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猎唐之王畅销巨著

猎唐之王畅销巨著

高月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奇幻玄幻《猎唐之王》是作者“高月”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李庆安荔非元礼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天宝五载,大唐建国已过百年,经历的近数十年的治国,已知天命的李隆基有些疲惫了他开始纵情于音乐歌舞之中,从此皇帝不再早朝而就在这年的春天,安西的粟楼烽戍堡来了一名新人,先入戍边军旅,外拒狄夷初现峥嵘,再送公主进京,踏入大唐权利中心。......

主角:李庆安荔非元礼   更新:2024-03-08 06:4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庆安荔非元礼的现代都市小说《猎唐之王畅销巨著》,由网络作家“高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奇幻玄幻《猎唐之王》是作者“高月”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李庆安荔非元礼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天宝五载,大唐建国已过百年,经历的近数十年的治国,已知天命的李隆基有些疲惫了他开始纵情于音乐歌舞之中,从此皇帝不再早朝而就在这年的春天,安西的粟楼烽戍堡来了一名新人,先入戍边军旅,外拒狄夷初现峥嵘,再送公主进京,踏入大唐权利中心。......

《猎唐之王畅销巨著》精彩片段


在天完全黑尽之前,士兵和商人开始了防御工事的修建,李庆安选的这处宿营地位置非常有利。

山崖笔直陡峭,环抱一座弯月形谷地,虽然谷地里遍布巨大的石笋和石柱,但出入口却很狭隘,只有五丈宽。

只要守住这个谷口,就能有效地抵御突骑施人的进攻。

唐军士兵对付突骑施人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搬运一块块百斤重的巨石作为障马石,布置了三道障碍。

几名士兵又在方圆三里的范围内洒下了几大袋蒺藜刺,这也是对付骑兵的高明手段,蒺藜刺是一颗核桃大的铁丸上长出四根长刺,随手撒下总会有一根尖刺朝上。

大家又一起动手,挖了三条深深地壕沟,里面插满了削尖的木桩,这些木桩是从不远处的一片胡杨林里砍来。

只用了两个时辰,唐军的防御工事便大功告成,这时天已经黑尽了,群星掩映在一层淡淡的轻烟薄雾之中。

两名士兵爬上山顶站岗放哨,其余士兵们都在各自检查着武器装备,对付游牧民族,弓箭最为重要,由于李庆安这次是有备而来,唐军准备得异常充分。

他们不使用普通弓箭,而是使用单弓弩,这是一种威力极大地弓弩,射程达一百六十步,每人携带五壶弩箭,一壶弩箭三十支。

这样,一百多名唐军就有一万五千余支箭,如果是对付小队突骑施人是足够了,但突骑施人若是大队军马来袭,就显得有些吃力了。

去年春夏开始就不时有小股突骑施人入境骚扰,十月初,更有千余突骑施人从碎叶南下,侵入了大唐的疆土,被高仙芝率军打败后,随即消失了一个冬天。

而半个月前粟楼烽戍堡的士兵又看到了一千余突骑施骑兵,意味着他们又来了,早在前几天李庆安便发现了他们的踪迹,派了两人赶回龟兹向高仙芝禀报。

此时,李庆安站在一块高高的大石上,眺望着黑夜的尽头,他在寻找着突骑施人的踪迹。

“李将军发现了什么吗?”

不知何时,石俱兰出现在了李庆安的身后。

“我感觉到了杀气,黑夜里的突骑施人正像狼群一般向我们扑来。”

李庆安声音如梦幻般的低沉,他的目光在夜色中似乎看透了沉沉的黑雾。

李庆安回头看了她一眼,“你害怕了吗?”

