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优秀文集穿越三国追美记

优秀文集穿越三国追美记

鸿雁影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孙健陆毅是《穿越三国追美记》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鸿雁影”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诚了,真是给自己长脸啊。当然,其他一些和蔡邕交好的朝中大臣也觉得脸上无光。而灵帝的一句话,竟差点没把蔡邕噎死。灵帝道:“陆凌宇能得到阿父的赏识,是他的福分呀。伯喈公子有徒如此,不愧为海内大儒啊。好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陆毅陆凌宇继任晋阳太守。下朝后,让陆凌宇进宫面圣。”而下朝后,蔡邕却径直来到了陆毅的新亭侯府。见陆毅出来迎接,蔡邕便骂道:“陆凌宇,你......

主角:孙健陆毅   更新:2024-05-06 13:0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孙健陆毅的现代都市小说《优秀文集穿越三国追美记》,由网络作家“鸿雁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孙健陆毅是《穿越三国追美记》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鸿雁影”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诚了,真是给自己长脸啊。当然,其他一些和蔡邕交好的朝中大臣也觉得脸上无光。而灵帝的一句话,竟差点没把蔡邕噎死。灵帝道:“陆凌宇能得到阿父的赏识,是他的福分呀。伯喈公子有徒如此,不愧为海内大儒啊。好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陆毅陆凌宇继任晋阳太守。下朝后,让陆凌宇进宫面圣。”而下朝后,蔡邕却径直来到了陆毅的新亭侯府。见陆毅出来迎接,蔡邕便骂道:“陆凌宇,你......

《优秀文集穿越三国追美记》精彩片段


在陆毅一场场胜利的时候,黄巾在不知不觉中就嗝屁了,按陆毅的想法这次我的功劳至少能搞个州牧吧,谁知道过了好久都没有反映,只好退而求其次,先要一个太守或刺史,再一次拜访了何进和张让。加上上一次的拜访,这下倒也没有神马难度了。

等陆毅回到府第,已经是二更天了,众人都已经睡下了,只有陈平和陈宫二人还在大厅下棋。

见陆毅回来了,陈平笑道:“你总算是回来了,宫台都快坚持不住了,开始吃自己的子了。”

陈宫也笑着说:“我本来就不精于此道,正好借着这个机会给你个面子。”

说完,三人便大笑不止。

陈平问道:“此行结果如何?”

陆毅道:“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于是,陆毅便把和张让接触的过程讲述了一遍。听陆毅说完,陈平便拍手笑道:“看来这事成了,凌宇真大略雄才。”可陈宫却没有说话,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听了陈平的称赞,陆毅也不禁有些得意:什么大将军,什么阿父,还不是被我忽悠的团团转。可当陆毅看到陈宫那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时,便心凉了半截:莫非是哪里出了问题?

于是,陆毅便问道:“宫台以为有何不妥?”

一听陆毅这么问,陈平也好奇的盯着陈宫看。

陈宫答道:“张让就是一个宦官,除了贪财,也没有别的嗜好,况且,长信宫灯又是稀世珍宝,所以,用长信宫灯来换取一个晋阳太守,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可如今凌宇才华外露,懂权谋,识机变,这恐怕会引起张让的重视,我担心弄不好会弄巧成拙。”

听了陈宫的一番话,陆毅心里真有些郁闷了:看来,还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原本很简单的事情,经自己的这么一表现,反而复杂了。

尽管自己已经向张让投诚了,但毕竟自己是世家子弟,出身士林。自己蠢一点也就无所谓了,对谁都没有威胁,可偏偏自己又这么聪明,又有一点才华,这就不好办了。自己倒向哪一边,对哪一边都有极大的好处,但无论是自己倒向哪一边,哪一边都不会对自己绝对的放心。唉!难啊!

