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高质量小说妃谋:从秀女到宠妃

高质量小说妃谋:从秀女到宠妃

梁夜白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妃谋:从秀女到宠妃》这部小说的主角是陈文心康熙,《妃谋:从秀女到宠妃》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穿越重生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愣出神。好美的一首诗。深爱若能久长,长到海枯石烂,天崩地裂。山峰都没有了棱角,江河失去了水。冬雷夏雨,唯情不变。当真是羡煞世人。皇上觉着自己有些失态了,转过身向一个青瓷大笔筒里,取出一支细细的金毫。在纸上龙飞凤舞,写起了行书。笔锋游走,一气呵成。他写毕,将金毫靠在笔架上,......

主角:陈文心康熙   更新:2024-04-17 19:4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陈文心康熙的现代都市小说《高质量小说妃谋:从秀女到宠妃》,由网络作家“梁夜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妃谋:从秀女到宠妃》这部小说的主角是陈文心康熙,《妃谋:从秀女到宠妃》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穿越重生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愣出神。好美的一首诗。深爱若能久长,长到海枯石烂,天崩地裂。山峰都没有了棱角,江河失去了水。冬雷夏雨,唯情不变。当真是羡煞世人。皇上觉着自己有些失态了,转过身向一个青瓷大笔筒里,取出一支细细的金毫。在纸上龙飞凤舞,写起了行书。笔锋游走,一气呵成。他写毕,将金毫靠在笔架上,......

《高质量小说妃谋:从秀女到宠妃》精彩片段


见皇上和陈文心叙完闲话,李德全上来收了纸笔。一个眼色,十几个捧食盒的太监,有条不紊地开始上菜。

两个侍膳太监分别站在了皇上和陈文心边上,连大内总管李德全都被挤到边上去了。

看来吃御膳,讲究可不少啊。

她想起了自己在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回忆录里,看到过用御膳的规矩。

想吃一道菜的时候,就使个眼色,侍膳太监会机灵地给你挟来。

一道菜只能吃三口,就不能再动了。

一桌子的菜有上百道,其中大部分都是冷的,能吃的并不多。因为御膳房一顿饭要给皇上做上百个菜,无法保证每个菜同时热着。

有时候热着送过去,等一道道摆好,也凉了。

她那时看书,只觉得清朝的皇帝真是受罪。

面子上是一袭华美锦袍,里子却尽是虱子。

她看向自己眼前满桌子的菜,没有溥仪回忆录里写得那般夸张,但也有五六十道。

菜色看起来都很好,摆盘精致,香气满满。

想来也是,康熙统治下的大清朝是洋人来朝贡的,是盛世大国。

跟溥仪时期的半殖民地国家,不能同日而语。

何况他只是名存实亡的君主罢了。

陈文心看完桌上的菜肴,又看向皇上。

皇上对她微微一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模样十分绅士。

她也回以无声的微笑。

--她以为用御膳不能说话。

古人不是说,食不言寝不语么。

皇上却先开了口:

“给陈常在挟些凉拌鸡丝儿。”

皇上说话了,看来并没有不许说话的规矩。

侍膳太监眼疾手快,准确地在一桌子菜肴中,分辨出了哪道是凉拌鸡丝儿。

然后快速挟到她碗里。

紫甘蓝丝儿、雪菜丝儿和鸡丝儿,还有一些不知道是什么蔬菜的丝儿,都切得细若发丝。

混在一起入口,有陈醋的酸味,蔬菜的甜味,还有鸡丝儿的微韧。

冰凉爽口。

想必这样的凉拌菜,食盒里是装着冰盒的,才能到摆上桌还有冰凉的口感。

“很爽口。”她有些拘谨地答道。

被人这样伺候着吃饭,她总觉得别扭。

皇上见她喜欢,自己也让太监挟了来,平时吃惯了的凉拌鸡丝儿,似乎更好吃了些。

陈文心看见了一盘油亮的凤尾虾,使眼色叫太监挟了一只来。

原来虾头虾尾都只是摆盘,真正挟到碗里的只有一个身子,被剥壳剥的干干净净的虾肉。

光秃秃的肉竟然做出了壳的油亮,骗过了她的眼。

陈文心一口咬住,只觉外酥里嫩,看来是被炸过的。

“再来一个。”

陈文心看着那盘虾,眨巴眨巴眼睛。

皇上也要了一个。

他怕陈文心一会儿再来句“再来一个”,那这盘菜他可就要很久吃不上了。

--老祖宗的规矩,一道菜连吃三口就要撤下,一撤就是半个月。

嗯?