“有一点!”石俱兰低下了头。

“萨尔达大叔说,突骑施人曾在几十年前像狼群一样地蹂躏我们的家园,杀死男人,抢掠妇女儿童,粟特人的血染红了真珠河,昨天上午,我又亲眼看见了他们的可怕。”

石俱兰咬了一下嘴唇,她抬起头望着李庆安,明亮的眼睛里充满了对他的期待。

李庆安轻轻将她搂在怀里,在她耳边柔声道:“只要有我在,我就会保护你的安全,我绝不会容许突骑施人在大唐国土上胡作非为。”

石俱兰的目光痴痴地凝视着他,银色的月光映照在她白玉般的脸上,俨如湛蓝宝石般的眼睛变得有些朦胧,仿佛笼上了一层轻纱。

“教我汉语的人就是大唐嫁到宁远国的和义公主,那时石国和宁远国的关系很好,我经常去宁远国找她,她告诉我,大唐是天可汗的故乡,是天下最繁华、最强盛的国度。

有优雅的诗歌,有精美的瓷器和丝绸,可今天我才知道,大唐最让人向往的,是它海纳百川的心胸,从你身上,我感觉到了这种气度。”

石俱兰又低下头,美丽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少女的羞涩,她低声道:“你没有因为我是胡人就轻视我,那天你一箭射死了坏蛋,我就知道,你其实很关心我,一直就在暗处保护着我。”

“那是当然,这么美丽的姑娘,我怎么能让强盗摧残。”

李庆安轻轻托起她的下巴,温柔地注视着她,终于,他忍不住低下头在她光洁的额头上亲了一下。

“李将军!”石俱兰激动得要哭,她猛地抱住了他腰,“如果真要死,我宁愿和你死在一起。”

李庆安没有说话,而是怜爱地将她搂在怀中,在他怀中,这个娇小的姑娘在大难即将临头时,仿佛小鸟一样瑟瑟发抖,那么让人心疼。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隐隐传来了萨尔达大叔焦急地喊声:“俱兰,你在哪里?”

“萨尔达大叔在找我了,我先去了。”石俱兰小声道。

“去吧!不要害怕,安心去睡觉,天亮后我们继续出发。”

石俱兰点点头,转身向宿营地跑去,可跑了几步,她又停住了,回头望着李庆安深情地道:“李将军,我不要死,我要和你牵手迎接黎明的朝阳。”

说完,她飞速跑远了,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李庆安目光又投向了远方,他坚毅的脸庞俨如花岗岩石般的冷静。

就在这时,山顶上忽然射出一支响箭,发出刺耳的啸声,李庆安霍地注视着黑暗深处,瞳孔收缩成一线,他的手渐渐捏紧了刀柄。

黑暗中,铺天盖地的突骑施骑兵如狼群一般向山谷这边扑来,密集的马蹄声惊碎了寂静的夜色,他们足足有三千人之多。

这是生活在碎叶川南部的黄姓突骑施人一支,从去年夏天起,他们屡屡侵犯大唐边境,掳掠牛羊人口,使拔焕城一带不得安宁。

夫蒙灵察慷慨应允剿灭这支突骑施人,令高仙芝全权负责此事,只是冬天大雪封路,突骑施人退回了碎叶,但春天刚刚来临,这支突骑施又开始进入唐境劫掠。

“冲进山谷,除骆驼、财富和女人,其余人一概杀死!”

随着首领都罗仙的一声大吼,突骑施人骑兵如狂风一般向山谷席卷而来,但很快他们便遭遇了麻烦。

不少战马踩中了地上的蒺藜,战马长嘶倒地,将马上的骑兵重重地摔了出去,惨叫声连成一片。

突来的变故使突骑施人立刻放缓了马速,他们低声诅咒着,小心翼翼地穿过了布满蒺藜的戈壁滩。

山谷里,唐军已经枕戈以待了,八十名士兵弩张搭箭,扼守住谷口,另外一些士兵则爬上了两边陡峭的石壁,准备从侧面向突骑施人射击。

“大家不要担心,突骑施人不善打攻防战,今晚让他们尝尝我们唐军弩箭的厉害。”李庆安大声地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要沉住气,跟着我的箭射!”