见陆毅脸色难看,陈宫说道:“凌宇也不必太过在意,或许,是宫多虑了吧。”

陆毅道:“不是公台多虑,是我确实有些自做聪明了。如今虽然是左右逢源,其实却是左右为难。罢了,尽人事而听天命吧。大家都累了,都回去休息吧,明天自然会有结果的。”

于是,三人便各自散去了。

奔走了一天,陆毅也确实累了,一头倒在床上,便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朝,众位大臣自然又开始讨论晋阳太守的继任问题。

一听到这个问题,灵帝便郁闷万分:不就是一个苦地方的穷太守吗,有什么可争的呢?谁愿意要就给谁吧,只要他能拿得出钱就行呗。所以,一听到众位大臣的争吵,灵帝也不禁暗自感叹:这年头儿,连皇上挣点钱都不容易啊。

不过,今天的事情却出乎灵帝的意料,因为张让和何进居然异口同声的推荐陆毅继任晋阳太守。张让更是把陆毅捧上了天,说陆毅是年轻一代的杰出人物,朝廷未来的栋梁之才,祖国未来的希望等等,而张让后面的几句话却又把陆毅推向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张让道:“陆凌宇昨夜来拜访于我,表示愿意投效于我,请我提携他,他愿意为朝廷出力,为皇上尽忠。老奴想,如此青年俊杰,又有一腔报国热忱,怎能弃之不顾啊,于是,老奴今天便向皇上举荐了陆凌宇。”

听了张让的一番话,蔡邕差点没把肺子气炸了,更是羞愧万分:自己拼了命的弹劾宦官,可自己的徒弟居然向宦官投诚了,真是给自己长脸啊。当然,其他一些和蔡邕交好的朝中大臣也觉得脸上无光。而灵帝的一句话,竟差点没把蔡邕噎死。

灵帝道:“陆凌宇能得到阿父的赏识,是他的福分呀。伯喈公子有徒如此,不愧为海内大儒啊。好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陆毅陆凌宇继任晋阳太守。下朝后,让陆凌宇进宫面圣。”

而下朝后,蔡邕却径直来到了陆毅的新亭侯府。

见陆毅出来迎接,蔡邕便骂道:“陆凌宇,你做的好事!”

看见蔡邕神色不对,怒发冲冠的样子,陆毅心里很是郁闷,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干了什么坏事,惹得这老头儿发这么大的火。

于是,陆毅连忙问道:“老师此话从何说起?学生实不知有何过犯啊,还望老师赐教,学生必当恭听。”

蔡邕道:“你可曾去拜访张让?可曾要向张让投诚?”

一听蔡邕这么问,陆毅便觉得血压升高,一阵眩晕:完了,果然是张让,这太监真不是个东西呀,居然把我给卖了。这下子完了,自己成了叛徒,成了反骨仔了。完了,完了。

不过,陆毅毕竟是陆毅,马上辩解道:“老师请听学生一言:学生确实是拜访过张让,可却不是去投诚,而是奉劝他奉公守法,不要干涉朝政而已。而今张让此举,实挑拨离间之计,还请老师深思明辨。况且,学生的为人,难道老师还不清楚吗?学生可是那种没有骨气趋附小人之人?还望老师明察。”

听了陆毅的一番话,蔡邕沉默了半晌说道:“你果真没有向张让趋附?”

陆毅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吾父与张让不共戴天,吾岂能背父求荣,趋附仇人?吾岂是那种不孝不义之人?老师若是对学生没有信心,认为学生投效了张让,成了张让的走狗,那学生只好跳进黄河,一死以表清白。”

说着,陆毅便往外走,一副大义凛然的气概,大步流星,一往无前。

蔡邕见状,赶紧拦住了陆毅,说道:“凌宇且慢。都怪为师一时糊涂,中了张让的奸计。我从小看着你长大,怎能不清楚你的为人呢?想不到张让竟如此奸猾,此人不除,大汉江山危矣。”

见蔡邕消了火气,陆毅终于松了口气,摊开手掌一看,手心可都是汗呐。这蔡邕也真是给面子呀,他如果不拦着自己,自己还真不好下台。

于是,陆毅便道:“张让此人,心机城府颇深,以后我们行事,可要万分小心。”

二人正说着,只见一个小太监来叫陆毅入宫。原来,灵帝见陆毅久久未至,只好派人来叫了。陆毅便只好告别蔡邕,跟着小太监来见灵帝。

三叩九拜以后,灵帝便道:“近日晋阳太守一职空缺,众位大臣都推荐你,你可愿意出任?”