味道确实不错。

陈文心已经吞下了第二只虾肉,唇角沾上了点细微的汁水。

皇上有些犹豫,要不要提醒她,不能“再来一个”了?

陈文心从衣襟上取下一方绢帕,轻轻在唇边印了印。

刚才皇上眼神示意了她一下,她就猜是嘴边沾上东西了。果然白色的绢帕上留下了一点泛黄。

明眸顾盼,她的眼神落在了一道炙牛肉上。

--她怎么能因为自己喜欢吃,就害得皇上十天半个月再也吃不到呢?

太监迅速给她挟来,站在一边的李德全松了一口气。

幸好这位陈常在没再要油焖凤尾虾。

否则撤了盘,半个月再也上不了这菜倒是小事。只是当着万岁爷的面,未免不美。

--爷可从来没有连吃一道菜三口,被奴才撤了盘子。

这样一顿饭下来,每道菜都吃上一两口,也饱得很。

吃到后面,陈文心也不能雨露均沾了,只挑看着味美的,或是皇上推荐的来尝。

看她已经饱得吃不下了,皇上微笑着放下了玉箸。

侍膳太监端来一盅龙井茶,这是给皇上漱口的。陈文心暗叹奢侈,也跟着漱了口,跟着皇上走到了内室。

皇上走到了案前,是吃饱了就要看奏折吗?

后宫不得干政啊,她还是不要走过去比较好,免得看到什么不该看的。

她止步,自己在边上找了个椅子坐下。

“过来。”

皇上自己在案上铺了纸,李德全在边上低着头磨墨。

她走过去,才发现桌上并没有什么奏折,只有一些字稿。

--还有她刚才随手画的那些汉服。

“怎么吃饱了就想坐下,也不怕伤着胃。”皇上不悦地看了她一眼,道:

“来跟朕一起练字。”

皇上惯于用膳后站着写大字,以此养身惜福。

她可不喜欢写毛笔字,没有那个耐心。

“皇上爱写些什么字儿呀?”她笑眯眯地转移话题。

“左不过是想到些什么,就写些什么。”皇上看她:“瞧你这样儿,是有什么建议?”

“哪是建议,是请求。”陈文心转移话题的功力可是一流的:“皇上总归是练字,不如写句诗词也好,臣妾拿回去就挂在寝殿里。”

一个字都要写好一会儿功夫,一句诗写完,皇上也该歇晌了,她也可以回去睡大觉了。

完美!

“诗词?”皇上故意托腮,假装没看懂她偷懒的用意:“朕听听文心喜欢哪句诗词。”

让皇上写诗词给她,首先不能挑带有政治色彩的。

战争诗、边塞诗什么的,都不合适。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难免让有心人将“楼兰”指为金兵入关。

清朝之所以盛行文字狱,是因为满人以入侵者的身份,背负的一种理亏。

--因为知道自己是非正义的,所以更加敏感别人说出来。

那就写些你侬我侬的爱情诗吧。

“妆罢低头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太过浓情蜜意,难免被视为轻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又太过悲伤壮烈,寓意不好。

她脑中浮现出许多诗词,一一挑选。

“皇上知道汉乐府的一首诗么,叫做上邪。”

她左思右想,表忠心总是没错的。

“你念给朕听听。”

皇上唇角带笑。他并未听过这首诗,好奇陈文心会念出什么来。

陈文心略清清嗓子,念道: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她明眸凝视着自己的金主,朱唇轻启道:

“乃敢与君绝。”

皇上现在就是她的衣食父母,陈文心是爱恨分明、知恩图报的人。

皇上待她好,那她也该待他好。

他听完陈文心念的最后一句,怔愣出神。

好美的一首诗。

深爱若能久长,长到海枯石烂,天崩地裂。山峰都没有了棱角,江河失去了水。

冬雷夏雨,唯情不变。

当真是羡煞世人。

皇上觉着自己有些失态了,转过身向一个青瓷大笔筒里,取出一支细细的金毫。

在纸上龙飞凤舞,写起了行书。

笔锋游走,一气呵成。

他写毕,将金毫靠在笔架上,端详自己的字迹。

随即露出了有些得意的微笑。

今儿这字,写得他非常满意。

陈文心赞叹不已。

皇上竟然只听她念过一遍,就能把整首诗一字不差写下来。

八岁就能登基的康熙,果然是神童吧?

“你那处屋子太小了些,朕的字大,一首挂不下。”

皇上改变了主意,不打算把这幅字赏给陈文心了。

--他留着另有用处。

“啊?”

陈文心的表情略显得失望。

皇上不是一言九鼎嘛,怎么就反悔了。

不过他刚才,确实也没说写了就要赏给她就是了。

“朕写个大字给你,让你回去挂在寝殿里。”


还专门打她!

她不是来给未来皇上当陪练的吗?皇上老盯着她干嘛,应该盯着四阿哥去啊!

陈文心腹诽之际,皇上已经给他们两人一人丢了一本字帖下来。

一翻开,里面全是她看不懂的字儿!

根据字形判断,大约是秦汉时期的小篆。只是小篆早已废弃不用了,皇上为什么给他们这样的字帖?

好奇宝宝陈文心举手发问。

四阿哥古怪地看了她一眼。

其实他也想问,可他不敢说。

陈额娘一下子就说出来了,看来她一点都不怕皇阿玛。

“你们刚刚开笔,先学应用的文字,练不出笔锋来。小篆正是适合你们初学练的,等写上几个月,朕瞧瞧你们的进益再换字帖。”

要写几个月,还要换字帖……

陈文心欲哭无泪。

“是,皇阿玛。儿臣一定用功练习。”

四阿哥鼓着腮帮子,小小的认真模样,叫人又爱又心疼。

刚刚还泄气得不得了的陈文心连忙抓住机会,挪挪椅子凑过去,摸了摸他的小包子脸。

四阿哥想躲开她的手,又顾忌着皇阿玛在,只好在皇上看不见的角度悄悄瞪着她。

呦呵,还不服气?

陈文心本来只是想摸摸他的脸,鼓励鼓励他。

被他这样一瞪,玩心大起,干脆拧了拧他的小肉脸。

手感真好啊。

她回头对皇上道:“皇上,你来摸摸,四阿哥的小脸真可爱。”

皇上早就看见四阿哥悄悄瞪着陈文心,只是没有说罢了。她倒好,还要拉自己一起去捏四阿哥的脸。

皇上当然不能在自己儿子面前,做出这等失态的事情。

他好整以暇地在折子上批了两个字,又丢到一边拿起了另一本折子。

被丢的那本,肯定是拍马屁的请安折子。

陈文心来乾清宫多了,这点判断力还是有的。

“你喜欢摸,怎么知道四阿哥喜不喜欢被你摸?”