李庆安在一年之内夺得了安西第一神箭的称号,他箭术超群,不仅百发百中,而且大多一箭毙命,在他这一年的西域军旅生涯中,死在他箭下的突骑施人数不胜数。

月色清明,二百步内的岩石和戈壁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只见一团团黑影向这边涌动,巨大石块和满地的蒺藜阻碍了他们骑马,突骑施人只得放弃他们马背上的优势,像步卒一样发动进攻。

他们没有盾牌,但手中却有弓箭,拿着长长短短的兵器,大多数人穿着皮甲,有的壮实、有的高大,个个面目凶恶,目光中充满了对财富和女人的向往。

黑色的人潮翻过一道道石阵向山谷口涌来,一边跑一边放箭,箭矢呼啸而至,丁丁当当地射在唐军的掩体巨石上。

李庆安的长弓慢慢拉成了满月,长长的箭杆上刻着他的绰号:‘凌山血箭’,月色映照下的狼牙箭头闪过一道亮光,俨如死神狰狞一笑。

箭闪电般地射出了,‘扑!’地一声,从一名突骑施百夫长的眼中射入,箭头直透后脑,百夫长惨叫一声,被牢牢地钉死在地上。

李庆安一箭射出就是军令,唐军士兵纷纷射出弩箭,箭如密雨,顿时冲在最前面的三十几名突骑施人中箭倒地,惨呼声连连。

突遭袭击的敌人并没有减弱攻势,后面的突骑施人继续向前涌上,他们一边放箭,一边大呼小叫。

这时一名唐军被流箭射中了头颅,惨叫一声倒地死去,但立刻又有一人上来填补了他的位置,第二轮箭雨射出了,突骑施人的皮甲无法抵御唐军强劲的透甲箭,又有三十多人中箭倒地。

这一次突骑施人害怕了,后面的百余人发一声喊,调头便跑,几个跑得慢的,也死在唐军的箭下。

战场霎时间安静下来。

小说《猎唐之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只见一个戴斗笠的人走过来,竟然是个年轻的汉人女子,看样子也就十五六岁。

“喂!当兵的,我说话你没听见吗?”

这可是李庆安入唐后见到的第一个年轻的汉人女子,他不由好奇心大盛,仔细地看了看她。

她身材很高,两腿显得修长笔直,细腰丰胸,身材十分惹火,而且长得也很漂亮,甜美的脸上长着一双黑亮且锐利的大眼睛,似乎能看透一切,只是眼神里带着一丝傲慢。

“不错!不错!”

李庆安点点头自言自语笑道。

要知道史书上总是说唐朝天宝年间女人都已胖为美,但今日一见,让他很欣慰,唐朝女人不是他想象中的个个珠圆玉润。

女子见他用一种毫不掩饰目光打量自己,不由有些生气,便用剑柄重重地敲了敲桌子,“看什么看!没看过漂亮女人吗?”

李庆安眼中的兴趣更浓了,这个女子倒有点后世女孩的性格,他喜欢。

“我这豹皮当然卖,不过我要价很高,估计你买不起。”

“你以为我没钱?”

女子哼了一声,从一只皮囊里取出六饼银子,往李庆安面前一推,“这是一百五十两银子,你拿去。”

说着,她伸手去取桌上装有豹皮的包裹,李庆安一把按住了包裹,笑道:“一百五十两银子怎么够,我至少要一千两。”

“你.....”女子脸胀得通红,“你以为你在卖什么?一张兽皮要一千两银子。”

李庆安端起酒杯慢悠悠笑道:“一千两银子又怎么了?我并没有强迫你买呀!”

“不行,这豹皮本姑娘要定了。”

她刷地拔出剑,放在李庆安的手腕上,冷冷道:“撒手!”

李庆安放佛没有听见,将杯中一饮而尽,眯着眼赞道:“果然是好酒!”

女子大怒,刷地就是一剑,直剁李庆安的手腕,怎奈李庆安反应比她更快,包裹一拎,女子一剑砍空,剑刃剁进了桌子里。

“小娘,你这么大的火气,将来可嫁不出去啊!”

周围食客一片哄笑,女子脸上挂不住了,她狠狠一跺脚,拔出剑便走。

“小娘,银子不要了吗?”李庆安又喝了一杯酒,望着她的背影笑道。

女子放佛什么都没有听见,快步走出酒肆没影了。

李庆安笑着摇了摇头,斗笠、长剑、紧身衣,还视金钱如粪土,这倒很像唐传奇里跑江湖的侠女,莫非唐朝真的有这种人物?