陆毅道:“能为国家出力,为皇上尽忠,是陆毅的福气,陆毅怎能不愿意呢?”

“恩,这就好,我也看好你。只是如今国家贫困,府库不足,晋阳又几年没有向国家交纳赋税,不知凌宇能否把以前晋阳拖欠的赋税补齐呢?”

一听灵帝这么说,陆毅就知道该出血的时候到了,不拿钱是不行了。

于是,陆毅道:“为国家出力,是为臣子的分内之事。只是不知这晋阳一共拖欠了多少国家赋税呢?”

灵帝道:“凌宇真忠臣呀,我大汉若多一些象凌宇这样的忠臣,那还何愁我大汉不兴呀?晋阳拖欠的赋税么,也不是很多,钱二十万贯,折合黄金五千两。”

听了灵帝报价,陆毅便在心底暗骂:“真是见钱眼开,狮子大张口,一个苦地方的破太守,竟然卖到二十万钱。妈的,真会做生意。”

于是,陆毅苦着脸说道:“晋阳民生凋敝,残破不已,又久遭匈奴入侵,恐怕不会上缴国家那么多的赋税吧,皇上,能不能再好好算一算啊?”

灵帝道:“哎呀,凌宇呀,你要的可是太守啊,可是俸禄两千石的大官啊,光底下的属吏就有好几十人呢,朕只要你五千两黄金,不多了。并且,你还年轻,还有升迁的机会。啊?不贵不贵了。呵呵。”

“皇上呀,话是这么说,可那是边地呀,太苦了,正是因为我年纪小,才害怕啊。我又没有带过兵,万一匈奴人打过来,我可怎么办啊?皇上呀,你开开恩,降降价吧。啊?求您了。”

“哎呀,不行呀,凌宇呀。这可是国家大事呀,怎么能殉私情呢?虽然朕很欣赏你的才华,啊,不过嘛,这价钱好像已经是最低了。况且,你们陆家家大业大,还在乎这五千两黄金吗?啊?凌宇。呵呵。”

“哎呀,皇上呀,您富有天下,整个国家都是您的,您还在乎这一点钱吗?陆家虽是世家大族,可也没有办法和皇上您比呀,况且,我们这一支却确实不富有呀?”

“哎呀,凌宇呀,你有所不知,朕这皇上当得也不容易呀,后宫那么多人,上有八十岁的高堂,下有好几个孩子,还有你们这些大臣要养活……我容易么我?呜呜”

“哎呀,皇上呀,咱有话好好说么,您别这样呀。价钱嘛,咱们可以再商量吗。”

……

就这样,讨价还价,终于以两千两黄金的数目成交了。

最后,灵帝道:“凌宇啊,真看不出来,你还挺会做生意的,我看你别去晋阳当太守了,干脆留在我身边,跟着我做生意吧,咱俩组合,肯定天下无敌。”

陆毅道:“皇上英明神武,打遍天下无敌手,我留在皇上身边,反而成累赘了,我还是去晋阳当太守吧。呵呵。”

“好吧,既然你这么想,我也不勉强你,你明天把钱拿来,我给你发任免牒文,三天后你就可以启程赴任了。”

于是,陆毅便赶紧叩谢圣恩,起身告退。

回到自己的府第以后,陆毅便正式通知众人皇上已经答应自己当太守了,不过,陆毅也告诉了众人这个太守是花了两千两黄金买来的。

众人开始是一喜,接着自然又是一忧,去哪里弄这两千两黄金呢?

陈宫见陆毅胸有成竹的样子,便道:“不知凌宇有什么办法?”

