起床,便一起下地干活去了。在老爷子看来,一个家里是支撑不起两个读书人的,现在有一个读书人就够了,要是在加上一个,那日子就更要难过了。下地归下地,答应岑夫子的鱼,李牧可是不会忘记的。所以,中午准备回家的时候,他便一溜小跑的去摸了鱼,然后先行给岑夫子送去。正......

主角:李牧春兰   更新:2024-03-02 08:4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牧春兰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我在明朝科举那些年精选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淡墨点轻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穿越:我在明朝科举那些年》,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李牧春兰,文章原创作者为“淡墨点轻纱”,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会突然说要李牧下地,这也在李牧意料之中。唯唯诺诺的应下,等李虎李豹起床,便一起下地干活去了。在老爷子看来,一个家里是支撑不起两个读书人的,现在有一个读书人就够了,要是在加上一个,那日子就更要难过了。下地归下地,答应岑夫子的鱼,李牧可是不会忘记的。所以,中午准备回家的时候,他便一溜小跑的去摸了鱼,然后先行给岑夫子送去。正......

《穿越:我在明朝科举那些年精选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京城属北地,凉爽的很。

蜀中却非常炎热,只要不是个傻子,就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来这个地方活受罪。

一听到京城二字就完全懵了的老爷子哪儿会想到这么多,恐怕上次为两头牛医病的钱,剩余不下多少了。

李牧本想李学文借点烛光,现在听到这番话,实在是没有心思了。

回了屋,想要早早睡下。

忽听得隔壁响起母亲的干呕声,李牧连忙又跑了过去。

“母亲。”李牧为何氏轻拍着背,说道:“明日去找个大夫把把脉,瞧瞧吧。”

李牧今日会只拿五百文给岑夫子,考虑到的正是何氏的身体。

如果真的是又怀上孩子了,那家里便会更加拮据了。

次日,一大早,李学文便走了,说是去城里。

瞧他的脸笑得像菊花一样,李牧就知道他肯定从老爷子那里得了不少银钱。

李学文刚走,老爷子就从屋子出来道:“狗蛋儿,学文这两天得到城里,你这两天便在地里帮帮忙吧,读书,有你小叔就够了,要只是想学着认字,也不急在这一时片刻的。”

昨天老爷子看到李牧从岑夫子那里买来的笔墨纸砚,可是脸色有点难看,现在会突然说要李牧下地,这也在李牧意料之中。

唯唯诺诺的应下,等李虎李豹起床,便一起下地干活去了。

在老爷子看来,一个家里是支撑不起两个读书人的,现在有一个读书人就够了,要是在加上一个,那日子就更要难过了。

下地归下地,答应岑夫子的鱼,李牧可是不会忘记的。

所以,中午准备回家的时候,他便一溜小跑的去摸了鱼,然后先行给岑夫子送去。

正巧今日张自强并未回家,而是与岑夫子一起用饭。

看着满身脏污的李牧,张自强皱了皱眉,拱手道:“在下张自强,敢问名讳?”

李牧看了看张自强,又看岑夫子拿着鱼出了屋,还礼道:“李牧,小名狗蛋儿。”

狗蛋儿?

张自强没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李牧倒是不在意,又拱了拱手,这就想要离开。

张自强却先他一步,拦在门口道:“夫子对你很是夸赞,说你功课不错,不知道你可读过论语?”

现在可是已经正午了,该吃饭了。

李牧可不想让老爷子训斥,随口道:“只有听过,并未读过,我要回了,还请让开。”

“听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张自强说了半句,而后看向李牧。

李牧会意,随口道:“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张自强一怔,又道:“子曰……”

接连十三句,只要张自强问出一句,李牧便能随口接上一句。

背课文?

这实在不算什么。

“子曰,攻……”

说到这里,张自强突然停了下来,抓耳挠腮,很是烦恼的样子,看样子是不记得这局了。

李牧又随口道:“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这下,张自强完全愣住了。

论语,他背的很熟,可也不能似李牧这般随口说出来,简直就好像在问:吃什么,然后对方答:吃饭。这样的简单,简单的就像是动动手,动动脚。

要知道,这人不过就是个放牛的孩子,自己可是从小就开始读书了。

天才。

难道真如夫子所说,这人是个天才?!

趁着张自强愣神的这一下,李牧窜出屋门,冲着家里狂奔而去。

果不其然,回到家里的时候,挨了老爷子一顿训,而且饭也凉了,只剩下一碗白粥。

李牧看了看天空,面不改色的端起白粥冲进了屋子里。

“老二,看看,你看看,这就是你教的好儿子,现在连我的话都不停了,这以后可还了得?”老爷子气得吹胡子瞪眼。

吴氏在旁边搭着腔:“就是说啊,还想读书,你看看狗蛋儿像个读书人嘛,要我说,送鱼给那老夫子,还不如给我家阿虎阿豹吃了,多点儿力气,下地也好干活。”

一旁,吗,母亲何氏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看着屋子里打算练字的李牧,心疼得很。

中午只有一两个时辰的功夫,只要等到暑气消了,太阳不那么大了,便又到了下地的时候了。

李牧心里清楚,今日恐怕只有这个时候能抄书练字的。

是以,当他停笔的时候。

那碗白粥依旧还完完整整的在旁边放着,一口未动。

也直到这个时候,李牧的肚子才叫了起来。

李牧苦笑,自言自语道:“要是当初能有这么用功,兴许能考个更好的大学。”