他念头刚起,只听一声破空声传来,一支箭射穿了他的包裹,将一张完整的黑豹皮射破了几个大洞。

“本姑娘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

马蹄声渐渐远去了,只留下端着酒杯发呆的李庆安。

.......

喝完一顿闷酒,充满了歉疚的杨掌柜把他领到了那家叫‘粟特老店’的珠宝铺,再次向他道歉:“军爷,真是抱歉,小店照顾不周,坏了你的豹皮。”

“没什么?一张兽皮而已。”李庆安不在意地挥挥手笑道。

虽然豹皮坏了,但毕竟小娘赔了他一百五十两银子,就当自己卖掉了。

这时,一名尖鼻蓝眼的胡人伙计走出来笑眯眯道:“杨掌柜,要买宝石吗?”

他汉语说得非常标准,声音悦耳动听。

“不是,是这位军爷想买宝石,我领他来。”

杨掌柜又道歉了几句,这才走了,胡人伙计热情地对李庆安一躬身,“客人,欢迎光临小店!”

李庆安打量一下这家门面颇小的店铺,点了点头,随他走进了店里。

粟特人也就是河中地区的昭武九姓胡人,以善于经商而出名,大唐很多著名的胡人都是来自此处,比如大名鼎鼎安禄山就是康国人。

河中地区也以盛产宝石而出名,每年大量的宝石跟随胡商来到大唐,这家‘粟特老店’就是一名石国的粟特人所开。

“客官,想买什么宝石,我们这里有天竺的金刚石,也有那色波的红宝石。

“我想鉴定宝石。”

“哦!原来客人是想鉴定宝石。”

胡人伙计一摆手,“请客人随我到里面来。”

李庆安随他进了里屋,屋里非常亮堂,两名上了年纪的粟特人正在交谈着什么。

“什么事情?”

粟特人很注意细节,就算彼此之间说话也用汉语,这是对客人的尊重。

“东主,这位客人想来鉴定宝石。”

“好的,客人请坐。”

一名头发花白的胡人很有礼貌地请李庆安坐下,又让伙计去倒一杯茶,笑了笑道:“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做那苏宁,石国人,请问客人贵姓?”

“免贵姓李。”

“李可是国姓啊!”

那苏宁呵呵笑了笑,便问道:“不知客人想鉴定什么宝石?”

李庆安从怀中取出了火焰宝石,放在桌上,“就是这块宝石。”

那苏宁笑着拾起了宝石,从他第一眼的经验来看,这只是一枚普通的红宝石,只是个头较大一点而已,用大块的矿石切成,不过没有什么杂质,倒是块上品的宝石,最多值五十贯钱。

那苏宁举起宝石仔细看了看,他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了,他迅速瞥了李庆安一眼,他脸上神情平静如常,可手却紧紧抓住宝石,微微颤抖起来。

“请问这块宝石你是从哪里得来的?”那苏宁若无其事地问道。

“一个普通胡人卖给我的。”

“哦!请问是个什么样的普通胡人?”

李庆安淡淡一笑道:“是谁卖给我,这很重要吗?

“我只是随便问问!”那苏宁抱歉地笑了笑,“这其实只是一枚普通的红宝石,不过品质还好,一般值八十贯,我可以多给你二十贯,一百贯,怎么样?”

如果真是普通军人来卖宝石,说不定就一口答应了,可那苏宁偏偏遇到的是一个比他多了一千多年见识的未来人。

尽管他掩饰得非常好,但还是瞒不过李庆安锐利的眼睛,李庆安从他那不住颤抖的手便意识到了他并没有说实话。

有火焰升腾的宝石怎么可能是普通的红宝石,这块宝石肯定不只一百贯,可是自己宝石被一只鸡爪似的手死死地捏住,估计是不肯再放手了。

他刚坏了一件昂贵的黑豹皮,怎么能再丢掉另一件宝物,便笑道:“东主,这宝石其实已经被我摔坏了,我指给你看。”

这个那苏宁显然没有读过《史记》,他愣了一下,迟疑着把宝石递给李庆安,李庆安接过宝石便直接揣进怀里,站起身笑道:“算了,我还是去别的店吧!”