陆毅笑笑说道:“能有什么办法,把家传之宝紫晶玉当了吧。”

一听说要当宝,别人还没有什么反应,陆童却先说道:“少爷,不行啊,家传之宝紫晶玉岂能随意典当?云伯在这里也不会同意的。”

陆毅无奈的说道:“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不过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把东西放在当铺里寄存一段时间罢了,是我的,早晚都是我的。呵呵。”

见众人不解,陈宫道:“凌宇重义轻利,真大丈夫。”

陈平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陆凌宇真豪杰啊。”

陆毅道:“行了,一会儿都夸没毛了,干吧。大丈夫为人处世,但凭义之所在,道之为先,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已。金钱名利,身外之物罢了,在乎那么多东西有什么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饿了不能吃渴了不能喝,当得其所,物有所值。”

见陆毅态度坚决,陆童也无可奈何。众人却不禁点头佩服陆毅的胸襟气魄。


当然,陆毅也有劝他的理由,当陆毅说出此去青州的目的是拜访大贤管幼安时,陈平终于眼睛一亮,诚然,大贤管宁的名望和魅力是不可挡的,陈平也无法抗拒,再加上陆毅的百般劝说,陈平便无奈的同意了陆毅的想法。

陈平知道,陆毅的志向并不是一州,而是整个天下,所以,陆毅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自己铺路,给自己造势而已,借拜访大贤之名以抬高自己的名望,同时,也在给自己网罗羽翼,他日羽翼丰满以后,便可在天下大乱之时乘势而起,席卷天下。

当然,除了陈平持反对意见以外,赵云对去青州之事也是颇有微词,赵云和陈平的想法也是一样的。陆毅对陈平说去青州是为了拜访大贤管宁,而对赵云的解释就是要去拜访太史慈,并且,陆毅还把太史慈吹得天花乱坠,年纪轻轻便枪法无敌,乃是一世之英雄,青州的豪杰,这勾起了赵云的好胜之心。其实,赵云也很自负自己的武艺,因为在临下山时,恩师曾对他说,他的枪法在世上已经鲜有敌手了,让他好自为之,今天突然冒出了一个太史慈,竟敢说天下无敌,在陆毅的反复挑拨下,年轻气盛的赵云自然就落入了陆毅的圈套。

而云伯管亥等人尽管对去青州也有一些奇怪,不过,也没有什么异议,毕竟他们是下人,主子说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呀。

于是,一行人又改道向青州进发,向东莱黄县赶去。一行人的速度特别快,因为陆毅心里急啊,此去青州实在是有风险,万一回洛阳晚了,官位没有了,那就要另想办法了。再说,太史慈是否在家还不一定,即使太史慈在家,按历史史实推算,太史慈的老母亲应该在世,他能不能跟着自己去并州还是个未知数。而那些个青州的名士大儒们,会不会给自己面子还不一定呢。陈平也急,赶紧把你的私事办完吧,弄完了好去拜访大贤,还要去洛阳求官呢。赵云也急,因为想见识一下这个年纪轻轻便枪法无敌的人。赵玲看着哥哥着急,心里便自然也急。而云伯陆童管亥三人,看着大家都急,心里自然也开始着急,尽管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就这样,一行人急忙急火的不到十天便赶到了东莱黄县。陈平只在意大贤管幼安,对于太史慈,他是不感兴趣的,所以,他便留在了客栈。而云伯陆童是下人,自然也就留在了客栈。由于要去办正事,所以,赵玲也留在了客栈。就这样,陆毅便带着赵云管亥二人来拜访太史慈。

太史慈的父亲太史恭曾经是北海都尉,所以,太史家在东莱还是小有名气的。而此时太史恭早已去世,太史慈年纪尚幼,他正在家奉养母亲,同时也在练习武艺。

当陆毅等人出现在太史慈面前时,太史慈不禁愣住了。自从父亲去世以后,家中就很少来客人,今天到好,一口气儿来了三个。

相互见礼已毕,陆毅便开门见山的说道:“久闻公子乃太史将军之后,枪法高妙,武艺超群,胸怀大志。今凌宇欲去洛阳求官,北上并州抵御匈奴,希望公子能为并州百姓天下苍生助凌宇一臂之力。”