就这么一碗如凉水般的白粥打发了自己依旧空落落的肚子,李牧看了看日头,刚站起身,便见母亲何氏走了进来,她手里似乎抓着什么东西,捂得十分严实,不让别人看着。

“母亲。”李牧道。

“你之前在写字,母亲不敢打扰你,喏,有个鸡蛋,我煮过了,你快吃了。”何氏悄悄塞了一个鸡蛋给李牧。

现在是李学文不在,要是李学文在家,这鸡蛋肯定是他的。

可就算不在,也轮不上自己这个狗蛋儿来吃啊。

“母亲可是去看过大夫了?”李牧突然想到了什么。

“嗯,你快要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了。”何氏笑了起来。

“这鸡蛋是给母亲补身体的,儿不能吃。”李牧反手将鸡蛋塞给了何氏。

“吃不饱,怎么干活,快吃了,莫要让我生气。”何氏假意板起了脸。

李牧知道,他这个母亲坚毅得很,做下什么决定便很难会更改,只好剥开鸡蛋,缓缓吃了起来。

下午下了地,晚上回来的时候已经黄昏了。

吃了晚饭,天也暗了下来。

趁着还能看得见,李牧又加紧抄写了一点,直到天空完全蒙上一层黑色,他才停止。

月光安静而又温柔。

屋子里却不那么安静。

“我儿学字怎么了,念个书,学个字,总归是好的,何况花得也不是家里的钱,你瞧瞧,他老三怎么花钱都行,现在拿了钱也不知道去城里什么地方逍遥快活了,我儿不过练个字还要受这份闷气,要不是我儿帮着医好了牛,现在都不知道是什么生活了。”

“不行,这样不行,明天你就去找爹说,起码得给儿子一个识字的时间罢。”

“你倒是说话啊,闷着头,死了啊!”


回到家中的时候,大伯父也已经回来了,还给李学文带来了那位蔡康文士的回信。

李牧随意瞥了一眼,看到那封信的用纸非常好,这蔡康家里肯定非常富裕。

不多想,吃过饭之后,李牧就从屋子里拿了黑板出来,然后拿着毛笔,蘸了水在黑板上写字,这样练字的效果非常不错,最重要的是十分省钱。

眼看着母亲何氏的肚子已经有一些轮廓了,李牧想留下这笔钱,等母亲生养的事情肯定用得上这笔钱。

最重要的是,快入三伏天了,天气越来越炎热,同时这也是家里最难度过的一段时间,因为这个时间,地里没什么特别的收入,再加上先前耗费了不少钱财,这段日子可不好过。

每逢这个时候,父亲李银就会和大伯父一起进山,打猎、砍柴,都能给家里带来不错的收入,只要度过这个时候,到了秋收,家里就会稍有些富裕了。

听到明天李银和大伯父要进山,李牧便闹着说也要进山。

起先李银并不同意,老爷子却道:“狗蛋年龄也不小了,可以进山看看了。”

山里不比田里,危险得很。

要是遇上什么野兽猛兽之类的,可是麻烦得很。

为了自家儿子的安全,李银自然不希望李牧进山,要去也应该是李虎或者李豹跟着去。

大伯母可不想自己的儿子进山受罪,也竭力劝说着李银带李牧进山。

于是,进山的事情就这样定下了。

第二天,早起。

床头,母亲何氏给李牧备了一双厚底鞋,和一件打着补丁的破麻衣。

要进山,穿新衣服去是最不好的,万一给刮坏了,那就得不偿失了,登山费鞋,有一双厚底鞋更加安全一些。

“多谢母亲。”

“镰刀拿好,背篓背好,上了山,不要随便乱走,跟着我和你大伯,晓得了不?”李银连连嘱托着。

父亲和母亲的爱是不同。

母亲的爱温柔而又细腻,父亲的爱则是粗犷之中略带着一分生硬。

预备好所有的东西,趁着还没到上山的时间,李牧先跑去私塾告知岑夫子今日要上山的事情。

上山不算大事,却也不是一件小事,需告知师长才对。

古人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一座繁密茂盛的山绝对是一座巨大的宝藏!

在山里你不仅可以采摘野果,还可以寻找野兔,山鸡,如果能遇上一些狐狸之类的,那就更加幸运了,狐狸的皮毛一向都是贵族人家的最爱。

李牧不想会不会遇见狐狸,他只想能够遇见一样东西。

川贝!

一种药材。

在市场上,药材肯定比鱼要贵重许多。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就会生病,只要生病就需要吃药。

鱼可以不吃,可生病了,药却是必须要吃的。

李牧小心的跟在李银和李金的身后,手里拿着镰刀,一双眼睛滴溜溜的转着,四处张望。

忽然,他瞧见了一株植物。

怀中抱月!

正是松贝最大的形态特征。

李牧用镰刀探草,小心翼翼的走了过去,采摘好之后,却见父亲李银和大伯父李金都半躬下了身子,似是遇见了猎物。

紧接着,大伯父李金弯弓搭箭,利箭呼啸而出。

只听一声惨叫,李金喊道:“中了!”

李银道:“是一只野兔,中午能吃肉了。”

上山时,三人只是带了一些干粮,现在刚上山就遇到了一只兔子,确实是一件幸事。

小说《穿越:我在明朝科举那些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