皇上看似漫不经心地,一边看折子一边问陈文心。

就是因为四阿哥不喜欢,她才要拉皇上下水嘛。

四阿哥看得出来,这个陈额娘得宠得很呢,他再不高兴,也不能当着皇阿玛的面说不喜欢。

可是真的好痛呀。

四阿哥苦着脸,言不由衷道:“儿臣喜欢……”

皇上召四阿哥去乾清宫开笔的事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就连德嫔都纡尊降贵派人来请她,叫她去正殿叙话。

打从第一次去向德嫔请安,德嫔给了她没事少来的指令后,这还是陈文心第二次迈入永和宫正殿。

皇上忽然亲近四阿哥,德嫔作为四阿哥的生母,自然又惊又喜。

可她想法子往乾清宫打听皇上的意思,怎么也打听不出来。就连佟贵妃那边,似乎也是不明所以。

她想来想去,只能想到陈文心。

陈文心隔三差五就去乾清宫,四阿哥开笔那日她也是在的,问她肯定比奴才清楚。

她进去的时候,德嫔已经坐着等她了。她请安过后入座,宫女端上新沏的茶水。

这个味道她很熟悉。

是皇上前些日子新赏的、高丽进贡的寒茶。

德嫔若非有求于她,怎会给她上这样的好茶?

她想明白了,才觉这茶烫手。

既然已经端起,想要饮一口,最后还是放下了。

德嫔见她端茶不饮,便道:“怎么,陈常在不喜欢这茶?”

这茶是御赐的贡品,后宫诸位嫔妃里,嫔位以上的四人皆有。余下就是陈文心,和有孕在身的宜贵人。

小说《妃谋:从秀女到宠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小李公公领着陈文心,身后跟着鹃儿雁儿,再往后是一队六人的小太监,手里拿着陈文心的行李。

那些可是她全部的家当,所以陈文心从储秀宫到永和宫的一路,总想回头看看她的家当,还是生生忍住了。

外头人多眼杂,她还是保持面瘫脸就好,免得被说不守规矩。

这头小李子在跟她讲永和宫的事情。

“咱们这位永和宫主位娘娘,是德嫔。那是极有福气的,养有四阿哥和七公主。常在住在这也沾沾喜气。”

他看见陈文心的眼神一下子亮了起来,暗自好笑。这陈常在才不过十四年纪,对生子就这么急切了?

他哪里知道,陈文心对德嫔并没有多少期待,反而是听到四阿哥,这才两眼放光。

四阿哥啊四阿哥,那不是未来的雍正大帝吗?

现在是康熙二十年,八岁登基的康熙爷现年二十八,四阿哥现在是多少岁?

“四阿哥和七公主,也在永和宫住着吗?”这位七公主她是没有印象的,清朝的公主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并不多。

“四阿哥自小是养在佟贵妃的承乾宫的,七公主刚落娘胎不久,现养在永和宫内。”

“那……四阿哥几岁了?”

陈文心生怕小李子说出一个和她差不多的年岁,那岂不是很尴尬。清朝皇帝结婚都早,康熙八岁登基,十二岁就有皇后了。

要说生出一个十五六岁的阿哥,她也是信的。

“四阿哥现虚岁有五了。”

五岁?陈文心松了一口气。她有机会定要瞧一瞧,这位未来的雍正大帝。

储秀宫到永和宫的距离不算太远,为了避着夏日炎热,他们七拐八绕地挑阴凉路走,终于走到了一处高大的宫墙外。

朱红的宫墙映着金黄的琉璃瓦,这是东西六宫的标配。其余那些小亭台楼阁,就没有这样的耀眼配色。

高大的门楣上书永和宫三个大字,宫门是闭着的,只开了一侧的角门。

守门的太监远远望见他们,便赶上来给陈文心行礼。

“奴才给陈常在请安。”

看样子倒挺机灵的。陈文心依旧面无表情地点点头,任那小太监引着进了永和宫。

映入眼帘的先是几株高大的榆树,成串子的绿叶底下漏出些许阳光,斑斑驳驳地落在地上。

她记得有句诗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看来榆树种在宅院里,对古人来说是有益的。

“前头是德嫔娘娘的正殿,陈常在随奴才这边走。”