陆毅刚把话说完,太史慈便推辞道:“凌宇谬赞了,慈自幼驽钝,家父的本领尚未学会十之一二,不过凌宇之志实令慈钦佩不已,然家母年老体弱,慈仍需在家侍奉母亲,以尽孝道,老母在,不远行,请凌宇恕慈实无能为力。”

其实,陆毅早知道太史慈会把他的老母亲抬出来当作借口,并且,陆毅知道,太史慈的母亲深明大义,当年就是她让太史慈去帮着孔融解北海之围的,如果他听说儿子有机会为国家出力,建功立业,造福苍生,估计她是不会拖儿子的后腿的。所以,陆毅便想从太史慈的母亲身上找到一个突破口。

临行时,陆毅特意把张飞送给自己的千年人参带了出来,赵云和管亥很是奇怪,不过,他们也没有多问。现在,是这个千年人参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于是陆毅说道:“吾知公子乃大孝之人,侍母至孝,然吾也曾听闻老夫人年老多病,故此,吾此次前来,特带来千年人参一棵,希望能对老夫人的身体有所裨益。”

说着,陆毅便让管亥呈上来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打开一看,盒子里确有一棵人参。几人一看,只见此参很是硕大,样呈人形,至少有一米长,半斤沉,最可贵的是,此参竟然和刚出土时一样,并没有流失多少水份。其实,当初张飞在送给陆毅人参时,那是千叮咛万嘱咐呀,要么陆毅赶紧吃了,要么一定把保管好,否则就失去效用了,并把保管的方法详细的告诉了陆毅。陆毅回去以后,便把人参交给了云伯保管,云伯知道这是稀世珍宝,不敢造次,保管得很是尽心,这人参到现在还能和出土时一样,云伯是功不可没的。

众人一见此参,不由得都吸了一口凉气,今天算是开眼了。管亥心里想:“跟了少爷这么久了,想不到少爷还有这样的宝贝,我怎么就不知道呢,只是不知象这样的宝贝少爷还有多少。恩,跟着这样的主子,有前途。”

太史慈虽然年幼,但自小长在官宦之家,人生阅历亦是不俗,并且又由于母亲多病,经常抓药,对于一些药材也是很了解的,也见过不少名贵的药材,但对于这棵千年人参,太史慈今天可是第一次见到。其实不光是太史慈是第一次见过,就是赵云和管亥,也是第一次见过,倘若陆毅今天不把这棵千年人参拿出来,二人恐怕一辈子也见不到这棵人参了。

见此参如此珍贵,太史慈赶忙推辞说:“凌宇的好意,慈心领了,然此参乃稀世珍宝,慈实不敢受,况且家母之病只需寻常药物即可,实不敢暴殄天物。”

见太史慈推辞,陆毅刚想劝说,却见一位老夫人从后堂走了出来。那老夫人虽然瘦弱,却目光炯炯,很有精神。

见那老夫人从后堂走出来,太史连忙上前搀扶,口里叫了声“娘亲”。陆毅等人一看,便知道这位老夫人就是太史慈的母亲,于是赶忙上前施礼。

见众人上前来施礼,那老夫人便责备太史慈道:“慈儿,今有贵客登门来访,为何不通知我一声,怎能如此怠慢贵客。”

随即那老夫人又道:“自先夫亡故以来,家中便很少来客人,招待礼数不周,望贵客海涵。今几位前来,定有要事,不知几位如何称呼,所为何事而来?”

见太史慈的母亲出口询问,陆毅连忙上前施礼答道:“在下吴郡陆毅陆凌宇,今游学至此,听闻太史公子有英名,特来拜会,并献上人参一棵,望老夫人笑纳。”

听陆毅这么一说,老夫人点了点头,并仔细打量着陆毅。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