那苏宁目瞪口呆,等他反应过来,李庆安已经大步走了。

李庆安走出宝石铺,回头重重地‘呸!’的了一声,“奸商,想讹诈我的宝石,老子不卖了。”

他翻身上马刚要走,只见那苏宁飞快地追了出来,“军爷,李将军,请等一等!”

他跑上前拦住李庆安的马,气喘吁吁道:“军爷,我想起来了,你那块宝石不是红宝石,是石国的太阳石。”

“太阳石!”李庆安哼了一声,“那刚才你怎么没看出来?”

那苏宁苦笑一声道:“其实我也没有见过真的太阳石,只是听说过宝石里有一团火焰,和你这块很相似。”

李庆安弯下腰好奇地问道:“这种太阳石值多少钱?”这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

那苏宁想了想道:“太阳石还算值钱,不过它比不过天竺的金刚石,只是我这里正好缺一块太阳石,你如果肯卖给我的话,我可以用同样大小的金刚石的价钱收购。”

同样大小的金刚石,李庆安怀疑自己有点听错了,鸡蛋大的钻石,那是怎么样的无价之宝,他迟疑着问道:“那是多少钱?”

“这个数!”

那苏宁比出一根指头,“一千贯。”

李庆安迅速估算一下,一千贯可以买五百亩上田,可是一颗鸡蛋大的钻石才值五百亩上田?他摇了摇头,开玩笑道:“一千贯怎么行,我至少要一万贯才能卖。”

“好!那就一万贯。”那苏宁毫不犹豫道。

李庆安眼睛亮了,他狠狠一抽战马,飞快地跑远了,远远传来他的大笑声:“一万贯钱,你叫老子怎么搬?”

小说《猎唐之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虽然不知他所说硬弩的意思,但李庆安还是点了点头,他想试一试。

“好!跟我来。”

一群唐军浩浩荡荡跟着荔非元礼上了戍堡三楼,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流露出了期盼之色,他们都知道戍主要做什么。

那具伏远弩可是从来没有人能单独拉开过,尘封了几十年,难道今天要出山了吗?

众人上了三楼,这里是附近的最高处,四周开有射击孔,视野开阔,烽火锅还在顶上,从一架楼梯可以上去。

荔非元礼指着角落一具硕大无比的弩道:“你拉拉那个。”

李庆安慢慢走上前,拎起这具布满灰尘的大弩,弩架比他手臂还粗,弓臂长足有两米,上面的弩机都有点生锈了,不知放了多少年。

“戍主,我不会用弩。”

“很简单,我教你一下。”

荔非元礼取过一把小一半的普通弩,给李庆安做示范,“你看,就是这样,用腰部和腿部的力量,踩住弓背,两手向上拉开弦,把弦卡在牙机上就可以了。

弓箭要的是精准,而弩箭要的是射程,所以弩箭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足够力量就可以了。

李庆安手上这具伏远弩一般是三个人才能使用,因为戍堡人少,所以就闲置不用了。

如果李庆安能一个人拉开他,那就是一个顶三个。

李庆安一点就透,学着他的摸样,将弩弓放在地上,用脚踩住,双手抓住弓弦。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双臂慢慢使劲,只听见‘吱嘎嘎!’的声响,弓弦渐渐被拉开了。

周围唐军的眼睛猛地瞪大了,不可思议地望着他,这可是十石硬弩,居然也被他拉开了。

众人当然不知李庆安在十三时是举重队的苗子,练过两年举重,因为父亲担心练这个影响身高才转学射箭。

李庆安将弦扣在牙机上,递给了荔非元礼,“戍主,这样可以了吧!”

荔非元礼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李庆安,取出一支弩箭装进槽内,指着两百步外的马桩道:“你再射一弩箭试试。”

李庆安笑了笑,他伸出长臂托住弩身,手指勾住悬刀,慢慢瞄准了远处一个小黑点似的马桩。

唐军们都屏住了呼吸,一个个紧张地望着他,李庆安扣动了悬刀,‘咔!’地一声轻响,弩箭强劲射出,呼啸着直扑马桩,准确地钉在马桩之上。

一名唐军跑去察看,他大喊道:“射中了!”