朝西转过了一道影壁,这才是她的新居西配殿。一共是三进十几间屋子,中间的正堂是待客之用,隔着一道屏风,另一边是她的卧室。

一个常在就能有这么大的屋子可以住了?这和她在储秀宫那三间小屋可没得比。

她忽然觉得生活还是很有盼头的,职位再小架不住他公司好,一个连低等小职员都给这么大“办公室”的公司,绝对算好公司。

陈文心内心默默激动着,这西配殿的宽敞给了她安全感。这可能是现代人的通病吧,有房子才算安定下来。

虽然现在的她已经不算是低等小职员了,得了皇上的宠幸,又如此迅速迁宫晋位,后宫的风向一向是转得快,早有人嗅出了她要得宠的气息。

果不其然,这厢她才安顿好,那厢赏赐已经捧来了。

首先是内务府刘太监送来的。除了常在位分的衣料,还送来了不少首饰。她只略瞄了一眼那匣子,里头多数首饰还是宫花之类的。

精致是精致,可就不能送些庸俗的金银首饰吗?万一哪天她被打入冷宫,这些花儿有什么用,还是金银趁手些。

“皇上着意添了一套赤金点翠的头面给常在,还有两身时兴的苏绣料子,是江宁前不久才进贡的,热乎着呢!”

刘太监以为,这难得的贡品定能讨陈文心喜欢,果然见她清冷的面上带上了一丝笑意。

才不是为这什么料子,她只是听到赤金两个字,顿觉欣慰。

一套的头面啊,该是多少两金子呢?她终于可以把头上那根镀金牡丹簪子,压到箱子底下了。

她现在缺的是钱,还是皇上对她的胃口啊,她现在简直想搂住皇上,给他脸上亲两口。

小李子在一旁看着刘太监的哈巴狗样,心里别提多看不上了。

不过就是一个常在,长得再好模样也不一定有多大出息,他一个内务府总管,就这样巴巴地贴上来了?

他的品级不如刘太监,可御前伺候的人,向来比其他地方的有脸面。所以两个站在一处,也算是平起平坐。

“皇上待常在亲厚得很呐,恭喜常在了。”礼是内务府那头出去的,可他才是御前的人,把话接过来也是理所应当。又道:

“常在如今晋了位分,这两个人伺候可不够。刘公公可带了宫人来伺候么?”

刘太监心里翻了一个白眼,想这宫人都跪在后头了,你还明知故问个啥?面上还是堆着笑,只道:

“小李公公也太殷勤了,奴才哪敢忘了常在的要紧差事。”

说着往后头一招手,两个宫女两个太监上前来齐齐跪下,口中喊着给常在主子请安。

小李子暗自白了他一眼。

把小李子和内务府的两拨人都打发了,陈文心才有空梳洗。刚才一番折腾,她的背早已汗湿了。

她前世就是个多汗体质,谁想到穿越到了这个身体,发现还是多汗体质!

能够灵魂穿越的两个人,兴许真的有什么奇妙的缘分。

“主子,外头内务府的公公来了。”新拨给她的一个宫女进来禀告。

怎么又来了,还有完没完!

陈文心屁股刚沾上椅子,索性靠在椅背上不站起来了,叫鹃儿在后头替她扇风。

只见两个小太监双人合抱,抬进来了一座铜鼎,鼎内是冒出尖儿的冰山。

冰山啊!陈文心眼前一亮,立马凑上前去,只觉得凉气扑面而来。

“公公,怎么这个时辰了,还送冰山呢?”鹃儿对这两个小太监客客气气地问。

小太监只是干的跑腿的活,这一声公公听得极其顺耳,便恭敬地解释道:“姐姐有所不知,按说快到传晚膳的时辰了,只是万岁爷嘱咐了,陈常在怕热,刘爷爷叫我们送得殷勤些。”

内务府小太监叫的刘爷爷,就是内务府总管刘太监了。

“二位公公辛苦了”一向稳重的鹃儿眉眼带笑,从袖子里掏出两个装着碎银子的荷包,给两个小太监一人塞了一个,“回去给你们刘公公带好啊。”

两个小太监眉开眼笑地退下了,陈文心忙叫人把酸梅汤和果子放到鼎边上,这才发现屋子里还拘谨地站着四个生面孔。

“你们过来。”

小说《妃谋:从秀女到宠妃》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