唐军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这一次荔非元礼终于心服口服了,他重重一拍李庆安的肩膀,咧开大嘴道:

“从现在开始,你就是第五火的火长了,我会替你补上军籍。”

他回头令道:“来人,给他一套盔甲。”

火长也就是今天的班长,管十名士兵,虽然小,但毕竟是一个官了,政治地位得到了改善,可李庆安的经济地位却和他的身份大大不符。

他现在还是戍堡中最穷的人,虽然有块无名宝石,但那块宝石就仿佛现在的一处房产,不卖掉就永远体现不出它的价值,他总不能用宝石去换酒喝吧!

事实上除了那块宝石,他的全部家产就只有五百文钱,从荔非元礼那里得到了射鹰钱,黄澄澄的五百文钱装在一只陶罐里。

拿这五百文钱去拔焕城,可以买一百张夹肉的大胡饼,可以买十瓶上好的高昌葡萄酒。

但如果李庆安想买一副趁手的弓箭,就像荔非元礼那样的六石弓,那就需要十个五百文钱才够。

“火长,喝一口酒!”

这是他荣升火长后,手下小兵贺严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的酒基本上都孝敬给了自己的新上司,这也算是李庆安某种福利补偿吧!

“小贺,有没有什么办法弄点钱?”

小贺是李庆安发明的新称呼,不过在戍堡却不新奇,他的父亲原本就是戍堡的老兵,贺严明接父亲的班,被称为小贺也理所当然。

贺严明虽然只当了一年的兵,但从父亲那里却得到不少宝贵的经验,听李庆安想弄钱,他立刻笑道:

“火长,靠山吃山,既然在戍堡干,想弄钱的话,自然就得从往来胡商身上剥皮了,大家都这样干呢!”

那些胡商个个腰缠万贯,富得流油,从他们身上刮点油水下来也没什么不可以,可问题是他们在哪里?

李庆安眉头一皱道:“我来戍堡一个多月了,连胡商的影子都没看见。”

“这倒也是,今年胡商好像格外少。”

贺严明挠了挠头皮,忽然想起一事,连忙笑道:“还有一个办法,而且很适合火长。”

李庆安精神一振,“你快说,什么办法。”

“去打猎!”

李延庆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南面有草原,可以去试一试。

贺严明仿佛知道李庆安的心思,摇摇头笑道:“草原上无非是獐子、野兔之类的野味,值不了什么钱。

真想弄值钱的东西就得进凌山,我爹爹每年都会在凌山打几只盘羊,羊头卖上十几贯钱,发一笔小财。”

十几贯钱,足够可以买一把好弓,李庆安动心了,他一口将酒葫芦喝干,狠狠将酒壶摔在地上。

“干!明天就去打几只盘羊卖钱。”

凌山也就是天山,延绵数千里,在凌山中,狼、盘羊、马鹿、狐狸、鹅喉羚等等随处可见。

其中比较值钱的是盘羊角,一只上好的盘羊头在拔焕城可以卖到三贯钱。

去凌山打猎也是戍兵们的重要财源之一,事实上胡商来戍堡做生意,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收购唐军手上的猎物。

李庆安带领手下在凌山内逛了一天,收获颇为丰富,射获五只盘羊、六只马鹿和十几只鹅喉羚,这些猎物的肉可以改善唐军伙食,头上的角可以卖上几十贯钱。

天色渐渐黑了,他们路过一座山坳,这里没有阳光照射,显得寒冷而阴森。

巨大的山石上依然被厚厚冰雪覆盖,在一些石缝里散乱地丢弃着动物的骨头。

战马开始不安,拼命仰头嘶叫,一名老兵韩进平经验比较丰富,他立刻察觉到了不对。

“火长,快退!退出这里!”

但已经晚了,一株松树掉下几堆雪,松树的缝隙里露出了一双冷酷的眼睛。

小说《猎唐之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